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楼喻失笑:“傻呀你,哪有什么仙人?”
    “那你……”
    “我的故乡不是仙宫,不过,我的故乡拥有极为灿烂辉煌的文明,拥有最为顽强不屈的精神,她璀璨过,沉寂过,蹒跚过,复兴过。不论处于何种境地,她的脊梁永远不会弯,我一直都为她感到骄傲。”
    楼喻靠在椅子上,眉眼间似有眷念。
    霍延一下捉住他的手,艰涩道:“听起来很好。”
    “嗯,的确很好。”楼喻笑着回握过去,“不过我相信,咱们的大盛也会如此。”
    霍延心疼道:“离乡这么多年,你是不是很想念她?”
    当年在田庄时,他便发现楼喻变了性情。
    可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人已经离开故土这么多年。
    当时他初入大盛,面临那般困境,又是何等的仓惶无助?
    楼喻见他神情,不由笑起来。
    “可这里也是我的家。”
    就是偶尔回忆过去,他也会觉得不可思议。
    他原本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富二代罢了。
    楼喻心中感叹,又在他唇角亲了一下。
    “我只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喜欢上一个男人。”
    霍延心脏砰砰跳动,低哑道:“我也没想到。但即便没有阿喻,也不会有旁人。”
    如果没有楼喻,他根本不会遇上这样一个人,成为他一生最为惊喜和感动的无价之宝。
    楼喻神色真挚:“我知道。”
    他可是看过原著的人,原著里面,霍延一生倥偬,的确没有什么知心人。
    他们互为彼此人生中的意外之喜。
    浪漫而永恒。
    霍延额头抵住他,心跳得极快。
    “阿喻,我心如磐石,天崩不改,地裂不移。”
    “君为磐石,我亦如此。”
    远洋航行暂时告一段落,但航行后带来的影响,正在不断展现出来。
    在楼喻的指令下,农部忙着研究新的农作物,工部忙着研究橡胶的用途。
    某一天处理政务时,楼喻突发奇想,召来朝中重臣,说道:“大盛发展这么多年,各行各业涌现出不少杰出的人才,每一行业都得到长足进步,只可惜,这些经验还只存于人脑中,若是能够形成著作,流传给后世,倒不失为一段佳话。”
    范玉笙年纪大了,蓄起了胡须,但依旧是位优雅的美男子。
    他笑问:“陛下的意思是要将各行各业的经验写成书?”
    “嗯,凡文学、历史、天文、地志、农学、医药、格物、造化、技艺等百科,都集于一书,可称之为《百科全书》。”
    众臣听得很激动,但要想编纂这样一本《百科全书》,何等耗时耗财耗力?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书一旦问世,绝对是旷古绝伦的巨著。
    能够参与编纂,是莫大的荣幸。
    这是盛世的象征,亦是荣耀的象征。
    饶是范玉笙也不由呼吸一滞。
    他眸光晶亮问:“不知陛下计划几年编纂完成?”
    楼喻笑道:“五年也好,十年也罢,便是二十年,只要能编出来,朕等多久都行。”
    杨广怀提议道:“陛下,《百科全书》此名固然直白易懂,但编纂这部巨著乃陛下所想,且能够编出这样的书来,离不开陛下的英明治理,故微臣以为,不如为其冠上一个更能彰显陛下圣明的名称。”
    “哦?”楼喻饶有兴趣道,“杨先生请说。”
    其余人:这么多年,还是杨相最会说话!
    杨广怀笑眯眯道:“不如称之为《昭庆大典》罢。”
    众臣皆附和。
    这种名字确实不能让陛下自己提,还是杨相厉害啊!
    楼喻倒也没推辞,只道:“待此书编纂出来再说吧。”
    众人便知,这是同意了。
    《昭庆大典》从昭庆十五年秋开始编纂,全国上下无数文人士子皆群起响应,积极参与大典的编纂。
    百科全书的编纂何其艰难?
    纵使图书馆已收纳无数典籍,可将每一科的典籍结合起来,编入同一本书中,其中的工程量简直无法想象。
    不仅如此,每行每业新出现的经验与知识都得派人认真记录编写,这些也要加入百科全书中。
    得亏这些年大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否则参与编纂工作的官员肯定得抓瞎。
    编纂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转眼到了昭庆二十年秋,秋收后即将迎来楼喻的四十岁生辰。
    岁月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多少痕迹,反而年纪越大,越发成熟有魅力。
    朝会上,礼部尚书出列道:“陛下,礼部收到各国的国书,他们都打算派遣使臣来我大盛,为陛下的生辰进献贺礼。”
    “朕看献礼是假,学习是真。”楼喻淡淡道。
    二十年的发展,足够大盛威震寰宇。
    不论是陆上邻国还是远洋诸国,都想来大盛学习先进文化。
    礼部尚书卡了下壳,“陛下是否接受各国朝拜?”
    楼喻面色无波,颔首道:“我大盛虽国力强盛,但万不可傲慢自大,殊不知其余国家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