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被迫觅王侯 第372节(2/3)
:“圣上得知长公主可能还活着,也想立即迎回长公主。”
谢忱拜倒在地:“圣上英明。”
太师接着道:“在没有查明一切之前,先要将你下狱,你将所做之事,一一禀告清楚,不能再有任何隐瞒。”
谢忱应声:“微臣有罪,但六州百姓无罪,洮州起战事之后,都是百姓们拿出了自家的粮食做军备,村中的汉子,都登上城门御敌,他们付出良多,还请太师庇护他们。”
太师点头:“都是大齐的百姓,又做了这么多善举,朝廷查证后自会嘉奖。”
谢忱整个人都松懈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了笑容,然后他站起身,随禁军一同前往府衙。
等到谢忱等人走后,太师才拿着状纸走入宫门,一路来到值房。
值房内候着几个中书省的官员,见到太师立即起身行礼,等到太师坐上主位,才有人开口道:“太师,咱们就认同了洮州那位是昌乐长公主?”
之前他们压着长公主的事不发一言,就是没能下定决心,是否要迎公主还朝,现在接了谢忱的状纸,就等于是承认了公主的身份。
坊间是流言蜚语散布的快,就算太师说等到查明一切再迎公主,在百姓嘴里,谢忱说的那些话,就是真的了。
昌乐长公主被人陷害,藏在洮州寨子里避祸种种,天亮之前城内大半人都能知晓。
太师端起一杯茶来喝:“我也没想到冯奉知会败的这么快。”
冯奉知败了,让吐蕃踏破了洮州,一举向东入侵,各州府是有兵马在,但短时间恐怕很难聚集太多人手,更何况冯家为了兵权压制大齐将领,眼下一算计,竟然找不到一个能稳住整个大局之人。
番人入侵,大齐数万大军被葬送,军中士气可想而知,想要重新让将士振奋精
神,需要一个人站出来。
皇上年纪尚小,太师必须稳住内政不能出征,唯有大齐宗室能前往,与其让老迈的相王前去,或是在“萧”氏中再寻个“冯成海”出来,不如借这股风立起昌乐长公主。
大家知晓了太师的意思,还是有人担忧地道:“昌乐长公主肯不肯出面对抗吐蕃?万一她看吐蕃兵强马壮,屡屡打胜仗,干脆带着人逃了该怎么办?”
太师神情不变,一双眼睛格外的明亮:“想要还朝不是容易的事,否则昌乐长公主就不会躲在寨子里那么多年。”
“她想要拿回长公主的身份,这一仗就是必经之路,否则不但没法为自己伸冤,还要丢了从前立起来的名声。若非想通了这一点,谢忱就不会在战报入京时,拿出那状纸。”
聪明人不用将话说的太明白。
昌乐长公主与他做了交换,她拦下吐蕃人,朝廷就拿下冯家那些人,这是条件。憋屈了那么多年,最后的机会摆在那里,昌乐长公主宁肯战死,也不会逃走,所以在太师心中,公主是最好的领兵人选。
公主是否能赢,太师不知晓,他需要的只是喘口气的时间,大齐的兵马尚在,就是需要时间整合。
按死冯家之后,拿下为冯家效命的那些将领,便稳固了大齐的兵权,到那时太师就什么也不用怕,更不用去想日后会如何,他没想要昌乐长公主活着来到京城。
太师抬起眼睛,万事俱备,他可以向冯家动手了。
“冯奉知谋杀豫王,残害忠良,屠戮勉县大小官员,面对吐蕃却又不战而逃,种种罪责,罄竹难书,命禁军拿下冯氏一族,以及与冯氏来往密切的官员,送往大理寺听审。”
几位臣子应声。
又有人抬头道:“太后那边要如何处置?”
“圣上传旨,接太后回慈宁宫养病,冯氏若是阻拦,一律以谋反论处。”
太后不肯回来,那就杀光她身边的人。
第487章 护不住
豫王太妃状告冯家之后,冯太后带着禁军匆匆忙忙去了行宫,虽说当时脱逃出来,为冯家留下一线生机,但也让人看清楚了手中的棋子,所以这次没能提前得了消息,等想要离开的时候,整个行宫都被禁军团团围住。
“好,甚好,”冯太后颤抖着指着外面的人,“先帝才去了几年,你们竟敢如此待哀家。你们可知贸然闯入行宫,当着哀家的面抓人,是何罪?”
门口的将士不发一言,脸上没有半点迟疑的神情,显然是铁了心要拿下藏匿在行宫的冯家人。
枢密副使郑威上前道:“入秋之后天寒,圣上也是牵挂太后,这才命我等接太后回慈宁宫。”
冯太后自然知晓这不过就是说辞,她回到宫中就别想再从里面出来,至于她身后的冯家人都吓得瑟瑟发抖。
冯家在枢密院安插了族人,冯奉知最为信任便是族弟冯子琪,冯太后刚想要问冯子琪的下落,只看两个兵卒拖拽着一个人走过来,不是冯子琪又是谁?
显然郑威是故意让冯太后看到这些,也是告诉冯太后,冯家完了。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冯太后瞪圆了眼睛。
郑威道:“御史谢忱归京,带来了昌乐长公主的状纸,昌乐长公主状告冯家暗中加害,圣上下令捉拿相关之人下狱审问。”
站在冯太后身后的冯二小姐,看到血葫芦似的冯子
谢忱拜倒在地:“圣上英明。”
太师接着道:“在没有查明一切之前,先要将你下狱,你将所做之事,一一禀告清楚,不能再有任何隐瞒。”
谢忱应声:“微臣有罪,但六州百姓无罪,洮州起战事之后,都是百姓们拿出了自家的粮食做军备,村中的汉子,都登上城门御敌,他们付出良多,还请太师庇护他们。”
太师点头:“都是大齐的百姓,又做了这么多善举,朝廷查证后自会嘉奖。”
谢忱整个人都松懈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了笑容,然后他站起身,随禁军一同前往府衙。
等到谢忱等人走后,太师才拿着状纸走入宫门,一路来到值房。
值房内候着几个中书省的官员,见到太师立即起身行礼,等到太师坐上主位,才有人开口道:“太师,咱们就认同了洮州那位是昌乐长公主?”
之前他们压着长公主的事不发一言,就是没能下定决心,是否要迎公主还朝,现在接了谢忱的状纸,就等于是承认了公主的身份。
坊间是流言蜚语散布的快,就算太师说等到查明一切再迎公主,在百姓嘴里,谢忱说的那些话,就是真的了。
昌乐长公主被人陷害,藏在洮州寨子里避祸种种,天亮之前城内大半人都能知晓。
太师端起一杯茶来喝:“我也没想到冯奉知会败的这么快。”
冯奉知败了,让吐蕃踏破了洮州,一举向东入侵,各州府是有兵马在,但短时间恐怕很难聚集太多人手,更何况冯家为了兵权压制大齐将领,眼下一算计,竟然找不到一个能稳住整个大局之人。
番人入侵,大齐数万大军被葬送,军中士气可想而知,想要重新让将士振奋精
神,需要一个人站出来。
皇上年纪尚小,太师必须稳住内政不能出征,唯有大齐宗室能前往,与其让老迈的相王前去,或是在“萧”氏中再寻个“冯成海”出来,不如借这股风立起昌乐长公主。
大家知晓了太师的意思,还是有人担忧地道:“昌乐长公主肯不肯出面对抗吐蕃?万一她看吐蕃兵强马壮,屡屡打胜仗,干脆带着人逃了该怎么办?”
太师神情不变,一双眼睛格外的明亮:“想要还朝不是容易的事,否则昌乐长公主就不会躲在寨子里那么多年。”
“她想要拿回长公主的身份,这一仗就是必经之路,否则不但没法为自己伸冤,还要丢了从前立起来的名声。若非想通了这一点,谢忱就不会在战报入京时,拿出那状纸。”
聪明人不用将话说的太明白。
昌乐长公主与他做了交换,她拦下吐蕃人,朝廷就拿下冯家那些人,这是条件。憋屈了那么多年,最后的机会摆在那里,昌乐长公主宁肯战死,也不会逃走,所以在太师心中,公主是最好的领兵人选。
公主是否能赢,太师不知晓,他需要的只是喘口气的时间,大齐的兵马尚在,就是需要时间整合。
按死冯家之后,拿下为冯家效命的那些将领,便稳固了大齐的兵权,到那时太师就什么也不用怕,更不用去想日后会如何,他没想要昌乐长公主活着来到京城。
太师抬起眼睛,万事俱备,他可以向冯家动手了。
“冯奉知谋杀豫王,残害忠良,屠戮勉县大小官员,面对吐蕃却又不战而逃,种种罪责,罄竹难书,命禁军拿下冯氏一族,以及与冯氏来往密切的官员,送往大理寺听审。”
几位臣子应声。
又有人抬头道:“太后那边要如何处置?”
“圣上传旨,接太后回慈宁宫养病,冯氏若是阻拦,一律以谋反论处。”
太后不肯回来,那就杀光她身边的人。
第487章 护不住
豫王太妃状告冯家之后,冯太后带着禁军匆匆忙忙去了行宫,虽说当时脱逃出来,为冯家留下一线生机,但也让人看清楚了手中的棋子,所以这次没能提前得了消息,等想要离开的时候,整个行宫都被禁军团团围住。
“好,甚好,”冯太后颤抖着指着外面的人,“先帝才去了几年,你们竟敢如此待哀家。你们可知贸然闯入行宫,当着哀家的面抓人,是何罪?”
门口的将士不发一言,脸上没有半点迟疑的神情,显然是铁了心要拿下藏匿在行宫的冯家人。
枢密副使郑威上前道:“入秋之后天寒,圣上也是牵挂太后,这才命我等接太后回慈宁宫。”
冯太后自然知晓这不过就是说辞,她回到宫中就别想再从里面出来,至于她身后的冯家人都吓得瑟瑟发抖。
冯家在枢密院安插了族人,冯奉知最为信任便是族弟冯子琪,冯太后刚想要问冯子琪的下落,只看两个兵卒拖拽着一个人走过来,不是冯子琪又是谁?
显然郑威是故意让冯太后看到这些,也是告诉冯太后,冯家完了。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冯太后瞪圆了眼睛。
郑威道:“御史谢忱归京,带来了昌乐长公主的状纸,昌乐长公主状告冯家暗中加害,圣上下令捉拿相关之人下狱审问。”
站在冯太后身后的冯二小姐,看到血葫芦似的冯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