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1/5)
在袁世凯身边不乏没有保持理性的幕僚,张一鏖就是这样一人。他专门在今天来到怀仁堂南书房,趁着处理秘书处的公务之际,顺带的向袁世凯进言道:“大总统,天津那边已经发回电报,袁梓敬还是坚辞不受。下面传言的花样越来越多,您看,是不是得想想办法。”
袁世凯没有什么兴致的说道:“无非都是一些小道微言,林子大了,总不能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由得他们去吧,迟早会自发平息下来的。”
张一鏖叹息了一声,进一步说道:“可是大人,今世非比往日。袁梓敬在辽东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又正值年轻力盛,偏偏在这个时候说辞官隐居,这怎能不引起外人胡乱猜测?此次如若不正面解决问题,只怕会遗祸无穷。”
袁世凯笑道:“有何遗祸?你倒是说说看。”
张一鏖知道袁世凯是故意这么问,袁肃这件事的遗祸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北洋内部人人自危,外界质疑之声络绎不绝。但是这些话是没办法说出口,不仅说出来会有触忌讳,就算袁世凯不追究这些忌讳,要想反驳也是轻而易举。
“我着实不知原本好端端的,为何大总统突然要做出这样的调任命令?袁梓敬是支持中央集权的领头人物,又是北洋青年一辈的典范人物,更是大总统的同宗亲戚,本应该加以培养引以外用才是,何处却惹来如此之多的凭空猜测呢?”
“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这都不是你的职责范围,索性无需多理就是。如若你非要担忧这件事,那就再发几封电文到南京,措辞重一些,尽量邀得袁肃北上就是了。”袁世凯脸色有几分不好看,阴沉沉的说道。
张一鏖暗暗叹了一口气,他算是明白什么叫自毁长城了。不过终归也没办法再继续深劝下去,这件事还是有许多忌讳的地方,雷池处处,容不得任何多嘴。他现在所期望的,那就是袁肃当真能老老实实呆在天津,又或者不会真正记恨于大总统,否则这件事肯定还会有后续的大风大浪。
第29章,五月六月
从三月到五月,筹安会的动作越来越大,关于帝制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
之前半年的时间里面,无论是袁世凯个人又或者是北洋政府都没有对帝制一事公开做出任何答复,即便有也只是私底下的言论罢了。要说唯一一个与官方挂钩的关于帝制的事情,还是去年年底在瀛台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向袁肃提出关于帝制的问题。
国内的民众情绪每天依然都沉浸“民族自强”的氛围之中,而在北洋政府喉舌的引导之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向帝制,甚至跟着筹安会一起鼓吹帝制。
正是有鉴于国内的呼声水涨船高,袁世凯“被迫”于五月六日在国政办公厅做出正式的答复。他否认自己有更改国家政体的意愿,表示外交的舆论和民间团体的学术讨论,与北洋政府是没有任何关联。
这样的回答显然很草率,不管是在措辞还是在语气上,袁世凯的答复都没有切中要害,仅仅是有一种很柔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当然,无论是北洋内部又或者是民间一些有见识的人,都很清楚这次所谓的正式答复,只不过是袁世凯虚推罢了。就如同历史上所有被“劝进”的帝王,总要先考虑大统和民间声音,经过三劝三推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就好比是一个流程罢了!正因为如此,南方一些不算主流的报纸还专门刊登了一些讽刺的文章,来揭露袁世凯惺惺作态的样子。只可惜这些非主流的报纸大体上只能当作“内部文件”来传阅,大部分的老百姓们别说根本不会多加理会,甚至都从没听说过这份报纸的名字。
正如同所有人预料之内的那样,到了五月底的时候,由副总统黎元洪、四川军务总办陈宦、财政部总长梁士诒、广东巡阅使龙济光、山西督军阎锡山、山东督军靳云鹏、山东军务总办张怀芝、湖北督军王占元等一众中央及地方大员,联名呈交劝进书。书中云里雾里说了一大堆好听的话,希望大总统袁世凯能够顺应民意。
此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众多官员牵涉其中,声势和影响极其之大,引起了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不过大多数人依然没有表示任何反对的意思,就连平日里最容易热血上头的学生团体,似乎也都只是乖乖的持观望态度。
此事在民间的反应情况让袁世凯感到很是高兴,不过他也没有猴急着立刻就应承下来,该走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少,既然民间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那自己自然便能更加从容不迫的来走下面的路。
到了六月上旬,北京总统府郑重其事的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邀请了许多嘉宾到场参加,甚至还煞有其事的请来了几个之前一直作为革命党活跃的政治人物到场。在会场上,袁世凯用很严肃的语气表示,关于劝进一事自己从未考虑,也绝不敢有这样的奢望。从态度和形式上,显然要比第一次更有诚意。
可细细来分析,实际上袁世凯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话,较之第一次要更加含糊其辞的多,不仅依然没有明确表示对帝制的个人观念,同时还似有保留。简单来说,从始至终袁世凯都没有反对帝制,也没有说过“严惩帝制造谣者”之类的话。
袁世凯没有什么兴致的说道:“无非都是一些小道微言,林子大了,总不能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由得他们去吧,迟早会自发平息下来的。”
张一鏖叹息了一声,进一步说道:“可是大人,今世非比往日。袁梓敬在辽东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又正值年轻力盛,偏偏在这个时候说辞官隐居,这怎能不引起外人胡乱猜测?此次如若不正面解决问题,只怕会遗祸无穷。”
袁世凯笑道:“有何遗祸?你倒是说说看。”
张一鏖知道袁世凯是故意这么问,袁肃这件事的遗祸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北洋内部人人自危,外界质疑之声络绎不绝。但是这些话是没办法说出口,不仅说出来会有触忌讳,就算袁世凯不追究这些忌讳,要想反驳也是轻而易举。
“我着实不知原本好端端的,为何大总统突然要做出这样的调任命令?袁梓敬是支持中央集权的领头人物,又是北洋青年一辈的典范人物,更是大总统的同宗亲戚,本应该加以培养引以外用才是,何处却惹来如此之多的凭空猜测呢?”
“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这都不是你的职责范围,索性无需多理就是。如若你非要担忧这件事,那就再发几封电文到南京,措辞重一些,尽量邀得袁肃北上就是了。”袁世凯脸色有几分不好看,阴沉沉的说道。
张一鏖暗暗叹了一口气,他算是明白什么叫自毁长城了。不过终归也没办法再继续深劝下去,这件事还是有许多忌讳的地方,雷池处处,容不得任何多嘴。他现在所期望的,那就是袁肃当真能老老实实呆在天津,又或者不会真正记恨于大总统,否则这件事肯定还会有后续的大风大浪。
第29章,五月六月
从三月到五月,筹安会的动作越来越大,关于帝制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
之前半年的时间里面,无论是袁世凯个人又或者是北洋政府都没有对帝制一事公开做出任何答复,即便有也只是私底下的言论罢了。要说唯一一个与官方挂钩的关于帝制的事情,还是去年年底在瀛台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向袁肃提出关于帝制的问题。
国内的民众情绪每天依然都沉浸“民族自强”的氛围之中,而在北洋政府喉舌的引导之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向帝制,甚至跟着筹安会一起鼓吹帝制。
正是有鉴于国内的呼声水涨船高,袁世凯“被迫”于五月六日在国政办公厅做出正式的答复。他否认自己有更改国家政体的意愿,表示外交的舆论和民间团体的学术讨论,与北洋政府是没有任何关联。
这样的回答显然很草率,不管是在措辞还是在语气上,袁世凯的答复都没有切中要害,仅仅是有一种很柔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当然,无论是北洋内部又或者是民间一些有见识的人,都很清楚这次所谓的正式答复,只不过是袁世凯虚推罢了。就如同历史上所有被“劝进”的帝王,总要先考虑大统和民间声音,经过三劝三推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就好比是一个流程罢了!正因为如此,南方一些不算主流的报纸还专门刊登了一些讽刺的文章,来揭露袁世凯惺惺作态的样子。只可惜这些非主流的报纸大体上只能当作“内部文件”来传阅,大部分的老百姓们别说根本不会多加理会,甚至都从没听说过这份报纸的名字。
正如同所有人预料之内的那样,到了五月底的时候,由副总统黎元洪、四川军务总办陈宦、财政部总长梁士诒、广东巡阅使龙济光、山西督军阎锡山、山东督军靳云鹏、山东军务总办张怀芝、湖北督军王占元等一众中央及地方大员,联名呈交劝进书。书中云里雾里说了一大堆好听的话,希望大总统袁世凯能够顺应民意。
此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众多官员牵涉其中,声势和影响极其之大,引起了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不过大多数人依然没有表示任何反对的意思,就连平日里最容易热血上头的学生团体,似乎也都只是乖乖的持观望态度。
此事在民间的反应情况让袁世凯感到很是高兴,不过他也没有猴急着立刻就应承下来,该走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少,既然民间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那自己自然便能更加从容不迫的来走下面的路。
到了六月上旬,北京总统府郑重其事的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邀请了许多嘉宾到场参加,甚至还煞有其事的请来了几个之前一直作为革命党活跃的政治人物到场。在会场上,袁世凯用很严肃的语气表示,关于劝进一事自己从未考虑,也绝不敢有这样的奢望。从态度和形式上,显然要比第一次更有诚意。
可细细来分析,实际上袁世凯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话,较之第一次要更加含糊其辞的多,不仅依然没有明确表示对帝制的个人观念,同时还似有保留。简单来说,从始至终袁世凯都没有反对帝制,也没有说过“严惩帝制造谣者”之类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