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24节(2/3)
续游说,“娘一直偏心大姐也就罢了,爹好似也开始偏心了,我都听见爹跟大姐说让她多多回来。”
“你好好养胎,别胡思乱想。”杨大弟头疼,媳妇怎么就没有一日是不说爹娘的闲话的。
第36章 两年后
刚得知弟媳孕事不久, 陈香儿生女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杨稔得感叹一下这两年她身边有孕生孩子的不少,是在诱惑她生一个吗,但她才不会, 只希望过些时候她娘不会来催问。
家里已经杀了几只鸡, 还剩下一只公鸡三只母鸡了,前些时候杨稔就没将鸡下的蛋拿走了,准备让它抱窝。
如今已经添了十几只小鸡了,原本是有二十来只小鸡, 只是刚出生的小鸡弱, 再有经验的老人也不能保证都能活,杨稔自然也没那个能耐, 是以如今只剩十五只了, 不过如今活着的小鸡已经大了,就不会再那么容易夭折, 基本都能活下来了。
自家只准备养五只小鸡,余下的十只都是要换给村里一些想直接抓半大的鸡养的人家。
一般都是像他们家当初那样,刚分家出来的。
总共就养着九只鸡,有些多了,不过那三只母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吃了,所以多养几只鸡也还能承受。
看完杨奶奶,又看过大姑姐, 夫妻俩开始忙活家里的事。
之前说的要扩宽鱼塘, 刚好可以趁着如今农活不多开工了。
“先把种的这些菜挪到后院去, 只是后院还得先松松土。”杨稔琢磨着。
“我去挖,你把那些能收的蔬菜收了,免得移栽的时候掉了或者弄烂了。”挖地这个不轻松的活可不能让媳妇干。
刚准备摘菜,杨稔突然想到, 要是前院都弄成鱼塘,那,那出入不就不太方便了吗,便是架个小桥也是不方便的,她踩着都觉着不踏实,何况是儿子。
“如松,不如咱们把后院弄成鱼塘吧,前院全是鱼塘,架桥走总觉着不好。”杨稔试图劝道。
“后院?”
“是啊,前院全都是鱼塘的话,以后小景走步路我都是担心的。”儿子还小,万一没看到想去玩水可怎么是好。
“也是,之前只想着一大块鱼塘省事,那就在后院挖一个吧,前院这菜地就不动了,就还是这样,等后院挖好了分一些鱼过去。”涉及到儿子,陈如松很快被说服了。
“还有现在这鱼塘也得再围好一些。”杨稔继续建议。
“行。”
既然这样,前院除了加固加高围栏也就没事了,一家人来到后院。
后院比前院小不少,不过挖一个鱼塘是够的,比现在的鱼塘还只大不小呢,只是,“这样一来,前后都是水,怕是会有不少蚊虫啊。”陈如松担忧道。
“那夏日便多烧些艾草。”但杨稔也不由跟着感叹,“咱们这挣点银钱可真不是好挣的。”
听到这话,陈如松笑道:“这还是皇帝好,会心疼百姓,咱们这些农户才能挣到银钱,若是严苛一些,咱们只能靠着那几亩田地过活,说不得赋税还不知道高到哪去,田地都养不活自个。”
“那便祈求当朝的皇帝活得久一些。”杨稔诚心道。
“盼那个,还不如咱们趁着如今年景好,多储存粮食和银子,未雨绸缪,将来不管怎样,也能挨过去。”陈如松如是道,从他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天灾,但他知道不会一直没有的,只有提前准备,将来才能存活下去。
还有皇帝,记得是在自己十岁那年登基的,然后发布了不少有利于他们农户的指令,也是这样,他爹才能在族里的帮助下,给家里添了几亩田地,如今已然过去十一年了,皇帝应当四五十岁了,再过些年,换个皇帝不知道会不会改,自家可得抓紧时机。
“是,还是得先做准备。”杨稔也很赞同。
分家已经一年半,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摸顺了,这日子也就过得快。
一晃眼,已是分家三年后,儿子小景要去族塾念书的时候了。
族塾是每年二月初开学,一直学到腊月初,每月休沐三日,初一、十五、月底,十月也能入学一次,年龄一般是虚岁四岁教到十岁,基本学完的孩子都能识字。
杨稔早早就给儿子准备好了上学所需,开学当日,由陈如松带着儿子去族塾。
当日就能入学,所以是陈如松一个人回来的,一到家,杨稔就就拉着问,“怎么样?小景还适应吗?先生看着严厉么?”
儿子第一日去念书,当娘的总是担忧着。
“没事,先生看着不像是会打骂人的,至于小景,他见到自己经常玩的几个孩子都在,哪里会害怕,高兴得很。”儿子可不是怕生的,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小伙伴一起玩了。
“那就好,从前一直盼望着儿子去族塾念书,如今真去了,心里还想得慌。”杨稔叹了口气。
“过几日就好了,如今儿子有人看顾了,咱们也就能安心挣钱了。”还能跟媳妇单独待着,多好,陈如松心里是兴奋的。
“闲下来,一时还真不知道干些什么。”从前儿子在身边,总感觉有许多事没做,可如今却不知道有什么要做了。
陈如松正要跟媳妇多聊聊,增加增加感情,就
“你好好养胎,别胡思乱想。”杨大弟头疼,媳妇怎么就没有一日是不说爹娘的闲话的。
第36章 两年后
刚得知弟媳孕事不久, 陈香儿生女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杨稔得感叹一下这两年她身边有孕生孩子的不少,是在诱惑她生一个吗,但她才不会, 只希望过些时候她娘不会来催问。
家里已经杀了几只鸡, 还剩下一只公鸡三只母鸡了,前些时候杨稔就没将鸡下的蛋拿走了,准备让它抱窝。
如今已经添了十几只小鸡了,原本是有二十来只小鸡, 只是刚出生的小鸡弱, 再有经验的老人也不能保证都能活,杨稔自然也没那个能耐, 是以如今只剩十五只了, 不过如今活着的小鸡已经大了,就不会再那么容易夭折, 基本都能活下来了。
自家只准备养五只小鸡,余下的十只都是要换给村里一些想直接抓半大的鸡养的人家。
一般都是像他们家当初那样,刚分家出来的。
总共就养着九只鸡,有些多了,不过那三只母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吃了,所以多养几只鸡也还能承受。
看完杨奶奶,又看过大姑姐, 夫妻俩开始忙活家里的事。
之前说的要扩宽鱼塘, 刚好可以趁着如今农活不多开工了。
“先把种的这些菜挪到后院去, 只是后院还得先松松土。”杨稔琢磨着。
“我去挖,你把那些能收的蔬菜收了,免得移栽的时候掉了或者弄烂了。”挖地这个不轻松的活可不能让媳妇干。
刚准备摘菜,杨稔突然想到, 要是前院都弄成鱼塘,那,那出入不就不太方便了吗,便是架个小桥也是不方便的,她踩着都觉着不踏实,何况是儿子。
“如松,不如咱们把后院弄成鱼塘吧,前院全是鱼塘,架桥走总觉着不好。”杨稔试图劝道。
“后院?”
“是啊,前院全都是鱼塘的话,以后小景走步路我都是担心的。”儿子还小,万一没看到想去玩水可怎么是好。
“也是,之前只想着一大块鱼塘省事,那就在后院挖一个吧,前院这菜地就不动了,就还是这样,等后院挖好了分一些鱼过去。”涉及到儿子,陈如松很快被说服了。
“还有现在这鱼塘也得再围好一些。”杨稔继续建议。
“行。”
既然这样,前院除了加固加高围栏也就没事了,一家人来到后院。
后院比前院小不少,不过挖一个鱼塘是够的,比现在的鱼塘还只大不小呢,只是,“这样一来,前后都是水,怕是会有不少蚊虫啊。”陈如松担忧道。
“那夏日便多烧些艾草。”但杨稔也不由跟着感叹,“咱们这挣点银钱可真不是好挣的。”
听到这话,陈如松笑道:“这还是皇帝好,会心疼百姓,咱们这些农户才能挣到银钱,若是严苛一些,咱们只能靠着那几亩田地过活,说不得赋税还不知道高到哪去,田地都养不活自个。”
“那便祈求当朝的皇帝活得久一些。”杨稔诚心道。
“盼那个,还不如咱们趁着如今年景好,多储存粮食和银子,未雨绸缪,将来不管怎样,也能挨过去。”陈如松如是道,从他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天灾,但他知道不会一直没有的,只有提前准备,将来才能存活下去。
还有皇帝,记得是在自己十岁那年登基的,然后发布了不少有利于他们农户的指令,也是这样,他爹才能在族里的帮助下,给家里添了几亩田地,如今已然过去十一年了,皇帝应当四五十岁了,再过些年,换个皇帝不知道会不会改,自家可得抓紧时机。
“是,还是得先做准备。”杨稔也很赞同。
分家已经一年半,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摸顺了,这日子也就过得快。
一晃眼,已是分家三年后,儿子小景要去族塾念书的时候了。
族塾是每年二月初开学,一直学到腊月初,每月休沐三日,初一、十五、月底,十月也能入学一次,年龄一般是虚岁四岁教到十岁,基本学完的孩子都能识字。
杨稔早早就给儿子准备好了上学所需,开学当日,由陈如松带着儿子去族塾。
当日就能入学,所以是陈如松一个人回来的,一到家,杨稔就就拉着问,“怎么样?小景还适应吗?先生看着严厉么?”
儿子第一日去念书,当娘的总是担忧着。
“没事,先生看着不像是会打骂人的,至于小景,他见到自己经常玩的几个孩子都在,哪里会害怕,高兴得很。”儿子可不是怕生的,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小伙伴一起玩了。
“那就好,从前一直盼望着儿子去族塾念书,如今真去了,心里还想得慌。”杨稔叹了口气。
“过几日就好了,如今儿子有人看顾了,咱们也就能安心挣钱了。”还能跟媳妇单独待着,多好,陈如松心里是兴奋的。
“闲下来,一时还真不知道干些什么。”从前儿子在身边,总感觉有许多事没做,可如今却不知道有什么要做了。
陈如松正要跟媳妇多聊聊,增加增加感情,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