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1/5)
然而单单以上两步,就足以消耗许多的人力物力,保守的估计也需要五年到十年不等。这其中的变数就是要看外国对华的外交政策,是否可以找到真正扶持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西方国家。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西方国家要扶持中国,自然而然是要从中谋取其他利益。
除了个人的努力,袁肃还会利用自己目前的身份地位,以及以后渐渐越来越强大的实权地位,在与外国势力以及北洋政府的来往之中,一定会尽可能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做推进。他相信以自己叔父袁世凯的见识,断然不会看不出工业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要获得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必然能够加快工业发展的脚步。
袁肃与林伯深约定,在“肃仁伟业公司”成立之后,下一步就是着手在淮安的轻工业建设。既然袁肃现在是淮安的实际掌控者,那淮安所产出的盐也都属于他所用,到时候引进一批先进的盐矿挖掘、分析、制作的相关机械,先把现代化的盐场办起来。
为了筹备商业合作之事,袁肃甚至推迟了启程返回滦州的时间,直到八月五日送走林伯深之后,他这才带领第三团按照事先制订好的行程上路。
抵达滦州是四天之后,第二团和第一团要比袁肃早两天到达滦州,已经各自返回各自的驻部了。刚刚回到旅部大院,袁肃就立刻召开了一次简单的军事会议,第一团赵山河留驻淮安担任警备司令部,团长一职自然得另设人选。
左右讨论一阵,最终决定提拔第一团第三营营长孙连仲为代理团长。
这个决定着实是有些困难的,毕竟孙连仲连担任营长的资质都有些过低,之前还是勉勉强强被破格提拔到营长这个位子上。但是袁肃当务之急考虑的并不是个人资历,甚至连能力问题都只放在其次。要说自己,他这个山海关大都督已经是让人无法心服口服了。
如今地盘扩大了,而且在距离上有了很大的隔阂,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加强管理和集权。所以在部下选派方面,袁肃更倾向于可以信任的人。再者孙连仲好歹在历史上有一些名气,只要加以培养和锻炼,必然是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除了委任第一团团长之外,同时还对东直隶民兵司令部的职缺做了调整,暂时由葛金章代理总司令,高顺则顶替葛金章之职出任滦州民兵司令部司令。
至于第一团和第二团分出去成立淮安、淮北两路部队,缺少的这部分编制也要立刻展开补充。好在第一混成旅之前并非没有任何预备兵,包括各团原本就有充足甚至过多的杂役人员,还包括各地民兵司令部培养的民兵单位。
袁肃要求先从后勤杂役人员当中挑选补充兵,这些后勤杂役人员在入营时都经过一定训练,而且又熟悉营中的各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原本后勤人员都很多,正好可以为军队整体上进行一次精简。
至于第一团和第二团几个缺职的营长、连长,也都尽快从随营学堂抽调。
同时仿效淮北警备司令部,以中央第一旅旅部为核心,成立一支教导队。这是就目前第一旅经过大规模扩编之后,存在严重的士官、军官缺乏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导队的规模暂时设定为一个营,满编四百人,营部成立教导处,做为培训基层士官和军官的专门机构;麾下三个连分别为特务连、机枪连、警卫连。
教导队同时兼顾警卫营的职责,全权负责旅部大院的安全工作,同时也是袁肃的私人问题。正因为教导队的特殊职能,袁肃要求从麾下三个团中抽调最精锐的士兵来组成教导队,指挥官由杜预担任。
一旦教导队完成编制,原先驻扎在旅部大院的第一营则调往城北的营地入驻。
第89章,步步落实
整个八月份是北方最炎热的时节,几乎每天都会有烈阳暴晒,即便偶尔迎来了一场雷阵雨,然而这些雨水也只能勉勉强强解决一阵的酷暑。
对于袁肃来说,八月份同样是一个公务繁忙至火热地步的时段,恰逢第一混成旅改制为中央第一旅,全军上上下下都要进行一番彻底的整顿。首先是军服,穿了好几年天蓝色的新军军服,如今一下子要改成土黄色的中央军服,多少是有些不习惯的。
当然,对于麾下那些士兵们来说,大部分人反而是觉得很新奇,再者又有新衣服可以穿,自然很是高兴。
好在中央政府特别下拨了三十万经费,这是袁肃执掌滦州军权以来第一次收到上面派下来的现款。不过经过一番打听,他才知道这三十万根本不算什么,比起京师南苑、北苑两个警备师扩充为四个中央陆军师所消耗两百万经费,这三十万简直还不足以编一个旅。
归根结底,他还是意识到大总统叔父对自己是有一定的戒备,就算不是戒备,十之八九也是没有太过看重。就这一点而言,自己多少是有自知之明,北洋集团最讲究的是资历,偏偏这一点自己是没有的。
但不管怎么说,有三十万总比没三十万要好。
这笔款子除了拨给淮安、淮北两地警备司令部用于加快扩编之外,还有一大部分则被带回滦州来做为本部人马所用。订购全新的中央军军服只花了两万元左右,余下来的资金即便是采购大批子弹、新的储备枪支、军马等等,
除了个人的努力,袁肃还会利用自己目前的身份地位,以及以后渐渐越来越强大的实权地位,在与外国势力以及北洋政府的来往之中,一定会尽可能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做推进。他相信以自己叔父袁世凯的见识,断然不会看不出工业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要获得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必然能够加快工业发展的脚步。
袁肃与林伯深约定,在“肃仁伟业公司”成立之后,下一步就是着手在淮安的轻工业建设。既然袁肃现在是淮安的实际掌控者,那淮安所产出的盐也都属于他所用,到时候引进一批先进的盐矿挖掘、分析、制作的相关机械,先把现代化的盐场办起来。
为了筹备商业合作之事,袁肃甚至推迟了启程返回滦州的时间,直到八月五日送走林伯深之后,他这才带领第三团按照事先制订好的行程上路。
抵达滦州是四天之后,第二团和第一团要比袁肃早两天到达滦州,已经各自返回各自的驻部了。刚刚回到旅部大院,袁肃就立刻召开了一次简单的军事会议,第一团赵山河留驻淮安担任警备司令部,团长一职自然得另设人选。
左右讨论一阵,最终决定提拔第一团第三营营长孙连仲为代理团长。
这个决定着实是有些困难的,毕竟孙连仲连担任营长的资质都有些过低,之前还是勉勉强强被破格提拔到营长这个位子上。但是袁肃当务之急考虑的并不是个人资历,甚至连能力问题都只放在其次。要说自己,他这个山海关大都督已经是让人无法心服口服了。
如今地盘扩大了,而且在距离上有了很大的隔阂,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加强管理和集权。所以在部下选派方面,袁肃更倾向于可以信任的人。再者孙连仲好歹在历史上有一些名气,只要加以培养和锻炼,必然是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除了委任第一团团长之外,同时还对东直隶民兵司令部的职缺做了调整,暂时由葛金章代理总司令,高顺则顶替葛金章之职出任滦州民兵司令部司令。
至于第一团和第二团分出去成立淮安、淮北两路部队,缺少的这部分编制也要立刻展开补充。好在第一混成旅之前并非没有任何预备兵,包括各团原本就有充足甚至过多的杂役人员,还包括各地民兵司令部培养的民兵单位。
袁肃要求先从后勤杂役人员当中挑选补充兵,这些后勤杂役人员在入营时都经过一定训练,而且又熟悉营中的各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原本后勤人员都很多,正好可以为军队整体上进行一次精简。
至于第一团和第二团几个缺职的营长、连长,也都尽快从随营学堂抽调。
同时仿效淮北警备司令部,以中央第一旅旅部为核心,成立一支教导队。这是就目前第一旅经过大规模扩编之后,存在严重的士官、军官缺乏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导队的规模暂时设定为一个营,满编四百人,营部成立教导处,做为培训基层士官和军官的专门机构;麾下三个连分别为特务连、机枪连、警卫连。
教导队同时兼顾警卫营的职责,全权负责旅部大院的安全工作,同时也是袁肃的私人问题。正因为教导队的特殊职能,袁肃要求从麾下三个团中抽调最精锐的士兵来组成教导队,指挥官由杜预担任。
一旦教导队完成编制,原先驻扎在旅部大院的第一营则调往城北的营地入驻。
第89章,步步落实
整个八月份是北方最炎热的时节,几乎每天都会有烈阳暴晒,即便偶尔迎来了一场雷阵雨,然而这些雨水也只能勉勉强强解决一阵的酷暑。
对于袁肃来说,八月份同样是一个公务繁忙至火热地步的时段,恰逢第一混成旅改制为中央第一旅,全军上上下下都要进行一番彻底的整顿。首先是军服,穿了好几年天蓝色的新军军服,如今一下子要改成土黄色的中央军服,多少是有些不习惯的。
当然,对于麾下那些士兵们来说,大部分人反而是觉得很新奇,再者又有新衣服可以穿,自然很是高兴。
好在中央政府特别下拨了三十万经费,这是袁肃执掌滦州军权以来第一次收到上面派下来的现款。不过经过一番打听,他才知道这三十万根本不算什么,比起京师南苑、北苑两个警备师扩充为四个中央陆军师所消耗两百万经费,这三十万简直还不足以编一个旅。
归根结底,他还是意识到大总统叔父对自己是有一定的戒备,就算不是戒备,十之八九也是没有太过看重。就这一点而言,自己多少是有自知之明,北洋集团最讲究的是资历,偏偏这一点自己是没有的。
但不管怎么说,有三十万总比没三十万要好。
这笔款子除了拨给淮安、淮北两地警备司令部用于加快扩编之外,还有一大部分则被带回滦州来做为本部人马所用。订购全新的中央军军服只花了两万元左右,余下来的资金即便是采购大批子弹、新的储备枪支、军马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