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2/4)
需要十七师三个团回防,敌部必定会知难而退。至于商丘这边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关口,只要一天的时间就能全部收复商丘,岂能在这个时刻半途而废?
一旦给了王泽部喘息的机会,王泽自知不敌政府军,十之八九会带队到处流窜。河南省之所以乱成一片,政府军和各地官军之所以屡屡镇压不利,其原因就是无法适应民军的流动作战,被民军牵着鼻子到处走。
所以,此次必然要趁机一举彻底歼灭王泽部,否则那就是为祸全省的大灾难。
直到黎明时,李潜这才又回了一封电文,仍然坚持要带走五十七团,只留五十八团协助第三旅进攻。而开封那边却没有再回任何电文,以袁肃的揣测应该是张镇芳听信了自己的解释,否则以张镇芳的性格肯定会连续发电报来催促回援。
虽然天亮之后的攻势少了一个团的兵力,但袁肃和蒋百里仍然还是有很大的信心打好这一场仗。毕竟王泽部经过两天的鏖战,士气和军心都已经十分低下,剩余的部队已然失去了战斗下去的信心。第三旅和五十八团接下来的作战,可谓就是摧枯拉朽。
因为开封告急的缘故,凌晨六点钟天色还灰蒙蒙一片的时候,袁肃便下令提前发动进攻。他必须争分夺秒的收拾商丘这边的残局,不管开封那边是否能够坚守,但毕竟开封做为河南省城是有着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民军连省城都敢进攻,传出去官府还会有任何的威信可言吗?
本以为凌晨提前发动进攻会有诸多不便,比如视线,又比如天气过冷。但是当进攻开始时,战事却要显得顺利许多。客观的环境因素不仅仅是对政府军有影响,对那些平头老百姓组成的民军同样有影响,更何况第三旅每天凌晨和晚上都会进行跑操,反而要比民军更能得心应手的应付。
战斗打响后,大部分民军还在睡梦中,这这样一下子失去了先机。
再加上之前两天的作战已经打得垂头丧气,在这个时候愈发没有反抗的余力。
打到中午的时候,濉河北岸的民军溃不成军,就地投降和逃散者多不胜数。而第三团向东北城区发动进攻后不久,从东边又杀出一路部队,起初还分辨不清楚对方是哪里的人马,可当第三团和对方在东郊外碰面时,才知道原来是十四师的一支人马。十四师在昨天才得知第三旅和十七师的行动,于是急急忙忙想要凑上来分一杯羹。
开封总司令部在袁肃的掩盖之下,最终没有把进攻商丘的消息告知十四师,目的就是不希望十四师过早的跑来抢功。原计划昨天打算发电报去通知十四师,毕竟都打到这个地步了,最起码也应该让十四师有个反应。可偏偏在商丘南城发生了严重扰民事件,袁肃担心十四师也是这种德行,帮不上忙反而还添乱,索性就没有再发这封电报。
第33章,一波又起
不过对于袁肃而言,现在十四师赶出来分一杯羹也无妨,反正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再如何上报张镇芳心里有数,十四师即便想要贪功也要看看与其抢功的人是谁。
到了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商丘全境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剩下的也就只是王泽带领少数民军四处逃窜,但是其规模仅仅只剩下几十人而已。袁肃在中午时便与第一团团部一起开低商丘,与第二团于濉河北岸会合。
他先召开了第三旅的内部军事会议,制订了接下来关于商丘善后的安排。一方面是绝对不能扰民,另外一方面是要迅速的在城内城外建立援助站。由军队出面召集商丘原来的官僚,至于那些逃跑的官僚就直接就地免职,缺职则邀请一些本地的望族、三老、乡绅们出来组建临时的民政机构。
新诞生的民政机构立刻投入工作,现阶段主要便是负责安抚全境百姓,以及对政府救助物资的详细分配。
之前从开封发来的一批救助物资,目前停留在宁陵县,因为昨天晚上发生的突发事件,运输物资的队伍被征调回援开封,所以没有及时送到商丘这边。袁肃派孙佑邰带骑兵队赶往宁陵县去调来物资,统一收纳在商丘民政府官仓,等具体的救助计划下来之后,再按照计划下达到各个救助站。
袁肃要求临时成立的民政机构必须在一天之内制订详细的救助计划,好在民政府公署还保存着本地的户籍资料,临时官僚只要发动人力对照户籍资料,来制订对应的安抚和救助办法。在安排打点好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袁肃让蒋百里和第二骑兵团留守商丘,并且由蒋百里担任商丘实际的最高决策人,随即带领第一团和第三团向开封出发。
晚上七点钟时,袁肃与第一团先行抵达了宁陵县,因为天色已晚,只好先在这里休息一晚,等到明日一早再继续上路。而刚到宁陵县没多久,县府电报室就收到从商丘转发来的电文,电文原件是来自开封,内容正是关于开封目前最新的境况。
正如袁肃所预料的那样,此次针对开封发起偷袭的民军部队是仓促行动,仅仅是利用火炮在城外制造声势,到了深夜三点钟时才尝试着发动了一次攻城。然而因为天色太暗,开封城有太大,民军部队在城内转了一大圈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径,不仅没能向都督府发起进攻,甚至还有几支部队摸黑之下走散了。
十七师回援的部队是在
一旦给了王泽部喘息的机会,王泽自知不敌政府军,十之八九会带队到处流窜。河南省之所以乱成一片,政府军和各地官军之所以屡屡镇压不利,其原因就是无法适应民军的流动作战,被民军牵着鼻子到处走。
所以,此次必然要趁机一举彻底歼灭王泽部,否则那就是为祸全省的大灾难。
直到黎明时,李潜这才又回了一封电文,仍然坚持要带走五十七团,只留五十八团协助第三旅进攻。而开封那边却没有再回任何电文,以袁肃的揣测应该是张镇芳听信了自己的解释,否则以张镇芳的性格肯定会连续发电报来催促回援。
虽然天亮之后的攻势少了一个团的兵力,但袁肃和蒋百里仍然还是有很大的信心打好这一场仗。毕竟王泽部经过两天的鏖战,士气和军心都已经十分低下,剩余的部队已然失去了战斗下去的信心。第三旅和五十八团接下来的作战,可谓就是摧枯拉朽。
因为开封告急的缘故,凌晨六点钟天色还灰蒙蒙一片的时候,袁肃便下令提前发动进攻。他必须争分夺秒的收拾商丘这边的残局,不管开封那边是否能够坚守,但毕竟开封做为河南省城是有着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民军连省城都敢进攻,传出去官府还会有任何的威信可言吗?
本以为凌晨提前发动进攻会有诸多不便,比如视线,又比如天气过冷。但是当进攻开始时,战事却要显得顺利许多。客观的环境因素不仅仅是对政府军有影响,对那些平头老百姓组成的民军同样有影响,更何况第三旅每天凌晨和晚上都会进行跑操,反而要比民军更能得心应手的应付。
战斗打响后,大部分民军还在睡梦中,这这样一下子失去了先机。
再加上之前两天的作战已经打得垂头丧气,在这个时候愈发没有反抗的余力。
打到中午的时候,濉河北岸的民军溃不成军,就地投降和逃散者多不胜数。而第三团向东北城区发动进攻后不久,从东边又杀出一路部队,起初还分辨不清楚对方是哪里的人马,可当第三团和对方在东郊外碰面时,才知道原来是十四师的一支人马。十四师在昨天才得知第三旅和十七师的行动,于是急急忙忙想要凑上来分一杯羹。
开封总司令部在袁肃的掩盖之下,最终没有把进攻商丘的消息告知十四师,目的就是不希望十四师过早的跑来抢功。原计划昨天打算发电报去通知十四师,毕竟都打到这个地步了,最起码也应该让十四师有个反应。可偏偏在商丘南城发生了严重扰民事件,袁肃担心十四师也是这种德行,帮不上忙反而还添乱,索性就没有再发这封电报。
第33章,一波又起
不过对于袁肃而言,现在十四师赶出来分一杯羹也无妨,反正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再如何上报张镇芳心里有数,十四师即便想要贪功也要看看与其抢功的人是谁。
到了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商丘全境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剩下的也就只是王泽带领少数民军四处逃窜,但是其规模仅仅只剩下几十人而已。袁肃在中午时便与第一团团部一起开低商丘,与第二团于濉河北岸会合。
他先召开了第三旅的内部军事会议,制订了接下来关于商丘善后的安排。一方面是绝对不能扰民,另外一方面是要迅速的在城内城外建立援助站。由军队出面召集商丘原来的官僚,至于那些逃跑的官僚就直接就地免职,缺职则邀请一些本地的望族、三老、乡绅们出来组建临时的民政机构。
新诞生的民政机构立刻投入工作,现阶段主要便是负责安抚全境百姓,以及对政府救助物资的详细分配。
之前从开封发来的一批救助物资,目前停留在宁陵县,因为昨天晚上发生的突发事件,运输物资的队伍被征调回援开封,所以没有及时送到商丘这边。袁肃派孙佑邰带骑兵队赶往宁陵县去调来物资,统一收纳在商丘民政府官仓,等具体的救助计划下来之后,再按照计划下达到各个救助站。
袁肃要求临时成立的民政机构必须在一天之内制订详细的救助计划,好在民政府公署还保存着本地的户籍资料,临时官僚只要发动人力对照户籍资料,来制订对应的安抚和救助办法。在安排打点好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袁肃让蒋百里和第二骑兵团留守商丘,并且由蒋百里担任商丘实际的最高决策人,随即带领第一团和第三团向开封出发。
晚上七点钟时,袁肃与第一团先行抵达了宁陵县,因为天色已晚,只好先在这里休息一晚,等到明日一早再继续上路。而刚到宁陵县没多久,县府电报室就收到从商丘转发来的电文,电文原件是来自开封,内容正是关于开封目前最新的境况。
正如袁肃所预料的那样,此次针对开封发起偷袭的民军部队是仓促行动,仅仅是利用火炮在城外制造声势,到了深夜三点钟时才尝试着发动了一次攻城。然而因为天色太暗,开封城有太大,民军部队在城内转了一大圈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径,不仅没能向都督府发起进攻,甚至还有几支部队摸黑之下走散了。
十七师回援的部队是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