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1/2)
吴三桂见他们说来说去,依然没说到点子上,心里便有了脾气!难怪别人要骂我们这些官宦之家后代无人,原来,你们也是如此人物!吴三桂不得不阻止他们继续胡说八道,便问:“你们觉得当务之急是干什么?”
众人都沉默不语。
吴三桂将目光投到夏国相身上。
夏国相轻咳一声说:“末将觉得当务之急要统一人心。”
吴三桂轻轻地点点头。心想:这句话还像句人话!吴三桂问:“你觉得要统一哪些人的心?”
夏国相说:“当然是要统一我们家的人心!”
吴三桂说:“老夫观你们是酒囊饭袋者多,有真才实学者少!此时已是什么关头?已是生死存亡关头!你们轻敌之心如此之重,而心中却又无半点主意,如何取得大清之江山?”
众人见吴三桂说话的语气强硬,脸色也阴沉着,一改平时的骄纵之态,都勾头勾脑地坐着,不发一言。
吴三桂巡视众人之后,又说:“老夫思之,我们若起兵,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发动。其表面自然是为朱姓人家夺回江山,而究其实,却是为我吴家争得江山!你们都是我吴家之人,争得的江山自然是你们大家的!你们将世世代代享此荣华富贵,你们是最大的得益者。而其他人只是帮我们打江山,虽也得益,但远没有吴家之大。这打江山之事,你们不出力谁出力?因此,老夫要告诉你们的是:自今日起,一是不可自我骄纵,引起他人生忌;二是不可贪懒耍滑,引起他人不平;三是不可违反军令,弄得有令难行;四是不可贪赃枉法,弄得有法难依;五是不可互相猜忌,弄得离心离德。”
说到这里,吴三桂觉得还得强调一下,又说:“记住,最重要的是不要互相猜忌!”
众人均点头答应。
二、吴三桂封锁了各个隘口
吴三桂开完家庭会之后,心里仍难平伏,便将汪士荣找来商量。
汪士荣一见吴三桂之面,便问:“康熙帝同意撤藩了么?”
吴三桂点点头说:“只是接到应熊的信,圣旨随后就到。”
汪士荣眼里露出兴奋的光芒。他早就等这一天,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了,你叫他如何不兴奋?汪士荣问:“平西王可是要我做什么?”
吴三桂反问:“先生说呢?”
汪士荣说:“汪某昔日与平西王言,陕西提督王辅臣为平西王之左翼,尚耿二人为平西王之右翼。如今右翼已动,左翼未归,想必平西王是想让我去陕西。”
吴三桂赞叹说:“先生深知吾心!只是不知先生此行可有把握?”
汪士荣说:“汪某认为,王辅臣与平西王交往已有数十年,其感情并非一朝一夕能灭之,汪某前去劝说,王辅臣必有所动。”
吴三桂摇头叹气说:“先生此言谬矣!感情之论只适宜于困惑平民。而官场之人,只有被利益所驱者,却无为感情所动者!先生须另想他法!”
汪士荣说:“那汪某便以他与平西王互往的密札要挟他,他若不从,献于朝廷。”
吴三桂笑着说:“此举虽然有用,但未必会有奇效!”
汪士荣问:“平西王为何这么说?”
吴三桂眨眨眼说:“我记得先生曾对我言,王辅臣之子王继贞被朝廷当做人质之用,试想想,密札与其子相比,孰轻孰重?”
汪士荣暗骂自己糊涂。是呀!即便自己以密札相逼,后果也并不比儿子死严重呀。汪士荣心中暗暗着急了。那日他只为说动平西王而在平西王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定能劝说王辅臣,而如今自己却无办法,你叫他如何不急。但他突然发现吴三桂并无焦急之态,心里便奇怪了。心想:难道他与王辅臣之间有何预谋?
汪士荣忙问:“难道平西王与王辅臣已有约在先?”
吴三桂摇摇头说:“没有。”然后,仍然神态自若地坐着。
汪士荣又问:“那平西王可有主意?”
吴三桂淡然地说:“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本王琢磨着皇上对王辅臣虽有示恩之举在先,但他仍担心王辅臣临时变卦,必派钦差前去监督。所以,本王觉得不如将王辅臣逼上梁山。”
汪士荣一惊,问:“如何个逼法?”
吴三桂说:“将钦差大臣杀了,让王辅臣不得不反!”
汪士荣心里暗叫此计甚妙!但他心中仍有一些担心,问:“王辅臣若有心不反,钦差大臣又岂能杀得了?”
吴三桂笑着说:“先生不用担心,王辅臣的部下之中有你可使唤之人!”
汪士荣心中大惊:平西王真不简单!随后便自惭形秽起来:自己随师傅学习多年,自以为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天下之人只怕难以有人能及自己,如今看来,自己实在是在抬高自己!对于眼前的平西王来说,自己所谋划的那些计谋又能算得了什么?最令人可怕的是他分明胸有成竹,但能装出茫然无知的样子来认真倾听别人为他出谋划策。不说别的,就凭他心中那份城府恐怕也是无人能及的,而自己竟然在他面前以谋划之士自居!汪士荣心中顿生出自卑之感。
吴三桂见他这么长时间没开口,便问:“先生可否有疑虑?”
汪士荣连
众人都沉默不语。
吴三桂将目光投到夏国相身上。
夏国相轻咳一声说:“末将觉得当务之急要统一人心。”
吴三桂轻轻地点点头。心想:这句话还像句人话!吴三桂问:“你觉得要统一哪些人的心?”
夏国相说:“当然是要统一我们家的人心!”
吴三桂说:“老夫观你们是酒囊饭袋者多,有真才实学者少!此时已是什么关头?已是生死存亡关头!你们轻敌之心如此之重,而心中却又无半点主意,如何取得大清之江山?”
众人见吴三桂说话的语气强硬,脸色也阴沉着,一改平时的骄纵之态,都勾头勾脑地坐着,不发一言。
吴三桂巡视众人之后,又说:“老夫思之,我们若起兵,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发动。其表面自然是为朱姓人家夺回江山,而究其实,却是为我吴家争得江山!你们都是我吴家之人,争得的江山自然是你们大家的!你们将世世代代享此荣华富贵,你们是最大的得益者。而其他人只是帮我们打江山,虽也得益,但远没有吴家之大。这打江山之事,你们不出力谁出力?因此,老夫要告诉你们的是:自今日起,一是不可自我骄纵,引起他人生忌;二是不可贪懒耍滑,引起他人不平;三是不可违反军令,弄得有令难行;四是不可贪赃枉法,弄得有法难依;五是不可互相猜忌,弄得离心离德。”
说到这里,吴三桂觉得还得强调一下,又说:“记住,最重要的是不要互相猜忌!”
众人均点头答应。
二、吴三桂封锁了各个隘口
吴三桂开完家庭会之后,心里仍难平伏,便将汪士荣找来商量。
汪士荣一见吴三桂之面,便问:“康熙帝同意撤藩了么?”
吴三桂点点头说:“只是接到应熊的信,圣旨随后就到。”
汪士荣眼里露出兴奋的光芒。他早就等这一天,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了,你叫他如何不兴奋?汪士荣问:“平西王可是要我做什么?”
吴三桂反问:“先生说呢?”
汪士荣说:“汪某昔日与平西王言,陕西提督王辅臣为平西王之左翼,尚耿二人为平西王之右翼。如今右翼已动,左翼未归,想必平西王是想让我去陕西。”
吴三桂赞叹说:“先生深知吾心!只是不知先生此行可有把握?”
汪士荣说:“汪某认为,王辅臣与平西王交往已有数十年,其感情并非一朝一夕能灭之,汪某前去劝说,王辅臣必有所动。”
吴三桂摇头叹气说:“先生此言谬矣!感情之论只适宜于困惑平民。而官场之人,只有被利益所驱者,却无为感情所动者!先生须另想他法!”
汪士荣说:“那汪某便以他与平西王互往的密札要挟他,他若不从,献于朝廷。”
吴三桂笑着说:“此举虽然有用,但未必会有奇效!”
汪士荣问:“平西王为何这么说?”
吴三桂眨眨眼说:“我记得先生曾对我言,王辅臣之子王继贞被朝廷当做人质之用,试想想,密札与其子相比,孰轻孰重?”
汪士荣暗骂自己糊涂。是呀!即便自己以密札相逼,后果也并不比儿子死严重呀。汪士荣心中暗暗着急了。那日他只为说动平西王而在平西王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定能劝说王辅臣,而如今自己却无办法,你叫他如何不急。但他突然发现吴三桂并无焦急之态,心里便奇怪了。心想:难道他与王辅臣之间有何预谋?
汪士荣忙问:“难道平西王与王辅臣已有约在先?”
吴三桂摇摇头说:“没有。”然后,仍然神态自若地坐着。
汪士荣又问:“那平西王可有主意?”
吴三桂淡然地说:“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本王琢磨着皇上对王辅臣虽有示恩之举在先,但他仍担心王辅臣临时变卦,必派钦差前去监督。所以,本王觉得不如将王辅臣逼上梁山。”
汪士荣一惊,问:“如何个逼法?”
吴三桂说:“将钦差大臣杀了,让王辅臣不得不反!”
汪士荣心里暗叫此计甚妙!但他心中仍有一些担心,问:“王辅臣若有心不反,钦差大臣又岂能杀得了?”
吴三桂笑着说:“先生不用担心,王辅臣的部下之中有你可使唤之人!”
汪士荣心中大惊:平西王真不简单!随后便自惭形秽起来:自己随师傅学习多年,自以为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天下之人只怕难以有人能及自己,如今看来,自己实在是在抬高自己!对于眼前的平西王来说,自己所谋划的那些计谋又能算得了什么?最令人可怕的是他分明胸有成竹,但能装出茫然无知的样子来认真倾听别人为他出谋划策。不说别的,就凭他心中那份城府恐怕也是无人能及的,而自己竟然在他面前以谋划之士自居!汪士荣心中顿生出自卑之感。
吴三桂见他这么长时间没开口,便问:“先生可否有疑虑?”
汪士荣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