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 第58节(4/5)
回忆起了当年宫内宫外对于纪淑妃薨逝的揣测。
朱祐樘神色冷淡地望着三位阁老,眼底隐含着怒火。
他何尝不知他们在打什么算盘?万安与刘吉就怕锦衣卫暗自调查之后,此事便会经万家而牵连到他们,让他们丢官去职。所以,他们必须让此事公之于众,闹得满朝风雨,群臣争执不休,拖延调查的进度。而尹直因李孜省一案引火烧身,如今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自然希望闹大这件案子,转移东厂、锦衣卫甚至是三司的注意力,自己抓紧机会暂时躲过这一劫。
说不得,他们还希望这一闹,能将周太后闹出来,由她来将这个案子压下去。毕竟,此事若是传得满城风雨,皇家的颜面就要丢尽了,先帝的形象更是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周太后怎么可能坐视锦衣卫继续调查此案?
许是感觉到皇帝陛下的盛怒之意,三位阁老不约而同地跪在地上叩首,交上了他们奏请致仕的折子。三个人口口声声说是自己无能,不能给陛下分忧,望另选贤德入阁代替他们。朱祐樘听了,险些生生地气笑了。
好一个以退为进!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都撂担子不干了,这不是威胁是什么?内阁空缺一人或者两人还好说,三人都空缺了,提拔谁,让谁来当首辅,恐怕都是问题!更何况,他刚登基不久,先帝时期入阁的三位阁老便齐齐地请辞,这让文武百官会怎么想?
最紧要的是,朱祐樘不可能让他们背负着“急流勇退”的美名离开。无论他们是利欲熏心还是明哲保身,都必须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负责,都必须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唯有内阁风气一正,朝廷百官的风气才会正。他必须以他们作为实例,让朝廷所有的官员知道——尽管他性情不错,但他绝不能容忍的究竟是什么。
于是,年轻的皇帝只得按捺住怒意,笑道:“朕刚嗣位不久,正需要倚重三位爱卿的才智与经验,爱卿们怎么能在这种时候提致仕呢?若是失去了你们的辅佐,毫无治国经验的朕,哪里能治理得好偌大的天下?”
万安等三人遂顺水推舟地不再提什么致仕,仿佛遇到伯乐的千里马一般,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派君臣相得、齐心协力的典范。似有触动的文武群臣中,刘健、李东阳与谢迁等人看着看着,颇有些腻歪之感:从什么时候开始,阁老们才能把精力放到正事上来呢?
************
前朝的风风雨雨,不多时便传到了后宫。周太后自然是第一个接到消息的,闻言竟是猛地立起来,脸上神色大变。她迅速地转动着手腕上的菩提珠,好不容易才平复了情绪,吩咐身边的女官:“将皇后与太子妃都带到西宫里来。若是皇帝去坤宁宫向皇后请安,便请他直接来西宫见我。”
此时,张清皎正陪着王皇后说话。她委婉地提起不知万岁爷年幼时究竟是什么样的性情,王皇后便笑眯眯地与她说了些陈年往事。两人正其乐融融、有说有笑呢,但是,还没有等她自然而然地表露出对于纪淑妃的好奇,周太后的女官便过来了。
听了女官转述的口谕,王皇后怔了怔,与张清皎对视一眼。两人都隐约感觉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不过,一向习惯于忍耐的王皇后并没有细问,扶着张清皎便往西宫而去,一路上还提起了她想尽快从坤宁宫搬出来:“总不能让你们一直住在清宁宫里。眼下大行皇帝的梓宫已经停灵仁智殿,乾清宫也腾出来了。我若是不搬出去,就连皇帝也不方便移宫。”
“那母后想住在何处?”
“西宫之北的咸安宫便不错,不仅离太后近,也清静。我想与柏贤妃一起搬过去住着,大行皇帝的其他妃子也尽可在咸安宫附近的宫室里住下。”
“可咸安宫已经有些日子不曾修缮了,还是等到修缮之后,母后再移宫也不迟。至于儿臣,在清宁宫多住些时日也无妨。”
王皇后沉吟片刻,忽然道:“既如此,那便不必太麻烦了。不如将安喜宫稍作整理,改个名字罢。横竖我与万氏有缘,住了她的宫殿倒也合适。而且,安喜宫很是宽敞,大行皇帝的妃嫔们应该都住得下。”安喜宫可是宪庙精心替万贵妃修的宫殿,论占地广阔,其实不比西宫小;论奢华与舒适的程度,恐怕也不比坤宁宫逊色。若是就这样白白放着荒废,实在是太可惜了。
张清皎怔住了,微微蹙起眉:“怎么能委屈母后住在安喜宫里呢?”若换了是她,一定会离生平最大的敌人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你怕是没怎么仔细瞧过安喜宫罢。”王皇后勾起唇角,“便是我住在那里,也称不上委屈。只是有些瞧不上这座宫殿的名字罢了,改明儿咱们娘儿俩好好想一想,早些给它换个牌匾。”万贵妃若是地下有灵,眼睁睁地看着她与柏贤妃以及先帝众多妃嫔住在她的宫殿里,将她存在的痕迹全部抹去,应该会暴跳如雷罢。
光是想一想,她就觉得心中非常愉快呢。
作者有话要说: 万贵妃:我的安喜宫!你竟然占了我的安喜宫!!
王皇后:不好意思,我只是不忍心让这座宫殿荒废而已。
太子妃:→ →,怎么,住过了就成你的安喜宫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朱祐樘神色冷淡地望着三位阁老,眼底隐含着怒火。
他何尝不知他们在打什么算盘?万安与刘吉就怕锦衣卫暗自调查之后,此事便会经万家而牵连到他们,让他们丢官去职。所以,他们必须让此事公之于众,闹得满朝风雨,群臣争执不休,拖延调查的进度。而尹直因李孜省一案引火烧身,如今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自然希望闹大这件案子,转移东厂、锦衣卫甚至是三司的注意力,自己抓紧机会暂时躲过这一劫。
说不得,他们还希望这一闹,能将周太后闹出来,由她来将这个案子压下去。毕竟,此事若是传得满城风雨,皇家的颜面就要丢尽了,先帝的形象更是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周太后怎么可能坐视锦衣卫继续调查此案?
许是感觉到皇帝陛下的盛怒之意,三位阁老不约而同地跪在地上叩首,交上了他们奏请致仕的折子。三个人口口声声说是自己无能,不能给陛下分忧,望另选贤德入阁代替他们。朱祐樘听了,险些生生地气笑了。
好一个以退为进!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都撂担子不干了,这不是威胁是什么?内阁空缺一人或者两人还好说,三人都空缺了,提拔谁,让谁来当首辅,恐怕都是问题!更何况,他刚登基不久,先帝时期入阁的三位阁老便齐齐地请辞,这让文武百官会怎么想?
最紧要的是,朱祐樘不可能让他们背负着“急流勇退”的美名离开。无论他们是利欲熏心还是明哲保身,都必须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负责,都必须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唯有内阁风气一正,朝廷百官的风气才会正。他必须以他们作为实例,让朝廷所有的官员知道——尽管他性情不错,但他绝不能容忍的究竟是什么。
于是,年轻的皇帝只得按捺住怒意,笑道:“朕刚嗣位不久,正需要倚重三位爱卿的才智与经验,爱卿们怎么能在这种时候提致仕呢?若是失去了你们的辅佐,毫无治国经验的朕,哪里能治理得好偌大的天下?”
万安等三人遂顺水推舟地不再提什么致仕,仿佛遇到伯乐的千里马一般,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派君臣相得、齐心协力的典范。似有触动的文武群臣中,刘健、李东阳与谢迁等人看着看着,颇有些腻歪之感:从什么时候开始,阁老们才能把精力放到正事上来呢?
************
前朝的风风雨雨,不多时便传到了后宫。周太后自然是第一个接到消息的,闻言竟是猛地立起来,脸上神色大变。她迅速地转动着手腕上的菩提珠,好不容易才平复了情绪,吩咐身边的女官:“将皇后与太子妃都带到西宫里来。若是皇帝去坤宁宫向皇后请安,便请他直接来西宫见我。”
此时,张清皎正陪着王皇后说话。她委婉地提起不知万岁爷年幼时究竟是什么样的性情,王皇后便笑眯眯地与她说了些陈年往事。两人正其乐融融、有说有笑呢,但是,还没有等她自然而然地表露出对于纪淑妃的好奇,周太后的女官便过来了。
听了女官转述的口谕,王皇后怔了怔,与张清皎对视一眼。两人都隐约感觉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不过,一向习惯于忍耐的王皇后并没有细问,扶着张清皎便往西宫而去,一路上还提起了她想尽快从坤宁宫搬出来:“总不能让你们一直住在清宁宫里。眼下大行皇帝的梓宫已经停灵仁智殿,乾清宫也腾出来了。我若是不搬出去,就连皇帝也不方便移宫。”
“那母后想住在何处?”
“西宫之北的咸安宫便不错,不仅离太后近,也清静。我想与柏贤妃一起搬过去住着,大行皇帝的其他妃子也尽可在咸安宫附近的宫室里住下。”
“可咸安宫已经有些日子不曾修缮了,还是等到修缮之后,母后再移宫也不迟。至于儿臣,在清宁宫多住些时日也无妨。”
王皇后沉吟片刻,忽然道:“既如此,那便不必太麻烦了。不如将安喜宫稍作整理,改个名字罢。横竖我与万氏有缘,住了她的宫殿倒也合适。而且,安喜宫很是宽敞,大行皇帝的妃嫔们应该都住得下。”安喜宫可是宪庙精心替万贵妃修的宫殿,论占地广阔,其实不比西宫小;论奢华与舒适的程度,恐怕也不比坤宁宫逊色。若是就这样白白放着荒废,实在是太可惜了。
张清皎怔住了,微微蹙起眉:“怎么能委屈母后住在安喜宫里呢?”若换了是她,一定会离生平最大的敌人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你怕是没怎么仔细瞧过安喜宫罢。”王皇后勾起唇角,“便是我住在那里,也称不上委屈。只是有些瞧不上这座宫殿的名字罢了,改明儿咱们娘儿俩好好想一想,早些给它换个牌匾。”万贵妃若是地下有灵,眼睁睁地看着她与柏贤妃以及先帝众多妃嫔住在她的宫殿里,将她存在的痕迹全部抹去,应该会暴跳如雷罢。
光是想一想,她就觉得心中非常愉快呢。
作者有话要说: 万贵妃:我的安喜宫!你竟然占了我的安喜宫!!
王皇后:不好意思,我只是不忍心让这座宫殿荒废而已。
太子妃:→ →,怎么,住过了就成你的安喜宫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