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 第82节(1/5)
王太后笑着抿了口茶:“就算你这会儿想跟着我们去西苑,我也不会允许你来凑热闹。皇帝还在宫里呢,你怎么能将他抛下?再者,每日不知有多少宫务等着你处置,也不能让女官不停地在西苑与宫城之间来来回回啊。更何况,你最近不是还忙着女医之事么?若是没有眉目,以你的性情,怕是连避暑都不得安心罢。”
张清皎怔了怔:“儿臣尚未想出章程来,便没有向母后禀报。可母后又是从何处得知的?”她本想着先调查完诸位太妃的顾虑,想出较为完善的章程来,再向王太后寻求支持。因为她始终相信,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得到足够的信赖与支持。
“大姐儿她们最近在各宫里都走动得格外勤快,完全不似平常的模样,我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她们的异样呢?”王太后笑道,“只消将太妃们都唤过来,喝一喝茶,闲谈几句,便甚么都知晓了。”
张清皎当然不认为此事能瞒得住她的眼睛,于是便顺势接道:“那母后觉得如何?若想在宫中养女医,是否可行?”
“女医并非不能养,只是须得保证她们的忠诚。”王太后道,“先前历代也曾召民间女医入宫诊治,但却并未将她们久留宫中。为的不是别的,便是无法完全确认女医的忠诚。这些女医通常出身平民之家,很容易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也容易被宫外的人拿捏利用。她们若成了别人手里的刀,宫里说不得甚么时候就乱了。”
“母后,司药女官与女医不同,没有家小负累,也懂得宫里的规矩。她们都是在宫中生活了多年的老人了,自然知道甚么该做甚么不该做。再者,便是出身医药世家的御医,也未必能过得了人心险恶这一关。儿臣觉得,唯有女医与太医院互相制衡,咱们才能更放心些。”张清皎道。
闻言,王太后陷入了沉思。确实如此,太医院里御医的医术优劣,事关宫中所有主子的身家性命,必须重视起来。
但若是没有其他大夫,光凭着她们这些不懂医术的老弱妇孺,又有谁能判断御医的技艺究竟是好是差,是庸医还是名医呢?若是没有其他大夫验证,又有谁知道他们开出的方子是否适合呢?太医院的人多半奉行中庸之道,用药从来不敢开新方、用奇方,只知道温养补益。万一有重症,他们只会拖了又拖……又有谁知晓,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之道呢?
“母后,平日里女医与太医院互不相扰。唯有在看病问诊的时候,必须互相印证彼此的脉案与药方。双方确认无误,方能取药、熬药、用药。儿臣以为,这样才能保证咱们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她想建立两套并行的医疗系统,彼此是良性的竞争关系。一者为太医院,除了服务于皇室之外,还可服务各种达官显贵;一者为司药,不仅服务于皇室,也服务宫女太监,是内廷专用大夫。
且不提对于宫女太监这种弱者的体恤,单说她自己——如果生老病死只能依赖太医院,而且妇科的疑难杂症都不方便让他们看诊,健康的保障便实在是太有限了。可以预想,没有竞争对手的存在,没有第三方监督考核,太医院里的御医的水平必定是参差不齐的,根本拿不出最好的医疗服务。
以朱祐樘的身体情况,必须得到最妥善的医疗照顾,她才能放心。更不用说未来她还须得经历生产,还有柔弱的孩子需要照顾。皇家婴儿的夭折亦是触目惊心的,她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呢?必须为未来的儿女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真正安心。
“说得是,女医确实势在必行。”经过思索后,王太后认同了她的想法,“若是你能想出合适的法子让大家都安心些用女医,我便替你说服母后。”人老了,对于寻医问药这种事难免会更在意一些。她相信,只要一些基本的问题能够解决,周太皇太后必定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第169章 西苑踏青
寒食节的第二天便是清明, 皇室众人浩浩荡荡地乘着舆轿去了西苑。
仔细说来, 西苑离宫城并不远。只需从西华门出, 往西行一刻左右,便可至西苑门。西苑门靠近中海与南海交界之处,往北行还有北海。北海与中海、南海合称为太液池,池中分别有琼华岛与南台两座三面环水的半岛, 一北一南,遥相呼应。
舆轿往南行了片刻, 到得南海的乐成殿附近方停了下来。众人纷纷下轿, 来到附近的观景亭中赏景。太液池周围植满亭亭柳树与各种花木, 而今正是盛放的时候。比之万岁山, 花木种类更繁多, 足以令人目不暇接。
终于踏足中南海的张清皎在原地立了片刻,深深地呼吸了好几次,才勉强抑制住略有些激动的心情。其实这也不能怨她, 谁教她一直是双重身份,从自我的认同上便多少有些分裂之感呢?
理智上,她很清楚,自己是皇后,是这片西苑的女主人,来到自家的别院里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但感情上, 她也同样是后世那位刚大学毕业找上工作的年轻女子,对于传闻中的“中南海”难免怀着一种好奇感。
尽管难掩好奇之色,张清皎却不得不客观地承认, 眼下的中南海并没有甚么特别之处。湖光美景固然动人,花海树荫固然夺人目光,楼台亭阁固然辉煌,却没有任何想象之中的神秘感与
张清皎怔了怔:“儿臣尚未想出章程来,便没有向母后禀报。可母后又是从何处得知的?”她本想着先调查完诸位太妃的顾虑,想出较为完善的章程来,再向王太后寻求支持。因为她始终相信,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得到足够的信赖与支持。
“大姐儿她们最近在各宫里都走动得格外勤快,完全不似平常的模样,我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她们的异样呢?”王太后笑道,“只消将太妃们都唤过来,喝一喝茶,闲谈几句,便甚么都知晓了。”
张清皎当然不认为此事能瞒得住她的眼睛,于是便顺势接道:“那母后觉得如何?若想在宫中养女医,是否可行?”
“女医并非不能养,只是须得保证她们的忠诚。”王太后道,“先前历代也曾召民间女医入宫诊治,但却并未将她们久留宫中。为的不是别的,便是无法完全确认女医的忠诚。这些女医通常出身平民之家,很容易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也容易被宫外的人拿捏利用。她们若成了别人手里的刀,宫里说不得甚么时候就乱了。”
“母后,司药女官与女医不同,没有家小负累,也懂得宫里的规矩。她们都是在宫中生活了多年的老人了,自然知道甚么该做甚么不该做。再者,便是出身医药世家的御医,也未必能过得了人心险恶这一关。儿臣觉得,唯有女医与太医院互相制衡,咱们才能更放心些。”张清皎道。
闻言,王太后陷入了沉思。确实如此,太医院里御医的医术优劣,事关宫中所有主子的身家性命,必须重视起来。
但若是没有其他大夫,光凭着她们这些不懂医术的老弱妇孺,又有谁能判断御医的技艺究竟是好是差,是庸医还是名医呢?若是没有其他大夫验证,又有谁知道他们开出的方子是否适合呢?太医院的人多半奉行中庸之道,用药从来不敢开新方、用奇方,只知道温养补益。万一有重症,他们只会拖了又拖……又有谁知晓,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之道呢?
“母后,平日里女医与太医院互不相扰。唯有在看病问诊的时候,必须互相印证彼此的脉案与药方。双方确认无误,方能取药、熬药、用药。儿臣以为,这样才能保证咱们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她想建立两套并行的医疗系统,彼此是良性的竞争关系。一者为太医院,除了服务于皇室之外,还可服务各种达官显贵;一者为司药,不仅服务于皇室,也服务宫女太监,是内廷专用大夫。
且不提对于宫女太监这种弱者的体恤,单说她自己——如果生老病死只能依赖太医院,而且妇科的疑难杂症都不方便让他们看诊,健康的保障便实在是太有限了。可以预想,没有竞争对手的存在,没有第三方监督考核,太医院里的御医的水平必定是参差不齐的,根本拿不出最好的医疗服务。
以朱祐樘的身体情况,必须得到最妥善的医疗照顾,她才能放心。更不用说未来她还须得经历生产,还有柔弱的孩子需要照顾。皇家婴儿的夭折亦是触目惊心的,她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呢?必须为未来的儿女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真正安心。
“说得是,女医确实势在必行。”经过思索后,王太后认同了她的想法,“若是你能想出合适的法子让大家都安心些用女医,我便替你说服母后。”人老了,对于寻医问药这种事难免会更在意一些。她相信,只要一些基本的问题能够解决,周太皇太后必定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第169章 西苑踏青
寒食节的第二天便是清明, 皇室众人浩浩荡荡地乘着舆轿去了西苑。
仔细说来, 西苑离宫城并不远。只需从西华门出, 往西行一刻左右,便可至西苑门。西苑门靠近中海与南海交界之处,往北行还有北海。北海与中海、南海合称为太液池,池中分别有琼华岛与南台两座三面环水的半岛, 一北一南,遥相呼应。
舆轿往南行了片刻, 到得南海的乐成殿附近方停了下来。众人纷纷下轿, 来到附近的观景亭中赏景。太液池周围植满亭亭柳树与各种花木, 而今正是盛放的时候。比之万岁山, 花木种类更繁多, 足以令人目不暇接。
终于踏足中南海的张清皎在原地立了片刻,深深地呼吸了好几次,才勉强抑制住略有些激动的心情。其实这也不能怨她, 谁教她一直是双重身份,从自我的认同上便多少有些分裂之感呢?
理智上,她很清楚,自己是皇后,是这片西苑的女主人,来到自家的别院里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但感情上, 她也同样是后世那位刚大学毕业找上工作的年轻女子,对于传闻中的“中南海”难免怀着一种好奇感。
尽管难掩好奇之色,张清皎却不得不客观地承认, 眼下的中南海并没有甚么特别之处。湖光美景固然动人,花海树荫固然夺人目光,楼台亭阁固然辉煌,却没有任何想象之中的神秘感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