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三藩起义始末(2/4)
和睦、暗斗法,不知有多少回合,一直到韦小宝的横空出现,彻底的搅乱了。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亲子,世子,身份高贵,更别说是吴三桂理想的记载体,韦小宝设计阉了吴应熊,彻底的粉碎了吴三桂最后一丝的梦想。
本来大清王朝与吴三桂之间的斗法一直是不温不火,但是现在形势变了。
在康熙初期,采取拉与打、放与制相辅相成的稳健之策。一方面,对整个三藩,不仅对吴三桂,百般笼络,依赖他们镇守南疆广袤之地,严防大6抗清之火死灰复燃,以及对付海上台湾郑氏及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土司。
另一方面,时不时用一下杀威棒,敲打敲打他们,尤其对吴三桂,从而逐渐削夺其权力。比如把吴三桂的心腹爱将们调离云贵,异地任用;对其精心建置的忠勇、义勇两营来个釜底抽薪;等等。当然,做得肯定会柔和一些,总得让吴三桂有台阶下吧。
这两招并用,效果十分显著,朝廷越来越占据了上风。毕竟位置不一样,只要你措施不过激,不把三藩特别是吴三桂逼反,后者终归是臣下,还是只能被动接招的。
吴三桂也极为配合,你不是担心俺有兵马吗,好吧,俺就裁个五千来人给你看看;你不是害怕俺权力过大吗,好吧,俺就辞去总管云贵两省事务。
但是韦小宝的骤然出手,立马改变了整个形势。
康熙蒙在鼓里,在他的算计中,这样的一步步蚕食,根本不会促使吴三桂反叛,所以他逐渐加大了步伐。
在康熙看来,如果就这样下去,和平的解决三藩,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事情的展哪有他想的那么好?
华山派与南宋金钱帮的进攻,让康熙感到了一丝危机,但是一件事的成功,让他昏了头。
在华山派刚刚登陆朝鲜半岛的时候,六十九岁的平南王尚可喜提请撤藩归老,并希望大儿子尚之信袭爵。
康熙自然乐不可支,大喜过望,正不知咋办呢,你却自动送上门来。这样吧,也别一个走一个留了,你们父子一齐回老家吧。
尚可喜愣了,这可是他没有想到的事,但他不是吴三桂,赤胆忠心惯了,除了服从也没其他办法。唉,那就与极不相能的大儿子一起走吧。
说起来,这也是大清王朝做的不厚道,这三藩且不说,在这三藩之前,还有一个定南王孔有德,顺治时就已两次上疏,请求北归安享余生了;只是南方抗清斗争依然艰巨,朝廷没有同意,结果就在最后一次上疏的那年,被李定国败困于桂林,城破兵败而亡。
而平南王尚可喜,顺治时也两次申请北归而不得,以后不要说大乱前,就是乱中也坚决不反,对大清一直忠贞有加,赤诚一片。
尚可喜还不怎么说,吴三桂与耿精忠却如遇霹雳,怎么也没想到会生这样的事,自己也从未打算过撤藩,但皇上这么痛快就恩准了老尚与儿子一起回老家,难道对他们也是一个暗示?
怎么样,该考虑是否撤藩了吧?是主动学习先进,还是朝廷下令让你们跟着模范做,自己掂量去吧,但转过来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唉,真是伤脑筋的事,是置若罔闻,还是迅跟上?矛盾啊!
老吴、小耿自非老尚,对现有的一切,留恋着呢,想让他们主动撤,门都没有,可人家尚可喜开了口子,打了头阵,表了忠心,咱们总得有点表示不是?于是二人各自关上门,自家人在一起密议一番,最终决定先主动提出撤藩,探个行情,(摸)个准信,再做打算。
吴三桂虽然儿子不能生育了,但是抱个养子延续血脉,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心里终究还是存着一丝念想。
两人的小算盘其实打得都很精,特别是吴三桂。俺在南疆重地坐镇这么多年,又是亲王重臣,牵一而动全身,一系列问题呢,哪能说撤就撤?虽然朝廷对俺疑虑颇深,可这些年俺扪心自问,是努力尽了臣子之节的,不过是有点私心,不忍丢下拼死拼活才拥有的这一切,并想让子孙们代代相继罢了,也不是无理要求啊!
皇上圣明,体察下情,对这撤藩之事,应该不会这么轻易就同意。若真是这样,俺如此一来,岂不一箭双雕?既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再一次打消了朝廷疑虑,又能继续当俺的藩王,荣华富贵一个不丢,岂不美哉?
其实,老吴、小耿的想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当二人撤藩的奏疏上达后,朝臣们也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总体是反对撤藩的占了多数。
风险大,不好惹,弄不好要出乱子的。藩当然要撤,问题是怎么撤;现在撤,不如以后慢慢来。
退一步讲,就是立马撤,也不能一齐来,还是要分个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吧。分期撤藩,这样也好分化瓦解他们,防止他们拧成一股绳,形成大合力。
尚可喜主动求撤,诚实可信,不如先撤。耿精忠,第三代了,年轻根浅威薄,实力也不强,再撤他,没有领头的,谅他也不敢造次。
如果把这两藩撤了,再及时跟进向广东、福建两省派驻八旗精锐,等于剪除了朝廷最忌惮的三藩最强者吴三桂的羽翼,使他们孤立。受到震慑后,即使他们想反,力量也小得多,心里也要再掂量掂量了。
至于吴三桂,实力声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亲子,世子,身份高贵,更别说是吴三桂理想的记载体,韦小宝设计阉了吴应熊,彻底的粉碎了吴三桂最后一丝的梦想。
本来大清王朝与吴三桂之间的斗法一直是不温不火,但是现在形势变了。
在康熙初期,采取拉与打、放与制相辅相成的稳健之策。一方面,对整个三藩,不仅对吴三桂,百般笼络,依赖他们镇守南疆广袤之地,严防大6抗清之火死灰复燃,以及对付海上台湾郑氏及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土司。
另一方面,时不时用一下杀威棒,敲打敲打他们,尤其对吴三桂,从而逐渐削夺其权力。比如把吴三桂的心腹爱将们调离云贵,异地任用;对其精心建置的忠勇、义勇两营来个釜底抽薪;等等。当然,做得肯定会柔和一些,总得让吴三桂有台阶下吧。
这两招并用,效果十分显著,朝廷越来越占据了上风。毕竟位置不一样,只要你措施不过激,不把三藩特别是吴三桂逼反,后者终归是臣下,还是只能被动接招的。
吴三桂也极为配合,你不是担心俺有兵马吗,好吧,俺就裁个五千来人给你看看;你不是害怕俺权力过大吗,好吧,俺就辞去总管云贵两省事务。
但是韦小宝的骤然出手,立马改变了整个形势。
康熙蒙在鼓里,在他的算计中,这样的一步步蚕食,根本不会促使吴三桂反叛,所以他逐渐加大了步伐。
在康熙看来,如果就这样下去,和平的解决三藩,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事情的展哪有他想的那么好?
华山派与南宋金钱帮的进攻,让康熙感到了一丝危机,但是一件事的成功,让他昏了头。
在华山派刚刚登陆朝鲜半岛的时候,六十九岁的平南王尚可喜提请撤藩归老,并希望大儿子尚之信袭爵。
康熙自然乐不可支,大喜过望,正不知咋办呢,你却自动送上门来。这样吧,也别一个走一个留了,你们父子一齐回老家吧。
尚可喜愣了,这可是他没有想到的事,但他不是吴三桂,赤胆忠心惯了,除了服从也没其他办法。唉,那就与极不相能的大儿子一起走吧。
说起来,这也是大清王朝做的不厚道,这三藩且不说,在这三藩之前,还有一个定南王孔有德,顺治时就已两次上疏,请求北归安享余生了;只是南方抗清斗争依然艰巨,朝廷没有同意,结果就在最后一次上疏的那年,被李定国败困于桂林,城破兵败而亡。
而平南王尚可喜,顺治时也两次申请北归而不得,以后不要说大乱前,就是乱中也坚决不反,对大清一直忠贞有加,赤诚一片。
尚可喜还不怎么说,吴三桂与耿精忠却如遇霹雳,怎么也没想到会生这样的事,自己也从未打算过撤藩,但皇上这么痛快就恩准了老尚与儿子一起回老家,难道对他们也是一个暗示?
怎么样,该考虑是否撤藩了吧?是主动学习先进,还是朝廷下令让你们跟着模范做,自己掂量去吧,但转过来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唉,真是伤脑筋的事,是置若罔闻,还是迅跟上?矛盾啊!
老吴、小耿自非老尚,对现有的一切,留恋着呢,想让他们主动撤,门都没有,可人家尚可喜开了口子,打了头阵,表了忠心,咱们总得有点表示不是?于是二人各自关上门,自家人在一起密议一番,最终决定先主动提出撤藩,探个行情,(摸)个准信,再做打算。
吴三桂虽然儿子不能生育了,但是抱个养子延续血脉,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心里终究还是存着一丝念想。
两人的小算盘其实打得都很精,特别是吴三桂。俺在南疆重地坐镇这么多年,又是亲王重臣,牵一而动全身,一系列问题呢,哪能说撤就撤?虽然朝廷对俺疑虑颇深,可这些年俺扪心自问,是努力尽了臣子之节的,不过是有点私心,不忍丢下拼死拼活才拥有的这一切,并想让子孙们代代相继罢了,也不是无理要求啊!
皇上圣明,体察下情,对这撤藩之事,应该不会这么轻易就同意。若真是这样,俺如此一来,岂不一箭双雕?既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再一次打消了朝廷疑虑,又能继续当俺的藩王,荣华富贵一个不丢,岂不美哉?
其实,老吴、小耿的想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当二人撤藩的奏疏上达后,朝臣们也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总体是反对撤藩的占了多数。
风险大,不好惹,弄不好要出乱子的。藩当然要撤,问题是怎么撤;现在撤,不如以后慢慢来。
退一步讲,就是立马撤,也不能一齐来,还是要分个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吧。分期撤藩,这样也好分化瓦解他们,防止他们拧成一股绳,形成大合力。
尚可喜主动求撤,诚实可信,不如先撤。耿精忠,第三代了,年轻根浅威薄,实力也不强,再撤他,没有领头的,谅他也不敢造次。
如果把这两藩撤了,再及时跟进向广东、福建两省派驻八旗精锐,等于剪除了朝廷最忌惮的三藩最强者吴三桂的羽翼,使他们孤立。受到震慑后,即使他们想反,力量也小得多,心里也要再掂量掂量了。
至于吴三桂,实力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