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2/3)
好锅,立刻准备下一道菜,打眼一看没瞧见鱼,便问,“明安,鱼哩?”
“三婶还没刮好哩,”陈明安忙跑到了井边,看了看曹桂琴手上的鱼,也蹲下身子拿出了剪刀,一下一下刮下了满地的鱼鳞,又朝门檐下喊一声,“明宁,来压水。”
流动的陈明宁立刻就跑了过去,身后还跟着几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吵吵闹闹一大串。
“凉菜都备好了,”宋慧娟敛好案桌上的菜,拿起盆里的两整鸡,手起刀落,这两只整鸡三五下就被剁成了散块儿,舀上两瓢水一洗,白花花的鸡肉就放在了灶台上,“先炒鸡罢。”
“她做活是真慢,”孟春燕嘟囔了句,铲了点油甩在锅里,油一热扔下手边的葱蒜,炒出香味,一盆鸡就倒进了锅里。
“芝华几月生哩?”宋慧娟继续切着菜,转而问道。
“得二月底了,”孟春燕迅速翻炒着锅里的鸡块,提起芝华的家事也是唠叨不停,“她那婆婆也是个偏心的,千挑万选也没想着偏大的不偏小的。”
陈芝华嫁的就是小儿子,孟春燕吃了男人不是小儿子的亏,千般挑万般选给找了个家中的小儿,可就是没想到这小儿不受家里爹娘的欢喜,家中的大小事是一点儿也不帮着做,只道是分了家各过各的。
这样的说法可把孟春燕气得要去找她理论,可被陈庚良拦了下来,再怎么说也无非是嫁出去的闺女了,娘家如何还能插得了手,何况这只是婆媳间的矛盾,一旦拿到台面上来就是撕破脸皮了。
好在陈芝华也不是个泥捏的软性子,跑回来一趟从孟春燕手里得了主意,新媳妇就有了经验,面上仍旧和和气气的,米面主动往那边送,可内里却捏着家里那个吐苦水,只道,“我来你家半年从没见过大嫂给爹娘送过米面,你十天半月就往过送我拦过一回吗?可娘背地里却跟婶子说你就是个泥性子,看完彦生可没想着给咱看孩子。”
这样的话陈芝华说了几次,头开始这黄建伟并不相信新来这个家的陈芝华,可等他真有了孩子便发现他那爹娘并没有一点欢喜,还一味地惦记着他打的米面,与贤惠的枕边人相比之下,心里那层自欺欺人的窗户纸就明亮了。
打那以后,分家就不是一句场面话了,陈芝华和黄建伟便在他们的小院子里过起了自己想小日子。
这次赶着陈明守的好日子,陈芝华明儿也要回来的。
“那些都不要紧,”宋慧娟宽慰她,“我还是那句话,只要芝华和建伟两人过得和气,比啥都强。”
“也就是那小子脑子还清楚,”孟春燕舀了点水儿倒进锅里,“他要是也跟他那爹娘一样,我芝华咋也不跟他过。”
“就是这个理儿,”宋慧娟看着跟在陈明安身后一起走来的陈红云,便止住了话头,转而问道,“红云来了?”
“大娘,”红云把手里的两条鱼递给宋慧娟。
“去玩会儿罢,”宋慧娟接过,连同陈明安手里的鱼一起放在案桌上,“带着红云去南边看看,叫你三婶去堂屋歇歇,这儿没啥忙了,等会儿咱就吃饭。”
“成,”陈明安取下绳上搭着的布巾递给陈红云,“擦擦手。”
姐妹俩擦了手才跑出了灶屋,宋慧娟等孟春燕盛出鸡肉,听着外头响起的锣声,把人拉了起来,“鱼我烧,你也歇歇,忙了大半天了,外头是不是唱戏了,你去听会儿。”
“我还想着大哥得请放电影哩,”孟春燕说罢,也走了出去。
倒不是孟春燕这样想,宋慧娟原本也是这样猜想的,这几年放电影的时兴起来,哪户人家有点门头,办喜事大多都是请的放电影,请戏台子的也有,只是多是给老人办白事了。
门外的唢呐伴着锣鼓声声响,在灶屋忙活的宋慧娟也听得响亮,连院子里那些个男人们的声音都掩在了其中,时不时传进耳中的咿咿呀呀,是宋慧娟这些日子的唯一消磨。
等饭菜做好,外头的天儿也见了黑,宋慧娟喊来明守和明实支了几张桌子,才把备好的饭菜一道道端了过去,本家的人再加上这十来个唱戏的,紧紧凑凑摆了四桌。
陈明安领着小培青带着几个兄弟姐妹们也凑了一小桌,宋慧娟让陈明守去老宅请了老陈头和张氏来,老陈头坐在男人们那边的主桌上,张氏便安置在了那个小桌上,孟春燕不肯去,宋慧娟便劝曹桂琴,“你好歹也过去坐下,几个孩子也不吃多少,忙了这么久了。”
有孟春燕的地方曹桂琴轻易不去,有曹桂琴和张氏的地方孟春燕更是不进半步,妯娌两个连面上的工夫也懒得做,总是冷冰冰的,但张氏的脸上却是瞧不出什么的,只是微微笑着。
宋慧娟无意掺和这些,但总不好在她儿子的好日子上闹出事来,这她是不许的,好歹和了稀泥过去便罢。
“娘,”陈明宁吃完饭,便从桌上跑了来,“我跟花莲去前头,一会儿就回来。”
“可别跑远了,”宋慧娟正低头刷着满盆的碗,“等会儿还放炮哩。”
“成,我一会儿就回来,”陈明宁又拐回去喊人,“花莲,快走了!”
“来了,”陈花莲最后喝了口汤,放下勺子就往出跑。
俩小姑娘牵着小手跑出了院子,陈明安端着一
“三婶还没刮好哩,”陈明安忙跑到了井边,看了看曹桂琴手上的鱼,也蹲下身子拿出了剪刀,一下一下刮下了满地的鱼鳞,又朝门檐下喊一声,“明宁,来压水。”
流动的陈明宁立刻就跑了过去,身后还跟着几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吵吵闹闹一大串。
“凉菜都备好了,”宋慧娟敛好案桌上的菜,拿起盆里的两整鸡,手起刀落,这两只整鸡三五下就被剁成了散块儿,舀上两瓢水一洗,白花花的鸡肉就放在了灶台上,“先炒鸡罢。”
“她做活是真慢,”孟春燕嘟囔了句,铲了点油甩在锅里,油一热扔下手边的葱蒜,炒出香味,一盆鸡就倒进了锅里。
“芝华几月生哩?”宋慧娟继续切着菜,转而问道。
“得二月底了,”孟春燕迅速翻炒着锅里的鸡块,提起芝华的家事也是唠叨不停,“她那婆婆也是个偏心的,千挑万选也没想着偏大的不偏小的。”
陈芝华嫁的就是小儿子,孟春燕吃了男人不是小儿子的亏,千般挑万般选给找了个家中的小儿,可就是没想到这小儿不受家里爹娘的欢喜,家中的大小事是一点儿也不帮着做,只道是分了家各过各的。
这样的说法可把孟春燕气得要去找她理论,可被陈庚良拦了下来,再怎么说也无非是嫁出去的闺女了,娘家如何还能插得了手,何况这只是婆媳间的矛盾,一旦拿到台面上来就是撕破脸皮了。
好在陈芝华也不是个泥捏的软性子,跑回来一趟从孟春燕手里得了主意,新媳妇就有了经验,面上仍旧和和气气的,米面主动往那边送,可内里却捏着家里那个吐苦水,只道,“我来你家半年从没见过大嫂给爹娘送过米面,你十天半月就往过送我拦过一回吗?可娘背地里却跟婶子说你就是个泥性子,看完彦生可没想着给咱看孩子。”
这样的话陈芝华说了几次,头开始这黄建伟并不相信新来这个家的陈芝华,可等他真有了孩子便发现他那爹娘并没有一点欢喜,还一味地惦记着他打的米面,与贤惠的枕边人相比之下,心里那层自欺欺人的窗户纸就明亮了。
打那以后,分家就不是一句场面话了,陈芝华和黄建伟便在他们的小院子里过起了自己想小日子。
这次赶着陈明守的好日子,陈芝华明儿也要回来的。
“那些都不要紧,”宋慧娟宽慰她,“我还是那句话,只要芝华和建伟两人过得和气,比啥都强。”
“也就是那小子脑子还清楚,”孟春燕舀了点水儿倒进锅里,“他要是也跟他那爹娘一样,我芝华咋也不跟他过。”
“就是这个理儿,”宋慧娟看着跟在陈明安身后一起走来的陈红云,便止住了话头,转而问道,“红云来了?”
“大娘,”红云把手里的两条鱼递给宋慧娟。
“去玩会儿罢,”宋慧娟接过,连同陈明安手里的鱼一起放在案桌上,“带着红云去南边看看,叫你三婶去堂屋歇歇,这儿没啥忙了,等会儿咱就吃饭。”
“成,”陈明安取下绳上搭着的布巾递给陈红云,“擦擦手。”
姐妹俩擦了手才跑出了灶屋,宋慧娟等孟春燕盛出鸡肉,听着外头响起的锣声,把人拉了起来,“鱼我烧,你也歇歇,忙了大半天了,外头是不是唱戏了,你去听会儿。”
“我还想着大哥得请放电影哩,”孟春燕说罢,也走了出去。
倒不是孟春燕这样想,宋慧娟原本也是这样猜想的,这几年放电影的时兴起来,哪户人家有点门头,办喜事大多都是请的放电影,请戏台子的也有,只是多是给老人办白事了。
门外的唢呐伴着锣鼓声声响,在灶屋忙活的宋慧娟也听得响亮,连院子里那些个男人们的声音都掩在了其中,时不时传进耳中的咿咿呀呀,是宋慧娟这些日子的唯一消磨。
等饭菜做好,外头的天儿也见了黑,宋慧娟喊来明守和明实支了几张桌子,才把备好的饭菜一道道端了过去,本家的人再加上这十来个唱戏的,紧紧凑凑摆了四桌。
陈明安领着小培青带着几个兄弟姐妹们也凑了一小桌,宋慧娟让陈明守去老宅请了老陈头和张氏来,老陈头坐在男人们那边的主桌上,张氏便安置在了那个小桌上,孟春燕不肯去,宋慧娟便劝曹桂琴,“你好歹也过去坐下,几个孩子也不吃多少,忙了这么久了。”
有孟春燕的地方曹桂琴轻易不去,有曹桂琴和张氏的地方孟春燕更是不进半步,妯娌两个连面上的工夫也懒得做,总是冷冰冰的,但张氏的脸上却是瞧不出什么的,只是微微笑着。
宋慧娟无意掺和这些,但总不好在她儿子的好日子上闹出事来,这她是不许的,好歹和了稀泥过去便罢。
“娘,”陈明宁吃完饭,便从桌上跑了来,“我跟花莲去前头,一会儿就回来。”
“可别跑远了,”宋慧娟正低头刷着满盆的碗,“等会儿还放炮哩。”
“成,我一会儿就回来,”陈明宁又拐回去喊人,“花莲,快走了!”
“来了,”陈花莲最后喝了口汤,放下勺子就往出跑。
俩小姑娘牵着小手跑出了院子,陈明安端着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