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草甸上到了冬天的气温不会特别低,毕竟是南方城市,可也不是完全不冷,怎么说海拔都有一两千米,还是会下点雪的。
    只有小麦油菜比较耐寒能够熬过冬天。
    孙奶奶拿出来的种子就是小麦油菜的,两人前几天就把种子准备好了,今天的太阳大,孙奶奶拿出来将种子晾晒起来,又隔了两天之后见所有的豆子都被两人脱粒完毕,就又催促着赶快把地给整出来。
    老人家这么多年的种地经验,她看着夏天的天气就知道冬天是个什么情况。
    “今年冬天估计有些冷,这段时间太阳不算大,你们这里还有遮阳棚,就赶紧把种子撒到地里去,再晚些就要赶上秋雨了。”
    第541章 火龙果
    虽说秋雨不影响有棚子的作物,可阴雨天还是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容易生病和长虫子。
    孙奶奶看着时间有些着急,恨不得自己也下地去帮着干活。
    两人不慌不忙的从种植地下室里弄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出来,安装好合适的前挂犁耙,一个下午就把地给开出来了。
    孙奶奶都愣了,指着外头那轰轰作响的拖拉机问自己的老姐姐:“这就是你说的在山里没人帮衬的两个小可怜蛋?”
    冯老太太也傻了,她也不知道自家的小侄女还有这样的机器,只知道有个手持的收割机,后来去到村寨搬东西的事情就没怎么细说了,只说找到了蚕种和桑树。
    就连这火龙果都是后来了才知道的。
    冯老太太用签子插了一大块火龙果递给自己这老妹妹:“这下是真不用咱们操心了,来吃果子吧。”
    关于吃的方面,这段时间两个老太太别的不说,就这火龙果真是吃得舒坦。
    后院里赵叶青种的几株火龙果现在已经陆续开始结果了。
    最早的一批已经采收,果肉又甜又细腻,放在冰箱里,馋了就拿一个出来剥皮吃掉,解暑解馋还饱腹,在炎热的夏秋交替之际,吃不下饭这东西还有开胃的作用。
    火龙果相对来说耐储存,赵叶青把一大袋子放进了冰箱里冷藏起来,打算等过段时间送老太太们回去的时候拿到城里送人。
    到了现在九月中旬,火龙果还在不断的生长挂果。
    这种水果两人没种过,两位老太太也没种过,眼瞧着吃掉一批又结一批,赵叶青才赶快去查农学书籍,这么高产莫不是他们这品种变异了不成,或者是什么特殊品种?
    看到资料上的介绍之后,大伙才知道这火龙果就是这样的,每年能开十几次花,也就能结十几次果子。
    火龙果的茎叶就像是仙人掌那样的,边缘波浪条纹状,每一个波浪起伏的‘浪头’之间都会开花结果,可想而知能有多少果子,这产量太吓人了。
    (此处有图片)
    怪不得前几年地裂之前,在网上看到桂省的火龙果便宜的时候低至五毛或是一块钱一斤。
    赵叶青还问了下两位老太太,这火龙果的种子要不要也给城里捎一份,主要是不知道城里是不是已经在种植了。
    孙奶奶是知道得最清楚的,立刻就点了头:“城里没有,倒不是弄不到,这东西种子易得,去到产地城市肯定能换到,只不过现在谁也想不到这上头来,还是以粮食为主,但是你给了,种植部一定会种上。”
    就像赵叶青之前在草甸的时候那样,解决了最开始的基本生存需求,就会开始追求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享受。
    以他们国家的人民几千年来的文明就可以看出,吃好吃的,就是对于他们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享受。
    没有哪个国家能比他们更爱吃也更会吃了。
    “只不过可能不会种很多。”孙奶奶戴着老花镜,把书拿的远远的,研究火龙果的资料,“上头写了,这东西只要有充足的光照就能不断开花结果,光照是高产的关键...可城里的环境也许并不算多么合适。”
    穆奚用手机连接上电脑,把手机上的三维立体地图给传上去,鼠标拖动着界面,放大的画面清晰可见,在城市的周围是几面高耸的大山。
    “就是这个原因了。”冯老太太指着地图说:“咱们这个城市和川省的成市有些相似,虽然说不是像那边盆地那么凹陷,可周围的山体把阳光阻隔,每天的日照并不算很适合火龙果的生长。”
    日照?
    赵叶青微微侧头看向窗外,院子里三百六十度的环绕炙热太阳光晒的人脑子发晕。
    怪不得他们这火龙果长得这么好呢。
    在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穆奚突然转头看向两位老太太,开口:“要是我们这里大规模的种植火龙果,您们觉得可行吗?”
    “光照上是可行的。”冯老太太和孙奶奶对视一眼,两人的想法一致,孙奶奶接话:“可是海拔上有些不太行。”
    火龙果的种植温度最好是全年平均温度在十八度以上,海拔在八百米以下才适宜。
    种地,除了讲究技术技巧,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少一样都不行。
    赵叶青知道穆奚会这么问是因为前段时间自己突然想到的,想要做些什么营生能让他们在山里也赚到钱才会这么问。
    她想了想,也问:“那在您们看来,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