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1/5)
李友勋微微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大人放心,卑职一定说服熊克武。”
---
黄毓成(1884-1958),字斐章,民国陆军上将,云南省镇沅县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秀才,入昆明经正书院。1904年夏赴日留学,学成回滇于讲武堂任职。1911年参与发动昆明“重九起义”,起义成功后任陆军第一师骑兵联队长,次年4月率骑兵支队入黔。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云南举义讨袁,黄毓成任护国军第三军挺进军司令,率部参加滇桂边境抗击龙觐光部的作战。1918年到1922年间,任滇军驻川师长、司令部参赞等职,目睹军阀间拥兵争利,愤而解甲,赴上海闲居。1937年受南京政府令,返滇任云南禁烟特派员,遭解职后归家研究佛学至解放。解放后任云南省文史馆馆员,于1958年病逝。
第32章,长痛短痛
对于袁肃来说,自从收到高顺陆续发回来的几封电报之后,心神渐渐有几分不安宁起来。
之前他还是一直寄希望能像历史上那样,护国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北洋政府内部纷纷倒戈独立,以至于在众叛亲离之下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
即便是经过了青岛和辽东这两件事,为北洋政府赢得了不少民众基础,可也未必就能百分之百确保帝制的推行。在这一点上早先就有过分析,岂不说坚定不移的革命人士会反对,前清时期那些遗老官僚们也根本会反对。就像梁启超、康有为这些尊奉正统的保皇党,又有名望又有立场,肯定不会叫袁世凯好过。
然而事情的结果却还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毕竟在各方面喉舌的宣传造势之下,民间的气氛持续升温。这一点就连袁肃本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毕竟他同样是安排过手下暗中推波助澜、大造声势。
面对国内民众倒向性的支持、拥戴北洋政府,南方革命阵营必然会感到压力徒增。革命的力量原本就是依附于民间各界,如今非但失去了不少力量的源头,甚至这些力量的源头还转向支持北洋政府,此消彼长之下,岂能没有压力?
从这段时间南方革命势力的表现来看,也充分证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
在六月中旬的这几天,袁肃从各方面搜集到的情报,他可以充分看清楚南方革命阵营目前的形势。先是丽江会议没有任何结果,西南诸省各自都有内乱:四川熊克武与外省驻军争执不休,贵州任可澄、刘显世也明争暗斗,陆荣廷掌管下的两广各自都有不太平;之后中华革命党这边也是处处优柔寡断,派回国内负责联络革命武装的人至今没有任何进展。
再者,就连两广、江浙以及香港、南洋等地同情革命的商人、资本家们,现如今同样都表现出踌躇和观望的态度。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北洋政府一次重大的变动,选择好究竟站在哪一边,必然会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决定性的转变。
并非是这些商人、资本家都革命没有信心,而是在衡量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双重利益的时候,总是需要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一些。如果真如北洋政府所宣传的那样,改变政治体制和国体能够使得中国发展的更好,那现在支持革命,岂不就是在蓄意破坏国家的发展吗?
正是因为这些商人、资本家愈发显得犹豫,从而极大的影响了革命阵营的经济来源。
不过,袁肃从始至终都认为,单靠革命阵营来进行倒袁行动,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到底都是不可靠。历史上的护国战争还是因为北洋内部的政治争斗,从而让护国军有机可乘。即便现在国内对北洋政府和袁世凯拥戴、支持的声势很浓烈,可越是如此,北洋内部的军阀、政治派系便越会不满。
他相信只要南方稍微有点行动,北洋内部自然会伺机配合。
真正结束袁世凯帝制的不是护国战争,而是国内上上下下反对的声讨之势。
等到各省督军一个个都宣布独立,各省的舆论宣传也渐渐开始驳斥、贬低并且揭露帝制的真想,民间老百姓们自然会从狂热中渐渐苏醒过来。在这样的大声浪之下,袁世凯孤立无援,哪怕手里牢牢掌握着一支效忠于自己的中央军,也必然会不战而败。
可摆在眼前的南方革命阵营的形式,显然是到了万分窘迫的地步。
袁肃最担心的,莫过于是南方革命阵营连最基本的呼吁倒袁的声音都没有,更别谈还能像历史上发动武装倒袁的护国运动。一旦袁世凯顺理成章的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又利用称帝之后的声势和政治压力,彻底消灭南北对立的局面,那中国近代历史就算是彻底改写了。
真的如果走到这一步,或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国家一旦完全统一起来,今后发展壮大的步伐必然能迈得更大一些。
但是以他对袁世凯的了解,以及北洋内部的现状来看,除非袁世凯在称帝之后还能有足够的信心,并且寿命还能再坚持五年左右,否则这件事断然不会有预想发展中的那么顺利。
只怕袁世凯称帝之后不会忙着统一中国,而是煞费苦心的开始为儿子袁克定继任来做文章,又要安排托孤的“顾命大臣”,又是要肃清北洋内部潜在的威胁,还要想方设法与洋人进行帝制正
---
黄毓成(1884-1958),字斐章,民国陆军上将,云南省镇沅县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秀才,入昆明经正书院。1904年夏赴日留学,学成回滇于讲武堂任职。1911年参与发动昆明“重九起义”,起义成功后任陆军第一师骑兵联队长,次年4月率骑兵支队入黔。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云南举义讨袁,黄毓成任护国军第三军挺进军司令,率部参加滇桂边境抗击龙觐光部的作战。1918年到1922年间,任滇军驻川师长、司令部参赞等职,目睹军阀间拥兵争利,愤而解甲,赴上海闲居。1937年受南京政府令,返滇任云南禁烟特派员,遭解职后归家研究佛学至解放。解放后任云南省文史馆馆员,于1958年病逝。
第32章,长痛短痛
对于袁肃来说,自从收到高顺陆续发回来的几封电报之后,心神渐渐有几分不安宁起来。
之前他还是一直寄希望能像历史上那样,护国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北洋政府内部纷纷倒戈独立,以至于在众叛亲离之下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
即便是经过了青岛和辽东这两件事,为北洋政府赢得了不少民众基础,可也未必就能百分之百确保帝制的推行。在这一点上早先就有过分析,岂不说坚定不移的革命人士会反对,前清时期那些遗老官僚们也根本会反对。就像梁启超、康有为这些尊奉正统的保皇党,又有名望又有立场,肯定不会叫袁世凯好过。
然而事情的结果却还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毕竟在各方面喉舌的宣传造势之下,民间的气氛持续升温。这一点就连袁肃本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毕竟他同样是安排过手下暗中推波助澜、大造声势。
面对国内民众倒向性的支持、拥戴北洋政府,南方革命阵营必然会感到压力徒增。革命的力量原本就是依附于民间各界,如今非但失去了不少力量的源头,甚至这些力量的源头还转向支持北洋政府,此消彼长之下,岂能没有压力?
从这段时间南方革命势力的表现来看,也充分证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
在六月中旬的这几天,袁肃从各方面搜集到的情报,他可以充分看清楚南方革命阵营目前的形势。先是丽江会议没有任何结果,西南诸省各自都有内乱:四川熊克武与外省驻军争执不休,贵州任可澄、刘显世也明争暗斗,陆荣廷掌管下的两广各自都有不太平;之后中华革命党这边也是处处优柔寡断,派回国内负责联络革命武装的人至今没有任何进展。
再者,就连两广、江浙以及香港、南洋等地同情革命的商人、资本家们,现如今同样都表现出踌躇和观望的态度。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北洋政府一次重大的变动,选择好究竟站在哪一边,必然会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决定性的转变。
并非是这些商人、资本家都革命没有信心,而是在衡量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双重利益的时候,总是需要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一些。如果真如北洋政府所宣传的那样,改变政治体制和国体能够使得中国发展的更好,那现在支持革命,岂不就是在蓄意破坏国家的发展吗?
正是因为这些商人、资本家愈发显得犹豫,从而极大的影响了革命阵营的经济来源。
不过,袁肃从始至终都认为,单靠革命阵营来进行倒袁行动,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到底都是不可靠。历史上的护国战争还是因为北洋内部的政治争斗,从而让护国军有机可乘。即便现在国内对北洋政府和袁世凯拥戴、支持的声势很浓烈,可越是如此,北洋内部的军阀、政治派系便越会不满。
他相信只要南方稍微有点行动,北洋内部自然会伺机配合。
真正结束袁世凯帝制的不是护国战争,而是国内上上下下反对的声讨之势。
等到各省督军一个个都宣布独立,各省的舆论宣传也渐渐开始驳斥、贬低并且揭露帝制的真想,民间老百姓们自然会从狂热中渐渐苏醒过来。在这样的大声浪之下,袁世凯孤立无援,哪怕手里牢牢掌握着一支效忠于自己的中央军,也必然会不战而败。
可摆在眼前的南方革命阵营的形式,显然是到了万分窘迫的地步。
袁肃最担心的,莫过于是南方革命阵营连最基本的呼吁倒袁的声音都没有,更别谈还能像历史上发动武装倒袁的护国运动。一旦袁世凯顺理成章的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又利用称帝之后的声势和政治压力,彻底消灭南北对立的局面,那中国近代历史就算是彻底改写了。
真的如果走到这一步,或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国家一旦完全统一起来,今后发展壮大的步伐必然能迈得更大一些。
但是以他对袁世凯的了解,以及北洋内部的现状来看,除非袁世凯在称帝之后还能有足够的信心,并且寿命还能再坚持五年左右,否则这件事断然不会有预想发展中的那么顺利。
只怕袁世凯称帝之后不会忙着统一中国,而是煞费苦心的开始为儿子袁克定继任来做文章,又要安排托孤的“顾命大臣”,又是要肃清北洋内部潜在的威胁,还要想方设法与洋人进行帝制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