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节(4/4)
朝-鲜的兵马,原本就是战五渣中的战五渣,要装备不行,要士气没有,现在要是得罪了大明的话,灭国都是眼巴前的事情。
所以朝-鲜国王,慌忙赶紧宣布,不再听命于建奴的调遣,把留在汉城的一些建奴的人员给抓了起来,送往义州交给明军处置,另外想方设法筹了两万两白银,又弄了几千石粮食,送往义州,还征发了几千朝-鲜军,前往义州协助明军攻打建奴。
总之这些姿态是要做一下的,至于大明瞧得上瞧不上他们提供的这些帮助,他们就顾不上了。
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不到,于家军在整个辽东几路同时发难,接连大败建奴兵马,消息传入盛京之后,皇太极震惊异常,他自认为这两年来,他极力打造火器,装备清军,原以为可以和大明的军队抗衡了,可是没想到明军一经发难,各路就传来了这么多坏消息。
整个辽东半岛,原来东江镇控制的范围,现如今短短一个月的工夫,就被打回了原形,又被明军夺去,而且复州也在几天之前,被于家军攻破,复州一带的建奴兵马,也被于家军打的差不多全军覆没,剩下极少的人逃回了盖州。
而镇江堡、义州也很快被于家军攻占,朝-鲜也宣布了脱离他们的控制,不再臣服于他们。
而大明监国于孝天,亲领大军走陆路那边,一路连克大凌河城和广宁等地,兵锋直指海州,沿途攻城拔寨,建奴控制的屯堡纷纷被他们拔牙一般的拔去,清军根本无法阻挡。
特别是明军这一次采取的行动,是兵分三路同时动手,在东西两侧对后金发动进攻,使得他们后金方面根本无法集中兵力,去对明军进行阻截。
要么他只能分兵前去抵御各路明军的进攻,要么便只能坐等明军攻至盛京城下,皇太极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于是最终他们又想到了当年的萨尔浒之战,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明军也是占据着绝对兵力优势,但是却也是分兵进击,以至于兵力分散,最终被当年的努尔哈赤所乘,集结兵力分头击破,大败明军。
这一次明军又是分兵进击,这些后金的文武大臣们又认为,他们可以效仿当年先祖努尔哈赤那样,集结兵力,先吃掉于家军一路,然后再逐步吃掉所有明军。
(感谢gzg1972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二章 牛压驿之战
虽然皇太极认为这么做不太靠谱,毕竟现在的明军可不是当年的明军了,现如今的明军,实际上应该是于家军才对,于家军的战力绝对不是当年萨尔浒之战时候的明军堪比的。
所以这么集中兵力先吃一路的打法,能否奏效,是个很值得怀疑的事情,更悲催的是现如今蒙古八旗已经土崩瓦解,绝大部分已经倒戈相向,趁着这个机会,蒙古诸部也纷纷开始出兵,对他们后金方面发动了袭扰,牵制了辽西一带大量的清军。
更让皇太极感到忧心忡忡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今年由于各种原因,后金完全断绝了进口粮食的渠道,而且本身关外这一年农业情况也不乐观,入夏之后天气干旱,许多农田根本无水可用,导致粮食减产,现如今天气已经转冷,于孝天又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关对后金发动战争。
在于家军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之后,他们开始分头派出大批骑兵,对后金很多地方深入破坏,放火烧毁了很多已经马上要收割的农作物,这么一来,就算是后金军接下来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入冬之后也会面临着严重的饥荒情况,这个冬天铁定会有大批人饿死。
连续两年的饥饿行动,已经扼杀了建奴扩兵的可能性,他们因为兵力缺乏,无力发动对关内的侵袭,不得不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这也导致了他们兵力在这两年来始终不能提升。
再加之皇太极为了对抗明军未来对后金发动的战争,倾尽整个后金之力,打造各种火器,占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更使得他们的经济情况雪上加霜,完全陷入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
现在他们虽说定计集结重兵,先吃掉于家军一路兵马,但是就算是他们把所有能动的兵力都调集起来,也只有区区三万余人,再也不复当年的那种强悍了。
即便如此,皇太极也深知此战干系着整个后金生死存亡的大计,不打迟早被人逼到盛京的大门外,他们照样也撑不下去,盛京之中的储粮已经见底,未来马上就要霜降,气温将会急剧降低,到时候他们的日子将会非常非常难过。
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现在趁着天气还未彻底冷下来,彻底击败“入侵”的明军,那么靠着缴获的粮食,他们估计还能撑过这一冬,否则的话恐怕入冬之后饥荒,就能把他们彻底击倒。
于是皇太极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集结一切可战之兵,前往海州和于家军正面进行一场决战,胜之他们则可以获得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败之那么也就宣告着他们建立不久的大清国,随之便会彻底消亡。
所以朝-鲜国王,慌忙赶紧宣布,不再听命于建奴的调遣,把留在汉城的一些建奴的人员给抓了起来,送往义州交给明军处置,另外想方设法筹了两万两白银,又弄了几千石粮食,送往义州,还征发了几千朝-鲜军,前往义州协助明军攻打建奴。
总之这些姿态是要做一下的,至于大明瞧得上瞧不上他们提供的这些帮助,他们就顾不上了。
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不到,于家军在整个辽东几路同时发难,接连大败建奴兵马,消息传入盛京之后,皇太极震惊异常,他自认为这两年来,他极力打造火器,装备清军,原以为可以和大明的军队抗衡了,可是没想到明军一经发难,各路就传来了这么多坏消息。
整个辽东半岛,原来东江镇控制的范围,现如今短短一个月的工夫,就被打回了原形,又被明军夺去,而且复州也在几天之前,被于家军攻破,复州一带的建奴兵马,也被于家军打的差不多全军覆没,剩下极少的人逃回了盖州。
而镇江堡、义州也很快被于家军攻占,朝-鲜也宣布了脱离他们的控制,不再臣服于他们。
而大明监国于孝天,亲领大军走陆路那边,一路连克大凌河城和广宁等地,兵锋直指海州,沿途攻城拔寨,建奴控制的屯堡纷纷被他们拔牙一般的拔去,清军根本无法阻挡。
特别是明军这一次采取的行动,是兵分三路同时动手,在东西两侧对后金发动进攻,使得他们后金方面根本无法集中兵力,去对明军进行阻截。
要么他只能分兵前去抵御各路明军的进攻,要么便只能坐等明军攻至盛京城下,皇太极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于是最终他们又想到了当年的萨尔浒之战,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明军也是占据着绝对兵力优势,但是却也是分兵进击,以至于兵力分散,最终被当年的努尔哈赤所乘,集结兵力分头击破,大败明军。
这一次明军又是分兵进击,这些后金的文武大臣们又认为,他们可以效仿当年先祖努尔哈赤那样,集结兵力,先吃掉于家军一路,然后再逐步吃掉所有明军。
(感谢gzg1972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二章 牛压驿之战
虽然皇太极认为这么做不太靠谱,毕竟现在的明军可不是当年的明军了,现如今的明军,实际上应该是于家军才对,于家军的战力绝对不是当年萨尔浒之战时候的明军堪比的。
所以这么集中兵力先吃一路的打法,能否奏效,是个很值得怀疑的事情,更悲催的是现如今蒙古八旗已经土崩瓦解,绝大部分已经倒戈相向,趁着这个机会,蒙古诸部也纷纷开始出兵,对他们后金方面发动了袭扰,牵制了辽西一带大量的清军。
更让皇太极感到忧心忡忡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今年由于各种原因,后金完全断绝了进口粮食的渠道,而且本身关外这一年农业情况也不乐观,入夏之后天气干旱,许多农田根本无水可用,导致粮食减产,现如今天气已经转冷,于孝天又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关对后金发动战争。
在于家军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之后,他们开始分头派出大批骑兵,对后金很多地方深入破坏,放火烧毁了很多已经马上要收割的农作物,这么一来,就算是后金军接下来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入冬之后也会面临着严重的饥荒情况,这个冬天铁定会有大批人饿死。
连续两年的饥饿行动,已经扼杀了建奴扩兵的可能性,他们因为兵力缺乏,无力发动对关内的侵袭,不得不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这也导致了他们兵力在这两年来始终不能提升。
再加之皇太极为了对抗明军未来对后金发动的战争,倾尽整个后金之力,打造各种火器,占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更使得他们的经济情况雪上加霜,完全陷入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
现在他们虽说定计集结重兵,先吃掉于家军一路兵马,但是就算是他们把所有能动的兵力都调集起来,也只有区区三万余人,再也不复当年的那种强悍了。
即便如此,皇太极也深知此战干系着整个后金生死存亡的大计,不打迟早被人逼到盛京的大门外,他们照样也撑不下去,盛京之中的储粮已经见底,未来马上就要霜降,气温将会急剧降低,到时候他们的日子将会非常非常难过。
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现在趁着天气还未彻底冷下来,彻底击败“入侵”的明军,那么靠着缴获的粮食,他们估计还能撑过这一冬,否则的话恐怕入冬之后饥荒,就能把他们彻底击倒。
于是皇太极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集结一切可战之兵,前往海州和于家军正面进行一场决战,胜之他们则可以获得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败之那么也就宣告着他们建立不久的大清国,随之便会彻底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