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节(1/2)
“我不是胡思乱想,要糊弄您,直钩垂钓,愿者上钩,您没听说过?”沈妍毫不客气地坐在项老太爷身边,“还有一句话,叫直钩垂钓,不钓鱼虾钓王侯。”
“小丫头,你倒打趣起我来了。”项老太爷钓到一条三寸长的鲤鱼,异常欣喜,他摘鱼入篓,又挂饵甩杆,动作极其熟练,“丫头,你有事?”
沈妍干笑几声,说:“也没大事,就是想跟您聊聊,解解闷。”
“说吧!自从吃了你的药,每天按你的方法锻炼,我的耳朵好使得狠。”
“那可是好事。”沈妍又说出几句闲话,才聊到昨天在承恩伯府的事。她比照昨天跟项大太太等人讲述的内容,只是详述了她和项云珠遇到大皇子的细节。
“你想请我推断是谁向你下的毒手,对吗?”项老太爷问话的语气很自然。
“我已经知道是谁了。”沈妍顿了顿,又补充说:“有人告诉我了。”
项老太爷点点头,轻叹一声,说:“我也知道了,谁告诉你的,我也猜到了。”
“生姜还是老的辣,想不佩服都不行,我要奖励您。”沈妍拿起一只剥好的山竹,递给项老太爷,“这是山竹,吃山竹能清热解毒,延年益寿。”
项老太爷吃了一瓣,点头说:“味道不错,以前还真没吃过。”
“这山竹喜欢很热的气候,产于花朝国的最南部,我估计南疆也有,只不过没被发现而已。以前花朝国跟大秦皇朝没往来,大秦的人根本吃不上。”
凭项老太爷的精明机敏,听她聊聊数语,就看透了昨天发生在承恩伯府的事。
跟聪明人说话点到为止,沈妍差开话题,跟项老太爷聊起不同地域的特色特产、风土人情。项老太爷是文官,走的地方并不多,年轻时只放过几年外任,还是离京城很近城池。听沈妍讲起这些,他很感兴趣,边听边问,很认真的样子。
“你这丫头知道得还真多,都是从哪听来的?”
沈妍笑了笑,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小时候跟我娘和我弟弟从彬州到永州,又从永州到京城,再从京城到金州,又从金州来京城,早就超过一万里了。八年前,我们从京城到金州,这几千里路,我们走了几个月,见识了很多新奇事物。等我闲下来,我还想去花朝国、去锦羽国,还有楚国和魏国。”
“哈哈……你现在不闲吗?”
“闲是闲,可我现在出不去呀!出门还要对牌,还要……”
“只要你想出去,自然就出得去,墙再高也圈不住人。”项老太爷示意小厮扶他站起来,又说:“我散步的时间到了,你钓鱼吧!我出去走走。”
“时候不早,我也该告退了。”沈妍抓起鱼篓子,笑嘻嘻地说:“以后我要再想出去玩,就借口给老太爷买东西,老太爷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就告诉我,我保证买回来孝敬。看在我这么乖巧的份儿上,就把篓子里这几条鱼送给我吧!”
“好好好,你拿去吧!等我想要什么,就让人告诉你,先说好,我可没银子。”
“别谈钱,谈钱伤感情。”沈妍让丫头拿上鱼篓子,主仆几人离开晚风苑。
目送沈妍主仆走出大门,项老太爷沉下脸,长叹一声,抚额沉思。一个中年男子过来,扶着项老太爷,在园子间的小径里散步。
“你知道向沈丫头下手的人是谁了?”
中年男子点点头,又问:“是谁把真凶的身份告诉沈姑娘的?”
“当然是慧宁公主了。”项老太爷重哼一声,又说:“在慧宁公主的府邸做这种事,那不是蠢到家了吗?自以为周密,人家轻而易举就能查出来。”
沐元澈和慧宁公主都关注真凶,可出发点不一样。项老太爷只想到了慧宁公主,认为她告诉沈妍是为了承恩伯府的声誉,却不知道沐元澈更关心沈妍的安危。
“老太爷,这怎么办?”
项老太爷又叹了口气,说:“早想办法应付,希望能躲得过去,别让慧宁公主抓住把柄。去年同西魏打仗,项家功劳不小,安哥儿和谦小子都有了爵位。项家风头太盛,早有人红眼了,趁此机会压一压,免得再生事端。你去把老大、老大媳妇、平哥儿和平哥儿媳妇都叫来,等我散步回来和他们说话。”
“是,老太爷。”
半个时辰之后,项伯爷、项大太太、项怀平和项大奶奶都坐到晚风苑的外厅。
项老太爷进来,没等众人行礼,就开门见山问:“珠丫头的亲事说成了吗?”
项大太太赶紧施礼,说:“媳妇和平哥儿媳妇都属意于元信侯府,元家老侯爷去逝,这事就耽误了。孝期一过,才开始谈,可有相士说珠丫头和元家那孩子不是佳配。我和平哥儿媳妇商量了一下,怕不吉利,就把亲事推掉了。这些日子上门提亲的人不断,媳妇一直留心此事,想今年把这件事订下来。”
为了项家的脸面,也怕项老太爷不高兴,项大太太为这门亲事没谈成找了一个妥善的借口,她当然不知道项云珠早已一气之下跟项云环说了原委。
“今年把这件事办了,珠丫头年纪不算小了。”
“是,老太爷。”四人齐声答应。
这个时空的女孩子除了自幼订
“小丫头,你倒打趣起我来了。”项老太爷钓到一条三寸长的鲤鱼,异常欣喜,他摘鱼入篓,又挂饵甩杆,动作极其熟练,“丫头,你有事?”
沈妍干笑几声,说:“也没大事,就是想跟您聊聊,解解闷。”
“说吧!自从吃了你的药,每天按你的方法锻炼,我的耳朵好使得狠。”
“那可是好事。”沈妍又说出几句闲话,才聊到昨天在承恩伯府的事。她比照昨天跟项大太太等人讲述的内容,只是详述了她和项云珠遇到大皇子的细节。
“你想请我推断是谁向你下的毒手,对吗?”项老太爷问话的语气很自然。
“我已经知道是谁了。”沈妍顿了顿,又补充说:“有人告诉我了。”
项老太爷点点头,轻叹一声,说:“我也知道了,谁告诉你的,我也猜到了。”
“生姜还是老的辣,想不佩服都不行,我要奖励您。”沈妍拿起一只剥好的山竹,递给项老太爷,“这是山竹,吃山竹能清热解毒,延年益寿。”
项老太爷吃了一瓣,点头说:“味道不错,以前还真没吃过。”
“这山竹喜欢很热的气候,产于花朝国的最南部,我估计南疆也有,只不过没被发现而已。以前花朝国跟大秦皇朝没往来,大秦的人根本吃不上。”
凭项老太爷的精明机敏,听她聊聊数语,就看透了昨天发生在承恩伯府的事。
跟聪明人说话点到为止,沈妍差开话题,跟项老太爷聊起不同地域的特色特产、风土人情。项老太爷是文官,走的地方并不多,年轻时只放过几年外任,还是离京城很近城池。听沈妍讲起这些,他很感兴趣,边听边问,很认真的样子。
“你这丫头知道得还真多,都是从哪听来的?”
沈妍笑了笑,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小时候跟我娘和我弟弟从彬州到永州,又从永州到京城,再从京城到金州,又从金州来京城,早就超过一万里了。八年前,我们从京城到金州,这几千里路,我们走了几个月,见识了很多新奇事物。等我闲下来,我还想去花朝国、去锦羽国,还有楚国和魏国。”
“哈哈……你现在不闲吗?”
“闲是闲,可我现在出不去呀!出门还要对牌,还要……”
“只要你想出去,自然就出得去,墙再高也圈不住人。”项老太爷示意小厮扶他站起来,又说:“我散步的时间到了,你钓鱼吧!我出去走走。”
“时候不早,我也该告退了。”沈妍抓起鱼篓子,笑嘻嘻地说:“以后我要再想出去玩,就借口给老太爷买东西,老太爷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就告诉我,我保证买回来孝敬。看在我这么乖巧的份儿上,就把篓子里这几条鱼送给我吧!”
“好好好,你拿去吧!等我想要什么,就让人告诉你,先说好,我可没银子。”
“别谈钱,谈钱伤感情。”沈妍让丫头拿上鱼篓子,主仆几人离开晚风苑。
目送沈妍主仆走出大门,项老太爷沉下脸,长叹一声,抚额沉思。一个中年男子过来,扶着项老太爷,在园子间的小径里散步。
“你知道向沈丫头下手的人是谁了?”
中年男子点点头,又问:“是谁把真凶的身份告诉沈姑娘的?”
“当然是慧宁公主了。”项老太爷重哼一声,又说:“在慧宁公主的府邸做这种事,那不是蠢到家了吗?自以为周密,人家轻而易举就能查出来。”
沐元澈和慧宁公主都关注真凶,可出发点不一样。项老太爷只想到了慧宁公主,认为她告诉沈妍是为了承恩伯府的声誉,却不知道沐元澈更关心沈妍的安危。
“老太爷,这怎么办?”
项老太爷又叹了口气,说:“早想办法应付,希望能躲得过去,别让慧宁公主抓住把柄。去年同西魏打仗,项家功劳不小,安哥儿和谦小子都有了爵位。项家风头太盛,早有人红眼了,趁此机会压一压,免得再生事端。你去把老大、老大媳妇、平哥儿和平哥儿媳妇都叫来,等我散步回来和他们说话。”
“是,老太爷。”
半个时辰之后,项伯爷、项大太太、项怀平和项大奶奶都坐到晚风苑的外厅。
项老太爷进来,没等众人行礼,就开门见山问:“珠丫头的亲事说成了吗?”
项大太太赶紧施礼,说:“媳妇和平哥儿媳妇都属意于元信侯府,元家老侯爷去逝,这事就耽误了。孝期一过,才开始谈,可有相士说珠丫头和元家那孩子不是佳配。我和平哥儿媳妇商量了一下,怕不吉利,就把亲事推掉了。这些日子上门提亲的人不断,媳妇一直留心此事,想今年把这件事订下来。”
为了项家的脸面,也怕项老太爷不高兴,项大太太为这门亲事没谈成找了一个妥善的借口,她当然不知道项云珠早已一气之下跟项云环说了原委。
“今年把这件事办了,珠丫头年纪不算小了。”
“是,老太爷。”四人齐声答应。
这个时空的女孩子除了自幼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