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基本法 第202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她觉得自己应该泪流满面,可却没有哭。
    原来非常遗憾的时候,真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会像什么东西在身体里掏了一个巨大的洞,仿佛有风穿过,却什么也抓不住。
    老林已经看的很清楚了,命运才是那座最残酷高山,没有人能逾越。
    在这座高山面前,人人平等,一切都什么大不了。
    面前是老林打包好的纸箱,林朝夕近乎无意识地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不是和图同构或npc问题有关的草稿。
    如果是几个月前,她大概完全看不懂这些内容,现在却大致能理解。
    一张张草稿纸翻下去,她才明白,这确实是图同构相关的内容。
    她大致看懂了老林在稿纸边做的标注。明白哪里是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哪里又该选取怎样的新线路,一些可能进行的探索,老林都写得很清楚了。
    阳光完全将她笼罩起来,那些或新或旧的草稿莹莹发光。
    她大概还是感到非常骄傲的。
    那么多年了,她的父亲一直在做着自己真心喜欢的工作,默默地、自娱自乐的、但大抵还是非常专注和认真的。
    但正因为非常深切地认识到这点,林朝夕才觉得更加难以接受。
    那么多年的默默付出,却在最后败给无可违抗的命运,数学史上不会有林兆生三个字,他会真正地泯于尘埃,除她之外,没有人记得他。
    结果真的不重要么?
    翻完最后一张稿纸,林朝夕深深吸了口气。
    在纸箱最下面,是老林带走的几本书。
    一本《微积分和数学分析引论》、一本《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for np-hard problems》还有一本《小学奥数天天练》。
    那些书都很旧了,她一本本翻过,空白处都是老林的标注。那么多年了老林的习惯从来没有变过。
    最后,林朝夕拿起那本《小学奥数天天练》,封面上是幼稚的彩色插画,并歪歪扭扭写着“林朝夕”三个字。
    林朝夕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那是在她小学时老林教她奥数用的教材。
    翻开后,里面果然有很多她的幼稚字迹。老林从不会批改对错,但会在她做完的题目后,偶尔写一点有趣的东西。
    有时是“乌龟”,有时又画了几只鸭子,林朝夕已经记不清老林写这些东西时的具体情境,但她很确定,这是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
    因为在遥远的平行空间里,她完全没有做过这样的题,更没有这样的记忆。
    也是在那瞬间,林朝夕才有了自己存在于两个不同世界的清晰感觉。
    在那一刻,有奇怪的想法毫无由来突然飘入她的脑海,仿佛蜻蜓点水,却印记深刻。
    她不由得再度扫视满地雪花般的稿纸,这是这个世界里,老林取得突破又无力继续的内容。
    那么在那个世界呢?
    在那个或许没有阿尔兹海默,虽然老林和她曾经分离,但现在大概过得很好的世界里呢?
    虽然如同天方夜谭,但她是不是可以把这个世界老林未完成的工作,带给那个世界尚有余力的老林?
    纸质材料显然无法去往平行时空,她必须把所有内容尽可能理解记忆,然后带走。
    既然6月30号曾被老林用红笔圈起,那么就算现在证明错误又如何,就算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没意义了又如何?
    时间截点就是时间截点,今天还没有结束不是吗?
    结果怎么会不重要,结果很重要!
    此时此刻,林朝夕很清楚知道她的目标,这非常明确。
    无论是否能成功,她都想试试。
    在那之后,林朝夕很快冷静下来。她做的第一件事,是起身反锁老林办公室的门。
    她再度老林办公桌前坐下,打开邮箱,把今天中午她在永川大学图书馆打包的论文材料下载下来。
    办公室里有打印机,论文打印过程非常顺利。
    她拿起纸笔和打印出的论文,坐在老林惯常坐的沙发椅上,认真看起第一行摘要。
    这篇论文已经由冯教授半正式发表,拥有完备的论述过程和证明思路。她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冯教授的这篇错误的证明,而没有什么教材比这篇论文更好。
    茶汤热气渺远,林朝夕格外专注。然而论文由全英文写作,就算她英语过硬,也有极多无法读懂的内容。因此她认真看完第一遍后再抬头,时间已经过去一个钟头
    纸上有很多她用红笔圈起的内容,密密麻麻,她稳了稳心神,再看第二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期间张经理来敲过门。
    林朝夕喊了一句“不走,借我用一下午”,直接中年人打发走了。
    第三遍,她把这份论文放下,并走到老林的打包的纸箱前,把所有草稿铺陈开来,
    雪白稿纸铺了满地,她跪坐在地,按照逻辑顺序整理了一遍。
    所有内容被分为三堆,从前期证明开始,她翻开了老林整理后稿纸中的第一张。
    总体来说,草稿数量庞大,她本身的数学能力并不足以完全理解老林的思路,因此看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