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大理定,滇国建(1/2)
一切都在按着计划进行…………
初春,周凝蓉点起两万七千步骑兵出动,走过松潘草地,翻过险峻的横断山脉,渡过大渡河,征服灭掉路上的部落,来到金沙江上游。
虽然还是春天,但金沙江从水量到流速再到走向,都不是人和马匹涉水泗渡就能过去的,雪山上飘流下来的大冰块儿能把人撞出内伤。即便运气好不被冲走,可在冰水里泡着是什么样的感觉?能在冰水里长久泡吗?二战的时候一支美军就冬天〔玩了水〕,然后大兵的脚趾头冻掉了。人都如此,更何况马了,马可比人娇贵…………
所以周凝蓉必须停下来,砍树造船,做出船筏来渡大军过河。
可是过河过的并不理想,木料好说,西南地区有的是木头,搓个草绳一下的事儿,怕船翻还可以裹上羊皮增加浮力。可是一艘船能坐几个人?五个?八个?周凝蓉这里是两万七千人,还有上千匹骡马,外加携带的食物,这得渡到什么时候!
撑死一天不停的运过去两千兵,最快需要一个月。而一个月,大军不但断炊,还会饿死的!
不是周凝蓉不愿意多带点粮草,爬雪山过草地那路况你带一万石粮食走一趟试试!
干着急没办法,周凝蓉集思广益想主意。党柞勋提议架浮桥,水流太快那就用铁链连起来,铁链不行就用绳子连,桥架好速度不就上来了。
出这主意当场挨崔荆冬狂喷,你脑子瓦特了?还铁链!还绳子!拿草绳吗?沾着水不怕断了,淹死己方士兵?什么馊主意,看我的吧!
崔荆冬提议其实也就那样,金沙江现在水浅,使用木栅子沉进河床上有一个阻拦,然后把船(准确说是长木)推下江,这样船就相当于都被阻拦在木栅子前形成一条浮桥,用羊皮裹上增加浮力,再搭上木板,这样人马都能过去。
周凝蓉听着还算靠谱些,于是照做,很勉强的晃晃悠悠过江…………(异想天开,勿喷)
此后西南地区流行一句童谣: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跨过金沙江,周凝蓉神兵天降出现在丽江城下,丽江的白族权贵胆颤心惊望风而降,城中的粮食尽归周凝蓉所有,解了她粮草危机。
丽江到大理,没多远距离,消息传到大理城时段兴智已然大惊失色,他刚接到善阐的军报杨妙真攻克东川郡,后脚元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大理权贵们一看打到了家门口,不敢怠慢组织守城。
待周凝蓉的前锋大将马全琮率领三千人抵达大理城郊时,段兴智一看人这么丁点觉得自己行了,大开城门指挥三万临时武装起来的大军杀出。十倍的兵力差,马全琮不带怕的,让段兴智惊掉眼球的主动出击,正面强攻撕开了大理军的战阵,亲自率领五百板甲骑兵直冲段兴智本人,连穿十道阻击杀至近前。段兴智胆寒,模仿赵光义扭过屁股就跑,三万大理军惨败归城。
元军武德充沛呀,段兴智不敢出城野战,待大军抵达,周凝蓉查看大理这依傍苍山洱海的地形,城池属实坚固,但大理军却不占据苍山,岂不天助也!
临时修造投石车安放苍山上,居高临下轰炸山下的大理城,三天后段兴智遭不住了,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放弃国都,连夜跑路。
可见你段家六脉神剑再强,也不是科技的对手。
国君跑了,大理城守军就操了蛋了,城中的权贵们哪敢再抵抗,降!
周凝蓉入城,与民秋毫无犯,原先的官吏也都不动,人心遂定。
段兴智是跑了,但他没有把赵官家带走,所以大宋皇帝又又又又被俘了…………
而段兴智一路小跑到善阐,会和守军之后又被杨妙真指挥大军给围城里。
杨妙真准备可比周凝蓉充分,百斤虎蹲炮百余门,四面架炮猛轰,连轰七日夜守军胆寒,当晚爆发内讧,大理兵自相残杀,混乱中善阐城开门,元军各路兵马入城,生擒段兴智。
大理国亡!
灭大理同一日,杨妙真改善阐为昆明,建滇王国,定都昆明,确立道教为国教。
此后招抚四方,梳理地方,原先的大理贵族民众纷纷归附,杨妙真发现很多潜在的问题,逐一变换施政手段。
比如大理国境内家家户户都有诸葛亮的生祠,鉴于蛮人不忘诸葛亮厚恩,杨妙真就抬诸葛亮成神,位列道家仙班之中,抚定人心。
比如大理内部也有民族鄙夷之分,洱海那边是白夷人,滇池这边是黑夷人,溯其历史,所谓白夷人即汉代的哀牢夷,所谓黑夷人即汉代的昆明夷,而后者汉化程度更高,前者汉化程度更低。哀牢夷又分两部分,大理国之外,一部分在汉代时候独立,发展至今即为山对边的蒲甘国。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三国志》里诸葛亮南征平叛,也有孟获的记录。为什么老孟这么厉害两本书里都能有戏份?因为他自己是昆明夷,他老婆and兀突骨大王属于哀牢夷……一个大胆的假设,没有诸葛亮南征,孟获会发展出什么程度?
北以地利抗中原,南括海疆,东并交州,西入天竺,雄踞南方第一大国,参加两晋五胡十六国的大舞台???
咳咳,跑题了~
初春,周凝蓉点起两万七千步骑兵出动,走过松潘草地,翻过险峻的横断山脉,渡过大渡河,征服灭掉路上的部落,来到金沙江上游。
虽然还是春天,但金沙江从水量到流速再到走向,都不是人和马匹涉水泗渡就能过去的,雪山上飘流下来的大冰块儿能把人撞出内伤。即便运气好不被冲走,可在冰水里泡着是什么样的感觉?能在冰水里长久泡吗?二战的时候一支美军就冬天〔玩了水〕,然后大兵的脚趾头冻掉了。人都如此,更何况马了,马可比人娇贵…………
所以周凝蓉必须停下来,砍树造船,做出船筏来渡大军过河。
可是过河过的并不理想,木料好说,西南地区有的是木头,搓个草绳一下的事儿,怕船翻还可以裹上羊皮增加浮力。可是一艘船能坐几个人?五个?八个?周凝蓉这里是两万七千人,还有上千匹骡马,外加携带的食物,这得渡到什么时候!
撑死一天不停的运过去两千兵,最快需要一个月。而一个月,大军不但断炊,还会饿死的!
不是周凝蓉不愿意多带点粮草,爬雪山过草地那路况你带一万石粮食走一趟试试!
干着急没办法,周凝蓉集思广益想主意。党柞勋提议架浮桥,水流太快那就用铁链连起来,铁链不行就用绳子连,桥架好速度不就上来了。
出这主意当场挨崔荆冬狂喷,你脑子瓦特了?还铁链!还绳子!拿草绳吗?沾着水不怕断了,淹死己方士兵?什么馊主意,看我的吧!
崔荆冬提议其实也就那样,金沙江现在水浅,使用木栅子沉进河床上有一个阻拦,然后把船(准确说是长木)推下江,这样船就相当于都被阻拦在木栅子前形成一条浮桥,用羊皮裹上增加浮力,再搭上木板,这样人马都能过去。
周凝蓉听着还算靠谱些,于是照做,很勉强的晃晃悠悠过江…………(异想天开,勿喷)
此后西南地区流行一句童谣: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跨过金沙江,周凝蓉神兵天降出现在丽江城下,丽江的白族权贵胆颤心惊望风而降,城中的粮食尽归周凝蓉所有,解了她粮草危机。
丽江到大理,没多远距离,消息传到大理城时段兴智已然大惊失色,他刚接到善阐的军报杨妙真攻克东川郡,后脚元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大理权贵们一看打到了家门口,不敢怠慢组织守城。
待周凝蓉的前锋大将马全琮率领三千人抵达大理城郊时,段兴智一看人这么丁点觉得自己行了,大开城门指挥三万临时武装起来的大军杀出。十倍的兵力差,马全琮不带怕的,让段兴智惊掉眼球的主动出击,正面强攻撕开了大理军的战阵,亲自率领五百板甲骑兵直冲段兴智本人,连穿十道阻击杀至近前。段兴智胆寒,模仿赵光义扭过屁股就跑,三万大理军惨败归城。
元军武德充沛呀,段兴智不敢出城野战,待大军抵达,周凝蓉查看大理这依傍苍山洱海的地形,城池属实坚固,但大理军却不占据苍山,岂不天助也!
临时修造投石车安放苍山上,居高临下轰炸山下的大理城,三天后段兴智遭不住了,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放弃国都,连夜跑路。
可见你段家六脉神剑再强,也不是科技的对手。
国君跑了,大理城守军就操了蛋了,城中的权贵们哪敢再抵抗,降!
周凝蓉入城,与民秋毫无犯,原先的官吏也都不动,人心遂定。
段兴智是跑了,但他没有把赵官家带走,所以大宋皇帝又又又又被俘了…………
而段兴智一路小跑到善阐,会和守军之后又被杨妙真指挥大军给围城里。
杨妙真准备可比周凝蓉充分,百斤虎蹲炮百余门,四面架炮猛轰,连轰七日夜守军胆寒,当晚爆发内讧,大理兵自相残杀,混乱中善阐城开门,元军各路兵马入城,生擒段兴智。
大理国亡!
灭大理同一日,杨妙真改善阐为昆明,建滇王国,定都昆明,确立道教为国教。
此后招抚四方,梳理地方,原先的大理贵族民众纷纷归附,杨妙真发现很多潜在的问题,逐一变换施政手段。
比如大理国境内家家户户都有诸葛亮的生祠,鉴于蛮人不忘诸葛亮厚恩,杨妙真就抬诸葛亮成神,位列道家仙班之中,抚定人心。
比如大理内部也有民族鄙夷之分,洱海那边是白夷人,滇池这边是黑夷人,溯其历史,所谓白夷人即汉代的哀牢夷,所谓黑夷人即汉代的昆明夷,而后者汉化程度更高,前者汉化程度更低。哀牢夷又分两部分,大理国之外,一部分在汉代时候独立,发展至今即为山对边的蒲甘国。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三国志》里诸葛亮南征平叛,也有孟获的记录。为什么老孟这么厉害两本书里都能有戏份?因为他自己是昆明夷,他老婆and兀突骨大王属于哀牢夷……一个大胆的假设,没有诸葛亮南征,孟获会发展出什么程度?
北以地利抗中原,南括海疆,东并交州,西入天竺,雄踞南方第一大国,参加两晋五胡十六国的大舞台???
咳咳,跑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