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算我们不能速灭秦国,两相对峙之下,吴国力量也会日复一日比秦国强。
    “等到秦国内部争斗变得激烈,我们出兵攻伐秦国,那就是上应天命下顺民心,要灭掉秦国必是轻而易举!”
    说到这,王载深吸一口气,无比郑重地作出总结:
    “与赵氏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乃自取灭亡之道;维持与魏氏同盟,则天下终归吴国,王上必会君临四海!”
    对话进行到这里,杨延广眼中重新有了光彩,整个人变得精神奕奕,他拉着王载的手有感而发:“本王能得太傅辅佐,实乃上天眷顾,何愁大业不成?”
    说着,杨延广顿了顿,摸着下巴不无苦恼地道:“魏氏公然背弃盟约,无视吴国尊严,本王要是就这么放过他们,实在是心中不快。”
    这个问题也让王载很是烦闷。
    站在吴国的角度上看,魏氏好好的进军中原就成了,等到击败反抗军双方都有好处。偏偏魏氏要中途闹腾,惹出这么大的祸患来,搞得好像他们得了河东就能统一天下一样,真是不知所谓。
    王载语重心长地道:“魏崇山、魏无羡父子,之所以敢这般胡作非为,不把盟约放在眼里,就是看准了吴国不会跟赵氏结盟,摸准了共灭赵氏是我们两国的命脉。
    “形势比人强,王上没必要跟他们置气,小不忍则乱大谋。左右他们现在做什么都注定是白忙活一场,这天下终归是王上的。
    “倒是魏无羡这小儿智勇双全、心机深沉,断然不可小觑。”
    杨延广点头赞同。
    魏无羡这回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施行得格外漂亮,不仅成功戏耍了他们,也让赵氏始料不及,当下可谓是风头出尽。
    第八六五章 全面战争
    翌日,杨延广把孙康从大牢里放出来,在大殿上再度召见了他。
    杨延广态度坚定不容拒绝地告诉对方,倘若魏氏想要维持双方盟约,那就把洛阳、河阳两镇让出来,否则杨氏必与赵氏结盟共伐魏氏。
    当初杨氏把洛阳、河阳两镇送给魏氏,是为了方便秦军进入中原参与中原大战,既然秦军现在不在中原用兵,这两镇就没道理占着。
    孙康一一应承。
    只要杨延广愿意维持秦吴同盟,他这次来徐州的目的就已达到,至于杨延广有什么条件,那不是他关心的,也不是他该管的,日后自然有人来跟对方掰扯。
    所有人都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心中颇为满意。
    唯独杨佳妮气得不轻。
    她气得不轻也没用,吴国君臣并不在乎她的意见,大家都觉得真理握在自己手里。
    ......
    跟黄远岱见面谋划了一阵,对中原各地反抗军的下一步行动作出部署后,赵宁离开郓州回了燕平。
    军情如火形势紧迫,朝廷没有因为庙堂争论浪费多少口水。
    赵北望很快下达诏令,将大晋剩下的十万反抗军抽调五万——包括本就屯驻晋阳的部分,立即开赴河东西南,组建第一道防线。
    此令下达之后,驻防燕平的反抗军只剩了几千人,北境边关所有反抗军加在一起都只有四万余人。
    同日,赵北望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紧急状态。
    针对国家战时紧急状态,大晋新法有一系列明确条令,朝廷按部就班即可。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一切事务围绕战争进行,确保战争胜利为最高要务,军械兵刃的打造大规模展开,各种战略物资实行严密管控,粮食布帛等物州县官府统一调配。
    次日,赵北望下达动员令。
    动员令要求河东、河北各州依照新法规定的战时条令,组织青壮百姓编入行伍,并划定了几个地点作为集结地,要求一个月内完成后备兵力集结。
    河北河东刚刚结束革新战争不久,州县许多百姓、青壮都曾跟地主权贵、大族巨富的私人武装作战,他们虽然不是正规军,却也识得战阵与军令,有过战场搏杀的经验。
    动员令下,各地各级国人联合会的人手倾巢出动。
    一场常规战争由此转变为全面战争。
    ......
    河东,晋州,州治临汾县。
    原野中烟尘滚滚,正有一队精骑快速向城池奔来。
    观其衣着旗帜,非是晋军。
    在这支数千人的精骑上空,有数颗微不可见的黑点随行。那些黑点小则小矣,气机却无比强大,浓烈的压迫感让人直以为是山峦正在朝临汾城头砸来。
    精骑在距离临汾城五里的距离上停下。
    这不是一个可以观察城池布防的距离,作为开路先锋,同时承担探路职责,这支精骑理应靠近城池,收集到足够的情报后再决定去留。
    停下来的不只是数千精骑。
    数名王极境修行者同时在半空顿住身形,再也没有往前半步。
    他们不敢。
    所有人都不敢。
    原因很简单。
    赵宁走上了临汾城头。
    王极境后期的强大气机散发出来,制造的威压足以让他们如履薄冰,再也不能靠近临汾城分毫。
    赵宁并非是独自上城。
    有人先他一步蹦蹦跳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