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荆南)不经意间的灭亡(2/3)
好了,他们才会说好话,所以每一次有中原的使者来面子工程总是做得很好,让中原来的使者有一种宾至如归度过感觉,然后回到了中原说高从诲的好话。
可以说高从诲以小事大的政策还是完全正确的,施行的还不错,他也得到了比较丰厚的回报,而且还为荆南的百姓营造了一个和平舒适的生活环境。
他的这个政策,在后唐和后晋的时候,执行的都是十分好的,但是到了后汉不行了,问题就出来之前高从诲和刘知远达成的那个协议上面,高从诲支持刘知远做皇帝,刘知远把郢州给高从诲。
可是刘知远做了皇帝时候,却不讲这件事了,反正高从诲也不讲什么脸面了,直接就找刘知远要:“你答应我的郢州啥时候给我啊。”
结果刘知远不认账了,直接不给,爱咋咋地。
这一下子可是气坏了高从诲,不久高从诲发兵进攻襄州,但是被打回来了,随后又进攻郢州,但是同样被打了回来。
这一下子高从诲老实了,也不想着要郢州了,但是他和后汉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断绝了供奉,高从诲开始对着周边的藩镇搞外交,南唐、后蜀之类的都成了荆南的主子。
但是这只是很暂时的,后来刘知远死了,高从诲上表请罪,要求从新回到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刘承佑没和高从诲计较。荆南和后汉和好。
公元948年,抢了一辈子买路钱,在藩镇之间油滑了一辈子的高从诲病死,时年五十八岁,他死后他的长子高保融继位。
这个高保融是个守成之君,他的能力不是太强,而且他的人品啥的也不是太差,他没有学他的父亲和他的爷爷,他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守住了他们荆南的基业。
高保融在位的时候,不久又改朝换代了,郭威黄袍加身成了新的皇帝,建立了后周,高保融对于后周也是十分的恭敬,每年都有供奉,从来没有断过,这一点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的父亲三天两天就把供奉断了,交流并不是很多。
其实荆南就是一个小政权,他就算是天天去上供,又能送多少东西呢?反而还没有后周给他的回赐多,呵呵。
但是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后周明白高保融的意思,所以对于荆南也是比较照顾的,平时的赏赐也是很多的,高保融对于中原王朝也是比较感激的。
后来高保融曾经写信给孟昶,让孟昶主动称臣,但是孟昶却没有看得上柴荣,直接拒绝了高保融的建议。
虽然这件事没有成功,但是还是让柴荣对与高保融的好感顿增,觉得这个小孩懂事啊,有孝心啊,知道跟中原王朝亲,是个有前途的好青年啊。
后来宋朝建立,高保融更加的恭敬了,以前对于后周,他是一年上供一次,但是到了唐朝,却变成了一年三次,这样的频率在荆南对中原供奉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呵呵。
荆南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赵匡胤能够不找他的麻烦,能够让他好好在这里做一个土皇帝,但是我们知道李煜也是这样做的,可是赵匡胤根本不买账。
有部分史书上面记载高保融是个懦弱无能之辈,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这一点简单的提一下,大部分对于史书对于高保融没有做出正面评价,但是我们从他的所作所为上面来看,他的能力还是有的,但是肯定是比不上他的父亲,在他的治理下,荆南再次享受了十几年的和平生活,从这一点上来说,他还是有点功劳的,算得上是一个守城之君。
公元960年,高高保融病死,随他他也有自己的儿子,而且儿子也挺大了,已经十几岁了,基本上也能开始执掌了,但是当时大权基本上都在他的弟弟高保勖的手中,所以他的儿子没机会继承王位,王位传到了高保勖的手中。
这个高保勖也是个牛人,他和我们上面说的刘洪度那还一个样子,纵欲好色,毫无节制,而且这两个人还都干过一件基本上相同的事情。
高保勖也曾经把城内的妓女召进宫里来,但是不是给他用,而是让皇宫的侍卫们上,和这些妓女苟合,然后他在傍边和他的妃子们一起欣赏,把这当成平时的休闲节目(你到底是有多变态?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算啥,当时和咱们现在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西方的罗马时代比这个还过分。)
除此之外,追求享受也是他的一个问题,他的父亲曾经想要要享受,但是却没敢,但是他这个做儿子的,却大肆的享受了起来。
说起来这个高保勖还有一个小故事,这个高保勖有个小名叫做“万事休”,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十分讨高从诲欢心,不管高从诲生了多大的起,心里有多愤怒,只要是看到了高保勖就啥气都没了,只知道呵呵笑。
所以后来大家都叫高保勖“万事休”,意思就是只要是高保勖在,高从诲这里就一点事情也没了。
但是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万事休”,他做了荆南的第一人之后,也直接来了一个荆南“万事休”,荆南的一切都开始朝着最坏的方向的发展。
高保勖的哥哥和父亲好不容易攒点钱,这一下子全部被高保勖给花掉了,没钱了,那就只能加重负担,这就使得原本还算是稳定安详荆南变成了一个哀声遍
可以说高从诲以小事大的政策还是完全正确的,施行的还不错,他也得到了比较丰厚的回报,而且还为荆南的百姓营造了一个和平舒适的生活环境。
他的这个政策,在后唐和后晋的时候,执行的都是十分好的,但是到了后汉不行了,问题就出来之前高从诲和刘知远达成的那个协议上面,高从诲支持刘知远做皇帝,刘知远把郢州给高从诲。
可是刘知远做了皇帝时候,却不讲这件事了,反正高从诲也不讲什么脸面了,直接就找刘知远要:“你答应我的郢州啥时候给我啊。”
结果刘知远不认账了,直接不给,爱咋咋地。
这一下子可是气坏了高从诲,不久高从诲发兵进攻襄州,但是被打回来了,随后又进攻郢州,但是同样被打了回来。
这一下子高从诲老实了,也不想着要郢州了,但是他和后汉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断绝了供奉,高从诲开始对着周边的藩镇搞外交,南唐、后蜀之类的都成了荆南的主子。
但是这只是很暂时的,后来刘知远死了,高从诲上表请罪,要求从新回到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刘承佑没和高从诲计较。荆南和后汉和好。
公元948年,抢了一辈子买路钱,在藩镇之间油滑了一辈子的高从诲病死,时年五十八岁,他死后他的长子高保融继位。
这个高保融是个守成之君,他的能力不是太强,而且他的人品啥的也不是太差,他没有学他的父亲和他的爷爷,他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守住了他们荆南的基业。
高保融在位的时候,不久又改朝换代了,郭威黄袍加身成了新的皇帝,建立了后周,高保融对于后周也是十分的恭敬,每年都有供奉,从来没有断过,这一点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的父亲三天两天就把供奉断了,交流并不是很多。
其实荆南就是一个小政权,他就算是天天去上供,又能送多少东西呢?反而还没有后周给他的回赐多,呵呵。
但是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后周明白高保融的意思,所以对于荆南也是比较照顾的,平时的赏赐也是很多的,高保融对于中原王朝也是比较感激的。
后来高保融曾经写信给孟昶,让孟昶主动称臣,但是孟昶却没有看得上柴荣,直接拒绝了高保融的建议。
虽然这件事没有成功,但是还是让柴荣对与高保融的好感顿增,觉得这个小孩懂事啊,有孝心啊,知道跟中原王朝亲,是个有前途的好青年啊。
后来宋朝建立,高保融更加的恭敬了,以前对于后周,他是一年上供一次,但是到了唐朝,却变成了一年三次,这样的频率在荆南对中原供奉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呵呵。
荆南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赵匡胤能够不找他的麻烦,能够让他好好在这里做一个土皇帝,但是我们知道李煜也是这样做的,可是赵匡胤根本不买账。
有部分史书上面记载高保融是个懦弱无能之辈,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这一点简单的提一下,大部分对于史书对于高保融没有做出正面评价,但是我们从他的所作所为上面来看,他的能力还是有的,但是肯定是比不上他的父亲,在他的治理下,荆南再次享受了十几年的和平生活,从这一点上来说,他还是有点功劳的,算得上是一个守城之君。
公元960年,高高保融病死,随他他也有自己的儿子,而且儿子也挺大了,已经十几岁了,基本上也能开始执掌了,但是当时大权基本上都在他的弟弟高保勖的手中,所以他的儿子没机会继承王位,王位传到了高保勖的手中。
这个高保勖也是个牛人,他和我们上面说的刘洪度那还一个样子,纵欲好色,毫无节制,而且这两个人还都干过一件基本上相同的事情。
高保勖也曾经把城内的妓女召进宫里来,但是不是给他用,而是让皇宫的侍卫们上,和这些妓女苟合,然后他在傍边和他的妃子们一起欣赏,把这当成平时的休闲节目(你到底是有多变态?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算啥,当时和咱们现在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西方的罗马时代比这个还过分。)
除此之外,追求享受也是他的一个问题,他的父亲曾经想要要享受,但是却没敢,但是他这个做儿子的,却大肆的享受了起来。
说起来这个高保勖还有一个小故事,这个高保勖有个小名叫做“万事休”,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十分讨高从诲欢心,不管高从诲生了多大的起,心里有多愤怒,只要是看到了高保勖就啥气都没了,只知道呵呵笑。
所以后来大家都叫高保勖“万事休”,意思就是只要是高保勖在,高从诲这里就一点事情也没了。
但是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万事休”,他做了荆南的第一人之后,也直接来了一个荆南“万事休”,荆南的一切都开始朝着最坏的方向的发展。
高保勖的哥哥和父亲好不容易攒点钱,这一下子全部被高保勖给花掉了,没钱了,那就只能加重负担,这就使得原本还算是稳定安详荆南变成了一个哀声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