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 第109节(1/4)
看看人家太奶奶家,三个曾孙,两个考上大学,一个当了兵,个个都有出息。看东升,是当年的老大学,现在都做到副县长了,听说苏家的那个女婿也是大学生,现在当了县长。再看看明亮,人家当了兵,都当团长了,当团长了还要考大学,他们直接考军校不就更好?苏芝一个女娃,都能考军校当女兵,听说以后出来就是女军官了,这得多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想来想去,心头热的不行,再也呆不住,赶紧回家训儿子孙子去了,督促他们读书。
当天晚上,东升夫妻并没有回来,苏然夫妻也没有回来,他们并不知道苏芝已经从学校回来了。他们是直到周末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小妹回来了。
最近东升和杜安国很忙,忙得几乎脑袋都削尖了。最近政策上变动很大,知青要返城,工作要安排,城里突然多出来很多的待业青年,如果不好好地把他们安顿好,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事。
东升是管经济的,平安县的经济也要抓上去。最近上面有政策与指示,需要搞经济,不能再这样不把经济当回事了。忙得一团乱,等到他们稍微有点点空,才发现小妹早就已经放假了。
“大哥,姐夫,你们是不是为了返城的知青烦恼啊?”
“能不烦恼吗?城里多了将近几百个知青都没有工作,怎么安排,如何安排才不会让他们生出情绪,这都是难题啊。”杜安国忧愁的说。
如果是几十个知青还好,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安排下来,但是多的却是几百个知青,个个都在等着政府给予安排工作,这怎么安排?
“是啊,各行各业,现在都成饱和状态,很不好弄。”东升也头疼,“而且上面有指示,要抓经济,可是怎么抓?”
苏芝说:“我在渝城也看到了更多的知青返城,但是他们就没怎么闹出事来。”
东升和杜安国一听,眼睛一亮:“小妹,那边是怎么处理的?”
苏芝想起了前世看到的报道,解释了出来:“返城的知青不就是想要上班吗?但是各行各业哪怕再缺人,也无法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人。那天我和同学在渝城逛街买东西,就遇到了一个知青在倒卖东西。当时我还好奇地问他,这不是投机倒把吗?不犯法?那个知青说了,现在国家鼓励创业,鼓励知青发展个体经济。邓公可是说了,改革要开放,就要百花齐话。这不但解决了知青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当地的经济问题。”
苏芝的话,让两个大领导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两人都是大干部,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苏芝说的呢?这个上面已经有政策了,不是他们自己开的先河,也不会违反政策,反而是对政策的执行,肯定也是出不了事的。
“不过这个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私有经济和国有集体经济的冲突。如何处理好是一个难题,我在火车上就听说了魔都那边开了私营饭店,结果老板被抓的事情。”
东升当然明白苏芝的意思,他其实是想要试试这个方案,但是又怕这种决策会昙花一现,最后政策又变了。
“其实就看大哥和姐夫的胆子大不大了。如果处理得好,这可都是政绩啊,但如果胆子小,一有国有经济的人检举,就匆忙将私有经济下线,那就搞不起来。”
东升说:“我知道你的意思,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只要能解决知青问题,能解决经济问题,我决定试试。姐夫,你怎么想?”
杜安国向来都知道东升的胆子很大,是个能干大事的人。苏家的小女儿苏芝也不是个等闲之人,人家对象可是大首长的孙子,只怕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了,这是透露给他们听了。什么渝城发生的事情,那只不过是人家的借口而已。
他一拍大腿:“东升,姐夫支持你这么干!”
“可是书记那……”有身为县长的杜安国支持,东升放了一半的心,只是县委书记那里,他有点儿难听。
他们这个吴书记,可是个传统的撑权者,做事情都是一脚一个脚印,落实准确了才会去干。他真的会支持自己这么干吗?
但不管怎样,为了平安县的经济,为了解决知青的就业问题,他也拼了。大不了,最后责任他来承担,但如果这件事情最后成功了呢?那可真的是好事。
“大哥,姐夫,你们放心地去干吧,当先驱者,才能够在政绩上有所作为。当你们为这次的改革作出了成绩,那么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
太奶奶说:“你们听芝芝的没错,太婆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既然这是大首长做出的决策,你们就去执行,错不了。紧跟着国家的脚步,跟着首长们的决策走,不会出大事的。
听了太奶奶的话,两人心头热得很,再也呆不住,当天吃完晚饭就回了县城,为后面政策的施行,而做着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却遭到了当时的县委书记吴书记的反对。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事还得再观察观察,看看燕京魔都那边的反响程度如何,稳妥行事,才不会有大错。
杜安国将上面的文件拍在吴书记的面前:“这可是大首长的意思,难道还能错得了?吴书记是不相信大首长,还是不相信这个决策会一直施行下去?
一句话,把吴书记吓得够呛。他怎么
想来想去,心头热的不行,再也呆不住,赶紧回家训儿子孙子去了,督促他们读书。
当天晚上,东升夫妻并没有回来,苏然夫妻也没有回来,他们并不知道苏芝已经从学校回来了。他们是直到周末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小妹回来了。
最近东升和杜安国很忙,忙得几乎脑袋都削尖了。最近政策上变动很大,知青要返城,工作要安排,城里突然多出来很多的待业青年,如果不好好地把他们安顿好,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事。
东升是管经济的,平安县的经济也要抓上去。最近上面有政策与指示,需要搞经济,不能再这样不把经济当回事了。忙得一团乱,等到他们稍微有点点空,才发现小妹早就已经放假了。
“大哥,姐夫,你们是不是为了返城的知青烦恼啊?”
“能不烦恼吗?城里多了将近几百个知青都没有工作,怎么安排,如何安排才不会让他们生出情绪,这都是难题啊。”杜安国忧愁的说。
如果是几十个知青还好,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安排下来,但是多的却是几百个知青,个个都在等着政府给予安排工作,这怎么安排?
“是啊,各行各业,现在都成饱和状态,很不好弄。”东升也头疼,“而且上面有指示,要抓经济,可是怎么抓?”
苏芝说:“我在渝城也看到了更多的知青返城,但是他们就没怎么闹出事来。”
东升和杜安国一听,眼睛一亮:“小妹,那边是怎么处理的?”
苏芝想起了前世看到的报道,解释了出来:“返城的知青不就是想要上班吗?但是各行各业哪怕再缺人,也无法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人。那天我和同学在渝城逛街买东西,就遇到了一个知青在倒卖东西。当时我还好奇地问他,这不是投机倒把吗?不犯法?那个知青说了,现在国家鼓励创业,鼓励知青发展个体经济。邓公可是说了,改革要开放,就要百花齐话。这不但解决了知青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当地的经济问题。”
苏芝的话,让两个大领导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两人都是大干部,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苏芝说的呢?这个上面已经有政策了,不是他们自己开的先河,也不会违反政策,反而是对政策的执行,肯定也是出不了事的。
“不过这个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私有经济和国有集体经济的冲突。如何处理好是一个难题,我在火车上就听说了魔都那边开了私营饭店,结果老板被抓的事情。”
东升当然明白苏芝的意思,他其实是想要试试这个方案,但是又怕这种决策会昙花一现,最后政策又变了。
“其实就看大哥和姐夫的胆子大不大了。如果处理得好,这可都是政绩啊,但如果胆子小,一有国有经济的人检举,就匆忙将私有经济下线,那就搞不起来。”
东升说:“我知道你的意思,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只要能解决知青问题,能解决经济问题,我决定试试。姐夫,你怎么想?”
杜安国向来都知道东升的胆子很大,是个能干大事的人。苏家的小女儿苏芝也不是个等闲之人,人家对象可是大首长的孙子,只怕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了,这是透露给他们听了。什么渝城发生的事情,那只不过是人家的借口而已。
他一拍大腿:“东升,姐夫支持你这么干!”
“可是书记那……”有身为县长的杜安国支持,东升放了一半的心,只是县委书记那里,他有点儿难听。
他们这个吴书记,可是个传统的撑权者,做事情都是一脚一个脚印,落实准确了才会去干。他真的会支持自己这么干吗?
但不管怎样,为了平安县的经济,为了解决知青的就业问题,他也拼了。大不了,最后责任他来承担,但如果这件事情最后成功了呢?那可真的是好事。
“大哥,姐夫,你们放心地去干吧,当先驱者,才能够在政绩上有所作为。当你们为这次的改革作出了成绩,那么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
太奶奶说:“你们听芝芝的没错,太婆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既然这是大首长做出的决策,你们就去执行,错不了。紧跟着国家的脚步,跟着首长们的决策走,不会出大事的。
听了太奶奶的话,两人心头热得很,再也呆不住,当天吃完晚饭就回了县城,为后面政策的施行,而做着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却遭到了当时的县委书记吴书记的反对。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事还得再观察观察,看看燕京魔都那边的反响程度如何,稳妥行事,才不会有大错。
杜安国将上面的文件拍在吴书记的面前:“这可是大首长的意思,难道还能错得了?吴书记是不相信大首长,还是不相信这个决策会一直施行下去?
一句话,把吴书记吓得够呛。他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