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322节(2/3)
可惜分不分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贾敬作为族长很强横地说:“金陵和京城族人已经出了五服了, 树大分支, 现在正是最合适的好时机。”
没人肯接受。
其实贾敬给的条件是也还是很可以的,好好地分宗,按房头分得族产、祭田, 既往那些违法的事情, 宁荣两府去官府抹平。
奈何族老坚持不肯分宗。贾敬被纠缠烦了, 想起林来之前叔叔和婶娘说的话:“若是有人实在不想分, 那也好办, 把作奸犯科的都送去官府,该打该罚, 凭官府秉公处置。然后那一房头整个除族。教不好自家子弟, 怎好意思不承担责任,继续赖在族里倚老卖老。”
贾敬这话一说, 几个族老就要给他磕头, 要不就喊着去祠堂哭祖宗。
吵嚷了一天,贾赦和贾敬都烦的不得了,俩人一对眼神,贾赦就对贾敬说:“敬大哥, 让他们商量吧,如果在明儿辰时末,不按你说的分宗, 那咱们就叫官府来抓人。先抓人、后除族。有碍贾家一族名声的房头,是一个也不能留的。”
送官就除族,一般的宗族都是这么行事的。
贾敬点头,认可了贾赦说的话。然后他携了贾赦就往外走。
第二天没等辰正呢,有子弟做了违法勾当的房头,就聚集到加紧和贾赦下榻的老宅,就一句话——同意分宗。
不同意分宗,自己这一个房头就要被除族,族产、祭田什么都拿不到不说,自家的私产也可能保不住。
有人挑头同意就好办了。
贾赦和贾敬先把那些犯事房头非法侵占的他人田地、房屋、店铺等,一一点明,勒令归还原主。
然后就是讨价还价的族产、祭田的分割。
贾敬和贾赦就坚持一条,不管那一房的男丁有多少,只按房头分割族产和祭田。如果这十二房愿意还合成一族,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俩人快刀剪乱麻,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没犯事的那几个房头,要与京城仍合在一起的要求,很快处理好了金陵分宗、族产、祭田的事情。
结果不出所料,没出作奸犯科子弟的那几个房头合在一起组成新的一族,另外的几个房头组成了一族。
一夕之间,贾家分成了三族。
当然少不得要拜会金陵知府,把贾家族人以前的事情抹平。还得把金陵和京城的贾家已经分族之事儿,在官府做了报备。
虽然贾敬和贾赦从金陵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的人手,金陵还有一些人能帮忙,算是准备的充分了,那也是忙乱了好一阵子,才把各自府里的庄子、铺子、老宅的事情都打理清楚,看守祭田的人也安排妥当。
天气转冷,贾敬和贾赦忙完之后,也未在金陵停留就匆匆踏上了返程之路,终于在运河封冻前回到了京师。
张氏坐在贾母的起居间里,拟着与那些有往来的人家、该送年礼的年礼单子。这件事儿,她去年已经做过一次了,今年除了个别的几家有变动,轻车熟路的很好应对。
她之前怀象不好,不得不卧床休养了快一个月。等好起来了,就被婆婆勒令每天走过来做事。头些日子婆婆还很体贴,允许她坐车回去。半个月过去了,就只允许丫鬟扶着,不许坐车了。每天走回东院,两只脚好像要木了一样的。
对婆婆吩咐自己做这样的事,张氏心里明白。她是又喜又愁。喜的是,婆婆是要把荣国府的家事交给自己了。愁的是每天来回走动着实太辛苦了。
每天睡前烫脚,她都有一种冲动,要是自己没有裹脚,是不是就不用遭这样的罪。满府只有自己一个人裹脚啊。看公公待婆婆尊敬有加,也没有因为婆婆没裹脚就怎么样。二房的王氏也没有裹脚,夫妻也过得很好的。
张氏的奶娘帮她洗脚,洗净擦干,在脚趾之间撒上白矾,再套上足袜、绣鞋。
“奶奶累了一天了,早早睡吧。”
张氏拉住奶娘,悄悄地说:“奶娘,你说我要是没有裹脚,是不是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奶娘看着自家姑娘清澈的眼睛,不忍心骗她,轻轻点点头。
张氏叹气,“唉。”
奶娘把汤婆子给张氏放在脚底,帮她盖好被子,掖了掖背头,又劝她道:“姑娘,你怀着身子,可不好叹气的,不然孩子生出来就是苦相的。等过些日子,大爷回来就好了。”
是啊,等丈夫回来就好了。
贾赦回府,见到荣禧堂见父母亲。贾代善在兵部还没有回来,贾母歪在罗汉榻上在看书,张氏坐在贾母身前不远的一张书案后面,在抄抄写写。
守在贾母门外的丫鬟,见了自家大爷回来,行礼的、报信的,立即就让这寂静的院子充满了活气。
“母亲,儿子回来了。”贾赦远行而归,进门就跪到贾母身前行大礼。
“好,好,快起来吧。”
贾母伸手去拉贾赦,贾赦借劲站了起来,张氏赶紧过去给丈夫见礼。
贾母一看人家小夫妻的情形,马上就说:“你们先回去吧,晚上再过来吃个团圆饭。”
贾赦笑着道,“母亲儿子带回来一些南边的东西,一会儿就能抬进了。您看看可有喜欢的,要是不对心思,您就留着赏人了
贾敬作为族长很强横地说:“金陵和京城族人已经出了五服了, 树大分支, 现在正是最合适的好时机。”
没人肯接受。
其实贾敬给的条件是也还是很可以的,好好地分宗,按房头分得族产、祭田, 既往那些违法的事情, 宁荣两府去官府抹平。
奈何族老坚持不肯分宗。贾敬被纠缠烦了, 想起林来之前叔叔和婶娘说的话:“若是有人实在不想分, 那也好办, 把作奸犯科的都送去官府,该打该罚, 凭官府秉公处置。然后那一房头整个除族。教不好自家子弟, 怎好意思不承担责任,继续赖在族里倚老卖老。”
贾敬这话一说, 几个族老就要给他磕头, 要不就喊着去祠堂哭祖宗。
吵嚷了一天,贾赦和贾敬都烦的不得了,俩人一对眼神,贾赦就对贾敬说:“敬大哥, 让他们商量吧,如果在明儿辰时末,不按你说的分宗, 那咱们就叫官府来抓人。先抓人、后除族。有碍贾家一族名声的房头,是一个也不能留的。”
送官就除族,一般的宗族都是这么行事的。
贾敬点头,认可了贾赦说的话。然后他携了贾赦就往外走。
第二天没等辰正呢,有子弟做了违法勾当的房头,就聚集到加紧和贾赦下榻的老宅,就一句话——同意分宗。
不同意分宗,自己这一个房头就要被除族,族产、祭田什么都拿不到不说,自家的私产也可能保不住。
有人挑头同意就好办了。
贾赦和贾敬先把那些犯事房头非法侵占的他人田地、房屋、店铺等,一一点明,勒令归还原主。
然后就是讨价还价的族产、祭田的分割。
贾敬和贾赦就坚持一条,不管那一房的男丁有多少,只按房头分割族产和祭田。如果这十二房愿意还合成一族,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俩人快刀剪乱麻,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没犯事的那几个房头,要与京城仍合在一起的要求,很快处理好了金陵分宗、族产、祭田的事情。
结果不出所料,没出作奸犯科子弟的那几个房头合在一起组成新的一族,另外的几个房头组成了一族。
一夕之间,贾家分成了三族。
当然少不得要拜会金陵知府,把贾家族人以前的事情抹平。还得把金陵和京城的贾家已经分族之事儿,在官府做了报备。
虽然贾敬和贾赦从金陵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的人手,金陵还有一些人能帮忙,算是准备的充分了,那也是忙乱了好一阵子,才把各自府里的庄子、铺子、老宅的事情都打理清楚,看守祭田的人也安排妥当。
天气转冷,贾敬和贾赦忙完之后,也未在金陵停留就匆匆踏上了返程之路,终于在运河封冻前回到了京师。
张氏坐在贾母的起居间里,拟着与那些有往来的人家、该送年礼的年礼单子。这件事儿,她去年已经做过一次了,今年除了个别的几家有变动,轻车熟路的很好应对。
她之前怀象不好,不得不卧床休养了快一个月。等好起来了,就被婆婆勒令每天走过来做事。头些日子婆婆还很体贴,允许她坐车回去。半个月过去了,就只允许丫鬟扶着,不许坐车了。每天走回东院,两只脚好像要木了一样的。
对婆婆吩咐自己做这样的事,张氏心里明白。她是又喜又愁。喜的是,婆婆是要把荣国府的家事交给自己了。愁的是每天来回走动着实太辛苦了。
每天睡前烫脚,她都有一种冲动,要是自己没有裹脚,是不是就不用遭这样的罪。满府只有自己一个人裹脚啊。看公公待婆婆尊敬有加,也没有因为婆婆没裹脚就怎么样。二房的王氏也没有裹脚,夫妻也过得很好的。
张氏的奶娘帮她洗脚,洗净擦干,在脚趾之间撒上白矾,再套上足袜、绣鞋。
“奶奶累了一天了,早早睡吧。”
张氏拉住奶娘,悄悄地说:“奶娘,你说我要是没有裹脚,是不是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奶娘看着自家姑娘清澈的眼睛,不忍心骗她,轻轻点点头。
张氏叹气,“唉。”
奶娘把汤婆子给张氏放在脚底,帮她盖好被子,掖了掖背头,又劝她道:“姑娘,你怀着身子,可不好叹气的,不然孩子生出来就是苦相的。等过些日子,大爷回来就好了。”
是啊,等丈夫回来就好了。
贾赦回府,见到荣禧堂见父母亲。贾代善在兵部还没有回来,贾母歪在罗汉榻上在看书,张氏坐在贾母身前不远的一张书案后面,在抄抄写写。
守在贾母门外的丫鬟,见了自家大爷回来,行礼的、报信的,立即就让这寂静的院子充满了活气。
“母亲,儿子回来了。”贾赦远行而归,进门就跪到贾母身前行大礼。
“好,好,快起来吧。”
贾母伸手去拉贾赦,贾赦借劲站了起来,张氏赶紧过去给丈夫见礼。
贾母一看人家小夫妻的情形,马上就说:“你们先回去吧,晚上再过来吃个团圆饭。”
贾赦笑着道,“母亲儿子带回来一些南边的东西,一会儿就能抬进了。您看看可有喜欢的,要是不对心思,您就留着赏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