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看史书,看到太宗皇帝亲自带兵四处征战平定天下。李长安只说了一句话。
    颜真卿被驳得哑口无言,人家学自己的曾曾祖父,总不能说公主您不应该跟着太宗皇帝学,而应该跟着陛下学安安稳稳待在长安吧。
    我先去洗漱,劳烦老师在县衙等我一会。李长安也受不了她这一身的泥巴了,干脆给颜真卿解释了一句,就自己洗澡去了。
    按理说就算李长安是公主,但是她身上也没有任何官职,颜真卿不用听李长安的吩咐。
    可颜真卿迟疑了一下,想到李长安不顾劝说一定要和他一起来伊川县,今日又亲自下水救人弄得一身泥巴的模样,颜真卿还是轻轻叹了口气,老老实实走到县衙后厅等着李长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颜真卿愿意听李长安的命令,并非因为她是公主。
    很快,新换了一身衣服的李长安就披着一头还湿漉漉的头发迈进了县衙后厅。
    颜真卿起身礼数一丝不差地行了个叉手礼,连弯腰的弧度都刚刚好:臣见过寿安公主。
    老师对我何必如此拘谨?您与我乃是师生,老师直接唤我二十九娘就行。李长安笑了笑。
    颜真卿表情平静道:礼不可废。
    行吧,儒家人。
    赈灾的粮食可发下来了?要是衙门推诿,我就亲自去洛阳走一趟。李长安也不再纠结礼数问题。
    朝廷做事的速率李长安可太清楚了,荆州去岁年前就向朝廷递上去了请求兴修水利的奏章,结果到了年后四月份工部才把批准送到荆州,这还是张九龄动用了他在朝中人脉的结果,要不然还能更慢。
    这还是因为荆州兴修水利是荆州自己地方官府出资,而不用朝廷出钱呢。
    颜真卿平静道:臣今日亲自骑着快马去了一趟洛阳城,将粮食押送了回来。
    却绝口不提他用了什么办法才能把粮食从洛阳城粮仓中带过来。
    只是想来不会是洛阳那边把粮食都准备好了,只等着颜真卿人去到就把粮食运来,少不了推诿和周旋,其中艰难颜真卿一个字都没提。
    老师性子太耿直,既然你做了事也该把功劳说出来才行啊。李长安感慨了一句。
    本就是臣这个县令职责所在,何谈功劳。颜真卿并不觉得这是功劳。
    朝廷派他来就是为了赈灾,赈灾就是他的责任,要赈灾第一件事就是要有粮食,所以他就要去想办法拿着诏令将粮食要来。
    李长安大概摸清了和颜真卿要怎么沟通,于是她单刀直入:还有许多人没有死,只是被困在了洪区里面,现在最要紧的事情,一个是粮食,另一个就是救人。
    既然赈灾粮食老师已经拿到手了,那放粮一事也不用我管。我就只管先救人了,老师可否再弄几只船来?我还需要再在灾民中号召他们一起救人,先给老师说一声。
    颜真卿思考了一下:臣明日便命人将县中的船都送到岸边,伊川县靠着伊河,应当有不少人从事捕鱼,善游水之人应当不少,公主若需要衙门协助,直接从衙门调人手便可。
    伊川县只有一部分地方被完全淹没在水中,另外一部分虽然也遭受了水患,但是好歹没有完全被淹没,虽说损失也大,但是应当也能凑出来几十条船。
    可以先向百姓借船。
    颜真卿思维清晰,和李长安一问一答很快就确定下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先划一块地方安置灾民,用木头和茅草先搭几个棚子遮风挡雨,然后发赈灾粮,其中一部分粮食先拿出来熬大锅粥,另一部分等到洪水退去之后再按照户籍分发给百姓。
    至于流民,不缴纳赋税自然也就连那一点赈灾粮也没有了。毕竟朝廷分拨赈灾粮也只会按照人口分拨,多得一粒粮食都没有。
    只是分下来的粮食也不多,一个人一小袋粟也只够吃半个月,半个月之后还要他们自己自寻活路。
    至于洪水,只能等它自己退走了。
    两个人制定了详细的救灾计划,眨眼间就已经到了夜深。
    李长安揉了揉有些酸的眼睛:那我就先回去了,老师也早点休息吧。
    颜真卿将李长安送出了门,临走之前,颜真卿忽然开口:公主如今和几年前相比变了许多。
    四年前,李长安还只是一个背着书包来他府中顺他字画的小不点,一晃眼四年过去,当年的小公主如今做起事来却已经井井有条了。
    李长安笑了笑:说明我长大了嘛。再过几年,老师再看我又会觉得那时候的我和今日的我又不一样了。
    颜真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恭敬地将李长安送出了厅堂。
    第二日一大早,李长安就来到了她昨夜救下的灾民安置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