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2/8)
李燮和和陈其美两人,成为竞争沪军都督一职的对手。实际上李燮和在上海光复运动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早年加入过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萍、醴、浏起义失败后亡命南洋,以教书为业,在华侨中威望很高。辛亥革命前他在上海策动新军,本来陈其美已和他约好共同起事,但陈其美以为上海唾手可得,就提前一天抢先进攻江南制造局,想抢光复上海的头功,结果连他本人都被俘。还是李燮和闻讯,急令光复军全力赴援,救出陈其美,上海才随之光复。
在都督人选上,同盟会方面竭力推举陈其美,帮会、报界和留日学生也都拥戴陈其美;光复会方面拥戴李燮和,淞沪一带的起义军警也支持他。在11月6日的会议上,正当众说纷纭、争持不下之时,帮会成员刘福彪突然举起一颗手榴弹大呼:“都督非选陈英士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在这样的威胁下,其他人都屈服了,最后经过斡旋协商,大家同意由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会议一结束,街头就出现了安民布告,上面赫然盖着沪军都督的大印,原来他早在起事前就已准备好了,陈其美“四捷”之名果然不虚。11月8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沪军都督府正式成立。
但李燮和不服,在吴淞也称军政分府都督,一时独立后的上海出现了两个军政府。陈其美曾派人刺杀李燮和,但没有成功。李燮和最后被迫离开上海,陈其美终于独享上海光复的胜利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自然要解除革命党人的兵权。为了解除陈其美的兵权,袁世凯调他出任唐绍仪内阁的工商部总长,但因为他辞不就任,遂于7月被解除沪军都督之职。1913年3月宋教仁遭袁世凯派人暗杀,二次革命爆发,陈其美又被举为上海讨袁军总司令。
二次革命之前,袁世凯就早有准备,军力充足。国民党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因而在北洋军的打击下很快宣告失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只得流亡海外,躲避追杀。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乘势向南方拓展,袁更倒行逆施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陈其美、朱执信、邓铿、李烈钧等数十人,并解散国民党,废止《约法》,国民党人遭受的迫害不可言宣。孙中山于1913年8月抵达日本,检讨二次革命的失败,认为并非袁世凯强大,而是国民党涣散,各行其是,不听中心领袖的指导所致。因此孙中山欲重组一个听命于中央领袖的政党。11月,陈其美应孙中山之命赴日本,支持孙中山另组中华革命党的事宜。
陈其美建议孙中山以帮会方式收纳中华革命党人,即所有入会人员都必须宣誓,如有背叛即赴死刑。虽然这个建议遭到了黄兴等革命元老的反对,但孙中山救国心切,还是接纳了。显然,这个组党行动本身已经与“民主共和”的观念相违背。
中华革命党声势日渐壮大,孙中山乃下令讨袁,令革命党同志潜伏各地暗中布置。是年10月陈其美与许崇智奉孙中山命潜伏广东,由东京路经上海,上海同志坚持要留陈其美在上海主持反袁工作,许崇智就上书孙中山,请准陈其美留在上海负责一切,孙中山答应了。当时上海镇守使是袁的死党郑汝成,有精兵数万扼长江咽喉,控制海军,为袁世凯的东南屏障。
陈其美和革命同志认为如果不除郑汝成,则上海形势将不利于反袁活动。11月10日是日本天皇登极典礼,驻沪日本总领事开会庆祝日皇登极,郑汝成因是上海军政最高首长,照例必须往贺,陈其美布置死士十余人,预伏于龙华到日本领事馆所经路线,英租界外白渡桥一线由精于枪法的王晓峰、王明山二人担任。10日晨,王晓峰持两支手枪,王明山怀两颗炸弹,埋伏在白渡桥侧。11时,郑汝成偕其司务长乘汽车来,将近外白渡桥,因为车辆拥挤,行驶缓慢。王明山以第一枚炸弹扔向郑车,未击中,炸弹爆炸声使行人仓皇逃避,郑的司机拟开快车,说时迟那时快,王明山再向车内掷出第二枚炸弹,轰隆一声,车盖爆裂,玻璃纷飞,郑汝成当场被击晕,车亦停驶,王晓峰攀附在车门上,用驳壳枪猛射郑头部十余发,郑当场就毙命。两位壮士击毙郑汝成后,神色自若,态度从容,弃枪就捕,从容赴义。
郑汝成是袁世凯的亲切死党,郑死后,袁世凯极为震动,令杨善德继任上海镇守使。杨没有郑精干,革命党人紧接着又发动12月5日的肇和兵舰起义。
肇和兵舰起义是陈其美一手策划的,总机关设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五号,以蒋中正、吴忠信、杨庶堪等分任军事、财政、总务之责。
12月3日袁世凯欲运兵南下,命肇和舰于6日开赴广东。革命党认为肇和舰已运动成熟,如果听任其离去太可惜了,陈其美征得肇和舰长黄鸣球及舰上练习生陈可钧等的同意后,定于12月5日起义。由杨虎率领一部分同志占领肇和舰,猛轰制造局;由孙祥夫率一部分同志占领应瑞、通济两舰,为肇和舰做后援;制造局及城内一部分联络成熟的军警,立即响应。他们推选陈其美为淞沪司令长官,吴忠信为参谋长。5日下午4时,杨虎率海军陆战队同志30余人乘小汽艇袭取肇和,陈可钧等在舰上响应,顺利占领肇和舰,立
在都督人选上,同盟会方面竭力推举陈其美,帮会、报界和留日学生也都拥戴陈其美;光复会方面拥戴李燮和,淞沪一带的起义军警也支持他。在11月6日的会议上,正当众说纷纭、争持不下之时,帮会成员刘福彪突然举起一颗手榴弹大呼:“都督非选陈英士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在这样的威胁下,其他人都屈服了,最后经过斡旋协商,大家同意由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会议一结束,街头就出现了安民布告,上面赫然盖着沪军都督的大印,原来他早在起事前就已准备好了,陈其美“四捷”之名果然不虚。11月8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沪军都督府正式成立。
但李燮和不服,在吴淞也称军政分府都督,一时独立后的上海出现了两个军政府。陈其美曾派人刺杀李燮和,但没有成功。李燮和最后被迫离开上海,陈其美终于独享上海光复的胜利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自然要解除革命党人的兵权。为了解除陈其美的兵权,袁世凯调他出任唐绍仪内阁的工商部总长,但因为他辞不就任,遂于7月被解除沪军都督之职。1913年3月宋教仁遭袁世凯派人暗杀,二次革命爆发,陈其美又被举为上海讨袁军总司令。
二次革命之前,袁世凯就早有准备,军力充足。国民党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因而在北洋军的打击下很快宣告失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只得流亡海外,躲避追杀。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乘势向南方拓展,袁更倒行逆施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陈其美、朱执信、邓铿、李烈钧等数十人,并解散国民党,废止《约法》,国民党人遭受的迫害不可言宣。孙中山于1913年8月抵达日本,检讨二次革命的失败,认为并非袁世凯强大,而是国民党涣散,各行其是,不听中心领袖的指导所致。因此孙中山欲重组一个听命于中央领袖的政党。11月,陈其美应孙中山之命赴日本,支持孙中山另组中华革命党的事宜。
陈其美建议孙中山以帮会方式收纳中华革命党人,即所有入会人员都必须宣誓,如有背叛即赴死刑。虽然这个建议遭到了黄兴等革命元老的反对,但孙中山救国心切,还是接纳了。显然,这个组党行动本身已经与“民主共和”的观念相违背。
中华革命党声势日渐壮大,孙中山乃下令讨袁,令革命党同志潜伏各地暗中布置。是年10月陈其美与许崇智奉孙中山命潜伏广东,由东京路经上海,上海同志坚持要留陈其美在上海主持反袁工作,许崇智就上书孙中山,请准陈其美留在上海负责一切,孙中山答应了。当时上海镇守使是袁的死党郑汝成,有精兵数万扼长江咽喉,控制海军,为袁世凯的东南屏障。
陈其美和革命同志认为如果不除郑汝成,则上海形势将不利于反袁活动。11月10日是日本天皇登极典礼,驻沪日本总领事开会庆祝日皇登极,郑汝成因是上海军政最高首长,照例必须往贺,陈其美布置死士十余人,预伏于龙华到日本领事馆所经路线,英租界外白渡桥一线由精于枪法的王晓峰、王明山二人担任。10日晨,王晓峰持两支手枪,王明山怀两颗炸弹,埋伏在白渡桥侧。11时,郑汝成偕其司务长乘汽车来,将近外白渡桥,因为车辆拥挤,行驶缓慢。王明山以第一枚炸弹扔向郑车,未击中,炸弹爆炸声使行人仓皇逃避,郑的司机拟开快车,说时迟那时快,王明山再向车内掷出第二枚炸弹,轰隆一声,车盖爆裂,玻璃纷飞,郑汝成当场被击晕,车亦停驶,王晓峰攀附在车门上,用驳壳枪猛射郑头部十余发,郑当场就毙命。两位壮士击毙郑汝成后,神色自若,态度从容,弃枪就捕,从容赴义。
郑汝成是袁世凯的亲切死党,郑死后,袁世凯极为震动,令杨善德继任上海镇守使。杨没有郑精干,革命党人紧接着又发动12月5日的肇和兵舰起义。
肇和兵舰起义是陈其美一手策划的,总机关设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五号,以蒋中正、吴忠信、杨庶堪等分任军事、财政、总务之责。
12月3日袁世凯欲运兵南下,命肇和舰于6日开赴广东。革命党认为肇和舰已运动成熟,如果听任其离去太可惜了,陈其美征得肇和舰长黄鸣球及舰上练习生陈可钧等的同意后,定于12月5日起义。由杨虎率领一部分同志占领肇和舰,猛轰制造局;由孙祥夫率一部分同志占领应瑞、通济两舰,为肇和舰做后援;制造局及城内一部分联络成熟的军警,立即响应。他们推选陈其美为淞沪司令长官,吴忠信为参谋长。5日下午4时,杨虎率海军陆战队同志30余人乘小汽艇袭取肇和,陈可钧等在舰上响应,顺利占领肇和舰,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