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31节(1/3)
像是看出了杨策的不理解,王敬明温声道:“我老了,是时候将担子交给年轻人了。”
“王老,您……”
杨策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
他想说王敬明还不老,但是,无论是王老68岁的高龄,还是他满头的白发,即使看上去精神矍铄,谁也无法再说他年轻了。
最关键是,他知道王敬明的为人,不喜欢客套话,一向是有一说一。
在嘉谷体系内,“驯鹿老人”王敬明是位名人。
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他的儿子王昱业是嘉谷的大管家,更不是因为他的职位有多高。
恰恰相反,这位嘉谷的元老,在嘉谷体系内的职位排次并不高。哪怕是有着“元老”的光环加成,充其量也只与一家子公司负责人的地位相当。
他有名的地方,一是他年轻时大起大落的经历,在嘉谷体系内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二是在于,他在嘉谷体系内,一直是以身作则地培养着后进的年轻人,是很多嘉谷员工的精神导师。
众所周知,嘉谷的大部分干部,都要从基层干起。而在基层培训中,王老的身影无处不在。
虽然他的大部分精力,是放在梅花鹿养殖事业上,但他从来都是那样的,一点一滴都认认真真去做,竭尽全力去做,没有抱怨,没有自叹。
因为梅花鹿能广泛地利用农副产物,如玉米秸杆、大豆荚皮、各种秧蔓,以及各种山野草木,所以为了研究出最好的营养方案,王老上山下田,尽管不用自己拿锄头,不用亲自去收割,但是,什么样的农作物长得好、哪里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的农作物,他可能比一般的嘉谷农业基层员工还要掌握得仔细。
又因为养鹿是见效慢的产业,但一旦见效就可利用十几年,所以王老会告诉年轻的员工: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把基础打实了,才能拿得住。
碰上畏难的新入职员工,他经常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傻做,要学会掌握技术,不要以为搞农业只要流点汗水就可以了,大老粗才那么想事情。你们看我一老头,都能活到老学到老,你们这么年轻,有什么好畏难的。
如果是坐在办公室里说这话,自然没有多少年轻人会服气。但事实上,尽管在总部为王老配置了高级的办公室,一年到头的,王老也没有几天是坐在办公室里的。
用他的话来说,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也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所做的,只是尊重规律,讲求踏实和认真。
偏偏是这样,嘉谷体系内从上到下,就没有人不敬服他的。
甚至可以说,在很多基层员工心中,王老的地位比齐政还要高。尽管后者是给他们饭碗的老板,但前者,是精神图腾。
一手被王老带出来的杨策就更不用多说了,在他心目中,王老尽管年纪大了,却只能说是“越老越妖”,离退休还早着呢!
但另一方面,他又知道,当王老说出这话时,证明他是认真的,而且是无法拒绝的。
不用多说,就能看出杨策的不舍之情,这让王敬明颇为欣慰。
毕竟,面对着上位的机会,杨策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不舍,起码证明了他没有看错人。
“其实,以我的年纪,早就该退休了。只不过,齐总一直拽着我不放,我也就厚着脸皮继续发光发热。不过,现在的我,是真的精神不济了,也该卸下担子了。”王敬明有些惆怅,又有些释然地感慨道。
活到他这份上,其实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论事业,他以近六旬的高龄东山再起,将嘉谷的梅花鹿事业带上了顶峰;论金钱,他作为元老,拥有集团内数一数二份额的股权激励,每年的分红甚至比一家小型公司的盈利还要高;论子女,他的儿子执掌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国际商界内都是响当当的……
他不是一个恋栈的人,在嘉谷的事业版图愈加扩大之际,真诚地觉得,是时候让更多的年轻人担当重任了。
不过,在他“退位”前,还得做好一件事。
王敬明略微一抬眼皮,露出深深的皱纹,道:“小杨,你知道,当初在你和小朱之间,我为什么选了你作为副手吗?”
还沉浸在淡淡伤感中的杨策一愣,摇头。
按照嘉谷的机制,像他这样的副手,其实就是一把手接班人的候选。大多数情况下,候选人并不止一个,但是最后脱颖而出的,只能有一个。
朱军德曾经是他的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一位能力较为出众的竞争对手,只不过最后王老选了自己。这也是他一直疑惑的——真要说起来,他自认在开拓能力上,朱军德显然更胜一筹。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王老执掌的部门了。
特种养殖事业部,隶属于嘉谷农牧公司,包括了梅花鹿养殖业务、土鸡野鸭养殖业务等。
“物以稀为贵”,特种养殖的产品也是如此。由于技术门槛比较高、风险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因此,其中的利润相对于传统的养殖业而言,利润十分丰厚。
王敬明没有直接给出解释,而是语气平静地问道:“我们部门虽然利润率高企,但就体量来说,可能还比不上养猪事业
“王老,您……”
杨策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
他想说王敬明还不老,但是,无论是王老68岁的高龄,还是他满头的白发,即使看上去精神矍铄,谁也无法再说他年轻了。
最关键是,他知道王敬明的为人,不喜欢客套话,一向是有一说一。
在嘉谷体系内,“驯鹿老人”王敬明是位名人。
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他的儿子王昱业是嘉谷的大管家,更不是因为他的职位有多高。
恰恰相反,这位嘉谷的元老,在嘉谷体系内的职位排次并不高。哪怕是有着“元老”的光环加成,充其量也只与一家子公司负责人的地位相当。
他有名的地方,一是他年轻时大起大落的经历,在嘉谷体系内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二是在于,他在嘉谷体系内,一直是以身作则地培养着后进的年轻人,是很多嘉谷员工的精神导师。
众所周知,嘉谷的大部分干部,都要从基层干起。而在基层培训中,王老的身影无处不在。
虽然他的大部分精力,是放在梅花鹿养殖事业上,但他从来都是那样的,一点一滴都认认真真去做,竭尽全力去做,没有抱怨,没有自叹。
因为梅花鹿能广泛地利用农副产物,如玉米秸杆、大豆荚皮、各种秧蔓,以及各种山野草木,所以为了研究出最好的营养方案,王老上山下田,尽管不用自己拿锄头,不用亲自去收割,但是,什么样的农作物长得好、哪里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的农作物,他可能比一般的嘉谷农业基层员工还要掌握得仔细。
又因为养鹿是见效慢的产业,但一旦见效就可利用十几年,所以王老会告诉年轻的员工: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把基础打实了,才能拿得住。
碰上畏难的新入职员工,他经常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傻做,要学会掌握技术,不要以为搞农业只要流点汗水就可以了,大老粗才那么想事情。你们看我一老头,都能活到老学到老,你们这么年轻,有什么好畏难的。
如果是坐在办公室里说这话,自然没有多少年轻人会服气。但事实上,尽管在总部为王老配置了高级的办公室,一年到头的,王老也没有几天是坐在办公室里的。
用他的话来说,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也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所做的,只是尊重规律,讲求踏实和认真。
偏偏是这样,嘉谷体系内从上到下,就没有人不敬服他的。
甚至可以说,在很多基层员工心中,王老的地位比齐政还要高。尽管后者是给他们饭碗的老板,但前者,是精神图腾。
一手被王老带出来的杨策就更不用多说了,在他心目中,王老尽管年纪大了,却只能说是“越老越妖”,离退休还早着呢!
但另一方面,他又知道,当王老说出这话时,证明他是认真的,而且是无法拒绝的。
不用多说,就能看出杨策的不舍之情,这让王敬明颇为欣慰。
毕竟,面对着上位的机会,杨策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不舍,起码证明了他没有看错人。
“其实,以我的年纪,早就该退休了。只不过,齐总一直拽着我不放,我也就厚着脸皮继续发光发热。不过,现在的我,是真的精神不济了,也该卸下担子了。”王敬明有些惆怅,又有些释然地感慨道。
活到他这份上,其实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论事业,他以近六旬的高龄东山再起,将嘉谷的梅花鹿事业带上了顶峰;论金钱,他作为元老,拥有集团内数一数二份额的股权激励,每年的分红甚至比一家小型公司的盈利还要高;论子女,他的儿子执掌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国际商界内都是响当当的……
他不是一个恋栈的人,在嘉谷的事业版图愈加扩大之际,真诚地觉得,是时候让更多的年轻人担当重任了。
不过,在他“退位”前,还得做好一件事。
王敬明略微一抬眼皮,露出深深的皱纹,道:“小杨,你知道,当初在你和小朱之间,我为什么选了你作为副手吗?”
还沉浸在淡淡伤感中的杨策一愣,摇头。
按照嘉谷的机制,像他这样的副手,其实就是一把手接班人的候选。大多数情况下,候选人并不止一个,但是最后脱颖而出的,只能有一个。
朱军德曾经是他的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一位能力较为出众的竞争对手,只不过最后王老选了自己。这也是他一直疑惑的——真要说起来,他自认在开拓能力上,朱军德显然更胜一筹。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王老执掌的部门了。
特种养殖事业部,隶属于嘉谷农牧公司,包括了梅花鹿养殖业务、土鸡野鸭养殖业务等。
“物以稀为贵”,特种养殖的产品也是如此。由于技术门槛比较高、风险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因此,其中的利润相对于传统的养殖业而言,利润十分丰厚。
王敬明没有直接给出解释,而是语气平静地问道:“我们部门虽然利润率高企,但就体量来说,可能还比不上养猪事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