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1/4)
这一点不单单是他有所顾虑,相信包括段祺瑞、靳云鹏、曹锟这些北洋老臣们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同样的忌惮。在袁肃还没有出现之前,他们这些人才是袁世凯真正的嫡系亲信,可袁肃与袁世凯毕竟是叔侄关系,哪怕二人之间有所隔阂,但毕竟是血浓于水。
之前倒是没有什么,无非是袁世凯对袁肃这个小子种种作为有所包容,可通过前不久发生的“国会危机”这件事,联系到前因后果,以及袁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得不让他们这些北洋老臣们感到有一股潜在的威胁。
首先是袁世凯在各种场合表露出愿意与宋教仁合作的态度,最后还特别派遣侄子袁肃南下去迎接宋教仁。到后来宋教仁顺利北上,前前后后与袁世凯经历多次密谈,虽然包括冯国璋、段祺瑞等人在内,外界都不清楚密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袁世凯和宋教仁是否达成合作的意向,可这的的确确是造成了对北洋集团的威胁。
好在段祺瑞从中做了一些手脚,至于是什么冯国璋并不清楚,但是他清楚的是袁世凯最终打消了之前的念头。
做为袁世凯的老部下,他同样可以猜测的到,一旦袁世凯下定决心来做一件事,那肯定是九头牛都无法拉拽回来的。换句话说,段祺瑞显然是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最有可能的就是威逼和施压。
身为北洋集团的领袖,被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威逼施压,个中滋味肯定不好受。
显然因为这件事,同样会让袁世凯对之前的这些旧臣感到不放心。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心中肯定会想着尽快摆脱这种不利于自己的地位,或许是在今后疏远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又或者是培养新的亲信势力。
袁肃做为袁世凯的侄子,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成为一旅官长,坐拥东直隶八县,放眼全国以及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这都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无论是冯国璋本人,又或者是其他北洋的老臣子们,面对这样一个极有争议的后起之秀,怎么会能够安下心来?就算他们忠于袁世凯也忠于北洋集团,但大前提是个人利益不容有损。尤其是对冯国璋来说,他是直隶都督,可是袁肃的地盘也在直隶,这显然就是最直接的势力利益的冲突了。
“还能怎么样,既然是上面的命令,那自然就得自从。”冯国璋语气不疾不徐的说道。
“大人,若是段总长下的命令,显然是段总长要借此机会来消弱咱们。您试想,若是我们在前线一路高歌猛进,打的顺利了,功劳多少要分给这袁肃,并且这袁肃又是大总统的侄子,分的少了还不行。相反,若是咱们打得不顺,以袁肃这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不添乱倒罢了,一旦添乱那反而是哑巴吃黄连啊。”参谋官高昌允煞有其事的说道。
“添乱倒不至于吧。这小子多少有点能耐,要不然怎么可能把王怀庆那老匹夫都赶跑了。怕就怕主弱宾强,到时候不好约束。”一旁的师景云一语双关的说道。
“是啊,总之这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不容易接纳也不容易打发。”另外一名参谋官深沉的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们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之前我本就没有派去任何消息和命令到滦州,期间这袁梓镜也没有发电文来询问,可见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掺和这次南北纷争。此次他是被迫前来,但是段芝泉那边显然还是有另外一层意思。”冯国璋倚老卖老的说道。
在场几人面面相觑一番,各自露出不同程度的思索之色。
冯国璋忽然笑了两声,冷不防的说道:“说到底,段芝泉这人就是小鸡肚肠,什么事都要考虑到入微。此次他让袁梓镜的这支人马跟着一起来,说白了就是想把袁梓镜从近畿赶走,顺带的也让其在战场上一番消耗,省的让这个年轻人一路走过来太过轻松顺畅了。”
听完冯国璋的话,三人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说来说去这都是猜测。
他们此次之所以接受上面的命令,带领大部队南下江苏,目的就是要趁着南北矛盾打下一片势力的根据地出来。江苏比起直隶来说,不仅远离近畿要地,更容易掌握省内大权,更重要的是江苏要远远比直隶更加富饶,无论是在公在私都是有利可图。
哪怕段祺瑞真的是打算借机打压袁肃,将其赶出直隶省,但袁肃手里好歹也有几千人枪,出了直隶省还能去哪里?还不是跟着第二镇到江苏来。到时候这地盘划分的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去权衡?
高昌允寻思一阵,继而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调袁肃这支人马打头阵,硬骨头由他啃,我们就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是更好?”
冯国璋冷冷“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说道:“猪脑子吗?冲在前面,他便能先拔头筹。你们当真以为江苏那些所谓的革命军有多厉害,除了第八镇那几个营之外,剩下的全是乌合之众。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便是第八镇的人马也并非无懈可击。既然是打着咱们北洋的旗号,稍加变通早晚还是自家人。”
他最后一句的潜台词,已经一目了然的指出了第八镇是可以通过策反和收买来分化力量。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难事,尽管大革命那会儿第八镇担当过主力军,现在的统制官也是心向着革命,但当兵的可
之前倒是没有什么,无非是袁世凯对袁肃这个小子种种作为有所包容,可通过前不久发生的“国会危机”这件事,联系到前因后果,以及袁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得不让他们这些北洋老臣们感到有一股潜在的威胁。
首先是袁世凯在各种场合表露出愿意与宋教仁合作的态度,最后还特别派遣侄子袁肃南下去迎接宋教仁。到后来宋教仁顺利北上,前前后后与袁世凯经历多次密谈,虽然包括冯国璋、段祺瑞等人在内,外界都不清楚密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袁世凯和宋教仁是否达成合作的意向,可这的的确确是造成了对北洋集团的威胁。
好在段祺瑞从中做了一些手脚,至于是什么冯国璋并不清楚,但是他清楚的是袁世凯最终打消了之前的念头。
做为袁世凯的老部下,他同样可以猜测的到,一旦袁世凯下定决心来做一件事,那肯定是九头牛都无法拉拽回来的。换句话说,段祺瑞显然是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最有可能的就是威逼和施压。
身为北洋集团的领袖,被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威逼施压,个中滋味肯定不好受。
显然因为这件事,同样会让袁世凯对之前的这些旧臣感到不放心。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心中肯定会想着尽快摆脱这种不利于自己的地位,或许是在今后疏远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又或者是培养新的亲信势力。
袁肃做为袁世凯的侄子,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成为一旅官长,坐拥东直隶八县,放眼全国以及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这都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无论是冯国璋本人,又或者是其他北洋的老臣子们,面对这样一个极有争议的后起之秀,怎么会能够安下心来?就算他们忠于袁世凯也忠于北洋集团,但大前提是个人利益不容有损。尤其是对冯国璋来说,他是直隶都督,可是袁肃的地盘也在直隶,这显然就是最直接的势力利益的冲突了。
“还能怎么样,既然是上面的命令,那自然就得自从。”冯国璋语气不疾不徐的说道。
“大人,若是段总长下的命令,显然是段总长要借此机会来消弱咱们。您试想,若是我们在前线一路高歌猛进,打的顺利了,功劳多少要分给这袁肃,并且这袁肃又是大总统的侄子,分的少了还不行。相反,若是咱们打得不顺,以袁肃这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不添乱倒罢了,一旦添乱那反而是哑巴吃黄连啊。”参谋官高昌允煞有其事的说道。
“添乱倒不至于吧。这小子多少有点能耐,要不然怎么可能把王怀庆那老匹夫都赶跑了。怕就怕主弱宾强,到时候不好约束。”一旁的师景云一语双关的说道。
“是啊,总之这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不容易接纳也不容易打发。”另外一名参谋官深沉的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们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之前我本就没有派去任何消息和命令到滦州,期间这袁梓镜也没有发电文来询问,可见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掺和这次南北纷争。此次他是被迫前来,但是段芝泉那边显然还是有另外一层意思。”冯国璋倚老卖老的说道。
在场几人面面相觑一番,各自露出不同程度的思索之色。
冯国璋忽然笑了两声,冷不防的说道:“说到底,段芝泉这人就是小鸡肚肠,什么事都要考虑到入微。此次他让袁梓镜的这支人马跟着一起来,说白了就是想把袁梓镜从近畿赶走,顺带的也让其在战场上一番消耗,省的让这个年轻人一路走过来太过轻松顺畅了。”
听完冯国璋的话,三人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说来说去这都是猜测。
他们此次之所以接受上面的命令,带领大部队南下江苏,目的就是要趁着南北矛盾打下一片势力的根据地出来。江苏比起直隶来说,不仅远离近畿要地,更容易掌握省内大权,更重要的是江苏要远远比直隶更加富饶,无论是在公在私都是有利可图。
哪怕段祺瑞真的是打算借机打压袁肃,将其赶出直隶省,但袁肃手里好歹也有几千人枪,出了直隶省还能去哪里?还不是跟着第二镇到江苏来。到时候这地盘划分的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去权衡?
高昌允寻思一阵,继而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调袁肃这支人马打头阵,硬骨头由他啃,我们就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是更好?”
冯国璋冷冷“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说道:“猪脑子吗?冲在前面,他便能先拔头筹。你们当真以为江苏那些所谓的革命军有多厉害,除了第八镇那几个营之外,剩下的全是乌合之众。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便是第八镇的人马也并非无懈可击。既然是打着咱们北洋的旗号,稍加变通早晚还是自家人。”
他最后一句的潜台词,已经一目了然的指出了第八镇是可以通过策反和收买来分化力量。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难事,尽管大革命那会儿第八镇担当过主力军,现在的统制官也是心向着革命,但当兵的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