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2/9)
中可是憋了一肚子的火,他倒没有怪吕翔未能率军挡住敌军,在那样的兵力对比与地形条件下其还可支撑一个多时辰已然是颇大的奇迹了,亦没有埋怨主上没有给他充足的时间,在骄傲的麴义看来,挡不住于禁就是自己的失败,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作为理由,就算敌军行动在先,他就不能更快一步吗?说到底对于于禁的那一路伏兵终究是准备不足,虽然将之尽数歼灭可也错过了围堵青州营的最佳时机,燕王在此战之中对自己与烈火军寄予厚望,如今这个局面怎有脸面对之!
主将是如此想法,烈火军上下亦是万众一心,临行之前统领当众宣示燕王手书,对每一个士卒而言都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而如今他们并未能完成燕王给予的重托,荣誉也就变成了耻辱。在燕军的操练之中,士卒荣誉感的养成是最受重视的因素,头可断、血可流,军威绝不可丧!此时陈留营上来阻截可说是正好撞在了麴义的枪口之上,烈火军沿途积累已久的怒气便爆发在当面之敌身上。
此时纯论战力烈火军比之龙骧军尚还要稍逊一筹,陈留营可以挡住徐晃按道理就不应该挡不住麴义,可两军一经接触烈火军的攻势却是难以阻挡,将当面敌军杀的连连后退不止,心中对于荣誉的期待使得士卒们发挥出了更强的战力,而陈留营虽亦是强悍却还未有完全进入临战状态,一流武将尚且不能保证自己随时处在巅峰,何况这些普通士卒?此消彼长之下烈火军的大占上风就不难解释了。
在混战之中,乐进与青州营副统领李典之间还能保持着极好的默契,曾经在龙骧军中搭档日久的徐晃麴义二人又岂会在他们之下,粗粗观察眼前战场形势之后,麴义便暂时将烈火军的全力都放在了对付乐进陈留营之上,他要将这队敌军击退以求能与徐晃合兵一处,再全力把青州营的大军斩断几截,哪怕放过一些敌军的先头部队也在所不惜,要知道青州营主力和让二人朝思暮想的于禁还在身后未至!
麴义一动,徐晃龙骧军的主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两军都在向着自己同袍所在之处靠拢,陈留营固然战力坚强又更加熟悉地形可在如此两支燕军强军的夹击之下也不免要落入下风。不过乐文谦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退缩,为了主公战略目的的达成他是绝对不会惜身的,对敌人狠他对自己与麾下更狠,而李典亦不愧为曹营名将,如今敌军看似将青州营放开转而攻击陈留营其实却是暗藏杀机,一旦他太过执着于后撤而导致乐进被燕军击破,恐怕青州营步其后尘之时绝不会远,稍作斟酌,一部曹军依旧沿着官道退却,可更多的青州营士卒却是转身杀向龙骧烈火二军!这一应对却又是徐麴二人不愿见到的了!
第八百七十五章 紧追不舍
青州陈留、龙骧烈火,这曹操刘毅麾下四大强军的大部已然集中在莒县一处,乐进李典、徐晃麴义这几员名将亦是相对厮杀,此一处弹丸之地却成了此次刘曹之争的焦点所在,吸引着全天下的目光!如此精锐坚强的士卒,那般杀伐决断的战将,在所有人的想象之中此战都应该是奇计迭出精彩纷呈。可实际上奋战在一线的这些名将心中,对于此战最大的一个描述就是一个乱字!到并不算是说双方在大战之前缺乏周详的计算与安排,相反两军都做到了事无巨细,但形势的发展与时间的巧合却使得莒县一战逐渐发展成了彻底的乱战!双方除了正面比拼绝对实力之外无一人可对战局的进展有着明晰的判断。
从昨日黄昏杀到今日午时,自肥县卢县之处战到莒县,两军数十万士卒都没有得到过片刻喘息,如此战局不但身在战场的几员战将在事先没有想到,便连刘毅曹操二人怕也难以估计到如此局面的发生!论实力这便是汉末双雄无人再可及之,说起谋臣猛将二人麾下亦是人才鼎盛,士卒更是大汉精锐,但无论是汉中之战还是青州之战双方全部打成了正面对抗,相比从前种种奇谋巧算刘毅与曹操的这一场对决在场面上可称得上是颇为难看了,竟像是两个莽汉在比拼力气一般的你来我往,根本没有任何花巧之处,也许这便可称作为返璞归真!
奇谋巧计,运筹帷幄固然精彩,可却也需要敌军的主动配合,一旦双方都不犯错,战局最后只能打成硬拼之状!以刘毅曹操二人对相互之间的了解,没有十足把握是绝不会想要出什么奇招的,剑走偏锋必然会代表着失之稳重,稍有不慎便会反受其害!出奇制胜本身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曹操的攻击汉中出乎刘毅意料之外,朗生也立刻就还了一手先攻青州,从目前的整体战局来看二人还是难分胜负!
汉中之战曹军忽然发动占据先机,青州于禁也因行动比燕军快上几分而有着一定的先手,目前在两个局部曹操都有着上风之势,可这个先机与上风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暂时抛开汉中不言,于禁与曹仁乐进等人联手面对徐晃麴义兵力地利都有优势,可他们却不敢放手运用这种优势与燕军倾力一战,刘毅这两年的休养生息使得燕军本就强悍的战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点优势能否击败对方都还是疑问,更别说此时青州的曹军根本不敢与龙翔烈火做过多的纠缠!
“如何作战尔等自行商讨,孤只要于文则的青州营!”这是燕王在战前丢给三将军及军师的一句
主将是如此想法,烈火军上下亦是万众一心,临行之前统领当众宣示燕王手书,对每一个士卒而言都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而如今他们并未能完成燕王给予的重托,荣誉也就变成了耻辱。在燕军的操练之中,士卒荣誉感的养成是最受重视的因素,头可断、血可流,军威绝不可丧!此时陈留营上来阻截可说是正好撞在了麴义的枪口之上,烈火军沿途积累已久的怒气便爆发在当面之敌身上。
此时纯论战力烈火军比之龙骧军尚还要稍逊一筹,陈留营可以挡住徐晃按道理就不应该挡不住麴义,可两军一经接触烈火军的攻势却是难以阻挡,将当面敌军杀的连连后退不止,心中对于荣誉的期待使得士卒们发挥出了更强的战力,而陈留营虽亦是强悍却还未有完全进入临战状态,一流武将尚且不能保证自己随时处在巅峰,何况这些普通士卒?此消彼长之下烈火军的大占上风就不难解释了。
在混战之中,乐进与青州营副统领李典之间还能保持着极好的默契,曾经在龙骧军中搭档日久的徐晃麴义二人又岂会在他们之下,粗粗观察眼前战场形势之后,麴义便暂时将烈火军的全力都放在了对付乐进陈留营之上,他要将这队敌军击退以求能与徐晃合兵一处,再全力把青州营的大军斩断几截,哪怕放过一些敌军的先头部队也在所不惜,要知道青州营主力和让二人朝思暮想的于禁还在身后未至!
麴义一动,徐晃龙骧军的主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两军都在向着自己同袍所在之处靠拢,陈留营固然战力坚强又更加熟悉地形可在如此两支燕军强军的夹击之下也不免要落入下风。不过乐文谦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退缩,为了主公战略目的的达成他是绝对不会惜身的,对敌人狠他对自己与麾下更狠,而李典亦不愧为曹营名将,如今敌军看似将青州营放开转而攻击陈留营其实却是暗藏杀机,一旦他太过执着于后撤而导致乐进被燕军击破,恐怕青州营步其后尘之时绝不会远,稍作斟酌,一部曹军依旧沿着官道退却,可更多的青州营士卒却是转身杀向龙骧烈火二军!这一应对却又是徐麴二人不愿见到的了!
第八百七十五章 紧追不舍
青州陈留、龙骧烈火,这曹操刘毅麾下四大强军的大部已然集中在莒县一处,乐进李典、徐晃麴义这几员名将亦是相对厮杀,此一处弹丸之地却成了此次刘曹之争的焦点所在,吸引着全天下的目光!如此精锐坚强的士卒,那般杀伐决断的战将,在所有人的想象之中此战都应该是奇计迭出精彩纷呈。可实际上奋战在一线的这些名将心中,对于此战最大的一个描述就是一个乱字!到并不算是说双方在大战之前缺乏周详的计算与安排,相反两军都做到了事无巨细,但形势的发展与时间的巧合却使得莒县一战逐渐发展成了彻底的乱战!双方除了正面比拼绝对实力之外无一人可对战局的进展有着明晰的判断。
从昨日黄昏杀到今日午时,自肥县卢县之处战到莒县,两军数十万士卒都没有得到过片刻喘息,如此战局不但身在战场的几员战将在事先没有想到,便连刘毅曹操二人怕也难以估计到如此局面的发生!论实力这便是汉末双雄无人再可及之,说起谋臣猛将二人麾下亦是人才鼎盛,士卒更是大汉精锐,但无论是汉中之战还是青州之战双方全部打成了正面对抗,相比从前种种奇谋巧算刘毅与曹操的这一场对决在场面上可称得上是颇为难看了,竟像是两个莽汉在比拼力气一般的你来我往,根本没有任何花巧之处,也许这便可称作为返璞归真!
奇谋巧计,运筹帷幄固然精彩,可却也需要敌军的主动配合,一旦双方都不犯错,战局最后只能打成硬拼之状!以刘毅曹操二人对相互之间的了解,没有十足把握是绝不会想要出什么奇招的,剑走偏锋必然会代表着失之稳重,稍有不慎便会反受其害!出奇制胜本身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曹操的攻击汉中出乎刘毅意料之外,朗生也立刻就还了一手先攻青州,从目前的整体战局来看二人还是难分胜负!
汉中之战曹军忽然发动占据先机,青州于禁也因行动比燕军快上几分而有着一定的先手,目前在两个局部曹操都有着上风之势,可这个先机与上风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暂时抛开汉中不言,于禁与曹仁乐进等人联手面对徐晃麴义兵力地利都有优势,可他们却不敢放手运用这种优势与燕军倾力一战,刘毅这两年的休养生息使得燕军本就强悍的战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点优势能否击败对方都还是疑问,更别说此时青州的曹军根本不敢与龙翔烈火做过多的纠缠!
“如何作战尔等自行商讨,孤只要于文则的青州营!”这是燕王在战前丢给三将军及军师的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