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1/3)
“他出去之前我和他说了。他说回来的时候,顺带带他女儿儿子去吃包子。”
啊?包子?二弟这是搞什么名堂?
第17章
看着儿子把一碗粥都给吃完了, 夏太太十分宽慰,向龚力正致以感激万分:“太感谢你了,龚师傅!今后一段日子可能还得继续麻烦你, 就这几天我儿子三餐,可以再请你出山吗?”
“没问题。”龚力正一口答应。做厨师的听见有人喜欢自己的厨艺无疑是最高兴的。不过, 他告诉夏太太:“明天我可以亲自送来,但是后天,家里孩子有点事估计走不开,我会把菜做好, 你这边可不可以叫人来拿?”
“怎么好意思让你天天送!”夏太太听见他这话急忙说,“龚师傅。你说你那里地址,我派人去拿。”
等等, 家里孩子有事?孩子不是都是在这吗?说完前面话的夏太太回想起龚力伟的话, 关心地问:“家里孩子怎么了?”
“是这样的。”龚力伟摸摸后脑勺,看看小女儿,“我爸让丫丫参加比试。”
两岁半的小孩子要笔试?夏太太吃惊不已:“她念书了?念小学了?”说不好,人家龚家宫廷御厨后代像他们一样是请了私人家教。
对方误会大了,龚力伟摆摆手:“不是的。是比厨艺。当然, 丫丫连厨刀都不会拿。我爸叫孩子去凑热闹的。”
“就她一个?”夏太太代表夏家人提出了重点疑问。
“她和她大堂哥。她两个哥哥不行。”龚力伟说着尴尬地看一下两个儿子。龚夏文龚夏武和爸爸一样尴尬。
厉害呀,这个小西施。夏家人知道, 人家龚老爷子是名声在外的名厨,眼光能看中谁意味着什么。
龚夏雅见夏太太、夏小叔、包括熊娃子夏实秋,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她,看得她要囧囧了。
接下来夏明生一只手忽然放她小脑瓜上, 说:“后天是吧,我可以去旁观吗,龚师傅?”
听见小叔这么说, 夏太太和夏实秋跟上:“我们也去。”
名厨大比拼,场面肯定很精彩。
龚力伟老实道:“我得问问我爸。不过,我爸应该不会拒绝。”龚老爷子因为夏小叔对夏家印象很好。
从医院离开时,已是傍晚时分。血红色的斜阳落在沥青路上,流泻在鳞次栉比的民居屋顶上,在此街道的夕阳美景中,小摊小贩们再次蜂拥出街准备迎接第二波吃客高峰。
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如早上赶着去上班前一样,饥肠辘辘。回家的路上买点小吃先填点肚皮,这是许多路人的习惯。马路两边的小吃摊就此红红火火。这样的热闹,那些大品牌的老字号肯定不会放过。从古至今,除了堂食,老字号对外售卖的窗口也是络绎不绝。
龚力伟带着自家三个孩子,先是同其他人围在一个路边摊上。这是一个卖韭菜盒子的摊位。
老北平街头巷尾卖韭菜盒子的,大多出自山东老乡。
见是一锅上铺满油,小火起来后,油滋滋滋的冒响。放在油锅上面的韭菜盒子,底层被火煎得金黄金黄的。食客们扑鼻是煎到发焦的香气,很刺激人的食欲。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标准韭菜盒子应该是干烙的做法却是在大街小巷里几乎灭绝了。
龚力伟记得有一家北方馆卖干烙无油的韭菜盒子。
前两天他和大哥龚力正说起这店的时候,龚力正告诉他那店早关门大吉了。足以说明,比起东西做法传统不传统,这东西做得谁让食客想吃更重要。
龚夏雅站在两个哥哥中间,拿小手揉揉小眼睛。
油锅上的油,煎得都快溅到她小脸蛋上了。可是,围观的食客们包括她哥哥们均未察觉,一个个只闻着油锅上的香气依依不舍。
“喜欢吗?”龚力伟的手摸摸家中三个孩子的小脑瓜问。
“嗯——”龚夏文和龚夏武改变语气成后面的迟疑声,是由于看到妹妹不出声。
两兄弟的美食标准现在都向妹妹看齐了。
龚力伟见儿子们的态度直乐,问小女儿:“丫丫怎么想?”
龚夏雅直率地摇起自己的小脑袋。怎么会喜欢?油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煎,不洗锅,别说美味不美味,这个食品卫生已经不过关。
见到女儿的反映,龚力伟更乐了,伸手抱起女儿,带孩子离开这个地方边说:“丫丫不喜欢。要让丫丫喜欢不容易。”
爸爸这个口吻,让龚夏雅有些小脸红:她不是那个不爱吃饭的熊娃子一样挑剔的,只是吃美食有底线。
“走吧,去东兴楼。”
那是什么地方?第一次来首都的三个孩子好奇地听着爸爸的话。
“东兴楼,一家闻名许久的店了。以前,你们爷爷在那里当过厨监,主要监督厨房里的人有没有按规矩做事。像你们老师在学校里监督你们写作业和考试一样。”
爷爷好牛气,在出名的店里当老师。几个孩子一听爸爸这话秒懂,对爷爷崇拜得五体投地。
“和你们爷爷说了,带你们尝尝包子,特有的,全国只有一家做这种包子,就在这里。”
龚力伟路上给孩子们讲解完,带孩子们走到了东兴楼的对外窗口,刚好窗
啊?包子?二弟这是搞什么名堂?
第17章
看着儿子把一碗粥都给吃完了, 夏太太十分宽慰,向龚力正致以感激万分:“太感谢你了,龚师傅!今后一段日子可能还得继续麻烦你, 就这几天我儿子三餐,可以再请你出山吗?”
“没问题。”龚力正一口答应。做厨师的听见有人喜欢自己的厨艺无疑是最高兴的。不过, 他告诉夏太太:“明天我可以亲自送来,但是后天,家里孩子有点事估计走不开,我会把菜做好, 你这边可不可以叫人来拿?”
“怎么好意思让你天天送!”夏太太听见他这话急忙说,“龚师傅。你说你那里地址,我派人去拿。”
等等, 家里孩子有事?孩子不是都是在这吗?说完前面话的夏太太回想起龚力伟的话, 关心地问:“家里孩子怎么了?”
“是这样的。”龚力伟摸摸后脑勺,看看小女儿,“我爸让丫丫参加比试。”
两岁半的小孩子要笔试?夏太太吃惊不已:“她念书了?念小学了?”说不好,人家龚家宫廷御厨后代像他们一样是请了私人家教。
对方误会大了,龚力伟摆摆手:“不是的。是比厨艺。当然, 丫丫连厨刀都不会拿。我爸叫孩子去凑热闹的。”
“就她一个?”夏太太代表夏家人提出了重点疑问。
“她和她大堂哥。她两个哥哥不行。”龚力伟说着尴尬地看一下两个儿子。龚夏文龚夏武和爸爸一样尴尬。
厉害呀,这个小西施。夏家人知道, 人家龚老爷子是名声在外的名厨,眼光能看中谁意味着什么。
龚夏雅见夏太太、夏小叔、包括熊娃子夏实秋,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她,看得她要囧囧了。
接下来夏明生一只手忽然放她小脑瓜上, 说:“后天是吧,我可以去旁观吗,龚师傅?”
听见小叔这么说, 夏太太和夏实秋跟上:“我们也去。”
名厨大比拼,场面肯定很精彩。
龚力伟老实道:“我得问问我爸。不过,我爸应该不会拒绝。”龚老爷子因为夏小叔对夏家印象很好。
从医院离开时,已是傍晚时分。血红色的斜阳落在沥青路上,流泻在鳞次栉比的民居屋顶上,在此街道的夕阳美景中,小摊小贩们再次蜂拥出街准备迎接第二波吃客高峰。
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如早上赶着去上班前一样,饥肠辘辘。回家的路上买点小吃先填点肚皮,这是许多路人的习惯。马路两边的小吃摊就此红红火火。这样的热闹,那些大品牌的老字号肯定不会放过。从古至今,除了堂食,老字号对外售卖的窗口也是络绎不绝。
龚力伟带着自家三个孩子,先是同其他人围在一个路边摊上。这是一个卖韭菜盒子的摊位。
老北平街头巷尾卖韭菜盒子的,大多出自山东老乡。
见是一锅上铺满油,小火起来后,油滋滋滋的冒响。放在油锅上面的韭菜盒子,底层被火煎得金黄金黄的。食客们扑鼻是煎到发焦的香气,很刺激人的食欲。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标准韭菜盒子应该是干烙的做法却是在大街小巷里几乎灭绝了。
龚力伟记得有一家北方馆卖干烙无油的韭菜盒子。
前两天他和大哥龚力正说起这店的时候,龚力正告诉他那店早关门大吉了。足以说明,比起东西做法传统不传统,这东西做得谁让食客想吃更重要。
龚夏雅站在两个哥哥中间,拿小手揉揉小眼睛。
油锅上的油,煎得都快溅到她小脸蛋上了。可是,围观的食客们包括她哥哥们均未察觉,一个个只闻着油锅上的香气依依不舍。
“喜欢吗?”龚力伟的手摸摸家中三个孩子的小脑瓜问。
“嗯——”龚夏文和龚夏武改变语气成后面的迟疑声,是由于看到妹妹不出声。
两兄弟的美食标准现在都向妹妹看齐了。
龚力伟见儿子们的态度直乐,问小女儿:“丫丫怎么想?”
龚夏雅直率地摇起自己的小脑袋。怎么会喜欢?油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煎,不洗锅,别说美味不美味,这个食品卫生已经不过关。
见到女儿的反映,龚力伟更乐了,伸手抱起女儿,带孩子离开这个地方边说:“丫丫不喜欢。要让丫丫喜欢不容易。”
爸爸这个口吻,让龚夏雅有些小脸红:她不是那个不爱吃饭的熊娃子一样挑剔的,只是吃美食有底线。
“走吧,去东兴楼。”
那是什么地方?第一次来首都的三个孩子好奇地听着爸爸的话。
“东兴楼,一家闻名许久的店了。以前,你们爷爷在那里当过厨监,主要监督厨房里的人有没有按规矩做事。像你们老师在学校里监督你们写作业和考试一样。”
爷爷好牛气,在出名的店里当老师。几个孩子一听爸爸这话秒懂,对爷爷崇拜得五体投地。
“和你们爷爷说了,带你们尝尝包子,特有的,全国只有一家做这种包子,就在这里。”
龚力伟路上给孩子们讲解完,带孩子们走到了东兴楼的对外窗口,刚好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