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3)
1905年10月12日下午,辜鸿铭先生在前面引路,陈克走进了京师大学堂的礼堂。已经有不少在礼堂等候。陈天华做事很聪明,他自己已经提前进了礼堂,在最后一排坐下。其他学生见两人进来,几乎都转过头来看着陈克。
“那就是写书的那个陈克?”这样的交头接耳声里面有着惊讶,愕然,还有不懈。
大家都是文化人,所以声音倒也不大。于是乎,如下的细微声音,陈克也听得很清楚。
“这么年轻就能写出那样的东西?我不太信。”
“书里面倒是错误百出。”
所谓文人相轻,陈克听于电视上的那些讲座,他自己也是边听边对着电视嘲讽,对于这样的待遇,陈克一点都不在意。他脸上还是带着习惯性的微笑,看着两边的学生。辜鸿铭大概介绍了一下陈克,然后就让陈克上台讲课。
义务教育普及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学生们的年纪相差无几。强制义务教育普及越久,同年级学生的年纪相差越小。陈克在21世纪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况,他上学稍微早了一点,结果就是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从小学开始,他的年龄在班上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直到上了大学才得以改变这个排位。在京师大学堂的礼堂里面,陈克看着下面的学生,大家的年纪差距令陈克颇为不适应。从20多岁到30多岁的都有,还有几位大叔也不知道是学生还是教师,怎么看都得有40冒头的模样。京师大学堂是以前京城国子监改过来的,这里面有些大龄学生么,应该也不稀奇。
陈克又扫视了一圈下面的学生,大概有五十多人,大家的外貌让陈克颇有好感。这些人里面,有六成以上都是短发,那些留辫子的夹杂其中,看上去到令人意外的不感觉讨厌。“大家好,我叫陈克。今天来这里,我有些个人愚见,请诸位斧正一下。”陈克的开场白倒也中规中矩。
不过下面的人可也并不客气,能在京师大学堂上学的,都是各地的精英。大家一个个自命不凡。却见一个和陈克年纪差不多的青年站起身来,他是短发,穿了身西装。“陈先生,你的书我是看过的,其实今天来这里的诸位也都看过。我看陈先生的书之后,有一个问题。不知道陈先生对科举考试怎么看。”
1905年9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和湖南巡抚端方等一批高官,联名上奏朝廷,明确提出:国家危迫情形,一刻千金,“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言辞激烈地请求“雷厉风行”“停罢科举”。面对这些举足轻重的南北封疆大吏的联合奏请,朝廷已不能等闲视之,就在9月2日的当天,便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下谕旨,向全天下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这一上谕的发布,宣告了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
陈克不知道这位青年怎么会想起问这个问题,看他旁边坐的几个人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陈克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够轻易的回答一下就结束。他问道:“我的书里面,对于科举制度是很推崇的。如果这位兄台。”
克听到有人冷笑一声。大多数学生的脸上都不是很赞赏陈克的神色。
“我做个小调查吧,有多少人支持废除科举的,请举手。”
同学们看着陈克,到没有人表态。陈克觉得奇怪,“难道这些人都支持科举不成?”他奇怪的想到。
站起来的这位青年举起了手,这下,才有人纷纷迎合。最后50多人里面,竟然有40多人举手赞同。看来方才那些人不肯表态,只是自视甚高,不太买陈克这个小青年的帐而已。
“请大家把手放下。还有这位兄台,你也请坐下。”陈克说道。
等会场恢复了最初的模样,陈克这才问道:“谁支持科举的,请举手。”
稀稀拉拉的七八人举手。看他们的神色,颇是有些激动。看来支持科举的态度还是很坚定的。
“我们都是读书人,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若是说其科举本身的优劣,我觉得大家各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我今天那要讲的是我的书,那么就不能不讲讲政治层面的东西。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我是反对废除科举的。”
嗡的一声,下面发出了各种的反应。有些人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有些人有了“遇到同志”的兴奋神色。
“看来陈先生是很喜欢八股文了?”方才那个青年嘲笑的说道。
“这位兄台,我是不知道大学堂的教程了,我想问问兄台学过过数学么?”
“学过啊。”那位青年用明显的针对口气说道。
陈克也不答话,他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的写了起来。大家一看,都是些简单的数学题,例如1+1=?4*()=16。这样简单的题目对这些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来说自然是小儿科。已经有人低低的笑出声来。“这些题是考小孩子么?”
随着陈克越写越多,嘲笑声明显的多了起来,但是随着下面交头接耳的讨论,各种讽刺的声音却逐渐减少了。
陈克转回头来,下面的不少人已经明白了陈克的意思,他们的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那就是写书的那个陈克?”这样的交头接耳声里面有着惊讶,愕然,还有不懈。
大家都是文化人,所以声音倒也不大。于是乎,如下的细微声音,陈克也听得很清楚。
“这么年轻就能写出那样的东西?我不太信。”
“书里面倒是错误百出。”
所谓文人相轻,陈克听于电视上的那些讲座,他自己也是边听边对着电视嘲讽,对于这样的待遇,陈克一点都不在意。他脸上还是带着习惯性的微笑,看着两边的学生。辜鸿铭大概介绍了一下陈克,然后就让陈克上台讲课。
义务教育普及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学生们的年纪相差无几。强制义务教育普及越久,同年级学生的年纪相差越小。陈克在21世纪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况,他上学稍微早了一点,结果就是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从小学开始,他的年龄在班上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直到上了大学才得以改变这个排位。在京师大学堂的礼堂里面,陈克看着下面的学生,大家的年纪差距令陈克颇为不适应。从20多岁到30多岁的都有,还有几位大叔也不知道是学生还是教师,怎么看都得有40冒头的模样。京师大学堂是以前京城国子监改过来的,这里面有些大龄学生么,应该也不稀奇。
陈克又扫视了一圈下面的学生,大概有五十多人,大家的外貌让陈克颇有好感。这些人里面,有六成以上都是短发,那些留辫子的夹杂其中,看上去到令人意外的不感觉讨厌。“大家好,我叫陈克。今天来这里,我有些个人愚见,请诸位斧正一下。”陈克的开场白倒也中规中矩。
不过下面的人可也并不客气,能在京师大学堂上学的,都是各地的精英。大家一个个自命不凡。却见一个和陈克年纪差不多的青年站起身来,他是短发,穿了身西装。“陈先生,你的书我是看过的,其实今天来这里的诸位也都看过。我看陈先生的书之后,有一个问题。不知道陈先生对科举考试怎么看。”
1905年9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和湖南巡抚端方等一批高官,联名上奏朝廷,明确提出:国家危迫情形,一刻千金,“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言辞激烈地请求“雷厉风行”“停罢科举”。面对这些举足轻重的南北封疆大吏的联合奏请,朝廷已不能等闲视之,就在9月2日的当天,便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下谕旨,向全天下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这一上谕的发布,宣告了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
陈克不知道这位青年怎么会想起问这个问题,看他旁边坐的几个人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陈克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够轻易的回答一下就结束。他问道:“我的书里面,对于科举制度是很推崇的。如果这位兄台。”
克听到有人冷笑一声。大多数学生的脸上都不是很赞赏陈克的神色。
“我做个小调查吧,有多少人支持废除科举的,请举手。”
同学们看着陈克,到没有人表态。陈克觉得奇怪,“难道这些人都支持科举不成?”他奇怪的想到。
站起来的这位青年举起了手,这下,才有人纷纷迎合。最后50多人里面,竟然有40多人举手赞同。看来方才那些人不肯表态,只是自视甚高,不太买陈克这个小青年的帐而已。
“请大家把手放下。还有这位兄台,你也请坐下。”陈克说道。
等会场恢复了最初的模样,陈克这才问道:“谁支持科举的,请举手。”
稀稀拉拉的七八人举手。看他们的神色,颇是有些激动。看来支持科举的态度还是很坚定的。
“我们都是读书人,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若是说其科举本身的优劣,我觉得大家各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我今天那要讲的是我的书,那么就不能不讲讲政治层面的东西。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我是反对废除科举的。”
嗡的一声,下面发出了各种的反应。有些人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有些人有了“遇到同志”的兴奋神色。
“看来陈先生是很喜欢八股文了?”方才那个青年嘲笑的说道。
“这位兄台,我是不知道大学堂的教程了,我想问问兄台学过过数学么?”
“学过啊。”那位青年用明显的针对口气说道。
陈克也不答话,他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的写了起来。大家一看,都是些简单的数学题,例如1+1=?4*()=16。这样简单的题目对这些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来说自然是小儿科。已经有人低低的笑出声来。“这些题是考小孩子么?”
随着陈克越写越多,嘲笑声明显的多了起来,但是随着下面交头接耳的讨论,各种讽刺的声音却逐渐减少了。
陈克转回头来,下面的不少人已经明白了陈克的意思,他们的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