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1/3)
弟兄俩和朱耀福一起整理了清单,所幸缺的都不是德国产的,欧洲那么乱,德意日又结盟了,现在要德国产的机器已经很麻烦了。朱耀福拍了电报,让谢德元不管是生产了带过来,还是带了材料过来生产都可以。
夫妻俩在橡胶厂吃了晚饭,余嘉鹏送他们俩回潘家湾基地。
两人进基地,往宿舍区去,听见吵吵嚷嚷的声音,连忙走过去,听见小梅在高声叫:“断电没问题,我就要个煤油灯总行了吧?你要是真没有,今天就算了,你说一句明天,跟上头说去,给每个房间配一个,南洋的机工不是就来一批接下去还会来人,他们都能用的上的呀!”
上辈子叶应澜不是第一批过来,就是第二三批过来,照样状况百出。
小梅在车行里实际上是半个管事,鸡零狗碎的东西都是她在采买,她操心,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最最简单的事。
“能不能给你们南洋汇报一下,别再派女人过来?还没摸上方向盘呢!要这个要那个,到底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添乱的?我们这里就是你想要什么就没什么,要是受不了,趁早回去,一点都不知道顾全大局。”这个男子说话很冲。
“你去提啊!让南洋不要派事多的女人来。”小梅一点都不让,“国内四万万人,凑不齐全司机和修理工,只能求助海外华侨,我们南洋华侨就几百万人,我们也很难凑啊!我们只要报名,能摸方向盘的全要。我们知道我们是来帮忙的,可我们要什么了?不就是要做饭的干柴,停电之后的洋油灯,晾衣服用的竹竿或者晾衣绳。这叫添乱?”
“好了,好了!小姑娘,我带了一盒蜡烛,我给你拿两支过来。”一位大哥过去劝小梅。
那个男人听见了说:“有了啊!那就行了。”
小梅摇头:“大哥,你的蜡烛先放一下,这是他的责任我让他给我解决”
“你胡搅蛮缠!”那个男人火气很大。
“物资是真匮乏,还是你没用心?碗有吧?菜籽油有吧?稻草有吧?一个屋子给一个简易油灯,不都解决了?问一句就是没东西,说我们女人事多,实际上就是你不上心,所以一件又件小事都做不好。”小梅这个丫头牙尖嘴利。
“那你去告诉我上峰啊!让我丢了这个差使好了。知道的,是请了南洋的司机回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从南洋请了祖宗回来。”这人说话还翻白眼。
“不是,你这人怎么这样?我们小梅姑娘要的东西……”郑安顺帮小梅说话。
叶应澜摆手制止郑安顺说下去,她走到这个人面前:“姓名、职务。”
这人一脸无畏地报了名字。
叶应澜微笑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叶应澜把手里的东西给了小梅:“好在外头有月光,你给大家分一下,坐在一起聊一会儿天,我去去就来。”
小梅接过东西,叶应澜转身离开,余嘉鸿转身跟着叶应澜一起走,那人跟了过来。
余嘉鸿低声问她:“你打算杀鸡用牛刀?”
“为什么不用?等着饿死、冻死、病死吗?”叶应澜说。
上辈子他们过来,国内确实物资匮乏是一回事,但是从上到下连南洋指定给他们的物资都要层层盘剥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他们这种,家境极好的,家里一直汇钱过来的人,尚且忍饥挨饿,缺衣少穿,不要说那些改名换姓,家人都不知道他去哪里的同仁,三十法币一个月,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生存。
被炮火炸死,开车滚下山崖,也算是为国捐躯了,可缺衣少食,这样死未免太委屈了。
余嘉鸿跟她说,自从日本人入侵南洋,大家跟家里联络断了,侨汇进不来了,同仁们到后面要饭的,流落街头,饿死的,冻死的,横死的不少,要不然三千多人,最后怎么只有四百多人回国?
叶应澜走到办公室的时候,电已经来了,那人见她来真的,说:“电不是来了吗?”
“这不是电的问题,你出去。”说完,叶应澜把门关上,打电话给今天刚刚认识的那位凌小姐。
“凌小姐,干柴没准备,绳子没有都情有可原,但是在这个时间点,昆明供电肯定不会正常,说没有煤油灯?您觉得是什么原因?煤油是紧俏物资,但是潘家湾基地,一个房间六张床铺,用一盏煤油灯,应该还是能配上的吧?”
对过的凌小姐十分利落:“余太太,二十分我就到。”
“好的,谢谢!”
“不能寒了南洋华侨的心。”凌小姐说道。
“我等您。”
叶应澜挂断电话,转头跟余嘉鸿说:“她马上就到。”
他俩出门,这人立马进了办公室,给他的长官打电话,抱怨这群南洋人真难搞。
叶应澜和余嘉鸿一起回宿舍区,小梅刚刚把她昨天买的冠生园的鱼皮花生和奶糖分给大家。
这家上海的老牌食品厂,辗转而来,在昆明落脚,叶应澜昨日排了半个小时才买到的。
同仁探头出来跟她道谢,叶应澜拿了几粒花生吃着,小梅过来问她:“大小姐,你去告状了?有用吗?我听说他是西南运输处的……”
现在进中国的通道就那么点,全部归入西南运
夫妻俩在橡胶厂吃了晚饭,余嘉鹏送他们俩回潘家湾基地。
两人进基地,往宿舍区去,听见吵吵嚷嚷的声音,连忙走过去,听见小梅在高声叫:“断电没问题,我就要个煤油灯总行了吧?你要是真没有,今天就算了,你说一句明天,跟上头说去,给每个房间配一个,南洋的机工不是就来一批接下去还会来人,他们都能用的上的呀!”
上辈子叶应澜不是第一批过来,就是第二三批过来,照样状况百出。
小梅在车行里实际上是半个管事,鸡零狗碎的东西都是她在采买,她操心,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最最简单的事。
“能不能给你们南洋汇报一下,别再派女人过来?还没摸上方向盘呢!要这个要那个,到底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添乱的?我们这里就是你想要什么就没什么,要是受不了,趁早回去,一点都不知道顾全大局。”这个男子说话很冲。
“你去提啊!让南洋不要派事多的女人来。”小梅一点都不让,“国内四万万人,凑不齐全司机和修理工,只能求助海外华侨,我们南洋华侨就几百万人,我们也很难凑啊!我们只要报名,能摸方向盘的全要。我们知道我们是来帮忙的,可我们要什么了?不就是要做饭的干柴,停电之后的洋油灯,晾衣服用的竹竿或者晾衣绳。这叫添乱?”
“好了,好了!小姑娘,我带了一盒蜡烛,我给你拿两支过来。”一位大哥过去劝小梅。
那个男人听见了说:“有了啊!那就行了。”
小梅摇头:“大哥,你的蜡烛先放一下,这是他的责任我让他给我解决”
“你胡搅蛮缠!”那个男人火气很大。
“物资是真匮乏,还是你没用心?碗有吧?菜籽油有吧?稻草有吧?一个屋子给一个简易油灯,不都解决了?问一句就是没东西,说我们女人事多,实际上就是你不上心,所以一件又件小事都做不好。”小梅这个丫头牙尖嘴利。
“那你去告诉我上峰啊!让我丢了这个差使好了。知道的,是请了南洋的司机回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从南洋请了祖宗回来。”这人说话还翻白眼。
“不是,你这人怎么这样?我们小梅姑娘要的东西……”郑安顺帮小梅说话。
叶应澜摆手制止郑安顺说下去,她走到这个人面前:“姓名、职务。”
这人一脸无畏地报了名字。
叶应澜微笑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叶应澜把手里的东西给了小梅:“好在外头有月光,你给大家分一下,坐在一起聊一会儿天,我去去就来。”
小梅接过东西,叶应澜转身离开,余嘉鸿转身跟着叶应澜一起走,那人跟了过来。
余嘉鸿低声问她:“你打算杀鸡用牛刀?”
“为什么不用?等着饿死、冻死、病死吗?”叶应澜说。
上辈子他们过来,国内确实物资匮乏是一回事,但是从上到下连南洋指定给他们的物资都要层层盘剥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他们这种,家境极好的,家里一直汇钱过来的人,尚且忍饥挨饿,缺衣少穿,不要说那些改名换姓,家人都不知道他去哪里的同仁,三十法币一个月,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生存。
被炮火炸死,开车滚下山崖,也算是为国捐躯了,可缺衣少食,这样死未免太委屈了。
余嘉鸿跟她说,自从日本人入侵南洋,大家跟家里联络断了,侨汇进不来了,同仁们到后面要饭的,流落街头,饿死的,冻死的,横死的不少,要不然三千多人,最后怎么只有四百多人回国?
叶应澜走到办公室的时候,电已经来了,那人见她来真的,说:“电不是来了吗?”
“这不是电的问题,你出去。”说完,叶应澜把门关上,打电话给今天刚刚认识的那位凌小姐。
“凌小姐,干柴没准备,绳子没有都情有可原,但是在这个时间点,昆明供电肯定不会正常,说没有煤油灯?您觉得是什么原因?煤油是紧俏物资,但是潘家湾基地,一个房间六张床铺,用一盏煤油灯,应该还是能配上的吧?”
对过的凌小姐十分利落:“余太太,二十分我就到。”
“好的,谢谢!”
“不能寒了南洋华侨的心。”凌小姐说道。
“我等您。”
叶应澜挂断电话,转头跟余嘉鸿说:“她马上就到。”
他俩出门,这人立马进了办公室,给他的长官打电话,抱怨这群南洋人真难搞。
叶应澜和余嘉鸿一起回宿舍区,小梅刚刚把她昨天买的冠生园的鱼皮花生和奶糖分给大家。
这家上海的老牌食品厂,辗转而来,在昆明落脚,叶应澜昨日排了半个小时才买到的。
同仁探头出来跟她道谢,叶应澜拿了几粒花生吃着,小梅过来问她:“大小姐,你去告状了?有用吗?我听说他是西南运输处的……”
现在进中国的通道就那么点,全部归入西南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