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2)
“那你呢?”
谢引筝反问道。
孟闻清的脸微微泛红,似乎有些羞涩:“孟闻清。”
谢引筝点了点头,突然,他想起了乞巧节时所看到的那恐怖面具,不解地问道:“对了,乞巧节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
孟闻清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面具,若有所思地回答:“公子这么问,该不是金陵国人吧?”
“嗯,我是东兰人。”
谢引筝回答。
“原来是东兰国人。”
孟闻清一听,来了兴致:“我一直想去东兰国转一转呢,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为什么?”
谢引筝不解地问道。
孟闻清无奈地笑了笑:“因为我要准备科举考试,没有闲暇的时间。”
谢引筝打量着孟闻清的衣着,见他一身锦衣玉带,显然出身于富贵之家,便问道:“看你衣着华丽,也是出身于富贵之家,何必要参加科举呢?”
孟闻清叹了口气:“即使家境富裕,也不过是商贾之家。我父亲希望我能考取功名,做个小官也算是光耀门楣。”
“原来如此。”
谢引筝似乎明白了,轻轻点了点头。在他的东兰国,商人被视为社会的最底层,即使有些人通过经商变得富有,但他们仍然渴望以做官的形式来跨越阶级的限制。看来,金陵国的社会观念也是如此。
“其实这个面具,是乞巧节的一个传统习俗。”
孟闻清终于将话题引回了乞巧节。
谢引筝看着孟闻清手中的面具,等待着他的解释。
孟闻清继续说道:“这个面具名为紫薇猄,猄是紫微宫的神兽,它负责守护天帝和天后。传说在乞巧节的夜晚,天帝和天后会一同游览月老山,而猄兽则守卫在紫微宫,防止任何邪恶势力趁虚而入。后来,金陵国的人们逐渐在乞巧节佩戴猄兽面具,以祈求平安和幸福。”
这个习俗确实很有趣,谢引筝还是第一次听说。
孟闻清与谢引筝两人相谈甚欢,时间在谈笑间似乎飞逝。原本大半的路程,竟然在愉快的气氛中显得短暂,不久之后,他们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小贩,手里拿着糖葫芦,一如既往地吆喝着。
孟闻清走到小贩面前,为谢引筝买了一支一模一样的糖葫芦。
孟闻清接着说道:“不知谢公子去过城外的月老庙吗?如果还有时间,可否跟在下去月老庙逛逛?”
谢引筝有些犹豫。两个大男人去月老庙,似乎有些奇怪。
但孟闻清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解释道:“其实月老庙不仅仅是求姻缘的地方,也是一个寄相思给不得见的亲人的好地方。”
“寄相思……”
谢引筝低语道。一提起相思,他便想起了母亲。这么多日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她,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如何。
想到这里,谢引筝抬起头,对孟闻清说道:“好,我随你去。”
第14章 月老庙祈愿
因为是徒步过来,所以两人到达月老庙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然而,这并没有阻止那些有情人们结伴来到月老庙祈求姻缘的决心。
孟闻清和谢引筝走进月老庙,庙内的香火旺盛,烛光摇曳,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来此的人们,或成双成对,或独自一人,都是来祈求月老的庇佑。
站在月老庙,向城内的方向望去,可以看到城内的天空中,除了满城的烟火,似乎还有放飞的天灯。这些天灯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点点繁星降落人间。
“天灯祈愿,是金陵国的一个习俗。”
孟闻清认真地解释给谢引筝听,“但实际上,天灯一般都是为已故之人放的。如果有人想放灯祈愿,其实可以选择放河灯。不过,河灯一般都是还未有伴侣的女子放的,寓意着祈求一段美好的姻缘。”
东兰国没有乞巧节,谢引筝也是头一次听说过这么多习俗。
走进月老庙,谢引筝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人。男女老少,或虔诚祈祷,或默默祈愿。连月老庙门口的树上,也早就被许多人缠上了红绳,挂上了同心锁,寓意着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在月老殿的旁边,有一个小殿。小殿中央放了一个高大的神像,孟闻清告诉谢引筝,这是金陵国的相思神。那些心中有所念之人,拜过相思神之后,他会将所求之事托梦给自己所念之人。
谢引筝没有多说什么,待到相思殿内的人几乎都走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走了进去。
他来到神像下方的软垫上,跪了下来。他双手合十,紧紧地贴在胸前,然后虔诚地注视着相思神铜制的双目。
只听他低声说道:“我请求神明托梦告知我的母亲,让她不要过度忧思,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
说罢,他双手摊开,俯身叩首三次。每一次叩首,都仿佛在向神明诉说他的心愿,每一次叩首,都仿佛在向神明祈求母亲的平安。
叩首完毕,他缓缓起身,他希望神明或许能听到他的诉求。
从相思殿内出来,孟闻清看着谢引筝,好奇地问道:“原来你和你母亲并不在一起生活啊。”
谢引筝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
谢引筝反问道。
孟闻清的脸微微泛红,似乎有些羞涩:“孟闻清。”
谢引筝点了点头,突然,他想起了乞巧节时所看到的那恐怖面具,不解地问道:“对了,乞巧节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
孟闻清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面具,若有所思地回答:“公子这么问,该不是金陵国人吧?”
“嗯,我是东兰人。”
谢引筝回答。
“原来是东兰国人。”
孟闻清一听,来了兴致:“我一直想去东兰国转一转呢,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为什么?”
谢引筝不解地问道。
孟闻清无奈地笑了笑:“因为我要准备科举考试,没有闲暇的时间。”
谢引筝打量着孟闻清的衣着,见他一身锦衣玉带,显然出身于富贵之家,便问道:“看你衣着华丽,也是出身于富贵之家,何必要参加科举呢?”
孟闻清叹了口气:“即使家境富裕,也不过是商贾之家。我父亲希望我能考取功名,做个小官也算是光耀门楣。”
“原来如此。”
谢引筝似乎明白了,轻轻点了点头。在他的东兰国,商人被视为社会的最底层,即使有些人通过经商变得富有,但他们仍然渴望以做官的形式来跨越阶级的限制。看来,金陵国的社会观念也是如此。
“其实这个面具,是乞巧节的一个传统习俗。”
孟闻清终于将话题引回了乞巧节。
谢引筝看着孟闻清手中的面具,等待着他的解释。
孟闻清继续说道:“这个面具名为紫薇猄,猄是紫微宫的神兽,它负责守护天帝和天后。传说在乞巧节的夜晚,天帝和天后会一同游览月老山,而猄兽则守卫在紫微宫,防止任何邪恶势力趁虚而入。后来,金陵国的人们逐渐在乞巧节佩戴猄兽面具,以祈求平安和幸福。”
这个习俗确实很有趣,谢引筝还是第一次听说。
孟闻清与谢引筝两人相谈甚欢,时间在谈笑间似乎飞逝。原本大半的路程,竟然在愉快的气氛中显得短暂,不久之后,他们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小贩,手里拿着糖葫芦,一如既往地吆喝着。
孟闻清走到小贩面前,为谢引筝买了一支一模一样的糖葫芦。
孟闻清接着说道:“不知谢公子去过城外的月老庙吗?如果还有时间,可否跟在下去月老庙逛逛?”
谢引筝有些犹豫。两个大男人去月老庙,似乎有些奇怪。
但孟闻清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解释道:“其实月老庙不仅仅是求姻缘的地方,也是一个寄相思给不得见的亲人的好地方。”
“寄相思……”
谢引筝低语道。一提起相思,他便想起了母亲。这么多日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她,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如何。
想到这里,谢引筝抬起头,对孟闻清说道:“好,我随你去。”
第14章 月老庙祈愿
因为是徒步过来,所以两人到达月老庙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然而,这并没有阻止那些有情人们结伴来到月老庙祈求姻缘的决心。
孟闻清和谢引筝走进月老庙,庙内的香火旺盛,烛光摇曳,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来此的人们,或成双成对,或独自一人,都是来祈求月老的庇佑。
站在月老庙,向城内的方向望去,可以看到城内的天空中,除了满城的烟火,似乎还有放飞的天灯。这些天灯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点点繁星降落人间。
“天灯祈愿,是金陵国的一个习俗。”
孟闻清认真地解释给谢引筝听,“但实际上,天灯一般都是为已故之人放的。如果有人想放灯祈愿,其实可以选择放河灯。不过,河灯一般都是还未有伴侣的女子放的,寓意着祈求一段美好的姻缘。”
东兰国没有乞巧节,谢引筝也是头一次听说过这么多习俗。
走进月老庙,谢引筝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人。男女老少,或虔诚祈祷,或默默祈愿。连月老庙门口的树上,也早就被许多人缠上了红绳,挂上了同心锁,寓意着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在月老殿的旁边,有一个小殿。小殿中央放了一个高大的神像,孟闻清告诉谢引筝,这是金陵国的相思神。那些心中有所念之人,拜过相思神之后,他会将所求之事托梦给自己所念之人。
谢引筝没有多说什么,待到相思殿内的人几乎都走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走了进去。
他来到神像下方的软垫上,跪了下来。他双手合十,紧紧地贴在胸前,然后虔诚地注视着相思神铜制的双目。
只听他低声说道:“我请求神明托梦告知我的母亲,让她不要过度忧思,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
说罢,他双手摊开,俯身叩首三次。每一次叩首,都仿佛在向神明诉说他的心愿,每一次叩首,都仿佛在向神明祈求母亲的平安。
叩首完毕,他缓缓起身,他希望神明或许能听到他的诉求。
从相思殿内出来,孟闻清看着谢引筝,好奇地问道:“原来你和你母亲并不在一起生活啊。”
谢引筝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