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 第15节(2/4)
。
钱氏、李氏等闻言都笑了起来,金氏掩住心底的不喜,好不容易才挤出一丝笑容——就算这一年她满心都想着肚子里这一胎,没怎么照顾女儿,张氏也确实时常来往——她听着这样的话,也觉得浑身都不舒服。但何氏积威多年,又是长辈,便是心里再不满,她又如何敢表露出来呢?
张清皎有心替金氏转圜,便轻声接道:“姑母教得好,娘亲也教得好。”何氏但笑不语,体谅她的一片孝心,也便不再多说了。钱氏与李氏见状,自然不再笑话金氏,都跟着赞了几句自己收到的首饰。
张清皎又拿了两个精致的小盒子,来到立在榻边的从姐张清瑜与从妹张清璧跟前,微笑着送上礼物:“这是我特意给瑜姐姐和璧妹妹挑的簪子。一支梅花簪,一支海棠簪,也不知你们究竟喜不喜欢。”
她与两位从姐妹年纪相近,从小一起长大。但因彼此是隔了房的,父亲的功名地位差别甚大,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互相之间多少有些竞争之意。故而,仔细说起来,她们的关系也不过是平常罢了。当然,便是再寻常的姊妹,明面上还是须得礼仪周到才好。她们的纷争与矛盾,也很少在长辈跟前表露出来。
张清瑜打量着似乎已经变得有些不同的从妹,隐约感觉到她并不是真的“变”了,只是渐渐地展露出了真实的模样而已。不知怎地,这样的发现令她心里略有些不舒适,于是勾唇笑了笑,随意挑了一件:“妹妹的眼光,我们自然是信得过的。更何况,还有堂姑母跟着掌眼呢?”
她的态度说不上轻慢,亦说不上亲近,张清皎早已经习惯了,自是不怎么放在心上,只笑着接道:“是呢,就算信不过我,还能信不过姑母么?”旁边的张鹤龄模模糊糊觉得有些不对劲,姐姐像是受了欺负,瞬间眼神就变了。若不是比他大两岁的堂兄张伦缠着他问东问西,恐怕他早就暗自想着怎么给姐姐出头了。
张清璧见自家姐姐已经拿了一样,这才脆声笑着取了另一样:“我倒要看看究竟是甚么样的花簪。京城里的式样与咱们平日所见的到底有甚么不同。”说着,她便打开了小盒子,目光顿时被里头栩栩如生的海棠簪吸引了过去。
不多时,金氏便带着孩子们暂时告退,回院子里梳洗一番再过来陪何氏说话。李氏托辞送她们过去,也带着张伦离开了。
张清瑜望着张清皎从容告退的模样,走路时轻盈的步态,眸底微微带了些复杂。张清璧不似她那般敏感,只顾着拿起她的梅花簪瞧了瞧,低声嘟囔道:“兴济府里的银楼哪有这样好看的式样?就这一支簪子,恐怕少说也得二三十两银子。”
“花的都是家里送去的银钱,她们娘儿几个倒是舍得拿出来做人情。”钱氏不紧不慢地道,将头上那根白玉长笄拔了下来。小钱氏轻轻地抚了抚发髻上的攒珠花,抿着唇,到底没有接过话再说些什么。
“银钱是我给的,怎么花是她们的事。”何氏倒是不甚在意这些细节,“听说在京师的时候,中馈是皎姐儿打理的,想来这孩子应该有分寸才是。回头我便与她说,这些银钱都算是她的嫁妆,让她好好经营一番。”
“祖母可真是大方。”小钱氏笑道,“竟然给皎姐儿这么多银钱置办嫁妆,说不得也了却了二叔父与叔母的一桩心事呢。”谁都知道,金氏不擅长经营。她嫁进张家的时候便没有多少嫁妆,后来又是挥霍又是贴补娘家,更是不剩下什么,早便只能靠着府中的月钱度日了。张峦也没有多少进项,夫妇二人又能给女儿置办什么嫁妆呢?还不是指着张府公中的份例,指着何氏大发慈悲?
“皎姐儿聪敏乖巧,我一向很喜欢。去了一趟京师,也出落得亭亭玉立,越发出众了。这样的好孩子,我自是不会让她受委屈。”何氏轻轻转动着手腕上的碧玉镯,望向张清瑜与张清璧姊妹,神色愈发软和,“当然,我更不可能亏待自家的亲孙女。你们姐儿俩可是我的心头肉,给你们备下多少嫁妆都不过分。”
张清瑜年后就要成婚,听了她的话,想起自己的十里红妆,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两抹红晕。张清璧则乳燕投林般依偎在何氏怀里,娇声道:“虽说都是自家姊妹,但到底也有远近亲疏。大姐姐得了这样的好婚事,从姐在京里却说不上人家,指不定心里如何难受呢。”
何氏戳了戳她的额头:“你也想得太多了些。皎姐儿一向胸怀广阔、识情识趣,哪里会将京中那些事放在心上。更何况,有我在,便不会让张家的女儿受委屈。”顿了顿,她又笑道:“你姐姐得了好婚事,你必定也不会差,安心罢。”
张清璧脸一红,被她打趣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只得含羞起了身,躲在了钱氏身后。
************
是夜,因张缙的坚持,张家办了一场盛大的洗尘宴。五服之内的亲眷都接到了帖子,从张府周围的街巷里赶来。每个人都穿上了为年节准备的新衣裳,只为在何氏面前露个脸。正院里坐得满满当当,处处皆是衣香鬓影,热闹而又喜庆。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何氏来的,对金氏不过是寒暄几句,却也有好些年轻姊妹对张清皎的经历很感兴趣。好几位曾经在张府女学中当过同窗的小姊妹都围在张清皎身边,
钱氏、李氏等闻言都笑了起来,金氏掩住心底的不喜,好不容易才挤出一丝笑容——就算这一年她满心都想着肚子里这一胎,没怎么照顾女儿,张氏也确实时常来往——她听着这样的话,也觉得浑身都不舒服。但何氏积威多年,又是长辈,便是心里再不满,她又如何敢表露出来呢?
张清皎有心替金氏转圜,便轻声接道:“姑母教得好,娘亲也教得好。”何氏但笑不语,体谅她的一片孝心,也便不再多说了。钱氏与李氏见状,自然不再笑话金氏,都跟着赞了几句自己收到的首饰。
张清皎又拿了两个精致的小盒子,来到立在榻边的从姐张清瑜与从妹张清璧跟前,微笑着送上礼物:“这是我特意给瑜姐姐和璧妹妹挑的簪子。一支梅花簪,一支海棠簪,也不知你们究竟喜不喜欢。”
她与两位从姐妹年纪相近,从小一起长大。但因彼此是隔了房的,父亲的功名地位差别甚大,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互相之间多少有些竞争之意。故而,仔细说起来,她们的关系也不过是平常罢了。当然,便是再寻常的姊妹,明面上还是须得礼仪周到才好。她们的纷争与矛盾,也很少在长辈跟前表露出来。
张清瑜打量着似乎已经变得有些不同的从妹,隐约感觉到她并不是真的“变”了,只是渐渐地展露出了真实的模样而已。不知怎地,这样的发现令她心里略有些不舒适,于是勾唇笑了笑,随意挑了一件:“妹妹的眼光,我们自然是信得过的。更何况,还有堂姑母跟着掌眼呢?”
她的态度说不上轻慢,亦说不上亲近,张清皎早已经习惯了,自是不怎么放在心上,只笑着接道:“是呢,就算信不过我,还能信不过姑母么?”旁边的张鹤龄模模糊糊觉得有些不对劲,姐姐像是受了欺负,瞬间眼神就变了。若不是比他大两岁的堂兄张伦缠着他问东问西,恐怕他早就暗自想着怎么给姐姐出头了。
张清璧见自家姐姐已经拿了一样,这才脆声笑着取了另一样:“我倒要看看究竟是甚么样的花簪。京城里的式样与咱们平日所见的到底有甚么不同。”说着,她便打开了小盒子,目光顿时被里头栩栩如生的海棠簪吸引了过去。
不多时,金氏便带着孩子们暂时告退,回院子里梳洗一番再过来陪何氏说话。李氏托辞送她们过去,也带着张伦离开了。
张清瑜望着张清皎从容告退的模样,走路时轻盈的步态,眸底微微带了些复杂。张清璧不似她那般敏感,只顾着拿起她的梅花簪瞧了瞧,低声嘟囔道:“兴济府里的银楼哪有这样好看的式样?就这一支簪子,恐怕少说也得二三十两银子。”
“花的都是家里送去的银钱,她们娘儿几个倒是舍得拿出来做人情。”钱氏不紧不慢地道,将头上那根白玉长笄拔了下来。小钱氏轻轻地抚了抚发髻上的攒珠花,抿着唇,到底没有接过话再说些什么。
“银钱是我给的,怎么花是她们的事。”何氏倒是不甚在意这些细节,“听说在京师的时候,中馈是皎姐儿打理的,想来这孩子应该有分寸才是。回头我便与她说,这些银钱都算是她的嫁妆,让她好好经营一番。”
“祖母可真是大方。”小钱氏笑道,“竟然给皎姐儿这么多银钱置办嫁妆,说不得也了却了二叔父与叔母的一桩心事呢。”谁都知道,金氏不擅长经营。她嫁进张家的时候便没有多少嫁妆,后来又是挥霍又是贴补娘家,更是不剩下什么,早便只能靠着府中的月钱度日了。张峦也没有多少进项,夫妇二人又能给女儿置办什么嫁妆呢?还不是指着张府公中的份例,指着何氏大发慈悲?
“皎姐儿聪敏乖巧,我一向很喜欢。去了一趟京师,也出落得亭亭玉立,越发出众了。这样的好孩子,我自是不会让她受委屈。”何氏轻轻转动着手腕上的碧玉镯,望向张清瑜与张清璧姊妹,神色愈发软和,“当然,我更不可能亏待自家的亲孙女。你们姐儿俩可是我的心头肉,给你们备下多少嫁妆都不过分。”
张清瑜年后就要成婚,听了她的话,想起自己的十里红妆,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两抹红晕。张清璧则乳燕投林般依偎在何氏怀里,娇声道:“虽说都是自家姊妹,但到底也有远近亲疏。大姐姐得了这样的好婚事,从姐在京里却说不上人家,指不定心里如何难受呢。”
何氏戳了戳她的额头:“你也想得太多了些。皎姐儿一向胸怀广阔、识情识趣,哪里会将京中那些事放在心上。更何况,有我在,便不会让张家的女儿受委屈。”顿了顿,她又笑道:“你姐姐得了好婚事,你必定也不会差,安心罢。”
张清璧脸一红,被她打趣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只得含羞起了身,躲在了钱氏身后。
************
是夜,因张缙的坚持,张家办了一场盛大的洗尘宴。五服之内的亲眷都接到了帖子,从张府周围的街巷里赶来。每个人都穿上了为年节准备的新衣裳,只为在何氏面前露个脸。正院里坐得满满当当,处处皆是衣香鬓影,热闹而又喜庆。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何氏来的,对金氏不过是寒暄几句,却也有好些年轻姊妹对张清皎的经历很感兴趣。好几位曾经在张府女学中当过同窗的小姊妹都围在张清皎身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