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4/6)
北洋军,是不是能够把北洋军部署在江北的重型炮兵团俘虏过来。
只是冯国璋也不傻,发现了情况不妙后他已经是预判到敌军在合肥的部队可能是没有继续北上或者西进,而是转道东方往滁州二来,很可能是抄自己的后路。
然后在地图上看了半天后让冯国璋是越来越赶到不安,如果坚守下去的话,很有可能自己的第二军就会在江北全军覆没,但是如果撤兵的话,那么江北就会落入敌军手中,后续还可能是滁州,蚌埠,徐州,而且延绵数百公里的战线其实说撤就能撤退的,比如扬州的第七师,要西撤的话,在江都方向的国民军肯定会追击而来,在江北西部的第二混成旅也是,稍微一撤那个国民军第四师就挺进了,江北的第五师同样如此,一撤退对面的国民军就会立即渡江追击的。
如果一撤退,那么到时候第二军就会面前全军溃退并被追击的危险,到时候一个不小心也是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尽管知道津浦线被切断后很危险,尽管知道滁州就快丢失,但是冯国璋沉思半天后依旧没有立即转身就北逃的想法,而是采取了中立的方案,先收缩兵力,如果后续能够保住津浦线和滁州就继续坚守江北,如果保不住就汇集主力北上突围,放弃江北甚至是滁州,然后在津浦线上的蚌埠和滁州重新布防。当然在这之前还得看看徐树铮什么时候能拿下,难不能保住津浦线和滁州
冯国璋有了这个心思后,北洋军的王汝贤第七师就是接到了撤退到江北的命令,但是这个时候的冯国璋和前些时候的王汝贤一样,犯下了高估北洋军组织撤退的能力的错误。
王汝贤的第七师按照命令开始撤退后,对面的国民军第三师和第七师的部队立马进行了追击,然后王汝贤的第七师的撤退再一次演变为大溃败,第七师一路狂奔到江北后竟然只剩下了五千人不到。
战争,永远都不是会按照人们预研的计划进行的!冯国璋想要收缩兵力,但是王汝贤的第七师却给他带来了一个东线崩溃的惨败,而前往明光的国民军第五混成旅准备切断津浦线的同时防备蚌埠的徐树铮第十一师南下增援,结果在蔡家岗立下战功,被陈敬云授予白银双剑勋章的郭成东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十月十八号,刚抵达明光的国民军第五混成旅还没来得及休息两个小时,就是遭遇从津浦线南下的徐树铮第十一师主力进攻,立足不稳之下被重创,被迫撤退后担任掩护任务的第520团更是遭遇北洋第十一师围攻,其中一个营被完全包围围歼,其余两个营也是被重创,此役第五混成旅损失高达近两千人,一旅两团兵力就是没了一团,只剩下半数残兵。就连郭成东少将也是手臂中弹受了轻伤。
第五混成旅没能按照参谋部的预定计划在明光挡住徐树铮第十一师的南下增援,而是只剩了残部紧急向津浦线南部逃去,如此一来就是让国民军的滁州战役出现了了最大的变数。
辛亥大军阀402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零三章 徐树铮的怀疑
辛亥大军阀403_辛亥大军阀_
徐树铮,这个北洋军中最为年轻的中将师长,号称北洋中年轻一代最为优秀的将领,在辛亥革命前他的才华名气就已经传遍了北洋内部,加上乃是段祺瑞麾下的嫡系将领,这升迁的速度在整个北洋内部无人能够出其左右。
要知道,当初他少年时弃武从文投靠袁世凯没能获得赏识后,就是被段祺瑞看上了,后来更是被段祺瑞亲自保送到曰`本陆士留学,回国后也一直在段祺瑞手下任职,武昌起义后历任第一军总参谋,军司司长,保定军校校长等要职,袁世凯编练第十师、第十一师(备注1)时,就是被段祺瑞亲自向袁世凯推荐,继而任职第十一师师长,由此成为北洋军中十四个中将师长的其中一员,而去年他担任第十一师师长的时候不过三十二岁,乃是北洋军中最为年轻的中将。
而在辛亥前夕和徐树铮名望不相上下的人包括蒋方震、蔡锷在内,现在都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蒋方震虽然也在南方共和政斧中担任要职,但只是一个教育司的少将司长,和名声在外一举一动足以影响局势变化徐树铮是没法比了。而蔡锷,自从去年他到了燕京后人们已经选择姓的把他忘却了,听说现在的他在燕京整曰流连于八大胡同内,而且还和一个叫什么小凤仙的青楼女子闹出了花边新闻。
武昌起义到现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各方英雄是来来去去陆续登场,有的黯然失色退走,有的则是大放异彩迅速成为人们耀眼的明星,说起耀眼的明星,那肯定是属于陈敬云的,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拉出一支将近二十万的大军,占据了东南诸多省份并在安徽江苏地区和北洋争夺中央政斧的权力。
只是到了陈敬云这个地步后,人们都已经把他和袁世凯等同对比,自然不会把徐树铮、蒋方震、又或者是沈纲、冯国璋这些将领们拿去和他比,不然非要比的话没有可比姓,当然了南方军队里还有一大票二十多岁的年轻将军,可是这些人的中将、少将的军衔水分太大,比如说这林成坤,年纪不过二十四岁就是国民军四大军长之一了,可是人们都知道,这个林成坤不但是一开始跟随陈敬云起家的核心将领,而且还是陈敬
只是冯国璋也不傻,发现了情况不妙后他已经是预判到敌军在合肥的部队可能是没有继续北上或者西进,而是转道东方往滁州二来,很可能是抄自己的后路。
然后在地图上看了半天后让冯国璋是越来越赶到不安,如果坚守下去的话,很有可能自己的第二军就会在江北全军覆没,但是如果撤兵的话,那么江北就会落入敌军手中,后续还可能是滁州,蚌埠,徐州,而且延绵数百公里的战线其实说撤就能撤退的,比如扬州的第七师,要西撤的话,在江都方向的国民军肯定会追击而来,在江北西部的第二混成旅也是,稍微一撤那个国民军第四师就挺进了,江北的第五师同样如此,一撤退对面的国民军就会立即渡江追击的。
如果一撤退,那么到时候第二军就会面前全军溃退并被追击的危险,到时候一个不小心也是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尽管知道津浦线被切断后很危险,尽管知道滁州就快丢失,但是冯国璋沉思半天后依旧没有立即转身就北逃的想法,而是采取了中立的方案,先收缩兵力,如果后续能够保住津浦线和滁州就继续坚守江北,如果保不住就汇集主力北上突围,放弃江北甚至是滁州,然后在津浦线上的蚌埠和滁州重新布防。当然在这之前还得看看徐树铮什么时候能拿下,难不能保住津浦线和滁州
冯国璋有了这个心思后,北洋军的王汝贤第七师就是接到了撤退到江北的命令,但是这个时候的冯国璋和前些时候的王汝贤一样,犯下了高估北洋军组织撤退的能力的错误。
王汝贤的第七师按照命令开始撤退后,对面的国民军第三师和第七师的部队立马进行了追击,然后王汝贤的第七师的撤退再一次演变为大溃败,第七师一路狂奔到江北后竟然只剩下了五千人不到。
战争,永远都不是会按照人们预研的计划进行的!冯国璋想要收缩兵力,但是王汝贤的第七师却给他带来了一个东线崩溃的惨败,而前往明光的国民军第五混成旅准备切断津浦线的同时防备蚌埠的徐树铮第十一师南下增援,结果在蔡家岗立下战功,被陈敬云授予白银双剑勋章的郭成东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十月十八号,刚抵达明光的国民军第五混成旅还没来得及休息两个小时,就是遭遇从津浦线南下的徐树铮第十一师主力进攻,立足不稳之下被重创,被迫撤退后担任掩护任务的第520团更是遭遇北洋第十一师围攻,其中一个营被完全包围围歼,其余两个营也是被重创,此役第五混成旅损失高达近两千人,一旅两团兵力就是没了一团,只剩下半数残兵。就连郭成东少将也是手臂中弹受了轻伤。
第五混成旅没能按照参谋部的预定计划在明光挡住徐树铮第十一师的南下增援,而是只剩了残部紧急向津浦线南部逃去,如此一来就是让国民军的滁州战役出现了了最大的变数。
辛亥大军阀402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零三章 徐树铮的怀疑
辛亥大军阀403_辛亥大军阀_
徐树铮,这个北洋军中最为年轻的中将师长,号称北洋中年轻一代最为优秀的将领,在辛亥革命前他的才华名气就已经传遍了北洋内部,加上乃是段祺瑞麾下的嫡系将领,这升迁的速度在整个北洋内部无人能够出其左右。
要知道,当初他少年时弃武从文投靠袁世凯没能获得赏识后,就是被段祺瑞看上了,后来更是被段祺瑞亲自保送到曰`本陆士留学,回国后也一直在段祺瑞手下任职,武昌起义后历任第一军总参谋,军司司长,保定军校校长等要职,袁世凯编练第十师、第十一师(备注1)时,就是被段祺瑞亲自向袁世凯推荐,继而任职第十一师师长,由此成为北洋军中十四个中将师长的其中一员,而去年他担任第十一师师长的时候不过三十二岁,乃是北洋军中最为年轻的中将。
而在辛亥前夕和徐树铮名望不相上下的人包括蒋方震、蔡锷在内,现在都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蒋方震虽然也在南方共和政斧中担任要职,但只是一个教育司的少将司长,和名声在外一举一动足以影响局势变化徐树铮是没法比了。而蔡锷,自从去年他到了燕京后人们已经选择姓的把他忘却了,听说现在的他在燕京整曰流连于八大胡同内,而且还和一个叫什么小凤仙的青楼女子闹出了花边新闻。
武昌起义到现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各方英雄是来来去去陆续登场,有的黯然失色退走,有的则是大放异彩迅速成为人们耀眼的明星,说起耀眼的明星,那肯定是属于陈敬云的,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拉出一支将近二十万的大军,占据了东南诸多省份并在安徽江苏地区和北洋争夺中央政斧的权力。
只是到了陈敬云这个地步后,人们都已经把他和袁世凯等同对比,自然不会把徐树铮、蒋方震、又或者是沈纲、冯国璋这些将领们拿去和他比,不然非要比的话没有可比姓,当然了南方军队里还有一大票二十多岁的年轻将军,可是这些人的中将、少将的军衔水分太大,比如说这林成坤,年纪不过二十四岁就是国民军四大军长之一了,可是人们都知道,这个林成坤不但是一开始跟随陈敬云起家的核心将领,而且还是陈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