第505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数变,身形始终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动静。
    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之色,甚至觉得荒唐无比。
    他问赵宁是否想做他的老师,是在问赵宁往后会不会教他做事,左右他的一言一行,成为压制皇帝的权臣。
    赵宁回答不是。
    他问赵宁到底想要什么,赵宁说想要齐人亲如一家。那番话在宋治听来,就是要宋治停止打压世家,不要处置陈氏、韩式等家族。
    宋治回答同心同德,就是答应了。
    宋治又问河北之乱如何平定,赵宁说谁去他都不干涉,唯独他自己不去。
    对答进行到这里,跟宋治预料的会晤场景,已经是南辕北辙,完全彻底的不同!
    他笃定赵宁有贰心,现在赵玉洁都被杀了,赵宁必然趁势威逼,提出许多过分的要求,乃至立马举旗造反。
    可赵宁没有,他要的,只是保全世家。
    宋治不信。
    他信不了。
    所以他让赵宁退下,试探对方是不是真的没有要求了。
    结果赵宁真的转身离开!
    于是宋治再也忍不住,他直接站了起来,问赵氏是不是要谋反。
    赵宁说他不造反。
    宋治不信。
    但到了这一刻,他又不能完全不信。
    因为赵宁造反的最佳机会,就是去河北平乱,借机统领平民军队,利用他们竖立起诛昏君或者是清君侧的旗帜,号召四方豪杰响应。
    但赵宁偏偏要呆在燕平。
    一场风波下来,宋治丢了陇右的六镇大军,拱手把关中大地送给魏氏,折了赵玉洁与几名王极境高手,自己也一夜白头,结果,赵宁说这一切都是误会,他根本没想跟宋治对着干,只是想天下齐人亲如一家。
    这让宋治如何能够接受?
    完全无法接受!
    敬新磨进来的时候,看到宋治身体又开始摇晃,连忙过去搀扶。
    宋治脸色苍白的吃力道:“去拿玉盂来,朕......想吐血。”
    第五六一章 大风起(19)
    黄河南岸,潼关上空,魏无羡、陈安之与杨佳妮等人,从稀薄的云层上俯瞰关内关外的山川大地。
    潼关之北是奔流不息的浩荡黄河,黄河两岸除了东侧的中条山皆为平地,农田被阡陌分割得横平竖直,林木翠绿,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的地平线。
    黄河西侧是关中,黄河东侧便是河东大地。
    潼关建在起伏相对和缓的群山之中,扼东西道路之咽喉,关城所在的地方地势高峻,俯瞰面前那条长达两百多里、南北走向的狭长函道。
    函道蜿蜒山间、深险如函,故称函谷。
    “虽说最终差了一点,没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多少有些出乎预料,但此战的目的总算是成功达到。
    “没了赵玉洁这个王极境后期回京支援,皇帝就没了压制宁哥儿的把握。
    “纵使帝室、寒门的那些王极境修行者还在,双方力量也已均衡,局势应该会暂时平稳——对我们有利,符合我们期望的平稳。”
    陈安之面朝着燕平方向,说这番话的时候神采奕奕浑身轻松。
    魏无羡看了一眼悬立在旁边,神情木呆气质清冷的杨佳妮一眼,绿豆大小的眼珠子转了转,笑得很像一只老狐狸:
    “如果我们现在杀去燕平,三个王极境后期联手,何愁不能灭了宋治?他麾下那些高手,还能挡住我们的人不成?
    “一旦宋治死了,燕平大乱,齐朝覆灭,这天下不就是我们的了?”
    陈安之不说话。
    杨佳妮也不说话。
    就好像完全没听到魏无羡在说什么。
    魏无羡没有强求,望着脚下的雄伟关城、浩瀚山川,指着如带如练的函道又笑了一声:
    “我看扼守函道的关城,不应该建在函道之西,应该建在函道之东。之前秦国的函谷关,不就是建在函道东面?”
    汉朝建造潼关之前,扼守此地的是函谷关,距离潼关并不远,就在函道东面。从防守中原兵马的角度看,潼关还是函谷关都一样。
    一条函道的距离,体现出的是攻守之势的不同。
    关城建在东面,后勤物资的运送就要通过险峻函道,颇为不便,这也是汉朝在函道西面建潼关的原因。
    秦国之所以把函谷关建在函道东面,是因为这样方便进攻,如果秦军出关后还要经过函道,无异于家门口有坑又有山。
    魏无羡这番话的意思是,他如果得了关中,一定会像大秦东出那样,积极进取中原。
    其实他这句话,也变向解释了刚刚陈安之跟杨佳妮为何不说话——三人为何没有在截杀赵玉洁成功后,动身去燕平灭了宋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