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吴王东行(1/2)
如果这是美差,李承乾就不会一个劲儿地表示要推荐李恪去了。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明摆着都在给自己挖坑,然而李恪却不听劝告执意要去,这把房玄龄给气得够呛。
他看着李恪摇了摇头,只能无奈表示道:“罢了,究竟派谁去处理此事,陛下自有决断。”
房玄龄忽然觉得自己的女儿可能嫁了一个死心眼,以后的日子也不知道好不好过。
过了一会儿,大总管王蒙将李世民重新迎进宣政殿。
此时的李世民大概是平复了一下心情,面色看起来好转不少,他先是扫视了一眼殿内这几位重臣和皇子。
接着语重心长地看向李恪说:“恪儿,你刚才说的话朕都知道了,难为你一片忠心,我原本心中另有人选,但现在看来还是应该将这件事交给你。”
李恪顿时喜出望外,“多谢父皇信任,我一定把这件事办的妥妥当当!”
李世民对房玄龄说道:“那这件事就定下来了,房爱卿来统筹调度,任何所需的钱粮物资都要第一时间送去扬州赈济灾民。”
“是,陛下。”
出宫回府的路上,房玄龄与李恪同行。
他告诫李恪道:“殿下,有些时候不必非要争先出头,殊不知东宫那边正等着看你笑话,你若想要博得陛下的赞赏,留在长安同样可以做到。”
房玄龄始终觉得这次扬州之行本无必要,他觉得李恪过于贪功了,什么都想要往自己身上揽。
“房相说的是,我也知道太子肯定会给我挖坑,但我却不得不这么做。”
李恪不能把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于是便避重就轻地解释说:“房相,我和太子、魏王相比,差距在什么地方?”
“地位、威望、党羽,以及在皇上眼中的分量。”
房玄龄不假思索地回答。
作为本朝重臣,他早就将朝中局势看得透彻入里,这个问题自然不需要思虑什么,那都是明摆着的事。
“殿下屡有惊人之举,在多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才能,于是陛下也比以往更加器重你一些,只不过在势力方面依然显得势单力孤,跟太子和魏王还无法分庭抗礼。”
房玄龄再次说道。
李恪有些无奈地叹道:“是啊,无论我怎么做,眼前总有两座高山在无时无刻压着我,要想跟他们平起平坐,我只能去努力争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表现来打动父皇。”
“向今天这件事,太子和魏王肯定是不屑于亲自跑一趟的,所以我就应该把握机会,只有比他们做得更多,才有机会更上一层楼。”
说完这番话,房玄龄看向李恪的目光变得有些异样。
因为此时的李恪看起来精明睿智,看得清自己的处境,也懂得要暂时隐忍,选择扬长避短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少顷,房玄龄才幽幽开口:“也许,是我过于谨慎了,想不到殿下胸怀大志,有这样的城府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作为。”
于是房玄龄对李恪前往扬州一事不再忧虑,而是选择全力配合他这个女婿将这趟差事办好,毕竟现在成了自家人,早就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三日之后,李恪准时出发前往扬州。
临行前,他有些歉意地告诉房遗玉说:“辛苦王妃了,府里的事务还需要你多操心。”
“哼,你倒是会专拣便宜话说,我嫁入王府才这么几天你就要跑去千里之外的扬州,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母老虎,这就把你给吓跑了。”
虽然是开玩笑的话,但房遗玉有些抱怨也是真的。
于是李恪好言好语好不容易哄好了房遗玉,出门时还答应这次在扬州会挑选一件礼物带回来,就当是新婚礼物。
这次前往扬州,李恪选择轻车简从,一来他这是难得有机会走出长安城,去大唐统治下的地方州郡看看,为了体现身为皇子务实而亲民的一面,排场就不必讲究了。
二来,扬州异灾的消息传到长安需要好几天时间,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又过去很多天,谁也不知道那里现状如何。
总而言之尽快赶去才是最重要的,李恪身边只带了典韦、李元芳、零三、零四还有皓月。
其中皓月还不是他主动要带的,而是房遗玉说出门在外也得有人照顾王爷的起居,皓月正是合适的人选。
李恪心中不免沾沾自喜,看来娶对了贤内助果然不一样,还是自家媳妇懂得心疼自己。
一行人从东门出城,太子李承乾的身影出现在了城楼之上,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恪的背影,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无形的肃然之气。
“殿下,吴王此行路途遥远,总算是能有一段时间看不见他了,长安城也就清静不少。”
一名幕僚发出这样的感叹。
李承乾阴鸷地说道:“我要的不是一段时间看不到他,而是希望他永远都不要再回到长安城,之前也许找不到太好的机会,但这回他既然主动离开了这座城,那就没人能保得住他。”
“太子殿下,你这是打算......”
“长孙大人说让我们稍安勿躁,不要采取过激的行动,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多做些令陛下满意的事,这样就能让陛下忘掉吴王并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明摆着都在给自己挖坑,然而李恪却不听劝告执意要去,这把房玄龄给气得够呛。
他看着李恪摇了摇头,只能无奈表示道:“罢了,究竟派谁去处理此事,陛下自有决断。”
房玄龄忽然觉得自己的女儿可能嫁了一个死心眼,以后的日子也不知道好不好过。
过了一会儿,大总管王蒙将李世民重新迎进宣政殿。
此时的李世民大概是平复了一下心情,面色看起来好转不少,他先是扫视了一眼殿内这几位重臣和皇子。
接着语重心长地看向李恪说:“恪儿,你刚才说的话朕都知道了,难为你一片忠心,我原本心中另有人选,但现在看来还是应该将这件事交给你。”
李恪顿时喜出望外,“多谢父皇信任,我一定把这件事办的妥妥当当!”
李世民对房玄龄说道:“那这件事就定下来了,房爱卿来统筹调度,任何所需的钱粮物资都要第一时间送去扬州赈济灾民。”
“是,陛下。”
出宫回府的路上,房玄龄与李恪同行。
他告诫李恪道:“殿下,有些时候不必非要争先出头,殊不知东宫那边正等着看你笑话,你若想要博得陛下的赞赏,留在长安同样可以做到。”
房玄龄始终觉得这次扬州之行本无必要,他觉得李恪过于贪功了,什么都想要往自己身上揽。
“房相说的是,我也知道太子肯定会给我挖坑,但我却不得不这么做。”
李恪不能把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于是便避重就轻地解释说:“房相,我和太子、魏王相比,差距在什么地方?”
“地位、威望、党羽,以及在皇上眼中的分量。”
房玄龄不假思索地回答。
作为本朝重臣,他早就将朝中局势看得透彻入里,这个问题自然不需要思虑什么,那都是明摆着的事。
“殿下屡有惊人之举,在多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才能,于是陛下也比以往更加器重你一些,只不过在势力方面依然显得势单力孤,跟太子和魏王还无法分庭抗礼。”
房玄龄再次说道。
李恪有些无奈地叹道:“是啊,无论我怎么做,眼前总有两座高山在无时无刻压着我,要想跟他们平起平坐,我只能去努力争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表现来打动父皇。”
“向今天这件事,太子和魏王肯定是不屑于亲自跑一趟的,所以我就应该把握机会,只有比他们做得更多,才有机会更上一层楼。”
说完这番话,房玄龄看向李恪的目光变得有些异样。
因为此时的李恪看起来精明睿智,看得清自己的处境,也懂得要暂时隐忍,选择扬长避短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少顷,房玄龄才幽幽开口:“也许,是我过于谨慎了,想不到殿下胸怀大志,有这样的城府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作为。”
于是房玄龄对李恪前往扬州一事不再忧虑,而是选择全力配合他这个女婿将这趟差事办好,毕竟现在成了自家人,早就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三日之后,李恪准时出发前往扬州。
临行前,他有些歉意地告诉房遗玉说:“辛苦王妃了,府里的事务还需要你多操心。”
“哼,你倒是会专拣便宜话说,我嫁入王府才这么几天你就要跑去千里之外的扬州,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母老虎,这就把你给吓跑了。”
虽然是开玩笑的话,但房遗玉有些抱怨也是真的。
于是李恪好言好语好不容易哄好了房遗玉,出门时还答应这次在扬州会挑选一件礼物带回来,就当是新婚礼物。
这次前往扬州,李恪选择轻车简从,一来他这是难得有机会走出长安城,去大唐统治下的地方州郡看看,为了体现身为皇子务实而亲民的一面,排场就不必讲究了。
二来,扬州异灾的消息传到长安需要好几天时间,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又过去很多天,谁也不知道那里现状如何。
总而言之尽快赶去才是最重要的,李恪身边只带了典韦、李元芳、零三、零四还有皓月。
其中皓月还不是他主动要带的,而是房遗玉说出门在外也得有人照顾王爷的起居,皓月正是合适的人选。
李恪心中不免沾沾自喜,看来娶对了贤内助果然不一样,还是自家媳妇懂得心疼自己。
一行人从东门出城,太子李承乾的身影出现在了城楼之上,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恪的背影,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无形的肃然之气。
“殿下,吴王此行路途遥远,总算是能有一段时间看不见他了,长安城也就清静不少。”
一名幕僚发出这样的感叹。
李承乾阴鸷地说道:“我要的不是一段时间看不到他,而是希望他永远都不要再回到长安城,之前也许找不到太好的机会,但这回他既然主动离开了这座城,那就没人能保得住他。”
“太子殿下,你这是打算......”
“长孙大人说让我们稍安勿躁,不要采取过激的行动,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多做些令陛下满意的事,这样就能让陛下忘掉吴王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