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1/2)
“嗯,知道了,那你先领孩子回去吧。”徐德明没在意的点头应着,想着妻子这两年,一心在家守着孩子,对社会这些事从来不在意,也就没有勉强她。
男人本来就没有女人的心思细腻,而且在他心里,他和宋长林是好哥们,去哥们家吃个饭看个电视,用得着想那么多吗?
张巧芳劝了两句,可听高秀芝说,一帆人多睡不着,也只能放她们娘俩回去。
小哥俩习惯很好,八点之前必保睡觉,在小屋哄睡了俩儿子,她回到大卧室一看:嚯,这哥俩连啤酒都摆上了,什么时候买的?她怎么不知道?
见媳妇诧异的眼神,宋长林嘿嘿一笑,指着电视对媳妇解释道:“我们哥俩一会儿再少喝点,今天高兴。”没说的是,刚刚他趁媳妇哄孩子的时候,特意下去买的,标准的先斩后奏。
张巧芳好笑的瞪了他一眼,叮嘱道:“差不多就行了,真把德明给喝多了,看秀芝不找你算账?”瞅瞅干巴巴的四瓶酒,她转身出去又拿了些花生米,喝都喝了,索性支持到底吧。
“嫂子放心,我酒量不错,喝不多。”见张巧芳不但批准了,还给拿了下酒菜,徐德明笑着拿过一瓶啤酒,用牙嗑开瓶盖,直接对瓶吹了一口,喝完后,还暗暗赞叹:喝啤酒看电视,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电视前的各位观众朋友们……”
“演了演了,巧芳快过来。”宋长林见电视里的主持人开始报幕了,忙起身叫洗手间正在洗脸的媳妇,那急切的样子,把徐德明都闹的一愣,嫂子很喜欢艺术节吗?用得着这么着急吗?
张巧芳一听,忙擦把脸走了过来,她不是急着看绣品,那东西她都看了八百遍了,有什么可看的?她急着想知道,对方会不会报自家公司的名字?要不是为了能让公司露脸,她能冒着被骂的风险,拿出这《清明上河图》?
一开始,歌舞中穿插着一些武术表演等,带有本国特色的文艺节目,特别是两幅字画的出现,让宋长林的心起起落落,急的差点骂娘,他想看他媳妇的作品,不想看文艺表演。
徐德明不知道身边两口子的复杂心理,难得看回电视,配着啤酒,倒是看的津津有味。
等四瓶啤酒下去两瓶了,终于见到电视里的主持人,重新站到了舞台上:“我国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质朴的人们,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化,刺绣,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宋长林忙把电视调大了两个声音,一手抓着媳妇的手,他紧紧的盯着电视里的人,恨不得把对方的一字一句都背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提起刺绣,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深闺绣楼里,少女纤纤玉指拈着花针,在绣绷上一针一线地绣着,针线无声地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张巧芳,虽然没有闺阁绣楼,却用她勤劳的双手,绣出了长达八米的精美绣品,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手法,让我们叹为观止,现在,就让我们为大家呈现出,这最美丽的画面——《清明上河图》。”
“这么巧?她和名字和嫂子一样,也叫张巧……”徐德明笑道一半的话语,在看到宋长林满脸的自豪和兴奋时,渐渐没了声音。不会吧?难道还真是嫂子?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敢置信,他调头重新看向电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亲爱的妹纸们:
糖糖扔了一颗地雷
乔乔糖″扔了一颗地雷
果妈扔了一颗地雷
妹纸们破费了,么么哒,爱你们哦~╭(╯3╰)╮╭(╯3╰)╮
亲爱的们,我不是特意卡到这的,主持人介绍的几句话差点把我憋死,晚上11点加更,大家慢慢等吧o(n_n)o~
第121章
两名身着刺绣旗袍的古典少女,捧着一卷绣品,面带微笑的来到了舞台中央,修长的手指拿着绣品的两端,朝着舞台的两侧,缓缓展开。
会场的人和电视前的人,见到如此巨大的绣品,都不免睁大了双眼,其实,这是沾了舞台的光,这时候的舞台才有十来米长,前面歌舞也好,后面字画也罢,都没有这差点占满全场的绣品,给人来得震撼。
“这副《清明上河图》,乃是……”听着主持人娓娓道来原图的出处,宋长林激动的心情已然平复,他不避嫌的,用手包住妻子的手,放到自己的腿上,看着电视里被镜头放大的绣品,脸上带着说不出的自豪和满足。
张巧芳则是听的满心不耐,她怎么还不提自家公司?竟说这些没用的东西浪费时间。
与此同时,村里的两方父母,脸上也是激动异常,特别是张母,不住的和老伴道:“我听她提咱闺女的名字了,她说这是咱闺女张巧芳绣的,我听她说了。”
“是巧芳,是巧芳,这么大的绣品,也不知道绣了多长时间?这孩子……”张母心里也是兴奋,上次一副《马到成功》卖了八千八,这副《清明上河图》这么长,还上了电视,这得卖多少钱?
再想到卖了后,长林家的贷款也许能还了大半,她忍不住拉着张母的手夸赞道:“亲家母,你这个闺女是真好,我那两个儿媳妇加起来,也没有她一人可心,最让我心疼的是,
男人本来就没有女人的心思细腻,而且在他心里,他和宋长林是好哥们,去哥们家吃个饭看个电视,用得着想那么多吗?
张巧芳劝了两句,可听高秀芝说,一帆人多睡不着,也只能放她们娘俩回去。
小哥俩习惯很好,八点之前必保睡觉,在小屋哄睡了俩儿子,她回到大卧室一看:嚯,这哥俩连啤酒都摆上了,什么时候买的?她怎么不知道?
见媳妇诧异的眼神,宋长林嘿嘿一笑,指着电视对媳妇解释道:“我们哥俩一会儿再少喝点,今天高兴。”没说的是,刚刚他趁媳妇哄孩子的时候,特意下去买的,标准的先斩后奏。
张巧芳好笑的瞪了他一眼,叮嘱道:“差不多就行了,真把德明给喝多了,看秀芝不找你算账?”瞅瞅干巴巴的四瓶酒,她转身出去又拿了些花生米,喝都喝了,索性支持到底吧。
“嫂子放心,我酒量不错,喝不多。”见张巧芳不但批准了,还给拿了下酒菜,徐德明笑着拿过一瓶啤酒,用牙嗑开瓶盖,直接对瓶吹了一口,喝完后,还暗暗赞叹:喝啤酒看电视,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电视前的各位观众朋友们……”
“演了演了,巧芳快过来。”宋长林见电视里的主持人开始报幕了,忙起身叫洗手间正在洗脸的媳妇,那急切的样子,把徐德明都闹的一愣,嫂子很喜欢艺术节吗?用得着这么着急吗?
张巧芳一听,忙擦把脸走了过来,她不是急着看绣品,那东西她都看了八百遍了,有什么可看的?她急着想知道,对方会不会报自家公司的名字?要不是为了能让公司露脸,她能冒着被骂的风险,拿出这《清明上河图》?
一开始,歌舞中穿插着一些武术表演等,带有本国特色的文艺节目,特别是两幅字画的出现,让宋长林的心起起落落,急的差点骂娘,他想看他媳妇的作品,不想看文艺表演。
徐德明不知道身边两口子的复杂心理,难得看回电视,配着啤酒,倒是看的津津有味。
等四瓶啤酒下去两瓶了,终于见到电视里的主持人,重新站到了舞台上:“我国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质朴的人们,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化,刺绣,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宋长林忙把电视调大了两个声音,一手抓着媳妇的手,他紧紧的盯着电视里的人,恨不得把对方的一字一句都背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提起刺绣,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深闺绣楼里,少女纤纤玉指拈着花针,在绣绷上一针一线地绣着,针线无声地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张巧芳,虽然没有闺阁绣楼,却用她勤劳的双手,绣出了长达八米的精美绣品,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手法,让我们叹为观止,现在,就让我们为大家呈现出,这最美丽的画面——《清明上河图》。”
“这么巧?她和名字和嫂子一样,也叫张巧……”徐德明笑道一半的话语,在看到宋长林满脸的自豪和兴奋时,渐渐没了声音。不会吧?难道还真是嫂子?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敢置信,他调头重新看向电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亲爱的妹纸们:
糖糖扔了一颗地雷
乔乔糖″扔了一颗地雷
果妈扔了一颗地雷
妹纸们破费了,么么哒,爱你们哦~╭(╯3╰)╮╭(╯3╰)╮
亲爱的们,我不是特意卡到这的,主持人介绍的几句话差点把我憋死,晚上11点加更,大家慢慢等吧o(n_n)o~
第121章
两名身着刺绣旗袍的古典少女,捧着一卷绣品,面带微笑的来到了舞台中央,修长的手指拿着绣品的两端,朝着舞台的两侧,缓缓展开。
会场的人和电视前的人,见到如此巨大的绣品,都不免睁大了双眼,其实,这是沾了舞台的光,这时候的舞台才有十来米长,前面歌舞也好,后面字画也罢,都没有这差点占满全场的绣品,给人来得震撼。
“这副《清明上河图》,乃是……”听着主持人娓娓道来原图的出处,宋长林激动的心情已然平复,他不避嫌的,用手包住妻子的手,放到自己的腿上,看着电视里被镜头放大的绣品,脸上带着说不出的自豪和满足。
张巧芳则是听的满心不耐,她怎么还不提自家公司?竟说这些没用的东西浪费时间。
与此同时,村里的两方父母,脸上也是激动异常,特别是张母,不住的和老伴道:“我听她提咱闺女的名字了,她说这是咱闺女张巧芳绣的,我听她说了。”
“是巧芳,是巧芳,这么大的绣品,也不知道绣了多长时间?这孩子……”张母心里也是兴奋,上次一副《马到成功》卖了八千八,这副《清明上河图》这么长,还上了电视,这得卖多少钱?
再想到卖了后,长林家的贷款也许能还了大半,她忍不住拉着张母的手夸赞道:“亲家母,你这个闺女是真好,我那两个儿媳妇加起来,也没有她一人可心,最让我心疼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