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热闹一阵后,话题又回到了启功先生撰写的《〈红楼梦〉札记》一书上,并谈起了胡适、蔡元培的红学之争,但没人提及1954年10月16日,老人家写下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谈这个就没法聊了,胡适是战犯级人物,身上带着原罪。再谈老人家,显然就要把话题聊死了。
    “蔡元培是索引鼻祖,认为《红楼梦》实写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石头记索隐》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
    溥杰满面嘲讽的说着,最后摇头道:“简直不知所谓!”
    朱家溍笑道:“茗烟骂金荣,不就是大明骂大清吗?”
    一群人摇头苦笑。
    李源坏笑道:“也不好说,《红楼梦》里骂番子骂匈奴的话可不少。”
    朱家溍意味深长道:“文人骂当权者,不是常态吗?对文字的禁锢太深,难免惹来骂名。不过把这等名著,解读成斗争之作,实在是有辱斯文。”
    李源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道:“鲁迅先生说的好:《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掵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各有各的看法,也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元伯,您的观点好像偏向胡适?”
    启功摇头道:“我的观点是:三曹之后数芹侯,妙笔高程绩并优。胡适并他的一干徒子徒孙们,对程伟元、高鹗所续之后四十回全盘否定,无一是处。我觉得大可不必,二人的成绩还是客观的。”
    说话间,王敦煌和妻子赵月抱着儿子王军出来见人,一群人停止了话题,纷纷道喜,送上礼物。
    都是好东西,金玉满堂。
    李源看着都眼馋,又心疼,感觉都是他丢的东西……
    等王敦煌带着玩笑的笑容抱着孩子走到李源跟前,一脸坏笑看着他道:“还让不让我叫你李叔了?”
    他年纪比李源还大些,但性子和他老子几乎如出一辙,也是个老餮,酷爱美食。
    但因为手艺不算精,比不上王世襄食道圣手,又不敢央着老子做美味,王世襄有自己爱玩儿的东西。
    后来遇到李源后,算是找着门路了。
    只是李源也不是好惹的,非让他喊叔不可。
    为了美味,王敦煌不得不放下尊严,喊起了李叔。
    今日是来报仇的……
    李源沉思稍许,道:“这样,我送孩子一个拥抱如何?”
    一群人哈哈大笑,王世襄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别人不知道,我是知道你的,是有好东西呢!今日你得拿出真家伙来!”
    李源吓了一跳,道:“什么东西?对了,我儿子过生儿时,袁姨送了好东西……可让他带去港岛了,我连儿子都丢了,还也还不起啊。”
    王世襄哈哈笑道:“什么金银玉器一概不要,文玩字画,我不放在眼里。只那小儿惊风、夜啼、伤寒之类好药,给我备上一些,多多益善!”
    李源笑道:“这成!别的没有,药管够!怎么说,我也是当叔爷爷的!”
    王敦煌:“……”
    ……
    等从芳嘉园小院出来后,李源还特意回头看了眼。
    这座院子,也是来一次少一次了。
    不止他,等王世襄自己被下放,再回来时,三进四合院就给他留了两间北房,院子里将搬进十来户人家,厨房搭他北房后墙上……
    不过,王世襄是真洒脱。
    阔有阔的活法,手头紧有手头紧的活法。
    十年过去后,依旧潇洒自在。
    李源打算明年让张建国也来都搬走,不然那些明清家具和王世襄收藏的珍贵文玩都打碎烧坏实在可惜了。
    等改开后,帮他将这些住户都迁走,省的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还受那么多窝囊气,最后把一生收藏,贱卖给了盛海博物馆。
    从芳嘉园胡同回来,一路上骑行过来,感觉好似没什么变化。
    沿途街道、胡同到处贴着宣传董家埂、邢燕子以及秦大雪下乡进农村的宣传报,鼓励中小学毕业生去农村开创新天地。
    工业的造血能力严重不足时,大批大批的事业青年无所事事,上面估计也愁破了脑袋。
    李源一路上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感觉也不知目的的东走西蹿着……
    也就不难想到,当允许他们肆无忌惮的破坏,并不用担心后果和责任时,他们会爆发出怎样的破坏力……
    ……
    李源回到四合院时,就看到中院站满了人,这是开全院大会的节奏啊。
    再看中间,赵金月挺着大肚子,正指着秦淮茹在骂:“你们家敢做还不敢当?棒梗没偷我们家的鸡,他在外面烤的鸡又是从哪来的?要不是我从娘家回来,正好撞见棒梗拉着小当躲在水泥柱后面吃,今儿还真找不着这贼了!”
    秦淮茹一边落泪一边咬牙硬挺道:“那鸡是自己跑出去的,棒梗说了,他是在外面抓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