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377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吕律再次换了个地方,又打了一个冰窟窿,大概是因为这里的水更深,滞留的鱼更多的缘故,吕律这次甩出百多斤各种杂鱼和蛤蟆。
    元宝和几条狗仔,吕律没少给它们喂鱼,那一个个歪着脑袋,叼着鱼嚼得咔嚓响的样子,似乎也觉得这些鱼是美味一样,肚子都吃得圆滚滚的,直到吃不动了,直接就在旁边的雪窝子里躺着。
    北大荒的冬季,四点钟天色就开始暗了,五点一过,就完全黑下来。
    来的路程不短,不得不提早动身返回。
    捞出来的鱼,很多都已经冻硬。
    吕律还是一样,将蛤蟆和细鳞鱼分装在同一个袋子,其它的装在另外的袋子里。他一个人也足足弄了近三麻袋的鱼,得有三百来斤的样子。
    他这里都有这样的收获,就更别说其他几家了。
    张韶峰和王大龙家,都是两口子合作,怕是得有四百斤。
    最猛的还是周翠芬家。她膀大腰圆,一股子力气的体质发威,完全不熟在场的男人,用冰穿子凿冰的能力也丝毫不输几乎不怎么说话,更多时候只顾着卖力干活的冯德柱。就连他们家的孩子冯金定,也不像其它几个孩子那般贪玩,忙着这一旁帮忙铲碎冰、捡鱼装袋。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这孩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家至少也弄到了五百斤。
    这么多鱼,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得使劲吃。
    不过,吕律也清楚,他们不是像自己那样为了吃而吃,捕捞到的鱼中,像细鳞鱼还是能卖上好价钱的,尤其是那些蛤蟆,价格更高。
    回到家中,他们怕是舍不得下锅,而是想着往区上送吧。
    就这些东西,少说也能卖回来一两个月的工钱。
    无论怎样,都是收获。
    早早地动身往回赶,拉了重物,回去的时候走得更慢,等到了屯子附近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慢慢升起的月亮照射下,山野中暮色沉沉,好在,很快就能到家了!
    第457章 脑黄金
    天已晚,加之收获满满,几家人在靠近吕律草甸子的时候,都选择方便的路,各自回家。
    吕律和陈秀玉回到草甸子,将爬犁上装鱼的袋子卸下来,丢院子里的雪地上,卸掉爬犁,将大葱牵到马厩里边喂着草料,然后又拿了几条杂鱼,进了木刻楞,喂给三只猞猁。
    看着它们在各自的食盆里,不断晃动着脑袋咔嚓咔嚓地嚼着杂鱼的样子,吃的那叫一个专注,这是它们幼年的食谱,一向喜爱。
    草甸子里的小河早就封冻,水都没有再流动。
    山里的鱼有着七上八下的规律,意思就是说,七月份之前,大河里的鱼不断从大河主流中游进这些小河,逆流而上,到了八月,随着气温降低,则是从小河中顺流而下,汇入大河中准备越冬,避免被封冻。
    所以草甸子里的小河这个时候根本没什么鱼。
    也就那个不大水泡子中,滞留了一些。不过,建造木刻楞的时候,没少在里边下须笼,估计也不剩几条了。
    陈秀玉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忙着到厨房烧火,准备做晚饭,跟着到山里呆了一天,也被冷得够呛,好在人多,也玩得高兴。
    吕律则是忙着到外面把炕灶给拢着,添了煤炭烧着,得尽快将炕上的温度提升起来。
    随后,他也跟着进了厨房,累了一天,这个时候也懒得折腾了,吕律让陈秀玉在灶边添柴烤火,先给她熬了碗红糖姜汤暖着身子,然后到院子外面大缸里拿了冻饺回厨房蒸上。
    另外,吕律又从袋子中拿来两条细鳞鱼,准备做菜。
    白山黑水之间,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细鳞鱼大概因为喜欢生活在山麓间水流较急且有一定深度的河流中,而且是冷水鱼,水温高了,反倒无法生存,在大江大河中几乎没有,见到的人不多,所以被归入七十二杂鱼之中。
    但事实上,细鳞鱼的口感,丝毫不输三花中的鳌花,属于淡水鱼之珍,数一数二的好东西。
    在后世,人工养殖的细鳞鱼也需要百元一斤,更别说野生的了。
    这是有着脑黄金之称的好鱼。
    脑黄金,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鱼油中含量较多。
    细鳞鱼能被称为脑黄金,可见其价值。
    细鳞鱼一般要经过三到五年才能够长成成鱼,个体长度一般在二十厘米左右,达到四十厘米的是极其罕见的,平日捕捉掉入水中的虫子为食,也捕食一些小鱼,它可是大马哈鱼的克星。每逢大马哈鱼产卵的时候,那就是它大快朵颐的好时机。
    可别小看了这细鳞鱼,在宋朝的时候,还曾是贡品。
    在兴安岭,吕律知道产细鳞鱼比较多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卧龙河,而是靠近鹤岗的细鳞河,只是隔秀山屯太远了,去一次,来回都得花上三四天时间。
    不过,今天的收获也算是非常不错了,吕律开了三个冰窟窿,逮到的细鳞鱼也有三四十条的样子。
    将细鳞鱼脑黄金功用释放的最好方法,就是熬汤。
    在饺子蒸好以后,吕律也将两条细鳞鱼打理好,清洗干净灶上的铁锅,放入两条细鳞鱼开始熬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