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第三章(1/1)
伤塞症的发病情况是这样的。
首先是病人感到心情郁闷,这种情形越来越严重,最后使人的精神一蹶不振。与此同时病人感到身体疲惫无力,不仅肌肉组织如此,而且各个器官都是这样,胃部尤其厉害,吃不下任何东西。
病人总是沉沉欲睡,但是尽管身体非常疲倦,睡眠却很不安稳,不深沉,丝毫也不能消除疲劳。头部疼痛胀闷,仿佛喝醉了一样,感到天旋地转,四肢酸疼。鼻子无缘无故地就会流出血来。这是疾病初起时的情形。
然后病人会感到极度的寒冷,全身索索发抖,牙齿咯咯作响,这是高热未来前的预兆。接着热度立刻升到最高点。胸前和肚子上都出现了扁豆大的红斑,用手指按时,它会暂时褪去,而一旦没有了压力,红斑便马上又出现,脉搏非常快,一分钟可以达到一百下。体温达到四十度。第一个星期就在这种情形下过去。
第二个星期头和四肢都不痛了,但昏厥的次数加多,耳鼓嗡嗡作响,差不多把其他声音全都盖住了。病人的面部表情显得非常痴呆。嘴张着,眼睛迷迷蒙蒙的失去了活气。知觉暗淡下去,一天到晚只想睡觉,有的时候并不是真睡着,只是昏迷不醒,有的时候却又说谵语,梦中惊叫。病人的委靡困顿的样子使人感到污浊,作呕。他的齿龈,牙齿和舌头都满沾着黑块,连吸进的气也是脏的。他静静地躺在那里,下半身膨胀起来。他的身子陷在床里,支着膝盖。各个器官,呼吸也好,脉搏也好,工作起来都是急促的,浮浅的;脉搏这时已经到了每分钟一百二十下。病人的眼皮半闭着,脸颊已没有开始时那么通红,而是转成一种青灰色。胸口上和肚皮上的扁豆大的红斑比以前增多了。体温高达四十一度第三个星期衰弱达到了顶峰。病人不再有高烧时神智不清的大喊大叫。谁也不敢肯定,他的灵魂是沉陷在茫茫的暗夜里呢,还是脱离了躯壳正踟躅在遥远深沉的梦境里?他无法对别人讲述这个秘密。他的躯体一点知觉也没有地躺在那里,这已经是生死关头了。
对某些患者说来,发生诊断困难在于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情况。譬如说,疾病初期的征象:像精神不畅啊,食欲不振啊,疲惫无力啊,睡眠不安啊,头痛啊,大部分都已经出现了,可是病人他是一家人的希望却和正常人一样的活动。有的时候即使这些病征突然加剧,也不会有人认为是什么严重反常的事。有真实本领的高明医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说朗哈尔斯医生,那个有着一对汗毛茂密的小手的漂亮的朗哈尔斯医生,会很快地诊断出这是什么病症,等到胸口上和肚皮上出现了那致命的红斑以后他的判断就更证实无疑了。他会理智地采取对策,施用适当的办法,他会要求把病人放在一间宽敞的、空气流通的房间里,那里的温度不能超过十七度。他会要求环境极端清洁,只要病人的情况还许可也有的病人已经无法接受这个方法了被褥要经常更换,以防止病人害褥疮。他会让人用湿手巾不断漱洗病人的口腔。至于药品,他会开碘和碘化钾混合剂,他会开金鸡纳霜、安替比林,而且,因为肠胃是受伤害最重要的地方,他首先要开一个非常清淡同时又非常富于营养的食谱。他会用洗浴的办法,来对付那消触病人体力的高烧,他会让人不分昼夜每三个钟头就把病人浸入浴盆中一次,从而迅速地为病人降温。病人每次洗浴之后,他会让病人急速服一些刺激性的东西,例如白兰地或者香槟酒之类。
但是他使用这一切疗法并不按照一定的规程,他只能希望病人从此好起来,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疗法究竟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目的。因为有一件最重要的事他并不知道,直到第三个星期,直到病人已经快断气了,他在这个问题上自己也好像在黑夜中摸索一样,那就是病人究竟能不能活下去。他并不知道,他称之为“伤寒”的这个病症,在这个病人身上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灾殃,是受感染后的一个不很愉快的后果呢,还是使病人解脱的一种形式,是死亡来临前的一点暗示?如果是前者,那感染本身本来也许就能逃避开,或者即使受了感染,借助科学之力也能把它驱除掉;如果是后者,那么死亡不论采取哪一副面具出现,无论是谁都会无能为力。
伤寒症的病况是这样的:当病人徘徊在那遥远、昏热的梦境和在那迷迷糊糊的状态中,他听到生命的清晰振奋的召唤。当病人在一条通向阴影、凉爽和平静的陌生而灼热的路上游荡时,这声音格外清晰。病人站住了,他开始倾听这一振奋、清亮、带着些许讽嘲的声音,这声音促醒他回到那他已离开得这么远,差不多已经从脑海消失的地方去。如果他这时对于自己抛在身后的那些繁杂的、讥嘲的、野蛮的世事还多少存有一些没能克尽职责的羞愧感,要是他认为还有生存的希望,还有勇气和兴趣,要是他对世事还喜爱,还不愿意背叛,那么尽管他在这条陌生、灼热的小路上已经迷误了很远,他还是能自己走回来的。但是如果他听到生命的召唤声音就害怕地、厌恶地打了个寒战,那么这个唤起他回忆的呼唤,这个快乐的、挑衅似的喊声,只能使他摇一摇头,只能使他伸出抵挡的胳臂,只能使他走上那死亡的不归之路很清楚,这时病人注定要死了。
首先是病人感到心情郁闷,这种情形越来越严重,最后使人的精神一蹶不振。与此同时病人感到身体疲惫无力,不仅肌肉组织如此,而且各个器官都是这样,胃部尤其厉害,吃不下任何东西。
病人总是沉沉欲睡,但是尽管身体非常疲倦,睡眠却很不安稳,不深沉,丝毫也不能消除疲劳。头部疼痛胀闷,仿佛喝醉了一样,感到天旋地转,四肢酸疼。鼻子无缘无故地就会流出血来。这是疾病初起时的情形。
然后病人会感到极度的寒冷,全身索索发抖,牙齿咯咯作响,这是高热未来前的预兆。接着热度立刻升到最高点。胸前和肚子上都出现了扁豆大的红斑,用手指按时,它会暂时褪去,而一旦没有了压力,红斑便马上又出现,脉搏非常快,一分钟可以达到一百下。体温达到四十度。第一个星期就在这种情形下过去。
第二个星期头和四肢都不痛了,但昏厥的次数加多,耳鼓嗡嗡作响,差不多把其他声音全都盖住了。病人的面部表情显得非常痴呆。嘴张着,眼睛迷迷蒙蒙的失去了活气。知觉暗淡下去,一天到晚只想睡觉,有的时候并不是真睡着,只是昏迷不醒,有的时候却又说谵语,梦中惊叫。病人的委靡困顿的样子使人感到污浊,作呕。他的齿龈,牙齿和舌头都满沾着黑块,连吸进的气也是脏的。他静静地躺在那里,下半身膨胀起来。他的身子陷在床里,支着膝盖。各个器官,呼吸也好,脉搏也好,工作起来都是急促的,浮浅的;脉搏这时已经到了每分钟一百二十下。病人的眼皮半闭着,脸颊已没有开始时那么通红,而是转成一种青灰色。胸口上和肚皮上的扁豆大的红斑比以前增多了。体温高达四十一度第三个星期衰弱达到了顶峰。病人不再有高烧时神智不清的大喊大叫。谁也不敢肯定,他的灵魂是沉陷在茫茫的暗夜里呢,还是脱离了躯壳正踟躅在遥远深沉的梦境里?他无法对别人讲述这个秘密。他的躯体一点知觉也没有地躺在那里,这已经是生死关头了。
对某些患者说来,发生诊断困难在于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情况。譬如说,疾病初期的征象:像精神不畅啊,食欲不振啊,疲惫无力啊,睡眠不安啊,头痛啊,大部分都已经出现了,可是病人他是一家人的希望却和正常人一样的活动。有的时候即使这些病征突然加剧,也不会有人认为是什么严重反常的事。有真实本领的高明医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说朗哈尔斯医生,那个有着一对汗毛茂密的小手的漂亮的朗哈尔斯医生,会很快地诊断出这是什么病症,等到胸口上和肚皮上出现了那致命的红斑以后他的判断就更证实无疑了。他会理智地采取对策,施用适当的办法,他会要求把病人放在一间宽敞的、空气流通的房间里,那里的温度不能超过十七度。他会要求环境极端清洁,只要病人的情况还许可也有的病人已经无法接受这个方法了被褥要经常更换,以防止病人害褥疮。他会让人用湿手巾不断漱洗病人的口腔。至于药品,他会开碘和碘化钾混合剂,他会开金鸡纳霜、安替比林,而且,因为肠胃是受伤害最重要的地方,他首先要开一个非常清淡同时又非常富于营养的食谱。他会用洗浴的办法,来对付那消触病人体力的高烧,他会让人不分昼夜每三个钟头就把病人浸入浴盆中一次,从而迅速地为病人降温。病人每次洗浴之后,他会让病人急速服一些刺激性的东西,例如白兰地或者香槟酒之类。
但是他使用这一切疗法并不按照一定的规程,他只能希望病人从此好起来,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疗法究竟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目的。因为有一件最重要的事他并不知道,直到第三个星期,直到病人已经快断气了,他在这个问题上自己也好像在黑夜中摸索一样,那就是病人究竟能不能活下去。他并不知道,他称之为“伤寒”的这个病症,在这个病人身上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灾殃,是受感染后的一个不很愉快的后果呢,还是使病人解脱的一种形式,是死亡来临前的一点暗示?如果是前者,那感染本身本来也许就能逃避开,或者即使受了感染,借助科学之力也能把它驱除掉;如果是后者,那么死亡不论采取哪一副面具出现,无论是谁都会无能为力。
伤寒症的病况是这样的:当病人徘徊在那遥远、昏热的梦境和在那迷迷糊糊的状态中,他听到生命的清晰振奋的召唤。当病人在一条通向阴影、凉爽和平静的陌生而灼热的路上游荡时,这声音格外清晰。病人站住了,他开始倾听这一振奋、清亮、带着些许讽嘲的声音,这声音促醒他回到那他已离开得这么远,差不多已经从脑海消失的地方去。如果他这时对于自己抛在身后的那些繁杂的、讥嘲的、野蛮的世事还多少存有一些没能克尽职责的羞愧感,要是他认为还有生存的希望,还有勇气和兴趣,要是他对世事还喜爱,还不愿意背叛,那么尽管他在这条陌生、灼热的小路上已经迷误了很远,他还是能自己走回来的。但是如果他听到生命的召唤声音就害怕地、厌恶地打了个寒战,那么这个唤起他回忆的呼唤,这个快乐的、挑衅似的喊声,只能使他摇一摇头,只能使他伸出抵挡的胳臂,只能使他走上那死亡的不归之路很清楚,这时病人注定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