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 第113节(2/5)
的。至于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事,还须得看刘棉花什么时候能被弹走了。
于此时此刻的李东阳和谢迁而言,说入阁未免也太早了些。他们都绝非好高骛远之辈,即便是身负的官职不足以展露他们的才华,也没有空间让他们大展拳脚,他们亦兢兢业业从来不曾懈怠。
由于日讲的安排本来便有些随意,朱祐樘便以赏文华殿的初春之景为名,邀两位先生与他同去文华殿回忆往昔。自他出阁读书后,便在文华殿里度过了十年时光,李东阳和谢迁始终陪伴他左右。于他们三人而言,这都是一段漫长而又充满了故事的时日。
“陛下今日似乎心情格外好。”谢迁体察入微,笑道,“莫非是昨天宫里发生了甚么大喜之事?就微臣今天所见,几乎每一位内官脸上都带着笑意,乾清宫与坤宁宫的内官更是尤为喜悦。来乾清宫之前,微臣二人还遇见了竹楼先生,他正让人抱着他最心爱的琴,兴致勃勃地往坤宁宫去呢。”
“是啊,许久不见竹楼先生如此喜形于色了。”李东阳道,“微臣等便斗胆猜测,莫非是皇后娘娘有了喜事,所以宫中人人皆欢欣?若果真如此,那可真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之事。”不仅仅是后宫,前朝文武众臣何尝不是等皇嗣等得尤为心焦呢?若不是先帝年近三十才发现了当今陛下的存在,令众臣已经习惯了等得心焦的经历,恐怕奏请陛下广纳后宫延绵子嗣的折子绝不仅仅只是如今这样的数量。
朱祐樘清咳了一声,唇角止不住地勾了起来,依稀间还仿佛带着些许骄傲与得意:“日子尚浅呢。等到孩子诞生的时候,你们再高兴也不迟。”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李东阳与谢迁遂齐齐躬身行礼。无论是作为先生,或是作为臣子,他们都由衷地为朱祐樘感到欢喜。虽说朝中许多言官都认为皇帝陛下独宠皇后实在是很不妥,但他们都是看着陛下长大的,自然知道他最渴望的是什么。
加之先前他们也曾经为此开诚布公地谈过话,两人对于独宠一事已经没有任何意见——当然,前提是皇后娘娘须得诞下皇嗣,且不会恃宠而骄,做出无可挽回的错事来。从目前来看,这两项都已是毫无疑问了。
当然,于谢迁而言,还有一桩要紧事也随之解决了。那便是:有了皇嗣之后,他终于不会被继续当成攻击对象,被人认为他便是皇帝陛下至今膝下无子女的罪魁祸首了。
这时,他们已经行至文华殿。环顾着熟悉的景致,听着里头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朱祐樘颇为感慨:“朕当年便是在这里遇见了几位先生。与先生们有缘,或许意味着朕确实足够幸运罢。朕还记得,年幼的时候曾经厌倦过进学,若不是两位先生特意讲得有趣些,朕恐怕是怎么也读不下去书的。”
“好有趣之事,本便是幼童的天性。不仅陛下如此,微臣的儿女们亦是如此。”李东阳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微臣的口才远远比不上于乔(谢迁字),怎么也不可能如他那般,随口便将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因此,每回讲课前,微臣都会特意将故事讲给家里的儿女们听。若他们喜欢听,说明微臣的故事确实有趣。若他们不喜欢听,陛下大概也不会喜欢,微臣便只得重新准备了。”
“原来竟还有这样的趣事?”朱祐樘笑了,“朕还以为,每回先生们都是胸有成竹呢。既能旁征博引,随口便能成章,亦能饱含稚趣,令人不由得为之会心一笑。”
“其实微臣也并非随口便能讲故事。”被誉为“尤侃侃”的谢迁笑道,“平日里读书的时候,我便会将那些适合讲给陛下听的事都摘出来,单独记下来。如此,给陛下讲授的时候便拿出来瞧一瞧,就时常都有新故事可讲了。”
“原来如此。”朱祐樘颔首道,“不知先生可否将记着这些故事的抄本给朕一本?朕也好做做功课,日后讲给皇儿听。”
“这便得且容微臣准备一段时日了。实不相瞒,这本小册子,臣已经借给了至交好友。”谢迁话音未落,朱祐樘忽然似是听见了什么,疑惑道:“难不成,先生的至交好友便是如今这位正在给皇弟们讲故事的讲官?朕怎么听着,觉得他讲的故事格外熟悉呢?”
谢迁侧耳细听片刻,笑道:“这可真是巧了,此人确实是微臣的好友。他名唤王华,是成华十七年的状元郎,目前正是翰林院修撰。年前刚被任命为文华殿的讲官,故而特意寻臣借了那小册子。”
朱祐樘细细听了片刻,点头道:“确实是才华出众。虽与先生讲的是同样的故事,却有自个儿的理解,讲道理亦是深入浅出。不若便让这位王爱卿也来担任朕的日讲官罢。仍以文华殿讲官为主,得空便来给朕讲一讲。”
“微臣便替他谢过陛下隆恩了。”谢迁行礼道,心中暗想:但愿今日的巧合,能令好友的才华得到赏识,从此仕途更加顺利。
作者有话要说: ╮(╯▽╰)╭
王华大家可能不是很熟,但王华的长子你们一定都知道
→ →,猜猜是谁?
第243章 再度封王
转眼间便到了三月, 谈允贤例行给张清皎诊平安脉的时候, 坤宁宫内的所有人几乎都安静下来。无论手头有没有活计要忙, 大家都不由得安静下来往东次间
于此时此刻的李东阳和谢迁而言,说入阁未免也太早了些。他们都绝非好高骛远之辈,即便是身负的官职不足以展露他们的才华,也没有空间让他们大展拳脚,他们亦兢兢业业从来不曾懈怠。
由于日讲的安排本来便有些随意,朱祐樘便以赏文华殿的初春之景为名,邀两位先生与他同去文华殿回忆往昔。自他出阁读书后,便在文华殿里度过了十年时光,李东阳和谢迁始终陪伴他左右。于他们三人而言,这都是一段漫长而又充满了故事的时日。
“陛下今日似乎心情格外好。”谢迁体察入微,笑道,“莫非是昨天宫里发生了甚么大喜之事?就微臣今天所见,几乎每一位内官脸上都带着笑意,乾清宫与坤宁宫的内官更是尤为喜悦。来乾清宫之前,微臣二人还遇见了竹楼先生,他正让人抱着他最心爱的琴,兴致勃勃地往坤宁宫去呢。”
“是啊,许久不见竹楼先生如此喜形于色了。”李东阳道,“微臣等便斗胆猜测,莫非是皇后娘娘有了喜事,所以宫中人人皆欢欣?若果真如此,那可真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之事。”不仅仅是后宫,前朝文武众臣何尝不是等皇嗣等得尤为心焦呢?若不是先帝年近三十才发现了当今陛下的存在,令众臣已经习惯了等得心焦的经历,恐怕奏请陛下广纳后宫延绵子嗣的折子绝不仅仅只是如今这样的数量。
朱祐樘清咳了一声,唇角止不住地勾了起来,依稀间还仿佛带着些许骄傲与得意:“日子尚浅呢。等到孩子诞生的时候,你们再高兴也不迟。”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李东阳与谢迁遂齐齐躬身行礼。无论是作为先生,或是作为臣子,他们都由衷地为朱祐樘感到欢喜。虽说朝中许多言官都认为皇帝陛下独宠皇后实在是很不妥,但他们都是看着陛下长大的,自然知道他最渴望的是什么。
加之先前他们也曾经为此开诚布公地谈过话,两人对于独宠一事已经没有任何意见——当然,前提是皇后娘娘须得诞下皇嗣,且不会恃宠而骄,做出无可挽回的错事来。从目前来看,这两项都已是毫无疑问了。
当然,于谢迁而言,还有一桩要紧事也随之解决了。那便是:有了皇嗣之后,他终于不会被继续当成攻击对象,被人认为他便是皇帝陛下至今膝下无子女的罪魁祸首了。
这时,他们已经行至文华殿。环顾着熟悉的景致,听着里头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朱祐樘颇为感慨:“朕当年便是在这里遇见了几位先生。与先生们有缘,或许意味着朕确实足够幸运罢。朕还记得,年幼的时候曾经厌倦过进学,若不是两位先生特意讲得有趣些,朕恐怕是怎么也读不下去书的。”
“好有趣之事,本便是幼童的天性。不仅陛下如此,微臣的儿女们亦是如此。”李东阳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微臣的口才远远比不上于乔(谢迁字),怎么也不可能如他那般,随口便将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因此,每回讲课前,微臣都会特意将故事讲给家里的儿女们听。若他们喜欢听,说明微臣的故事确实有趣。若他们不喜欢听,陛下大概也不会喜欢,微臣便只得重新准备了。”
“原来竟还有这样的趣事?”朱祐樘笑了,“朕还以为,每回先生们都是胸有成竹呢。既能旁征博引,随口便能成章,亦能饱含稚趣,令人不由得为之会心一笑。”
“其实微臣也并非随口便能讲故事。”被誉为“尤侃侃”的谢迁笑道,“平日里读书的时候,我便会将那些适合讲给陛下听的事都摘出来,单独记下来。如此,给陛下讲授的时候便拿出来瞧一瞧,就时常都有新故事可讲了。”
“原来如此。”朱祐樘颔首道,“不知先生可否将记着这些故事的抄本给朕一本?朕也好做做功课,日后讲给皇儿听。”
“这便得且容微臣准备一段时日了。实不相瞒,这本小册子,臣已经借给了至交好友。”谢迁话音未落,朱祐樘忽然似是听见了什么,疑惑道:“难不成,先生的至交好友便是如今这位正在给皇弟们讲故事的讲官?朕怎么听着,觉得他讲的故事格外熟悉呢?”
谢迁侧耳细听片刻,笑道:“这可真是巧了,此人确实是微臣的好友。他名唤王华,是成华十七年的状元郎,目前正是翰林院修撰。年前刚被任命为文华殿的讲官,故而特意寻臣借了那小册子。”
朱祐樘细细听了片刻,点头道:“确实是才华出众。虽与先生讲的是同样的故事,却有自个儿的理解,讲道理亦是深入浅出。不若便让这位王爱卿也来担任朕的日讲官罢。仍以文华殿讲官为主,得空便来给朕讲一讲。”
“微臣便替他谢过陛下隆恩了。”谢迁行礼道,心中暗想:但愿今日的巧合,能令好友的才华得到赏识,从此仕途更加顺利。
作者有话要说: ╮(╯▽╰)╭
王华大家可能不是很熟,但王华的长子你们一定都知道
→ →,猜猜是谁?
第243章 再度封王
转眼间便到了三月, 谈允贤例行给张清皎诊平安脉的时候, 坤宁宫内的所有人几乎都安静下来。无论手头有没有活计要忙, 大家都不由得安静下来往东次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