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如此多娇 第2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笑,跟着李昔年上了御辇。
    这会儿里室已经点亮宫灯也打开窗帘,一下子亮堂极了,三个太医一进去,打眼就看到陛下躺在床上,边上淑妃娘娘坐在杌子上,时不时擦眼泪。
    这可不得了啊!
    李昔年当即就跪了下去:“臣李昔年,叩见圣恩。”
    他一跪,后面的张、周两个太医也跪了下去。
    萧铭修一脸灰白,嘴唇干裂,他躺在床上,闭目不言的样子实在令人心惊肉跳。
    在李昔年的印象里,淑妃娘娘一贯大方和气,可是今日,却头一回听到她怒斥道:“陛下都病了,你们竟只顾着行礼,还不过来给陛下诊治!”
    这么说话的淑妃娘娘,浑身气派天成,实在很是摄人。
    李昔年赶紧磕了三个头,也来不及吩咐身后的两位院判,膝行至床边,便给萧铭修听起脉来。
    一时间,里室安静至极。
    就在这时,御辇缓缓动了起来。
    谢婉凝坐在杌子上,只略晃了晃就稳住了,她把目光投到宁多福身上,宁多福就忙向她禀报:“若是再不往前走,晚上就到不了清溪驿站,还请娘娘勿要怪罪。”
    谢婉凝扫了一眼面色凝重的李昔年,见他略有些迟疑地看向自己,就知道萧铭修的病症应当很轻微,于健康无碍。
    她心里松了口气,面上却很沉重:“陛下为国事烦忧,夜里总是通宵达旦,如今又被办事不利的大臣气到,这才病倒了。”
    李昔年额头上冒了汗,却压根不敢擦,左思右想,决定照着淑妃娘娘的话说。
    “回禀淑妃娘娘,陛下是操劳过度,气愤交加,加上暑热难消,这才胃火旺盛导致气血不足,脾胃失和。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陛下可要将养十数日才能好转。”
    他一边说,一边看淑妃的脸色,见她面色渐渐缓和下来,也不由松了口气。
    这几年他身居院正,历来都只医治太后和陛下,直到淑妃娘娘进宫,他需要操心的贵人就又多了一位。
    是以,他也很清楚淑妃是如何得皇上荣宠,若说她是宫中最得势的宠妃也不为过。
    今日在这御辇里,他没看到首辅陆大人的千金宜妃娘娘,也未瞧见护国将军家的端嫔,却看到了在朝中无一人脉的淑妃娘娘。
    当时他就明白了,这一位,是能给陛下当家的。
    他历经两朝,什么样的宫妃娘娘没见过,说句大不敬的话,便是如今的太后娘娘,都没有淑妃娘娘这般沉稳气度。
    她仿佛不像是双十年华的少年人,反而有种让人信服的雍容大气,再加上她进退有度,知行得体,又秀丽无双,陛下不宠爱她,又要去宠爱谁呢?
    因此,今日她一给出指示,李昔年便下了决心照办了。
    陛下昏没昏倒,身体到底如何,他一摸脉就清楚了。得亏有淑妃这句话,要不然他就要办错事了。
    果然,他刚一说完,淑妃娘娘便白了脸,说话都带了婉转的哭腔:“陛下如此忧国忧民,实在是盛世明君,哪怕刚刚身上难受,还坚持着批折子……若不是……”
    她最后说的含含糊糊,突然话锋一转:“后面是张大人和周大人吧?一会儿也给陛下请了平安脉,就要劳烦三位大人开好药方,这诊治的药可不能急,还是要温补滋养些。”
    淑妃一口气安排了好多事,躺在床上的陛下依旧闭着眼睛,半声都不吭。
    李昔年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自然不觉得惊奇,那两位略年轻些的院判却从未见过淑妃,此刻心里是诧异极了。
    可谢婉凝却不管他们如何想,让他们赶紧诊治陛下,自己起身走到窗边的小几上,又坐了下来:“陛下早晨可是还未进食?”
    宁多福苦着脸:“都是下臣的错,早上要祭天,自当要空腹。等到了御辇上,陛下就开始忙碌,至今竟只喝了几口温茶。”
    谢婉凝眉头一竖,当即就要发作。
    倒是宁多福利落,直接给她跪了下来,这个在大臣面前都有几分得意的御前红人,竟也有膝盖软的时候。
    “也不怪你,”宁多福这么一跪,谢婉凝自然就不好再说什么了,“陛下最是勤勉,若是奏折不批完,心里总是难安的。”
    宁多福道:“谢娘娘开恩。”
    谢婉凝道:“只是陛下待会儿要用药,你赶紧吩咐小厨房上两品粥来,一品八宝粥,一品山药薏仁粥,再配些清淡可口的小菜,先端上来让陛下垫补垫补,省得一会儿要胃痛。”
    宁多福竟也被淑妃差遣得满地打转,他“诺”了一声便安静退下。
    另一边,太医们已经讨论出药方来,还是李昔年过来禀报淑妃娘娘:“娘娘,陛下是郁结于心,脾胃失和,再加上辛劳过度,才会惊厥昏倒。”
    谢婉凝点了点头。
    刚才李昔年听见谢婉凝如何安排陛下吃食了,这两品粥都恰到好处,十分滋养温补,便知道她也多少知道些养生医理。
    便是如此,他更不敢糊弄她了。
    见她点了头,便把药方给她讲解清楚:“臣开了中和理气汤,以太子参、枳实、连翘、桑枝、菊花、双花、九制首乌为主,辅以砂仁、白芷等煎服,两副药便能缓和上来,之后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