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墨顿买种(二合一章)(1/3)
任谁都知道一年三熟的水稻对于大唐来说有多重要性,大唐人口众多,粮食危机一直存在,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天灾频发,百姓饥不果腹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北方,若不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南米北运,这才稍微缓解北方的粮食危机,但是谁也不会嫌弃粮食多。
哪一任王朝也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只要有粮食,百姓饿不着,那皇朝的统治就将极为安稳,历朝历代哪一个王朝灭亡不都是让百姓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了,这才揭竿而起,起来造反。
有此良种,至少能够保证大唐百年内粮食无忧,这等泼天的功劳可以说人人心动,然而却被墨顿拔了头筹,众人只能艳羡,然而今天却杀出一个截胡的。
“这不是西域大会,墨家子所说的那种水稻么?”大殿中的官员议论纷纷,指着太监抬上来的一袋稻种说道,甚至苏令侬早已经急不可耐的扑上前去,亲自查验。
当日,西域大会之上,墨顿重金相诱,柔佛商人贪恋财物这才爆出柔佛国有此一年三熟的水稻,当时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众人都有所耳闻。
“不错,这就是西域大会之上,柔佛商人所说的一年三熟的柔佛水稻。”冯智戴昂然道,他只说是柔佛商人献出,故意淡化墨顿的作用。
“一年三熟的水稻竟然是真的,若是能够推广恐怕那将是我大唐之福呀!”群臣惊呼道,看向冯智戴的眼神顿时多了几分玩味。
此乃墨顿首先在西域盛会上引诱柔佛商人说出,如今却被冯智戴献出来,这其中的是非曲折,恐怕让人深思呀!”
冯智戴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当日西域大会的事情传到了他耳中的时候,顿时怦然心动,别人对此水稻半信半疑,但是他冯家五代世居岭南道,自然知道水稻越往南,成熟的越快,此一年三熟的水稻极有可能为真。
柔佛国乃是南海诸国,岭南道又是唐朝的最南端,可谓是得天独厚。他冯家地位尴尬,一方面为朝廷所重用,把控岭南,另一方面则又被朝廷防备,他作为冯家嫡长子,留在长安城作为质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若能为亲自取来此优良稻种,定然能够立下大功,定然能皇上面前一表忠心,甚至让他回岭南也并无不可。
他虽然在长安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必经是客居他乡,哪有在岭南道呼风唤雨,来的畅快。
于是他亲自写信,快马加鞭赶往岭南道,说服冯盎以最快的速度,从柔佛取回柔佛水稻。
冯盎一听此事,欣然应允,此事若为真,那他冯家定然立下大功!此事若为假,那他们还并没有什么损失,顶多白跑一趟,风险小收益大。
他冯家并不缺少财富地位,缺少的正是向朝廷表决忠心的机会,而此刻一个天大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他岂能不牢牢抓住。
而且岭南之地,不乏跑海客商,当他派遣商队前往柔佛之时,果然在当地打听得到,的确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顿时欣喜若狂,运回岭南之后,毫不停息,快马加鞭运到长安城,赶在李渊大寿之时,进献给朝廷。
至于墨顿,在他们看来一个只不过一个黄毛小儿,事关自己家族几代人的利益,得罪墨家子也在所不惜,毕竟自己是国公,而墨顿只是一个侯爵而已。
“利益动人心啊!”
满朝的权贵顿时心中一叹,不过他们心中明白,面对如此大的功劳,谁能把持住呢?甚至有些人心中哀叹,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想到呢?而是被冯盎这个老狐狸提前抢了功劳。
“据我等所知,柔佛水稻可是墨顿当时用重金相诱,柔佛商人这才说出,冯家贪功自居可不好吧!”坐席上程咬金突然高声道。
李世民顿时用审视的眼神看着冯智戴,冯智戴心中一慌,顿时知道如果自己撒谎,恐怕会被皇上不喜,坦然的点头道:“不错,此柔佛水稻的确是墨侯爷首先发现,然而微臣却深知此等水稻对大唐何等重要,若有此稻种,我大唐百姓再也不会忍饥挨饿,如此重要之物,岂能假借于唯利是图的商人之手。”
冯智戴偷换概念,他虽然承认墨顿的首功,但是却故意对墨顿鸡蛋里挑骨头,挑出墨顿的错误,认为墨顿贻误时机,为自己脸上贴金。
冯智戴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顿时纷纷点头,这个时代实在是商人的地位地下,名声不好,对大唐如此重要的稻种竟然决定在商人的手中,这让众人心中顿时偏向了冯智戴。
“微臣放心不下,辗转反侧,于是就让写信给父亲,让他第一时间从柔佛国换来此良种水稻,立即送往长安城来,献给太上皇作为寿礼。”冯智戴振振有词道。
“此乃朕收到最好的礼物。”
李渊顿时开怀大笑,这等能够让稳固大唐江山之物作为寿礼,实在是让李渊满意至极。
“你是如何确认一年三季的水稻为真,你就不怕空跑一趟么?”李世民眼神一眯道。
冯智戴昂然道:“只要对大唐有用,哪怕有一线可能,我等父子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众人心中一叹,这一次,还真让冯家捡了一个大便宜,如此功劳,只要是来年确认无误之后,冯家定然能够简在帝心,只要是此水稻在,冯家定然受
尤其是北方,若不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南米北运,这才稍微缓解北方的粮食危机,但是谁也不会嫌弃粮食多。
哪一任王朝也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只要有粮食,百姓饿不着,那皇朝的统治就将极为安稳,历朝历代哪一个王朝灭亡不都是让百姓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了,这才揭竿而起,起来造反。
有此良种,至少能够保证大唐百年内粮食无忧,这等泼天的功劳可以说人人心动,然而却被墨顿拔了头筹,众人只能艳羡,然而今天却杀出一个截胡的。
“这不是西域大会,墨家子所说的那种水稻么?”大殿中的官员议论纷纷,指着太监抬上来的一袋稻种说道,甚至苏令侬早已经急不可耐的扑上前去,亲自查验。
当日,西域大会之上,墨顿重金相诱,柔佛商人贪恋财物这才爆出柔佛国有此一年三熟的水稻,当时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众人都有所耳闻。
“不错,这就是西域大会之上,柔佛商人所说的一年三熟的柔佛水稻。”冯智戴昂然道,他只说是柔佛商人献出,故意淡化墨顿的作用。
“一年三熟的水稻竟然是真的,若是能够推广恐怕那将是我大唐之福呀!”群臣惊呼道,看向冯智戴的眼神顿时多了几分玩味。
此乃墨顿首先在西域盛会上引诱柔佛商人说出,如今却被冯智戴献出来,这其中的是非曲折,恐怕让人深思呀!”
冯智戴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当日西域大会的事情传到了他耳中的时候,顿时怦然心动,别人对此水稻半信半疑,但是他冯家五代世居岭南道,自然知道水稻越往南,成熟的越快,此一年三熟的水稻极有可能为真。
柔佛国乃是南海诸国,岭南道又是唐朝的最南端,可谓是得天独厚。他冯家地位尴尬,一方面为朝廷所重用,把控岭南,另一方面则又被朝廷防备,他作为冯家嫡长子,留在长安城作为质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若能为亲自取来此优良稻种,定然能够立下大功,定然能皇上面前一表忠心,甚至让他回岭南也并无不可。
他虽然在长安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必经是客居他乡,哪有在岭南道呼风唤雨,来的畅快。
于是他亲自写信,快马加鞭赶往岭南道,说服冯盎以最快的速度,从柔佛取回柔佛水稻。
冯盎一听此事,欣然应允,此事若为真,那他冯家定然立下大功!此事若为假,那他们还并没有什么损失,顶多白跑一趟,风险小收益大。
他冯家并不缺少财富地位,缺少的正是向朝廷表决忠心的机会,而此刻一个天大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他岂能不牢牢抓住。
而且岭南之地,不乏跑海客商,当他派遣商队前往柔佛之时,果然在当地打听得到,的确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顿时欣喜若狂,运回岭南之后,毫不停息,快马加鞭运到长安城,赶在李渊大寿之时,进献给朝廷。
至于墨顿,在他们看来一个只不过一个黄毛小儿,事关自己家族几代人的利益,得罪墨家子也在所不惜,毕竟自己是国公,而墨顿只是一个侯爵而已。
“利益动人心啊!”
满朝的权贵顿时心中一叹,不过他们心中明白,面对如此大的功劳,谁能把持住呢?甚至有些人心中哀叹,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想到呢?而是被冯盎这个老狐狸提前抢了功劳。
“据我等所知,柔佛水稻可是墨顿当时用重金相诱,柔佛商人这才说出,冯家贪功自居可不好吧!”坐席上程咬金突然高声道。
李世民顿时用审视的眼神看着冯智戴,冯智戴心中一慌,顿时知道如果自己撒谎,恐怕会被皇上不喜,坦然的点头道:“不错,此柔佛水稻的确是墨侯爷首先发现,然而微臣却深知此等水稻对大唐何等重要,若有此稻种,我大唐百姓再也不会忍饥挨饿,如此重要之物,岂能假借于唯利是图的商人之手。”
冯智戴偷换概念,他虽然承认墨顿的首功,但是却故意对墨顿鸡蛋里挑骨头,挑出墨顿的错误,认为墨顿贻误时机,为自己脸上贴金。
冯智戴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顿时纷纷点头,这个时代实在是商人的地位地下,名声不好,对大唐如此重要的稻种竟然决定在商人的手中,这让众人心中顿时偏向了冯智戴。
“微臣放心不下,辗转反侧,于是就让写信给父亲,让他第一时间从柔佛国换来此良种水稻,立即送往长安城来,献给太上皇作为寿礼。”冯智戴振振有词道。
“此乃朕收到最好的礼物。”
李渊顿时开怀大笑,这等能够让稳固大唐江山之物作为寿礼,实在是让李渊满意至极。
“你是如何确认一年三季的水稻为真,你就不怕空跑一趟么?”李世民眼神一眯道。
冯智戴昂然道:“只要对大唐有用,哪怕有一线可能,我等父子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众人心中一叹,这一次,还真让冯家捡了一个大便宜,如此功劳,只要是来年确认无误之后,冯家定然能够简在帝心,只要是此水稻在,冯家定然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