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节(1/3)
方卓留意到了这个细节,但没有询问对方又遭遇了什么新情况。
等到主宾尽兴,方卓回到酒店房间,他打开笔记本稍微看了看相关新闻,立即猜到顾邹军收到的是什么消息。
——中国社科院的十多位研究员联名发表声明,维护学术独立,声援郎咸平教授。
不知道中国社科院这样的机构名头能不能对上顾邹军请来的各路专家。
伴随着这个最重磅的消息,还有不少应激下场的教授、学者。
稍微算一算,这不到两周的时间,中国经济界所有重量级的学者几乎全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立场鲜明,相互对立,堪称是近20年来经济理论界规模最大、火药味最浓的一次论战。
这只是在聊国企改制吗?
不是。
这是在聊什么?
方卓盯着笔记本屏幕的时候陷入深深的思考,那个、那个,各位专家、教授、学者,大家还记不记得最初只是批评长虹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已……
现在,几乎没有人提长虹,大家辩驳的是理论,举的例子是格林柯尔。
这一波就看顾邹军到底顶不顶得住了。
如此汹涌的经济理论舆论大战,想要分个对错明白,想要画上一个句号或者逗号,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一查。
反正顾邹军已经扬言不怕查,那么,有关部门恐怕也不会客气。
方卓估摸着局势,怀疑顾邹军和格林柯尔面临的调查不会太久,但他考虑更多的还是长虹的情况。
所有人都在关心顾邹军顾总有没有问题,只有自己担忧倪总是不是吓坏了。
很快,就在舆论论战堪堪过去两周时间之际,由粤省、江苏省、鄂省以及安徽省四省证监局开展的联合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对格林柯尔使用科龙电器资金,收购美菱电器等事件展开调查。
仅隔一天,深交所和港交所也宣布入驻科龙总部,对财务问题进行集中核查。
不同省份、不同交易所反应神速,几乎是都在同一时间对格林柯尔和顾邹军进行调查,要说这背后没有更高层的意志……方卓是不信的。
而且,他有点怀疑顾邹军本人是不是已经被控制住了。
方卓没有试图去验证这个事,只打算等一个几乎是大概率的事件结果。
就国企产权改革这个领域来说,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说,一说全是错。
顾邹军支使着格林柯尔和科龙电器毫无敏感性的冲在最前面,他的下场可能从最开始就是一个必然。
10月15号,月中时分,有记者前来合肥实地探访舆论之争中被顾邹军收购股权的美菱。
也就在结束拍摄和采访即将买机票回程之际,他们想着来都来了,顺便采访一下也在合肥的方卓吧。
随即,记者致电易科,寻求对总裁方卓的采访,乘车前往冰芯办公所在地。
第203章 令人不悦
方卓是在冰芯办公室接受的《经济日报》采访。
他接到上海易科总裁办的电话,又和来访记者通了电话,知道对方是要报道冰芯项目的情况,这才答应了采访要求。
然而,稍微聊了一会,方卓就发觉两位年轻的记者总是想把话题引到当前的舆论论战,心里便有了些猜测。
“刘记者,你们今天过来到底是想采访冰芯还是想询问我对一些社会舆论的看法?”方卓笑道,“我和你们《经济日报》的总编辑郑俊仁也有数面之缘。”
郑俊仁是副总编辑,方卓去年在北京开会的时候确实有一面之缘,手机里也存着电话,只是后续没打过交道。
两位年轻记者面面相觑,被方卓点名的记者刘东朝没想到忽然被这么问了一句,他“呃”了一声,犹豫三秒,说道:“我们确实是要采访冰芯项目,它是国内半导体少有的大投资,当然,也很好奇方总对当前舆论的看法。”
方卓微微一笑,知道这是不愿落人口实,他没有继续往下戳,示意采访流程继续。
果不其然,记者刘东朝接下来的采访变得一板一眼,全程围绕着冰芯提问,方卓也就侃侃而谈的给出回答。
只是,冰芯除了投资规模大,它也就是ic产业中间环节的代工厂而已,连产业意义这个点还有人说造不如买呢。
聊这个哪有经济理论大论战来得有意思?
更何况,这还不单纯是经济理论,有一个极其刺激的现实案例摆在了眼前。
后半程让人昏昏欲睡的采访以方卓对ic产业的意义阐述而结束。
刘东朝毕竟年轻,好容易有这样一个采访方卓的机会,还是忍不住在最后问道:“方总,听说安徽省的企业家联合会在前两天有来冰芯参观,近日备受关注格林柯尔的顾邹军也和方总有过交流,方总对国企改制这一块的争论怎么看?”
年轻记者有冲劲,可问完之后也有些忐忑,今天这场采访和想象中不同,易科和冰芯的总裁虽然年轻,却全程稳重,很显气度。
方卓思索数秒,开了口:“我没怎么关注这个事,只是稍微听说了一些说法,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不要走极端,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存不存在问题?可能存在。”
等到主宾尽兴,方卓回到酒店房间,他打开笔记本稍微看了看相关新闻,立即猜到顾邹军收到的是什么消息。
——中国社科院的十多位研究员联名发表声明,维护学术独立,声援郎咸平教授。
不知道中国社科院这样的机构名头能不能对上顾邹军请来的各路专家。
伴随着这个最重磅的消息,还有不少应激下场的教授、学者。
稍微算一算,这不到两周的时间,中国经济界所有重量级的学者几乎全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立场鲜明,相互对立,堪称是近20年来经济理论界规模最大、火药味最浓的一次论战。
这只是在聊国企改制吗?
不是。
这是在聊什么?
方卓盯着笔记本屏幕的时候陷入深深的思考,那个、那个,各位专家、教授、学者,大家还记不记得最初只是批评长虹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已……
现在,几乎没有人提长虹,大家辩驳的是理论,举的例子是格林柯尔。
这一波就看顾邹军到底顶不顶得住了。
如此汹涌的经济理论舆论大战,想要分个对错明白,想要画上一个句号或者逗号,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一查。
反正顾邹军已经扬言不怕查,那么,有关部门恐怕也不会客气。
方卓估摸着局势,怀疑顾邹军和格林柯尔面临的调查不会太久,但他考虑更多的还是长虹的情况。
所有人都在关心顾邹军顾总有没有问题,只有自己担忧倪总是不是吓坏了。
很快,就在舆论论战堪堪过去两周时间之际,由粤省、江苏省、鄂省以及安徽省四省证监局开展的联合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对格林柯尔使用科龙电器资金,收购美菱电器等事件展开调查。
仅隔一天,深交所和港交所也宣布入驻科龙总部,对财务问题进行集中核查。
不同省份、不同交易所反应神速,几乎是都在同一时间对格林柯尔和顾邹军进行调查,要说这背后没有更高层的意志……方卓是不信的。
而且,他有点怀疑顾邹军本人是不是已经被控制住了。
方卓没有试图去验证这个事,只打算等一个几乎是大概率的事件结果。
就国企产权改革这个领域来说,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说,一说全是错。
顾邹军支使着格林柯尔和科龙电器毫无敏感性的冲在最前面,他的下场可能从最开始就是一个必然。
10月15号,月中时分,有记者前来合肥实地探访舆论之争中被顾邹军收购股权的美菱。
也就在结束拍摄和采访即将买机票回程之际,他们想着来都来了,顺便采访一下也在合肥的方卓吧。
随即,记者致电易科,寻求对总裁方卓的采访,乘车前往冰芯办公所在地。
第203章 令人不悦
方卓是在冰芯办公室接受的《经济日报》采访。
他接到上海易科总裁办的电话,又和来访记者通了电话,知道对方是要报道冰芯项目的情况,这才答应了采访要求。
然而,稍微聊了一会,方卓就发觉两位年轻的记者总是想把话题引到当前的舆论论战,心里便有了些猜测。
“刘记者,你们今天过来到底是想采访冰芯还是想询问我对一些社会舆论的看法?”方卓笑道,“我和你们《经济日报》的总编辑郑俊仁也有数面之缘。”
郑俊仁是副总编辑,方卓去年在北京开会的时候确实有一面之缘,手机里也存着电话,只是后续没打过交道。
两位年轻记者面面相觑,被方卓点名的记者刘东朝没想到忽然被这么问了一句,他“呃”了一声,犹豫三秒,说道:“我们确实是要采访冰芯项目,它是国内半导体少有的大投资,当然,也很好奇方总对当前舆论的看法。”
方卓微微一笑,知道这是不愿落人口实,他没有继续往下戳,示意采访流程继续。
果不其然,记者刘东朝接下来的采访变得一板一眼,全程围绕着冰芯提问,方卓也就侃侃而谈的给出回答。
只是,冰芯除了投资规模大,它也就是ic产业中间环节的代工厂而已,连产业意义这个点还有人说造不如买呢。
聊这个哪有经济理论大论战来得有意思?
更何况,这还不单纯是经济理论,有一个极其刺激的现实案例摆在了眼前。
后半程让人昏昏欲睡的采访以方卓对ic产业的意义阐述而结束。
刘东朝毕竟年轻,好容易有这样一个采访方卓的机会,还是忍不住在最后问道:“方总,听说安徽省的企业家联合会在前两天有来冰芯参观,近日备受关注格林柯尔的顾邹军也和方总有过交流,方总对国企改制这一块的争论怎么看?”
年轻记者有冲劲,可问完之后也有些忐忑,今天这场采访和想象中不同,易科和冰芯的总裁虽然年轻,却全程稳重,很显气度。
方卓思索数秒,开了口:“我没怎么关注这个事,只是稍微听说了一些说法,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不要走极端,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存不存在问题?可能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