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大军驻上党(2/3)
结盟。
赵王丹收到韩国特使呈上的结盟国书后,便召来平原君赵胜、大将军赵括这两个最为信赖的大臣商议。那平原君看过国书后,面露喜色地对赵王丹言道:“老臣恭贺我王,我三晋老盟重启在望,如此一来,合韩、赵、魏三国之力,抗秦大事可为。”
大将军赵括却是淡淡地一笑,向赵王丹拱手言道:“我王,眼下紧要之事,乃先行回复韩王,阐明我大赵为了天下之大义,愿为韩国驻守上党,但应明言,为了上党之安危,上党郡的一切防务当以我大赵之军为主。”
这些日子,大将军赵括一直忙着和上将军廉颇、国尉许历协同调动十万大军的事宜,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一听到赵王丹的召唤,赵括忙放下手头的事务,急匆匆赶到了这赵王王宫。这甫一张口,赵括就点出了一个要害所在。
“嗯大将军所言甚是”平原君赵胜点了点头,对赵括之建言表示同意,紧接着平原君又言道“赵、魏血盟早已结成,不知是否会生出变故来?”
平原君有此一问,原是平常。要知在这战国之世,所谓的盟约,甚至所谓的血盟,并无一成不变之道理。列国的诸侯皆是务实之辈,是否结盟,是否真心相助,那要看的是邦国之利害。在要害之时,所谓的盟约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
听到平原君赵胜如此说法,那少年赵王丹面上浮现出了一丝忧色,他看了看大将军赵括,试探着问道:“魏国那头,不知大将军作何想法?”
赵王丹之所以有此一问,乃是因为当年赵魏血盟,乃大将军赵括一手促成。魏国这个盟友乃是赵括用非常手段,硬生生从秦国的怀抱里拉过来的。赵魏之间的盟约是否稳固,无疑这大将军赵括最有发言权。
听赵王丹如此发问,大将军赵括眼前顿时浮现出一个道貌岸然、其实内心猥琐至极的身影,赵括略略一想,拱手向赵王丹回道:“我王勿忧,赵括断言,我赵魏血盟稳固的很,呵呵——此事便落在那魏国丞相须贾的身上。”
“善”赵王丹稍稍放下心来,接着对赵括言道“当此非常之时,赵魏血盟还是要稳当些好,此时就交由大将军赵括一手安排了”
“须贾?这魏国真是小人当政乎?”就在赵括拱手应诺的时候,那平原君赵胜眯眼沉思着,他想起了那被魏王闲置的姐夫、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此刻郁郁寡欢的模样,心下不禁恻然。
大将军赵括望着平原君沉思的模样,忙向着平原君赵胜略略拱手,笑言道:“此等邦交事务,本属平原君之职权,赵括此为算是越俎代庖了,呵呵——”
平原君赵胜本来心底稍有不快,但是见赵括如此开诚布公的说法,他要是再不表个态,可就显得太过小气了。平原君赵胜可不是小气的人,只见他捋了捋浓密的长须,笑呵呵地言道:“大将军,我等同为赵国王室宗亲,同为我赵氏之国操劳,大将军能为本君分忧,本君倒也乐见其成”
平原君接着言道:“信陵君乃仁义之人,大将军派人去大梁时,可去探望此君,或可有所助益。”
大将军赵括闻言,忙重重地顿首。信陵君魏无忌这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强人,赵括自穿越以来可是从未谋面。此时脱不开身的赵括心底想着,待来日能与这信陵君一叙,倒也是件快事
“善如此一来本王无忧矣”少年赵王丹那面色的忧色渐渐消退,当即君臣三人定下了重启“三晋老盟”的决策、尽速驻军上党的决议。
赵孝成王三年仲秋,得到韩王肯定的答复后,赵王丹派遣赵国上将军廉颇亲自率领大军十万,隆隆开向那韩国上党山地,直奔上党郡的治所壶关而去。
郡守冯亭率领将士吏员,在壶关北门外郊礼迎接。廉颇当场宣布了韩、赵二王联名签发的诏令:上党郡一应军事防务,全权交予廉颇统筹调度,郡守冯亭协助廉颇,负责安定上党郡韩国百姓之波动之民心。
紧接着,平原君赵胜又命上卿蔺相如从赵国输送来大批的粮草、物资救济上党的饥民,将上党因缺粮造成的恐慌,慢慢地平息了下去。
大将军赵括此行身担重任,署理上党郡十九城及各处关隘、要塞诸般军务交接,可以说大军驻防上党一大半的任务,全都压在了赵括的肩膀上。
主持军务的上将军廉颇,本就有着很深的偏见,他以为这赵括不过是接着马服君赵奢之威名,又靠着王氏宗亲的身份得到了两任赵王的宠信,这才登上了大将军的高位。对赵国群臣、百姓间传遍的所谓“天赋奇才之说”上将军廉颇有些不以为然。
即使当年赵括干脆利落地平定林胡叛乱的大胜,廉颇曾从其弟廉柱那里得到过盛赞之言;即使数日前赵括在朝堂上和平阳君据理力争,定下这占尽天下道义的助韩守上党之策。这廉颇依旧未改对赵括只会简上谈兵的偏见。
这次赵国十万大军驻防上党,廉颇是有意地把沉重的担子压在了赵括的肩膀上,他是要在一旁冷眼看看,这好为大言的马服子是否真的有兵家之才。
一连观察了数日,上将军廉颇对赵括的偏见慢慢地动摇了。大将军赵括干脆利落地和韩军完成交接和同时,又大刀阔斧地改善上党各处的防务,从兵员配置、守城器械的
赵王丹收到韩国特使呈上的结盟国书后,便召来平原君赵胜、大将军赵括这两个最为信赖的大臣商议。那平原君看过国书后,面露喜色地对赵王丹言道:“老臣恭贺我王,我三晋老盟重启在望,如此一来,合韩、赵、魏三国之力,抗秦大事可为。”
大将军赵括却是淡淡地一笑,向赵王丹拱手言道:“我王,眼下紧要之事,乃先行回复韩王,阐明我大赵为了天下之大义,愿为韩国驻守上党,但应明言,为了上党之安危,上党郡的一切防务当以我大赵之军为主。”
这些日子,大将军赵括一直忙着和上将军廉颇、国尉许历协同调动十万大军的事宜,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一听到赵王丹的召唤,赵括忙放下手头的事务,急匆匆赶到了这赵王王宫。这甫一张口,赵括就点出了一个要害所在。
“嗯大将军所言甚是”平原君赵胜点了点头,对赵括之建言表示同意,紧接着平原君又言道“赵、魏血盟早已结成,不知是否会生出变故来?”
平原君有此一问,原是平常。要知在这战国之世,所谓的盟约,甚至所谓的血盟,并无一成不变之道理。列国的诸侯皆是务实之辈,是否结盟,是否真心相助,那要看的是邦国之利害。在要害之时,所谓的盟约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
听到平原君赵胜如此说法,那少年赵王丹面上浮现出了一丝忧色,他看了看大将军赵括,试探着问道:“魏国那头,不知大将军作何想法?”
赵王丹之所以有此一问,乃是因为当年赵魏血盟,乃大将军赵括一手促成。魏国这个盟友乃是赵括用非常手段,硬生生从秦国的怀抱里拉过来的。赵魏之间的盟约是否稳固,无疑这大将军赵括最有发言权。
听赵王丹如此发问,大将军赵括眼前顿时浮现出一个道貌岸然、其实内心猥琐至极的身影,赵括略略一想,拱手向赵王丹回道:“我王勿忧,赵括断言,我赵魏血盟稳固的很,呵呵——此事便落在那魏国丞相须贾的身上。”
“善”赵王丹稍稍放下心来,接着对赵括言道“当此非常之时,赵魏血盟还是要稳当些好,此时就交由大将军赵括一手安排了”
“须贾?这魏国真是小人当政乎?”就在赵括拱手应诺的时候,那平原君赵胜眯眼沉思着,他想起了那被魏王闲置的姐夫、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此刻郁郁寡欢的模样,心下不禁恻然。
大将军赵括望着平原君沉思的模样,忙向着平原君赵胜略略拱手,笑言道:“此等邦交事务,本属平原君之职权,赵括此为算是越俎代庖了,呵呵——”
平原君赵胜本来心底稍有不快,但是见赵括如此开诚布公的说法,他要是再不表个态,可就显得太过小气了。平原君赵胜可不是小气的人,只见他捋了捋浓密的长须,笑呵呵地言道:“大将军,我等同为赵国王室宗亲,同为我赵氏之国操劳,大将军能为本君分忧,本君倒也乐见其成”
平原君接着言道:“信陵君乃仁义之人,大将军派人去大梁时,可去探望此君,或可有所助益。”
大将军赵括闻言,忙重重地顿首。信陵君魏无忌这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强人,赵括自穿越以来可是从未谋面。此时脱不开身的赵括心底想着,待来日能与这信陵君一叙,倒也是件快事
“善如此一来本王无忧矣”少年赵王丹那面色的忧色渐渐消退,当即君臣三人定下了重启“三晋老盟”的决策、尽速驻军上党的决议。
赵孝成王三年仲秋,得到韩王肯定的答复后,赵王丹派遣赵国上将军廉颇亲自率领大军十万,隆隆开向那韩国上党山地,直奔上党郡的治所壶关而去。
郡守冯亭率领将士吏员,在壶关北门外郊礼迎接。廉颇当场宣布了韩、赵二王联名签发的诏令:上党郡一应军事防务,全权交予廉颇统筹调度,郡守冯亭协助廉颇,负责安定上党郡韩国百姓之波动之民心。
紧接着,平原君赵胜又命上卿蔺相如从赵国输送来大批的粮草、物资救济上党的饥民,将上党因缺粮造成的恐慌,慢慢地平息了下去。
大将军赵括此行身担重任,署理上党郡十九城及各处关隘、要塞诸般军务交接,可以说大军驻防上党一大半的任务,全都压在了赵括的肩膀上。
主持军务的上将军廉颇,本就有着很深的偏见,他以为这赵括不过是接着马服君赵奢之威名,又靠着王氏宗亲的身份得到了两任赵王的宠信,这才登上了大将军的高位。对赵国群臣、百姓间传遍的所谓“天赋奇才之说”上将军廉颇有些不以为然。
即使当年赵括干脆利落地平定林胡叛乱的大胜,廉颇曾从其弟廉柱那里得到过盛赞之言;即使数日前赵括在朝堂上和平阳君据理力争,定下这占尽天下道义的助韩守上党之策。这廉颇依旧未改对赵括只会简上谈兵的偏见。
这次赵国十万大军驻防上党,廉颇是有意地把沉重的担子压在了赵括的肩膀上,他是要在一旁冷眼看看,这好为大言的马服子是否真的有兵家之才。
一连观察了数日,上将军廉颇对赵括的偏见慢慢地动摇了。大将军赵括干脆利落地和韩军完成交接和同时,又大刀阔斧地改善上党各处的防务,从兵员配置、守城器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