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3/5)
任吗?”周宝林正色的问道。
“今日来找你,就是有一项重任需要借你之力。或者说,如果你能办好这件事,袁某便会抛开以前对你的所有成见,真正认为你我是可以走到一路的人。”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不过他心中却是有了几分喜动,听周宝林的意思,显然是已经打算做出决断了。
“听你这么说,我几乎已经猜出你今天找我的是什么目的了。正如你从一开始就再三重申的那些话,你希望利用招降我这个民军重要人物,来诱使其他更多的民军弃械投降或者接受招安。这次你要我帮忙的事情,不外乎如此,对吗?”周宝林很敏捷的就想通了袁肃的话,他没有丝毫遮掩,直截了当的便说出了这层意思。
“呵呵,”袁肃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容中有几分很明显的佩服,他不可否认的说道,“没错。昨天下午我部刚刚接到从南阳发来的一封电文,据情报称目前活跃在豫南山区的几支民军队伍出现动摇,上面希望我们能不战而降人之兵。我想,再没有什么能比你更适合完成这个任务了。”
昨天下午确实有这样一份电文,发电报的正是驻扎在南阳周边的何丰林部。
整件事是从前天何丰林接到南阳郊区一个村镇巡警报告,该村镇有一户人家的儿子突然返回村子,这个儿子之前一直在外务工,但是也有知情人称是参加民军去了。
巡警将这个儿子带回来问话,经过一番拷问之后才得知原因豫南山区活跃的几支民军出现内乱,有许多民军听说白朗本部人马转战陕西之后便感到大势已去,想要脱离民军返回故里过普通的日子,省得到时候兵败被俘会遭到官府的严惩。
第51章,谋将加盟
不得不说,这份电文正好迎合了袁肃才不久定下来的新计划。既然北京方面不希望第三旅再参与任何军事行动,而第三旅实际上也不愿意再冒任何风险,若是能通过招降的方式来瓦解河南民军,不失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袁肃这边正愁着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因为即便周宝林这边接受招降,但如果西南山区的民军铁了心要顽抗到底,周宝林也是断然没办法说服这些人归降。所以说这是两方面都需要有契机方才能办成的事。
现在何丰林那边发来消息,告知西南山区的民军内部有了分崩离析,眼下只要能够说服周宝林投诚,那这件事显然已经办成了一半。
“袁大人,坦白的来说,你希望通过此次招降来试探我,而我同样也希望能通过这件事来试探你。”周宝林意味深远的说道。
“是吗?”袁肃笑着问道。在他看来,原本还以为周宝林不会答应代替官府去招安豫南山区的民军,毕竟这件事还是有一些风险。就算周宝林本人不在乎所谓的气节,但一方面是豫南山区的几路民军之前都是行走江湖的绿林,与白朗起义没有直接关系,另外一方面这些绿林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好江湖义气,然则却是十分注重面子。
一旦周宝林与这几路民军言语不和,极有可能会送掉性命。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周宝林的回答非但没有透露出反对的意思,相反居然还称是借这件事来“试探”自己,当真是有些奇怪。
“如果你真心实意想要有一番做为,那此次招降便是袁大人你做出表率的大好机会。袁大人想要利用这次招降来试探我的决心和立场,而我也想要看看在招降之后袁大人究竟会有怎么样的做为。“周宝林气定神闲的说道,说话时就好像是一个谆谆教诲的长者一般。
“原来是这样。你大可放心,我既然下定决心要在河南干出一番做为,要让河南乃至更多地方的老百姓认识到北洋政府是有坚持改革的人在,那就一定会激流勇进,无论如何也要做出哪怕一丁点的成绩出来。并非是我故意托辞,我所说的话都是实话,如今无论是我北洋内部又或者是国内局势,正是暗流涌动之际,我辈逆流而上,同样是承担着极大的风险。”袁肃深沉的说道。
“我能理解你所说的话,不过我是绝不会接受所谓的一丁点的成就。袁大人你当在此任,就必然是有进无退。北洋如果不能像袁大人你所说那样完成一次改革,这天下、这民族势必都会是你们北洋的敌人。并非是我在恐吓袁大人,我相信袁大人你比我更清楚北洋政府现在于国人心中的印象。改则有变通之余地,不改则必亡。”周宝林斩金截铁的说道。
袁肃心中是有几分不赞同周宝林的话,在他看来周宝林的目光仍然只局限于河南本地,又或者是深受南方革命思想的影响,因此才会觉得如今整个中国南北上下都在排斥北洋政府。他的的确确承认北洋政府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腐败、保守、专制、人治思想等等,可毕竟是封建时代结束之后的第一个共和国,无论是掌权者、政客、学者甚至最基层的吏部员,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探索、磨合、改善。
更何况在他看来,中国南北上下并不是一致都在排斥北洋政府,就如同之前所说过的那些话一样,许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总统、什么是政体国体、什么又是共和民主,所以根本也不会在乎当权的是袁世凯还是孙中山。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去纠正周宝林的话。只要周宝林能接受招
“今日来找你,就是有一项重任需要借你之力。或者说,如果你能办好这件事,袁某便会抛开以前对你的所有成见,真正认为你我是可以走到一路的人。”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不过他心中却是有了几分喜动,听周宝林的意思,显然是已经打算做出决断了。
“听你这么说,我几乎已经猜出你今天找我的是什么目的了。正如你从一开始就再三重申的那些话,你希望利用招降我这个民军重要人物,来诱使其他更多的民军弃械投降或者接受招安。这次你要我帮忙的事情,不外乎如此,对吗?”周宝林很敏捷的就想通了袁肃的话,他没有丝毫遮掩,直截了当的便说出了这层意思。
“呵呵,”袁肃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容中有几分很明显的佩服,他不可否认的说道,“没错。昨天下午我部刚刚接到从南阳发来的一封电文,据情报称目前活跃在豫南山区的几支民军队伍出现动摇,上面希望我们能不战而降人之兵。我想,再没有什么能比你更适合完成这个任务了。”
昨天下午确实有这样一份电文,发电报的正是驻扎在南阳周边的何丰林部。
整件事是从前天何丰林接到南阳郊区一个村镇巡警报告,该村镇有一户人家的儿子突然返回村子,这个儿子之前一直在外务工,但是也有知情人称是参加民军去了。
巡警将这个儿子带回来问话,经过一番拷问之后才得知原因豫南山区活跃的几支民军出现内乱,有许多民军听说白朗本部人马转战陕西之后便感到大势已去,想要脱离民军返回故里过普通的日子,省得到时候兵败被俘会遭到官府的严惩。
第51章,谋将加盟
不得不说,这份电文正好迎合了袁肃才不久定下来的新计划。既然北京方面不希望第三旅再参与任何军事行动,而第三旅实际上也不愿意再冒任何风险,若是能通过招降的方式来瓦解河南民军,不失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袁肃这边正愁着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因为即便周宝林这边接受招降,但如果西南山区的民军铁了心要顽抗到底,周宝林也是断然没办法说服这些人归降。所以说这是两方面都需要有契机方才能办成的事。
现在何丰林那边发来消息,告知西南山区的民军内部有了分崩离析,眼下只要能够说服周宝林投诚,那这件事显然已经办成了一半。
“袁大人,坦白的来说,你希望通过此次招降来试探我,而我同样也希望能通过这件事来试探你。”周宝林意味深远的说道。
“是吗?”袁肃笑着问道。在他看来,原本还以为周宝林不会答应代替官府去招安豫南山区的民军,毕竟这件事还是有一些风险。就算周宝林本人不在乎所谓的气节,但一方面是豫南山区的几路民军之前都是行走江湖的绿林,与白朗起义没有直接关系,另外一方面这些绿林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好江湖义气,然则却是十分注重面子。
一旦周宝林与这几路民军言语不和,极有可能会送掉性命。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周宝林的回答非但没有透露出反对的意思,相反居然还称是借这件事来“试探”自己,当真是有些奇怪。
“如果你真心实意想要有一番做为,那此次招降便是袁大人你做出表率的大好机会。袁大人想要利用这次招降来试探我的决心和立场,而我也想要看看在招降之后袁大人究竟会有怎么样的做为。“周宝林气定神闲的说道,说话时就好像是一个谆谆教诲的长者一般。
“原来是这样。你大可放心,我既然下定决心要在河南干出一番做为,要让河南乃至更多地方的老百姓认识到北洋政府是有坚持改革的人在,那就一定会激流勇进,无论如何也要做出哪怕一丁点的成绩出来。并非是我故意托辞,我所说的话都是实话,如今无论是我北洋内部又或者是国内局势,正是暗流涌动之际,我辈逆流而上,同样是承担着极大的风险。”袁肃深沉的说道。
“我能理解你所说的话,不过我是绝不会接受所谓的一丁点的成就。袁大人你当在此任,就必然是有进无退。北洋如果不能像袁大人你所说那样完成一次改革,这天下、这民族势必都会是你们北洋的敌人。并非是我在恐吓袁大人,我相信袁大人你比我更清楚北洋政府现在于国人心中的印象。改则有变通之余地,不改则必亡。”周宝林斩金截铁的说道。
袁肃心中是有几分不赞同周宝林的话,在他看来周宝林的目光仍然只局限于河南本地,又或者是深受南方革命思想的影响,因此才会觉得如今整个中国南北上下都在排斥北洋政府。他的的确确承认北洋政府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腐败、保守、专制、人治思想等等,可毕竟是封建时代结束之后的第一个共和国,无论是掌权者、政客、学者甚至最基层的吏部员,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探索、磨合、改善。
更何况在他看来,中国南北上下并不是一致都在排斥北洋政府,就如同之前所说过的那些话一样,许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总统、什么是政体国体、什么又是共和民主,所以根本也不会在乎当权的是袁世凯还是孙中山。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去纠正周宝林的话。只要周宝林能接受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