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83节(2/3)
下人,就让吴婶去外面客栈租了一间房让李家下人住。
自家小姐瞧着脸色红润,衣着也光鲜,李家下人得了主人嘱托,要看看小姐过得如何,如今看着也不错,几人放下心来,跟着吴婶出门。
第124章 知行定亲
李如娘看过信后, 又赶紧写了一封回信好叫下人带回。
先告知爹娘自己过得很不错,京城房子紧俏,夫家凭着族人的帮衬才租下如今的住处, 在京城也算不错的宅子, 自己与夫家相处融洽,孩子也很好,马上第二个孩子就要出世,等生下来再写信告知男女。
娘家是精致的四进院, 夫家如今住的确实一进院, 只怕下人看着如今自己住的宅子告诉爹娘,爹娘会心疼, 李如娘特地解释了一番。
写了自己的又关切娘家如今的状况, 这写那写就写了整整五页纸,还是李如娘克制着, 否则十页纸都不够。
好生招待几个李家下人,将他们送出城后,杨稔就较为关注儿媳的动静,八个多月的身孕,孕妇身子会有些不适,儿媳娇养在深闺,身子骨不算健壮, 更要小心。
好在一切还算顺利, 七月下旬, 李如娘经过一日一夜的生产后成功诞下长子,这一辈的长孙。
洗三满月陈如松都没赶上,好在孩子的父亲在,在满月, 陈知景先将女儿的大名取好,叫望晴。
之所以拖到这时才给女儿取名,当然不是他不喜欢女儿,而是一直不知道该给女儿取什么名。
总觉得什么都不好,思来想去,想了许久,才决定下来叫望晴,希望她一生光明灿烂,没有阴云。
儿子的小名叫英哥儿,希望他日后能英明神武。
英哥儿满月已是八月下旬,很快庄稼就全部收完,杨稔便让吴叔驾车去与租种田地的农家说清楚,明年不租出去了。
这几亩旱地本就产出极差,农户听了也没太大的心情起伏,本来就是顺便种着,只多个几十斤粮食,还劳心劳力的,不给种就不种了。
地收回来了,杨稔问清可以在旱地盖一座房子后,就请了之前打听好的人家帮忙建房子,府城是可以但她不知京城是否不同,是以还是谨慎问过再动工。
因为要求高一些,这房子建得久,一个半月才完工,建好之后,杨稔就带着吴叔吴婶过来给兔子砌隔间,十一月初,能养几十只兔子的隔间也都建好了。
庄子虽然围着,但砖瓦房还是有围墙的,总不能跟田地一块,猪兔鸡鸭都有专门的地方养。
十二月中旬,陈如松载着儿子归来时,杨稔已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知行没有考中秀才,这是一家人都心里有准备的,是以虽有些失落,但只是轻微。
回来之后,一家人开始准备年货。
今年家里增多了一些产业,虽没多少,可到底是有了,也算是个喜事。
对于两个铺子,陈如松的建议是:“两个铺子都有些偏僻,自个做生意只怕也不利,先就租出去,等咱们想到什么能长久经营的生意再收回来,鸡蛋鸭蛋那些,不能长久卖,且也挣不了多少银子。”
杨稔没有意见,“这也好,建好宅子后我抓了五只小猪仔养着,养了二十只半大的鸡,还有抓了一对兔子,因着没养过鸭子,就没买。这些才刚养没两月,便是到明年铺子期限到了,也卖不了什么。”
“实际这些,咱们找铺子收了就好,虽少些银子,可咱们也养不了太多鸡鸭,二十只鸡,一日也就二十个鸡蛋,便是养了鸭,一共三四十个蛋,不必要铺子。”
“我是想着,收了郊外那些农户家里的鸡蛋。”杨稔解释道。
“那样是能长久经营,可不挣多少银子,还累人,忙前忙后。”这些时日,陈如松也没闲着,在想买下的铺子能干些什么,媳妇说的这个他早就想过。
杨稔无奈道:“既然这个不行,那我就没法子了。”
“不急,如今家里还能过,慢慢想,想出一个挣银子的好法子来。”
如今儿子进了翰林院,过两年就要分官了,听说一般是六品和七品官,不管如何,有官位自家又不一样了,陈如松如今也不敢踏大步子,生怕遭人嫉妒,当官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这些能避免的,他得小心着些。
郊外的庄子建好了,过年一家人直接就到庄子过,这是自家的地盘,与京城租住的宅子感觉不同。
房子建得与府城的有些像,前有垂花门后有后罩房,建得很大,后罩房七间,如今是独独给康康,待日后珍娘大了,分三间给她。
一家人住的地方与府城一般无二。
一片六亩多的地,房子就占地一亩多,余下的五亩,杨稔分出一亩地来种青菜,自家一大家子人,每日吃的菜也是要不少。
还要养着两只兔子,这会只有两只,待日后繁衍起来,一亩地的青菜只怕还不够,要多种些。
郊外的房子住得太舒服,以至于回到京城一家人都有些不适。
“再看这里,总觉得拥挤的很。”杨稔笑道。
“京城里面,寸土寸金,与外面自然不同。”郊外是松快了,但有时需要些东西还得驾车进城买,还是有些不便的,不过也是这次第一次
自家小姐瞧着脸色红润,衣着也光鲜,李家下人得了主人嘱托,要看看小姐过得如何,如今看着也不错,几人放下心来,跟着吴婶出门。
第124章 知行定亲
李如娘看过信后, 又赶紧写了一封回信好叫下人带回。
先告知爹娘自己过得很不错,京城房子紧俏,夫家凭着族人的帮衬才租下如今的住处, 在京城也算不错的宅子, 自己与夫家相处融洽,孩子也很好,马上第二个孩子就要出世,等生下来再写信告知男女。
娘家是精致的四进院, 夫家如今住的确实一进院, 只怕下人看着如今自己住的宅子告诉爹娘,爹娘会心疼, 李如娘特地解释了一番。
写了自己的又关切娘家如今的状况, 这写那写就写了整整五页纸,还是李如娘克制着, 否则十页纸都不够。
好生招待几个李家下人,将他们送出城后,杨稔就较为关注儿媳的动静,八个多月的身孕,孕妇身子会有些不适,儿媳娇养在深闺,身子骨不算健壮, 更要小心。
好在一切还算顺利, 七月下旬, 李如娘经过一日一夜的生产后成功诞下长子,这一辈的长孙。
洗三满月陈如松都没赶上,好在孩子的父亲在,在满月, 陈知景先将女儿的大名取好,叫望晴。
之所以拖到这时才给女儿取名,当然不是他不喜欢女儿,而是一直不知道该给女儿取什么名。
总觉得什么都不好,思来想去,想了许久,才决定下来叫望晴,希望她一生光明灿烂,没有阴云。
儿子的小名叫英哥儿,希望他日后能英明神武。
英哥儿满月已是八月下旬,很快庄稼就全部收完,杨稔便让吴叔驾车去与租种田地的农家说清楚,明年不租出去了。
这几亩旱地本就产出极差,农户听了也没太大的心情起伏,本来就是顺便种着,只多个几十斤粮食,还劳心劳力的,不给种就不种了。
地收回来了,杨稔问清可以在旱地盖一座房子后,就请了之前打听好的人家帮忙建房子,府城是可以但她不知京城是否不同,是以还是谨慎问过再动工。
因为要求高一些,这房子建得久,一个半月才完工,建好之后,杨稔就带着吴叔吴婶过来给兔子砌隔间,十一月初,能养几十只兔子的隔间也都建好了。
庄子虽然围着,但砖瓦房还是有围墙的,总不能跟田地一块,猪兔鸡鸭都有专门的地方养。
十二月中旬,陈如松载着儿子归来时,杨稔已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知行没有考中秀才,这是一家人都心里有准备的,是以虽有些失落,但只是轻微。
回来之后,一家人开始准备年货。
今年家里增多了一些产业,虽没多少,可到底是有了,也算是个喜事。
对于两个铺子,陈如松的建议是:“两个铺子都有些偏僻,自个做生意只怕也不利,先就租出去,等咱们想到什么能长久经营的生意再收回来,鸡蛋鸭蛋那些,不能长久卖,且也挣不了多少银子。”
杨稔没有意见,“这也好,建好宅子后我抓了五只小猪仔养着,养了二十只半大的鸡,还有抓了一对兔子,因着没养过鸭子,就没买。这些才刚养没两月,便是到明年铺子期限到了,也卖不了什么。”
“实际这些,咱们找铺子收了就好,虽少些银子,可咱们也养不了太多鸡鸭,二十只鸡,一日也就二十个鸡蛋,便是养了鸭,一共三四十个蛋,不必要铺子。”
“我是想着,收了郊外那些农户家里的鸡蛋。”杨稔解释道。
“那样是能长久经营,可不挣多少银子,还累人,忙前忙后。”这些时日,陈如松也没闲着,在想买下的铺子能干些什么,媳妇说的这个他早就想过。
杨稔无奈道:“既然这个不行,那我就没法子了。”
“不急,如今家里还能过,慢慢想,想出一个挣银子的好法子来。”
如今儿子进了翰林院,过两年就要分官了,听说一般是六品和七品官,不管如何,有官位自家又不一样了,陈如松如今也不敢踏大步子,生怕遭人嫉妒,当官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这些能避免的,他得小心着些。
郊外的庄子建好了,过年一家人直接就到庄子过,这是自家的地盘,与京城租住的宅子感觉不同。
房子建得与府城的有些像,前有垂花门后有后罩房,建得很大,后罩房七间,如今是独独给康康,待日后珍娘大了,分三间给她。
一家人住的地方与府城一般无二。
一片六亩多的地,房子就占地一亩多,余下的五亩,杨稔分出一亩地来种青菜,自家一大家子人,每日吃的菜也是要不少。
还要养着两只兔子,这会只有两只,待日后繁衍起来,一亩地的青菜只怕还不够,要多种些。
郊外的房子住得太舒服,以至于回到京城一家人都有些不适。
“再看这里,总觉得拥挤的很。”杨稔笑道。
“京城里面,寸土寸金,与外面自然不同。”郊外是松快了,但有时需要些东西还得驾车进城买,还是有些不便的,不过也是这次第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