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节(1/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乐进闻言并不回答,脚步也依旧保持着固定的频率,看似根本不为所动,可若细细观察却能发现在他的眼神之中已经有思索之色,赵云此言可谓问在了点子上。坐守乐平的这阵时日,他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如何应对燕军战术之法,不仅仅是朱雀营与辽东军之间配合攻城之战法,还有燕军千奇百怪无孔不入的宣传之策,虽是为此有些焦头烂额可乐进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战之法。
    无论是燕军的步炮协同还是这种以宣传破城中军心民心的手法都是他在以往的大战之中没有体会过的,可说赵云高顺给了他一个猝不及防!但其中有着十余日的空闲让他静思破敌之法却还是一无所得,既如此他又如何能够回答赵云的问题?即使将时间向前推移二十几日到达辽东军方刚抵达城下之时他就有办法可以破解了吗?乐进不愿承认却不能欺骗自己,面对这样的双管齐下除非有援军来援或是曹军的器械在瞬间就能成长到和燕军抗衡的地步,否则结局还是一般,假若在其中没有那十余日的停顿,这城破之日定还要提前!
    念及此处,便是心志坚定如乐进不仅也有片刻的丧气与迷茫之感,更有着一种力不从心,援军暂且不议,这器械的改良绝非一日之功,恐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曹军在此处都无法与燕军相提并论,那么也就意味着想要靠坚城为凭最大程度上消耗对方的实力是难以达到预期之中的效果的,即使此次高顺辽东军攻城的战损不在己方之下又如何?同样的消耗曹军就更远非燕军之敌,此处毋庸置疑!
    坚守不得,野战又如何了?情况恐怕还要更差,如今的刘毅已经绝非当年第一次在兖州与主公为敌之人了,燕地的兴盛与燕军的强大乃是铁一般的事实,也许曹军在素质与操练上还可与对方一较长短,可兵力呢?持久作战的能力呢?更遑论他们还有着数量众多训练精良的骑军!在攻城战上看不出其威力,可要到了野战之中就完全相反了,这青州一战曹军还是得了老天之助天降大雪封路使得燕军骑兵的优势根本难以发挥,否则于禁能否顺利脱出还在两难之间。
    原本主公的战略是在兖州固守凭借此处经营多年的坚城与地利挡住或者说是拖延燕军的攻势,可眼下以乐平城的情况来看,此处已然不能成立,倘若自己没有被燕军所俘而是冲出重围的话怕第一时间他就要向主公建议兖州之战曹军当要全线退缩,否则按照原计划执行少不得要被对方一一击破!乐进承认论及守城自己的确不如曹仁于禁,乐平城的坚固比之鲁国东平亦要稍差,可对付此城燕军不过出动了高顺的辽东军加朱雀营,再打任何一处那便是两军合力!之后便是三军齐动全军合力,怕便是陈留也绝对扛不住燕军这般的打击!
    乐进的沉默与脸上的神情自然尽数落在了子龙眼中,身居高位这察言观色之能是必不可少的,将近三年时间赵云在此处亦有不少所进,只要能够成功转移对方的注意自己就算初步成功,在临时帅帐里他还为乐进准备了更加令他震撼之事,相信其在看了之后更会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至于所问的问题会有答案吗?至少在赵云看来不会有,以当时乐平的形势再打多少次亦是一般,对此他与高顺都是信心十足,相信乐进再如何厉害也不会胜过二人的合力!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形势明朗
    乐平太守府大堂被最后一批陈留营士卒付诸一炬,赵云高顺的帅帐就设在了府中那一大片空地之上,城中许多空旷之处也搭建了辽东军的营寨,乐进一路行来除了街道之上的斑斑血迹仍在证明着方才经历的大战之外竟是一切如常,在如此激烈的攻城战后燕军士卒还能如此行动有法,与民秋毫无犯让他亦不得不赞赏刘毅赵云的治军之严,身为统军大将乐进知道这一点有多难,九死一生攻下坚城劫掠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士卒们亦会借此来发泄心中的战意,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太过分将领们也不会过于认真,而似燕军这般必是长年以来形成的习惯,看来燕王刘毅的仁义爱民绝非沽名钓誉,此处便可管中窥豹。
    到达帅帐之前高顺先行去了伤兵营,入城之后这个举动是和打扫战场一并进行的,这也是燕军的一种惯例,当然城中搭建的伤兵营只是一半,还有一半现在还在城外,医疗营的医者们正在倾尽全力的去抢救那些在战斗中负伤的同袍,此时时间重与一切,他们经不起任何的延误,那可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而搭建医疗营帐篷与在之周围守护,在攻城战中消耗了极大精力体力的士卒们都是一丝不苟,燕军之中同袍之情极重,“入我营中,即为兄弟。”燕王之言音犹在耳。
    不得不说大战之后燕军的这种有条不紊让乐进亦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一支真正的强军其素质未必尽数体现在战阵厮杀之上,战前的准备与战后的料理等种种细节也是关键之处,燕军的战备与战力乐进都已然在大战之中有了极为深刻的感触,此时又是另一番景象。身为大将这军中之事就是他的本能,燕军百战百胜英勇善战,对于这样一支强军即使是乐进也不免会有好奇之心,平常哪有这般的机会?
    前往太守府的途中他还看见了数名辽东军士卒用滑舆抬着一名老者匆匆而行,即使见到赵云也只是脚步微微一停便立刻而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