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大白舰队出使朝鲜!(3/5)
我国”、“窝藏毛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四项罪名,对朝鲜宣战。他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济尔哈朗则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驻扎的铁山。
鞑子兵力强大,毛文龙不得不退居皮岛。阿敏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没有水师,无法进攻,而义州则被鞑子轻易攻取,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因此,鞑子把进攻目标转为朝。随即,阿敏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鲜请和。
仁祖得到鞑子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惊恐万状,将后妃子女送到江华岛避难。阿敏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此时仁祖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鞑子营中投书求和。
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鞑子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鞑子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三月初三,仁祖率领群臣和鞑子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虽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随后鞑子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逼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鞑子逃人、追增贡物。
这次入侵,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或者“丁卯虏乱”。对于明国的士大夫来说,丁卯胡乱实在是不光彩的事情,连温体仁都羞于提起。做大哥的,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小弟,白白的看着他被外人欺负了,却没有办法讨回公道来。偏偏这个小弟对大哥还是念念不忘,泪眼婆娑,可怜兮兮的,当真是令做大哥的觉得惭愧。
丁卯胡乱之后,鞑子和朝鲜的兄弟关系并不和睦。鞑子军一退,朝鲜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节”。崇祯帝在答诏中对朝鲜被迫与鞑子媾和的行为表示谅解,同时表彰朝鲜“君臣大义,皎然日星”。崇祯对于朝鲜被鞑子欺负,心里当然也很不舒服。只是,他的确没有能力帮助朝鲜。明国自己的情况,当时也是相当的不妙。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袁崇焕诱杀毛文龙,罪名是“桀骜不驯”,还说是为朝鲜除去一害,还逼迫朝鲜致书袁崇焕表示感谢。其实,朝鲜内部对于毛文龙的被杀,还是非常不解的。对于朝鲜人来说,毛文龙的军队,就是明国对朝鲜的最大庇护。有毛文龙指挥的明国军队在,朝鲜怎么都感觉安全一点。
而在与鞑子的交往中,朝鲜多次表现出厌恶、不情愿的情绪。边境开市,被朝鲜以边地残破、百姓乏食为由一再拖延。定期交纳的贡物,朝鲜也找一切机会削减其数额。
明朝孔有德自山东叛逃鞑子,皇太极命朝鲜助以粮饷,朝鲜非但拒绝,而且还帮助明朝追杀。皇太极一度对明朝采取和平攻势,要朝鲜从中调停,朝鲜看出鞑子求和之意不诚,加以辞拒,双方关系日益僵化,又颇有大战的迹象。
“如果鞑子腾出手来,肯定会继续对朝鲜动兵的。”高弘图忧心忡忡的说道。
“没错。所以,我现在必须去朝鲜。”张准点点头。
要是没有虎贲军的出现,干扰了历史的进程,在真实的历史上,在大明崇祯九年(大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鞑子就会对朝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当时的明国,已经是捉襟见肘,自然无法给予重新任何的支援,只能眼睁睁的无奈的看着朝鲜被鞑子臣服。
最终,朝鲜被迫向鞑子称臣。但是,朝鲜依然拒绝“永绝明国”的条款。崇祯的年号,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以致出现了文字记载崇祯二百八十六年的奇迹。甚至直到1986年,朝鲜来华祭孔团,使用的还是崇祯年号,是为崇祯三百五十九年。
高弘图缓缓的说道:“玉麟,你如果插手朝鲜战场,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你一旦进入朝鲜,鞑子必然会加强对朝鲜的攻击和控制。朝鲜人肯定是抵挡不住鞑子的,他们的军队已经被鞑子多次打败。还有部分军队被鞑子控制,成了鞑子的仆从军。最终,还得靠虎贲军和鞑子对阵。朝鲜距离沈阳都是陆地,鞑子兵力调动迅速,而虎贲军却要跨越大海,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张准深沉的说道:“老师,你觉得,我应不应该插手?”
高弘图无奈的叹息一声,最后点头说道:“应该。”
他好歹也是明国的士大夫,在外国人的面前,一定要维护明国的尊严。自己的小弟被人欺负了,当然要替他出头。否则,如何表现一个天朝上国的威严?崇祯没有能力出头,那就让张准来。朝鲜这次也的确是临急抱佛脚了,居然找到了张准。要是张准不出手,恐怕朝鲜上下,都是要寒心的。
事实上,不但高弘图赞成,就连张慎言等人,在得知消息以后,也都赞成干涉朝鲜政事。对于他们这些士大夫来说,天朝上国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小弟被人欺负呢?以前是没有能力干预,没办法,只好视而不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是必须干预的。从战略的角度来说,也
鞑子兵力强大,毛文龙不得不退居皮岛。阿敏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没有水师,无法进攻,而义州则被鞑子轻易攻取,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因此,鞑子把进攻目标转为朝。随即,阿敏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鲜请和。
仁祖得到鞑子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惊恐万状,将后妃子女送到江华岛避难。阿敏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此时仁祖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鞑子营中投书求和。
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鞑子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鞑子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三月初三,仁祖率领群臣和鞑子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虽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随后鞑子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逼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鞑子逃人、追增贡物。
这次入侵,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或者“丁卯虏乱”。对于明国的士大夫来说,丁卯胡乱实在是不光彩的事情,连温体仁都羞于提起。做大哥的,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小弟,白白的看着他被外人欺负了,却没有办法讨回公道来。偏偏这个小弟对大哥还是念念不忘,泪眼婆娑,可怜兮兮的,当真是令做大哥的觉得惭愧。
丁卯胡乱之后,鞑子和朝鲜的兄弟关系并不和睦。鞑子军一退,朝鲜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节”。崇祯帝在答诏中对朝鲜被迫与鞑子媾和的行为表示谅解,同时表彰朝鲜“君臣大义,皎然日星”。崇祯对于朝鲜被鞑子欺负,心里当然也很不舒服。只是,他的确没有能力帮助朝鲜。明国自己的情况,当时也是相当的不妙。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袁崇焕诱杀毛文龙,罪名是“桀骜不驯”,还说是为朝鲜除去一害,还逼迫朝鲜致书袁崇焕表示感谢。其实,朝鲜内部对于毛文龙的被杀,还是非常不解的。对于朝鲜人来说,毛文龙的军队,就是明国对朝鲜的最大庇护。有毛文龙指挥的明国军队在,朝鲜怎么都感觉安全一点。
而在与鞑子的交往中,朝鲜多次表现出厌恶、不情愿的情绪。边境开市,被朝鲜以边地残破、百姓乏食为由一再拖延。定期交纳的贡物,朝鲜也找一切机会削减其数额。
明朝孔有德自山东叛逃鞑子,皇太极命朝鲜助以粮饷,朝鲜非但拒绝,而且还帮助明朝追杀。皇太极一度对明朝采取和平攻势,要朝鲜从中调停,朝鲜看出鞑子求和之意不诚,加以辞拒,双方关系日益僵化,又颇有大战的迹象。
“如果鞑子腾出手来,肯定会继续对朝鲜动兵的。”高弘图忧心忡忡的说道。
“没错。所以,我现在必须去朝鲜。”张准点点头。
要是没有虎贲军的出现,干扰了历史的进程,在真实的历史上,在大明崇祯九年(大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鞑子就会对朝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当时的明国,已经是捉襟见肘,自然无法给予重新任何的支援,只能眼睁睁的无奈的看着朝鲜被鞑子臣服。
最终,朝鲜被迫向鞑子称臣。但是,朝鲜依然拒绝“永绝明国”的条款。崇祯的年号,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以致出现了文字记载崇祯二百八十六年的奇迹。甚至直到1986年,朝鲜来华祭孔团,使用的还是崇祯年号,是为崇祯三百五十九年。
高弘图缓缓的说道:“玉麟,你如果插手朝鲜战场,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你一旦进入朝鲜,鞑子必然会加强对朝鲜的攻击和控制。朝鲜人肯定是抵挡不住鞑子的,他们的军队已经被鞑子多次打败。还有部分军队被鞑子控制,成了鞑子的仆从军。最终,还得靠虎贲军和鞑子对阵。朝鲜距离沈阳都是陆地,鞑子兵力调动迅速,而虎贲军却要跨越大海,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张准深沉的说道:“老师,你觉得,我应不应该插手?”
高弘图无奈的叹息一声,最后点头说道:“应该。”
他好歹也是明国的士大夫,在外国人的面前,一定要维护明国的尊严。自己的小弟被人欺负了,当然要替他出头。否则,如何表现一个天朝上国的威严?崇祯没有能力出头,那就让张准来。朝鲜这次也的确是临急抱佛脚了,居然找到了张准。要是张准不出手,恐怕朝鲜上下,都是要寒心的。
事实上,不但高弘图赞成,就连张慎言等人,在得知消息以后,也都赞成干涉朝鲜政事。对于他们这些士大夫来说,天朝上国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小弟被人欺负呢?以前是没有能力干预,没办法,只好视而不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是必须干预的。从战略的角度来说,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