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节(1/2)
李薇还想给四爷看看,就说明天再送也来得及。
四爷刚回宫也是要忙上一阵的,晚上回来用过膳后,她把拟好的名单拿出来,他接过道:“是什么?”
看一眼就知道了。他端着茶细看,从头到尾看了几乎有一刻钟,不过二十几个名字而已。李薇觉得他这时脑子里肯定像电脑屏幕程序一样过资料。说不定连这些人的祖宗八代都能翻出来。
放下名单,四爷缓缓点头,边喝茶边想着什么。
李薇就在一边等着,他放下茶碗道:“来,朕给你说说。”
名单里的人都算是熟人,比如五爷的侧福晋瓜尔佳氏,七爷的侧福晋纳喇氏。可四爷这次说的就是他们的家族,以及家族里有用的人。李薇以前背的都是这些人生几个孩子,有几个兄弟姐妹等。至于在朝上都有谁就不知道了。
四爷给她科普完,重点是这些人为什么会选择在此时仍旧站在永寿宫这边。
弘昐出宫的事几乎已经被人赋予了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整个朝上都为此深信不疑。李薇也相信了,她觉得四爷已经不打算选弘昐的。如果不是弘昐也不是弘晖,那就可能是弘昀、弘时中的一个。
弘昤与弘昫毕竟年纪太小,还看不出贤愚。
不过这么想了一阵后,李薇发现自己也被带到沟里了。
四爷还早得很呢,他什么时候挑太子现在根本看不出来。其实说不定四爷自己也没决定呢。弘昤和弘昫未必就没机会了,因为这个年代的孩子都长得快,十四五就算成人了。十年后是什么情形就更难说了。
而在整个朝堂都被立太子这个风气给影响的时候,四爷所做的就是降温。
其实他不是想在弘晖和弘昐中挑一个。
他只是想让大家对立太子之事失去兴趣。
弘昐出宫有效的给这件事降了温。两个成亲的阿哥都住在宫里,很难不让人对圣心有所猜测。猜测之下就会站队,一站队就难免互分阵营开始对立。
这是四爷最不想看到的。
弘昐出宫,貌似是舍弘昐而就弘晖。
但其实是两人都被打回了原型。
之前他们真的可能只离太子之位一步之遥。哪怕只是众人心中的隐形太子,而为了推各自心中的太子上位,他们才会争斗不休。
当四爷把这二人分开时,就像隔开了火与油。认为弘昐失去圣心的就会离开他,他们要么转而支持弘晖,要么察觉到四爷的心意而决定暂时观望。
短短一息之间,李薇就想通了这件事。
后面四爷再说了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了,她只想要赶紧跟弘昐说清楚。让他不要再多想了。
他出宫一事是情势所逼。但在此之前,她和弘昐都觉得日后还是有机会的,特别是在弘昐进户部后。
但可能四爷只是想历练他呢?他只是不想把儿子当猪圈着养,给吃给喝就行。
第二天,李薇把弘昐叫来,屏退所有人后,把她昨晚想通的关节全都告诉他了。
早在几年前,她对着弘昐时就不再把他当小孩子看,有一些外面的事更是会听取他的意见。但这次确实是他们都想岔了。应该说所有人都想岔了。
他们都以为四爷有心要立太子,或者说他们都被‘太子’之位给迷住了心窍,遮住了眼。
李薇心里也常常告诫自己,立不立太子都是四爷的事,她这辈子只跟着四爷过,儿子们有没有这个福气,哪个有福气,她都不掺和。
可是当后宫和前朝似乎都盯着弘晖和弘昐时,她也不自觉的认为太子之位,就是从他们两人中间挑一个。
“真是鬼迷心窍了……”当着弘昐的面,想着他可能会有的心情,李薇刻意把这事说得轻松点,没那么严重。
她把弘昐拉到身边坐下,握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其实,我倒觉得你皇阿玛现在根本没有考虑到立太子的事。他也不会急在此时立太子。这一切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她没说,她觉得草原民族跟汉族还是不一样的。明朝时太子几乎都是很早就确立了,而看一看满清不算太长的历史,却都是在前任皇帝挂了之后,新皇帝才出炉。
往前数皇太极就是在努尔哈赤死后一举成了大汗,但在之后很长时间里,都有传言说努尔哈赤属意的继位者是多尔衮。
皇太极没的时候宫里没有多少选择,顺治登基是几方势力运作的。康熙时也是一样,顺治去世前仿佛也没提过太子的事。康熙朝倒是有太子,但登基的是四爷。
可见‘太子’这个东西,对满清皇室的影响力没这么大。
这是她的理解,当然对着弘昐不能说得这么直白,她只是隐晦的提了下太祖,太宗,世宗,乃至圣祖康熙爷。历史决定未来,从这些先祖的身上应当可以看出他们对‘太子’是个什么意思。
但同时为什么进入中原后的满族越来越看重‘太子’?那当然是他们正在被这个中原大地的文化所影响。他们不能强令汉人全都变成满人,只能在某些地方做出相应的妥协。
比如弘昐出宫建府,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日后继承皇位的可能。
说到最后,连李薇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四爷刚回宫也是要忙上一阵的,晚上回来用过膳后,她把拟好的名单拿出来,他接过道:“是什么?”
看一眼就知道了。他端着茶细看,从头到尾看了几乎有一刻钟,不过二十几个名字而已。李薇觉得他这时脑子里肯定像电脑屏幕程序一样过资料。说不定连这些人的祖宗八代都能翻出来。
放下名单,四爷缓缓点头,边喝茶边想着什么。
李薇就在一边等着,他放下茶碗道:“来,朕给你说说。”
名单里的人都算是熟人,比如五爷的侧福晋瓜尔佳氏,七爷的侧福晋纳喇氏。可四爷这次说的就是他们的家族,以及家族里有用的人。李薇以前背的都是这些人生几个孩子,有几个兄弟姐妹等。至于在朝上都有谁就不知道了。
四爷给她科普完,重点是这些人为什么会选择在此时仍旧站在永寿宫这边。
弘昐出宫的事几乎已经被人赋予了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整个朝上都为此深信不疑。李薇也相信了,她觉得四爷已经不打算选弘昐的。如果不是弘昐也不是弘晖,那就可能是弘昀、弘时中的一个。
弘昤与弘昫毕竟年纪太小,还看不出贤愚。
不过这么想了一阵后,李薇发现自己也被带到沟里了。
四爷还早得很呢,他什么时候挑太子现在根本看不出来。其实说不定四爷自己也没决定呢。弘昤和弘昫未必就没机会了,因为这个年代的孩子都长得快,十四五就算成人了。十年后是什么情形就更难说了。
而在整个朝堂都被立太子这个风气给影响的时候,四爷所做的就是降温。
其实他不是想在弘晖和弘昐中挑一个。
他只是想让大家对立太子之事失去兴趣。
弘昐出宫有效的给这件事降了温。两个成亲的阿哥都住在宫里,很难不让人对圣心有所猜测。猜测之下就会站队,一站队就难免互分阵营开始对立。
这是四爷最不想看到的。
弘昐出宫,貌似是舍弘昐而就弘晖。
但其实是两人都被打回了原型。
之前他们真的可能只离太子之位一步之遥。哪怕只是众人心中的隐形太子,而为了推各自心中的太子上位,他们才会争斗不休。
当四爷把这二人分开时,就像隔开了火与油。认为弘昐失去圣心的就会离开他,他们要么转而支持弘晖,要么察觉到四爷的心意而决定暂时观望。
短短一息之间,李薇就想通了这件事。
后面四爷再说了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了,她只想要赶紧跟弘昐说清楚。让他不要再多想了。
他出宫一事是情势所逼。但在此之前,她和弘昐都觉得日后还是有机会的,特别是在弘昐进户部后。
但可能四爷只是想历练他呢?他只是不想把儿子当猪圈着养,给吃给喝就行。
第二天,李薇把弘昐叫来,屏退所有人后,把她昨晚想通的关节全都告诉他了。
早在几年前,她对着弘昐时就不再把他当小孩子看,有一些外面的事更是会听取他的意见。但这次确实是他们都想岔了。应该说所有人都想岔了。
他们都以为四爷有心要立太子,或者说他们都被‘太子’之位给迷住了心窍,遮住了眼。
李薇心里也常常告诫自己,立不立太子都是四爷的事,她这辈子只跟着四爷过,儿子们有没有这个福气,哪个有福气,她都不掺和。
可是当后宫和前朝似乎都盯着弘晖和弘昐时,她也不自觉的认为太子之位,就是从他们两人中间挑一个。
“真是鬼迷心窍了……”当着弘昐的面,想着他可能会有的心情,李薇刻意把这事说得轻松点,没那么严重。
她把弘昐拉到身边坐下,握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其实,我倒觉得你皇阿玛现在根本没有考虑到立太子的事。他也不会急在此时立太子。这一切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她没说,她觉得草原民族跟汉族还是不一样的。明朝时太子几乎都是很早就确立了,而看一看满清不算太长的历史,却都是在前任皇帝挂了之后,新皇帝才出炉。
往前数皇太极就是在努尔哈赤死后一举成了大汗,但在之后很长时间里,都有传言说努尔哈赤属意的继位者是多尔衮。
皇太极没的时候宫里没有多少选择,顺治登基是几方势力运作的。康熙时也是一样,顺治去世前仿佛也没提过太子的事。康熙朝倒是有太子,但登基的是四爷。
可见‘太子’这个东西,对满清皇室的影响力没这么大。
这是她的理解,当然对着弘昐不能说得这么直白,她只是隐晦的提了下太祖,太宗,世宗,乃至圣祖康熙爷。历史决定未来,从这些先祖的身上应当可以看出他们对‘太子’是个什么意思。
但同时为什么进入中原后的满族越来越看重‘太子’?那当然是他们正在被这个中原大地的文化所影响。他们不能强令汉人全都变成满人,只能在某些地方做出相应的妥协。
比如弘昐出宫建府,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日后继承皇位的可能。
说到最后,连李薇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