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2/4)
辽东开战第十二天后做出了更详细的申明,和对旅顺司令部下达措辞更为严厉的命令。之前十二天因为内阁与国会就辽东问题争执不休,驻华公使馆也因为遭到游行示威而被切断联系,也不清楚到底该如何节制第五师团。所以都只是下达和发出了一些含糊其辞的官文、命令。
此次陆军大臣冈市之助受大隈重信首相的明确指示,对旅顺司令部做出军法限制令,要求第五师团立刻向中国军队停战,各路部队全员返回旅顺要塞待命。同时又朝鲜和本土分别派遣军法调查官和宪兵队,针对此次擅自开战一事进行严厉的彻查。
海军大臣八代六郎也即刻致电第二舰队驻旅顺海军基地,命令第二舰队迅速停战,海军运输船协助营口第五师团撤离,舰队全部返回旅顺海军基地待命。
------
【第三更了,虽然字数不多,但也算是尽力了。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继续支持!】
第9章,停火谈判
日本国内的消息经过许多外国报纸的争相报道,于是很快便在中国国内传开。
对于日本内阁正式派遣特使赴华谈判,在中国老百姓们看来这就意味着一场重大的胜利。英勇的中国军队在辽东给予日本军队重创,让日本本土意识到此次事态的严重性,最终不得不选择退让并且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
从上海到南京,从南京到济南,再从济南到北京。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能看到人民群众欣喜鼓舞的举动,学生们上街组织义演,工人、商人们露天集会载歌载舞,提前为此次成功维护国家主权的大胜利而庆祝。
各政治派别的地方士绅也赶紧趁这个时候露一个脸,不管是从始至终支持抗日的,还是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的,又或者之前还曾经预言辽东必败的,全部都变成清一色的“爱国士绅”。不仅给工人加发赏金资以庆祝,还专门批准了假期提供集会。顺带的也频频在报纸上刊登言论,这也祝贺、那也祝贺。
消息传到辽东时,奉天方面的许多军官、政客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前后小半个月的驳火交战总算能望到头,不必担心战争继续下去而加重地方政府的负担。
但是真正掌握辽东军事指挥权的一些官员,像徐树铮、蒋百里和袁肃本人,却并没有因为日本派特使赴华而掉以轻心。既然第五师团从一开始就是擅自行动,那就表示接下来这支部队还是有可能继续擅自行动。
哪怕第五师团最终迫于各方面压力而选择停战,可接下来在谈判桌上争夺权益时,少不了还是需要辽东这边的军事力量来押阵。或许外界会认为中国是占据优势坐地起价,但是对于袁肃而言,他从一开始就在计划趁着辽东的胜利向日本索回部分权益。
好不容易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国内不少军阀份子把目光转移到欧洲,正所谓时不我待,自然巴不得是要“得寸进尺”一次。
料定日本特使在谈判桌上肯定只会提出“放弃青岛”的条件,而辽东这边则是要求中国军队全部撤出日俄战争后签订的地界外。甚至十之八九日本还会耍起外交无赖,要求北洋政府赔偿丹东的损失。而北洋政府得了一定便宜,说不定在外交谈判桌上还真会处处“大度”。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两层因素,袁肃必须时时刻刻做好军事逼近的准备,哪怕趁机兵临旅顺也不是不可以。相信在这一点上,陆军部段祺瑞一派肯定还是会支持的,到时候奉天和直隶两省继续增派兵力,而他这个统x战总司令的位置也会得以保留。
相对于中国各路作战部队开始考虑外交谈判阶段的筹谋,第五师团司令部和旅顺司令部在接到本土发来的言辞严厉的命令后,所有人都大感心灰意冷。
大久保公治在九日这天晚上已经与神尾光臣及十八师团众多将领进行初步接触,因为丹东事件的缘故,十八师团针对此次辽东战事的态度有了一些改变。毕竟就算不考虑进攻中国进队,也要考虑防守自己的“地盘”。
尤其是十八师团总参谋长为首的一批激进军官,更是连夜开始筹划出兵的计划。
到早上才刚刚确定出兵的草案,没过多久又收到从朝鲜转发本土的正式命令,一下子顿时将满腔热情投入冰窖之中。
就连刚刚有所改变的神尾光臣,在接到这项命令之后立刻又铁石心肠起来,以此为借口坚决不肯派出第十八师团出兵作战,并且也要求大谷喜久藏和第五师团上下遵照这份命令。
大谷喜久藏在获知这个消息后,已然感到大势已去,只是犹豫未决之下仍然没有下达停战的命令。反倒是第二舰队司令部不断的发电催促营口部队准备撤离。
两天后,营口统x战司令部收到第十师从岫岩发来的电文,陈文年带领先头部队依然占领岫岩县城,在进占的过程中遇到地方警察和小股日军守备队的抵抗。不过前后交战不到三个钟头,日军武装力量全部被击溃。
作战参谋室大门外,杜预迈着大步子跨门而入,人还没有站稳便出口说道:“司令,第二师第一旅侦察队回来了,报告说在东城和岸边的日军没有撤退。”
袁肃放下手里正在阅读的电报,面不改色的抬头说道:“是吗?不是说昨天日军特使已经抵达天津了,这
此次陆军大臣冈市之助受大隈重信首相的明确指示,对旅顺司令部做出军法限制令,要求第五师团立刻向中国军队停战,各路部队全员返回旅顺要塞待命。同时又朝鲜和本土分别派遣军法调查官和宪兵队,针对此次擅自开战一事进行严厉的彻查。
海军大臣八代六郎也即刻致电第二舰队驻旅顺海军基地,命令第二舰队迅速停战,海军运输船协助营口第五师团撤离,舰队全部返回旅顺海军基地待命。
------
【第三更了,虽然字数不多,但也算是尽力了。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继续支持!】
第9章,停火谈判
日本国内的消息经过许多外国报纸的争相报道,于是很快便在中国国内传开。
对于日本内阁正式派遣特使赴华谈判,在中国老百姓们看来这就意味着一场重大的胜利。英勇的中国军队在辽东给予日本军队重创,让日本本土意识到此次事态的严重性,最终不得不选择退让并且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
从上海到南京,从南京到济南,再从济南到北京。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能看到人民群众欣喜鼓舞的举动,学生们上街组织义演,工人、商人们露天集会载歌载舞,提前为此次成功维护国家主权的大胜利而庆祝。
各政治派别的地方士绅也赶紧趁这个时候露一个脸,不管是从始至终支持抗日的,还是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的,又或者之前还曾经预言辽东必败的,全部都变成清一色的“爱国士绅”。不仅给工人加发赏金资以庆祝,还专门批准了假期提供集会。顺带的也频频在报纸上刊登言论,这也祝贺、那也祝贺。
消息传到辽东时,奉天方面的许多军官、政客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前后小半个月的驳火交战总算能望到头,不必担心战争继续下去而加重地方政府的负担。
但是真正掌握辽东军事指挥权的一些官员,像徐树铮、蒋百里和袁肃本人,却并没有因为日本派特使赴华而掉以轻心。既然第五师团从一开始就是擅自行动,那就表示接下来这支部队还是有可能继续擅自行动。
哪怕第五师团最终迫于各方面压力而选择停战,可接下来在谈判桌上争夺权益时,少不了还是需要辽东这边的军事力量来押阵。或许外界会认为中国是占据优势坐地起价,但是对于袁肃而言,他从一开始就在计划趁着辽东的胜利向日本索回部分权益。
好不容易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国内不少军阀份子把目光转移到欧洲,正所谓时不我待,自然巴不得是要“得寸进尺”一次。
料定日本特使在谈判桌上肯定只会提出“放弃青岛”的条件,而辽东这边则是要求中国军队全部撤出日俄战争后签订的地界外。甚至十之八九日本还会耍起外交无赖,要求北洋政府赔偿丹东的损失。而北洋政府得了一定便宜,说不定在外交谈判桌上还真会处处“大度”。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两层因素,袁肃必须时时刻刻做好军事逼近的准备,哪怕趁机兵临旅顺也不是不可以。相信在这一点上,陆军部段祺瑞一派肯定还是会支持的,到时候奉天和直隶两省继续增派兵力,而他这个统x战总司令的位置也会得以保留。
相对于中国各路作战部队开始考虑外交谈判阶段的筹谋,第五师团司令部和旅顺司令部在接到本土发来的言辞严厉的命令后,所有人都大感心灰意冷。
大久保公治在九日这天晚上已经与神尾光臣及十八师团众多将领进行初步接触,因为丹东事件的缘故,十八师团针对此次辽东战事的态度有了一些改变。毕竟就算不考虑进攻中国进队,也要考虑防守自己的“地盘”。
尤其是十八师团总参谋长为首的一批激进军官,更是连夜开始筹划出兵的计划。
到早上才刚刚确定出兵的草案,没过多久又收到从朝鲜转发本土的正式命令,一下子顿时将满腔热情投入冰窖之中。
就连刚刚有所改变的神尾光臣,在接到这项命令之后立刻又铁石心肠起来,以此为借口坚决不肯派出第十八师团出兵作战,并且也要求大谷喜久藏和第五师团上下遵照这份命令。
大谷喜久藏在获知这个消息后,已然感到大势已去,只是犹豫未决之下仍然没有下达停战的命令。反倒是第二舰队司令部不断的发电催促营口部队准备撤离。
两天后,营口统x战司令部收到第十师从岫岩发来的电文,陈文年带领先头部队依然占领岫岩县城,在进占的过程中遇到地方警察和小股日军守备队的抵抗。不过前后交战不到三个钟头,日军武装力量全部被击溃。
作战参谋室大门外,杜预迈着大步子跨门而入,人还没有站稳便出口说道:“司令,第二师第一旅侦察队回来了,报告说在东城和岸边的日军没有撤退。”
袁肃放下手里正在阅读的电报,面不改色的抬头说道:“是吗?不是说昨天日军特使已经抵达天津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