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如此多娇 第120节(2/3)
十坛,除去给太后了两坛,剩下还有不少。萧铭修平日里是不吃酒的,她现在又不方便多吃,便拿出来热闹热闹,也算是陛下给的恩赏了。
芳蕊福了福:“诺,臣这就去办。”
等这些都忙完,谢婉凝便起身去花园中散了会儿步,谢兰仔细陪在她身边,给她讲今日要做的打扮:“如今娘娘腰身变了,往年的收腰袄子都穿不下,绫惜已经领着小宫人给做了几身新的夏衫,料子都很轻薄,娘娘穿着一定很舒服。”
谢婉凝点了点头:“有你们打扮我,我是很放心的,绫惜那手艺,若是在锦绣行里当锦衣师傅,恐怕一身衣裳怎么也得一两银子,这还是不带绣的。”
谢兰道:“正是,每次瞧她也不知怎么弄的,那衣裳穿在娘娘身上就是特别窈窕,说句实在话,就连尚宫局织造所的姑姑们,恐怕也就这个手艺了。”
说起这个,谢婉凝倒是有些出神:“我记得当年,她是陛下特地选过来的,一起来的还有芳蕊,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天祐元年她刚入宫时,身边就只一个谢兰,后来分了景玉宫,又从嫔位升至淑妃,她身边的宫人便慢慢增多。绫惜和芳蕊就是那个时候一起来的,同行的还有黄灿。
这么想来,当年景玉宫的架子就亮堂堂拉起来,她手底下的人真是各个出众。
谢兰也想起当年的事,不由叹道:“原先是真没往深处想,现在再回望过去,原来陛下那时就对娘娘如此上心,给选的人就没有不好的。便是跟太后娘娘宫里头那几位比,也不会太落面子。”
太后娘娘宫中的姑姑们,都是从她当皇后时就帮着一起掌管宫事,是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没有一个拿不出手。等谢婉凝管宫事时间长了,绫惜和芳蕊也会如此,不会给谢婉凝丢脸。
谢婉凝就笑道:“陛下是个很聪明也很诚恳的人,他愿意信任我,就不会给我不好使唤的宫人。”
当年是这般,现在却不是了。
谢婉凝看着院中新绽放的紫薇,心中是越发甜蜜。
这么多年过去,这么多事浮现心头,现在想来,他对她总是最特殊的那一个。无论当年,也无论现在,他从来都对她坦诚信任,这份难得的真诚一直没有变过。
这也是他们能携手度过未来的最难能可贵的依靠。
戏文里老是出演一见钟情的轰轰烈烈,可在寻常人生里,最多的还是日久生情。细腻的日子就如同涓涓细流,温暖了你也温暖了我,日子长了,才有那一份心田被滋润复苏,开出美丽夺目的情花。
谢婉凝看着那丛紫薇,笑得甜蜜而美丽。
瞧啊,花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参考百度百科原句: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文中为了剧情,略作修改,白日改成晚上。
贵妃娘娘:如果没遇上,那么多转弯,怎能来到你身边~
陛下:现在往回看,每一步混乱,原来都暗藏方向……?
贵妃娘娘:确认过眼神!
陛下:遇上对的人?
贵妃娘娘:bingo~
哈哈暴露年纪了……第一首歌是she的《花都开好了》,超喜欢啊~
第145章
夏日的玉泉山庄最是美丽,远处玉泉山上绿柳如因、青山如黛,近处的涟漪湖晶莹剔透、碧波荡漾。虽说许多春日里盛开的鲜花这会儿已经凋零,可夏日开的花儿却正姹紫嫣红。
正值晴日,涟漪湖畔的长廊倒映在湖面上,成了娉婷端丽的双影。
这时花灯已经全部挂了上去,与长信宫中的略有不同,玉泉山庄的宫灯更柔美婉约,瞧着也是别无二致的精巧别致。
就这么一串靓丽宫灯过去,一眼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春风亭。
春风亭说是亭,其实比亭要大了几倍不止,里面摆了一张巨大的圆桌,这会儿也早就摆好各色小点,等着贵人们莅临。
谢婉凝好好睡了一个下午,等金乌西行才被谢兰轻声唤起,由宫人伺候着梳妆打扮。
今日不算是宫宴,只是合家团聚的家宴,是以谢婉凝便也没穿夏时礼服,只选了一身湘妃紫色的芝地纱罩裙,裙摆处绣了许多翩然飞舞的蝴蝶,行走之间越发生动。
头上也没戴冠,只梳了精巧的桃心髻,除了发顶一只金蝶,再无旁的首饰。
这一身听着太过朴素,可叫绫惜这么一打扮,却又有些异于常人的翩然风雅,倒是特别衬贵妃娘娘那张如花面容。
刚一打扮完,萧铭修便回了寝殿,他站在那欣赏了一会儿,笑道:“怎么看你怎么美,从来就没有不好看的时候,贵妃娘娘可有什么妙招?”
宁多福正伺候着他换上一件绣纹繁复一些的常服,闻言偏过头去匆匆笑了一声。
萧铭修敲了敲他的头:“放肆。”
谢婉凝被他说得也忍不住笑了:“陛下这是哪里听来的甜言蜜语,真是齁的慌。”
等他们二人都打扮妥当,便去栖凤园接了太后娘娘和两个小公主,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春风
芳蕊福了福:“诺,臣这就去办。”
等这些都忙完,谢婉凝便起身去花园中散了会儿步,谢兰仔细陪在她身边,给她讲今日要做的打扮:“如今娘娘腰身变了,往年的收腰袄子都穿不下,绫惜已经领着小宫人给做了几身新的夏衫,料子都很轻薄,娘娘穿着一定很舒服。”
谢婉凝点了点头:“有你们打扮我,我是很放心的,绫惜那手艺,若是在锦绣行里当锦衣师傅,恐怕一身衣裳怎么也得一两银子,这还是不带绣的。”
谢兰道:“正是,每次瞧她也不知怎么弄的,那衣裳穿在娘娘身上就是特别窈窕,说句实在话,就连尚宫局织造所的姑姑们,恐怕也就这个手艺了。”
说起这个,谢婉凝倒是有些出神:“我记得当年,她是陛下特地选过来的,一起来的还有芳蕊,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天祐元年她刚入宫时,身边就只一个谢兰,后来分了景玉宫,又从嫔位升至淑妃,她身边的宫人便慢慢增多。绫惜和芳蕊就是那个时候一起来的,同行的还有黄灿。
这么想来,当年景玉宫的架子就亮堂堂拉起来,她手底下的人真是各个出众。
谢兰也想起当年的事,不由叹道:“原先是真没往深处想,现在再回望过去,原来陛下那时就对娘娘如此上心,给选的人就没有不好的。便是跟太后娘娘宫里头那几位比,也不会太落面子。”
太后娘娘宫中的姑姑们,都是从她当皇后时就帮着一起掌管宫事,是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没有一个拿不出手。等谢婉凝管宫事时间长了,绫惜和芳蕊也会如此,不会给谢婉凝丢脸。
谢婉凝就笑道:“陛下是个很聪明也很诚恳的人,他愿意信任我,就不会给我不好使唤的宫人。”
当年是这般,现在却不是了。
谢婉凝看着院中新绽放的紫薇,心中是越发甜蜜。
这么多年过去,这么多事浮现心头,现在想来,他对她总是最特殊的那一个。无论当年,也无论现在,他从来都对她坦诚信任,这份难得的真诚一直没有变过。
这也是他们能携手度过未来的最难能可贵的依靠。
戏文里老是出演一见钟情的轰轰烈烈,可在寻常人生里,最多的还是日久生情。细腻的日子就如同涓涓细流,温暖了你也温暖了我,日子长了,才有那一份心田被滋润复苏,开出美丽夺目的情花。
谢婉凝看着那丛紫薇,笑得甜蜜而美丽。
瞧啊,花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参考百度百科原句: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文中为了剧情,略作修改,白日改成晚上。
贵妃娘娘:如果没遇上,那么多转弯,怎能来到你身边~
陛下:现在往回看,每一步混乱,原来都暗藏方向……?
贵妃娘娘:确认过眼神!
陛下:遇上对的人?
贵妃娘娘:bingo~
哈哈暴露年纪了……第一首歌是she的《花都开好了》,超喜欢啊~
第145章
夏日的玉泉山庄最是美丽,远处玉泉山上绿柳如因、青山如黛,近处的涟漪湖晶莹剔透、碧波荡漾。虽说许多春日里盛开的鲜花这会儿已经凋零,可夏日开的花儿却正姹紫嫣红。
正值晴日,涟漪湖畔的长廊倒映在湖面上,成了娉婷端丽的双影。
这时花灯已经全部挂了上去,与长信宫中的略有不同,玉泉山庄的宫灯更柔美婉约,瞧着也是别无二致的精巧别致。
就这么一串靓丽宫灯过去,一眼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春风亭。
春风亭说是亭,其实比亭要大了几倍不止,里面摆了一张巨大的圆桌,这会儿也早就摆好各色小点,等着贵人们莅临。
谢婉凝好好睡了一个下午,等金乌西行才被谢兰轻声唤起,由宫人伺候着梳妆打扮。
今日不算是宫宴,只是合家团聚的家宴,是以谢婉凝便也没穿夏时礼服,只选了一身湘妃紫色的芝地纱罩裙,裙摆处绣了许多翩然飞舞的蝴蝶,行走之间越发生动。
头上也没戴冠,只梳了精巧的桃心髻,除了发顶一只金蝶,再无旁的首饰。
这一身听着太过朴素,可叫绫惜这么一打扮,却又有些异于常人的翩然风雅,倒是特别衬贵妃娘娘那张如花面容。
刚一打扮完,萧铭修便回了寝殿,他站在那欣赏了一会儿,笑道:“怎么看你怎么美,从来就没有不好看的时候,贵妃娘娘可有什么妙招?”
宁多福正伺候着他换上一件绣纹繁复一些的常服,闻言偏过头去匆匆笑了一声。
萧铭修敲了敲他的头:“放肆。”
谢婉凝被他说得也忍不住笑了:“陛下这是哪里听来的甜言蜜语,真是齁的慌。”
等他们二人都打扮妥当,便去栖凤园接了太后娘娘和两个小公主,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春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